APP下载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学科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机制探析

2019-12-26徐理响

武夷学院学报 2019年11期
关键词:基础学科社会科学应用型

徐理响

(安徽大学 社会与政治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建设应用型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向应用型院校转型,是当前不少本科院校的普遍选择。但在这股潮流中,必须要关注高校一些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学科的生存境遇问题。在建设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趋势下,在高校专业结构不断调整的大背景下,加之近年来我国高校学生自主选择专业权利不断拓展,这类专业普遍面临挑战。显然,如果因为应用性不足而压缩这类专业的发展空间,无论从高校学科设置、人文社会科学发展、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视角来看,都是不适宜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学科的社会意义毋庸多言。但这并不表明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学科可以以不变应万变,面对新形势新情境,这类学科无论在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式、课程设置上,都有进一步优化和完善的空间。如何提升学生的专业应用技能和综合素质,培养应用型人才,是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学科必须应对的时代课题。

一、招生、就业与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学科本科人才培养现状

一般认为,应用型本科人才是相对于学术型(理论型)本科人才而言的,是一种人才类型。应用型人才是指能将专业知识和所具备的能力应用于所从事的社会实践,主要从事一线生产的技术或专业人才,它与学术型(理论型)本科人才在知识、能力与素质结构上具有很大的差异性。[1]从课程设置来看,目前不少高校人文社会学基础学科主要培养的即为学术型(理论型)本科人才,其课程设置往往与大众化的就业认知与就业渠道存在一定的差异。在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认知和专业评价标准下,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学科普遍面临发展困境,主要体现在招生、就业和发展空间上。

第一,从招生来看。当前,人们普遍把大学教育与未来就业相挂钩,这种认知直接导致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学科招生面临巨大压力。一些大学的部分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学科在招生中,呈现一志愿填报率低、调剂志愿高的特点,甚至一些更为基础类的学科专业出现依赖调剂志愿的现象。这种招生结构造成新生入校后在教学管理中面临一系列问题。非第一志愿报考的学生入校后,普遍专业兴趣不浓,专业意识淡漠,或者学习积极性不高,或者准备申请调整专业,给正常教学与学生管理带来压力。

第二,从就业看。从整体就业数据看,很多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学科的毕业生就业情况并不如社会所认知的那样糟糕。以A大学X专业为例,一般年份初次就业统计率(毕业月份)约为90%至95%之间,二次就业统计率(毕业年份的年底)普遍在95%以上。而通过跟踪发现,未就业者大致为三种情况,一是慢就业,就业意愿不强;二是不就业继续考研者;三是对就业有更高期望者,有的虽然就业,但对目前职业不满意,未签订就业协议,未纳入就业统计中。A大学中的文史哲这类专业的就业情况也都大致如此。但从就业结构看,除30%左右学生继续升学外,在公务员、事业单位就业者约占15%,进入企业(包括国企、外企和民企)就业者占大部分。从从事的行业和实际工作来看,学生就业与专业的相关性相对较弱,与一些工科、商科等应用型专业有较大的差异。这也使得在社会中形成一种认知,认为这类专业应用性不足,没什么实际用处,这也影响了招生报考和学生在校的专业学习心理。

第三,从发展空间看。基于特定的认知和招生就业的实际状况,今天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学校在高校中的发展空间普遍面临困境。每年教育部门所公布的就业率偏低专业、控制招生专业不少都为该类型学科专业。以A省为例,A省教育部门明确提出要“坚决限制毕业生就业压力大、社会需求不足的学科专业招生规模”,要“不断加大计划安排与毕业生就业率、计划执行情况的挂勾力度”。在该省的高校省级质量工程项目申报通知中,明确强调各校应按照人才培养、专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教育教学改革以及教师队伍培养的要求进行整体、系统设计,对就业率低、招生困难的专业原则上不应安排各类质量工程项目。这些质量工程项目包括专业建设类项目(如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特色品牌专业)、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示范项目、教学研究项目、教学团队、卓越人才培养计划、教学成果奖、教坛新秀、教学名师、名师(大师)工作室、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项目、示范实验实训中心等。从中不难可见,当前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类专业面临的挑战与困境。

总体上看,在就业导向下,目前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学科面临的形势是严峻的。一方面,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学科存在的价值是毋庸置疑的;但另一方面,面对新形势,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学科必须要适应时代发展,优化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方式、拓展教学内容,培养时代所需要的应用型文科人才。

二、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学科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之道

传统上,有观点认为基础类专业就是基础类专业,不应该也不可能变成应用型专业,各自的培养目标、培养体系都有着明显的差别。事实上这个问题需要我们辩证看待。以美国杜克大学的政治学类专业为例。政治学专业及其课程是美国杜克大学本科生最受欢迎的学科和课程之一。杜克大学政治学系在其简介中就写道,当你学习政治科学,你会获得实践知识和概念工具去从事法律、商业、新闻、公共服务和教育等职业。这表明,一是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学科的理论知识可以作到应用化,任何学科理论和知识都是源自社会实践,也必将应用到社会实践之中;二是无论是本专业的,抑或其他专业的学生,在社会生活和职业生涯中面临的问题都将是综合性,都需要各方面的知识,学习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类专业的课程无论对其社会生活还是职业生活意义都是显然的。所以,我们探讨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学科的应用化问题,并非是要将这些基础类专业变为应用型专业,而是强调应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提升教学体系、内容与时代需要、社会需要、国家与地方政治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之间的契合度。这样才能进一步提升和拓展该类专业的学科价值,也为毕业生的就业提供更好的出路,为学科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前景。

应用型本科人才既不同于学术研究型人才,也有别于实用技能型人才。他们既要能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本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又要具备主动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将专业知识、技能、经验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实践的能力。[2]从这一点来看,当前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学科面临的主要任务,一是在学科内涵与范围上要更加关注党和国家急需解决的各类社会问题;二是要在人才培养上更加重视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专业实践能力。事实上,应用性本科教育的应用性也即主要集中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学术、技术、职业三者的结合;二是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和职业技能的提高。[3]

第一,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学科本科人才培养必须要有科学合理的定位。人才培养定位,即是解决为谁培养、培养什么的问题。科学合理的培养定位直接决定着学科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与教学方式,并最终影响着毕业生的专业与综合素养及其就业定位。在这一点上,不同类型的高校显然应当有所区隔。对于地方型本科高校,本科毕业生往往以基层就业为主。如以A大学X专业为例,不少毕业生活跃于乡镇、社区、街道这一层级,从事基层管理与社会治理的工作。所以,该专业明确确立了服务地方及基层治理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在实践操作中,创建了大量的适应地方及基层治理现实需要的课程体系,同时与地方相关党政部门合作,建立大量的基层社会实践基地,参与基层治理观察,使毕业生更加了解基层、理解基层、贴近基层,既明确了未来的就业方向,通畅了就业渠道,也大大增加了毕业生的就业实践能力。

第二,要更加重视毕业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从当前本科毕业生就业的岗位来看,有些岗位需要专门的知识和技能,选人用人具有一定的专业门槛性,但相当一部分岗位并不需要非常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往往更加关注的是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对于前者而言,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学科的人才培养,要深入调研国家和地方经济政治社会发展的需求,合理定位毕业生的就业层级、方向和具体岗位,从而优化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提升学生解决相关学科领域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于后者,进一步提升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就至关重要。在对浙江省三所地方高校2011年到2013年毕业生就业相对集中的用人单位的1800份问卷调查中,用人单位认为最应加强学生沟通表达能力(75.0%)、解决问题能力(50.0%)、团队协作能力(47.1%)和应变能力(41.7%)的培养。用人单位认为毕业的实践经历、性格特点、职业证书和面试表现在人才招聘时非常重要,应答比例分别为72.4%、65.3%、44.5%和41.4%。[2]从中,我们不难看出,毕业生综合素质对于其职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在这一方面,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学科的毕业生经过了较为系统的逻辑训练、方法训练、实践训练,对人文社会科学的相关知识有着系统的掌握,知识较为全面,更能适应复杂社会环境对于多元学科知识和综合素质的要求。正是因为这一点,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学科毕业生就业往往呈现宽口径、多渠道的特点。这也启示我们,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学科在专业教育中,应利用专业的优势,引导学生全面提升综合素质,拓宽就业渠道,提升就业竞争力。

第三,要重视学科方法的教育。“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知识总是有限的,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方法。如以政治学类专业为例,从国内外该学科发展来看,高度重视定性与定量的研究方法,涉及到诸如问卷设计、问卷调查、访谈、样本选择、数据输入、统计分析等,而这些基本的方法实际上也广泛地应用于公共政策分析、市场调研等多领域,具有广阔的社会应用空间。让学生具备良好的学科意识,掌握扎实的学科方法,这些就会通过潜移默化的形式体现在其就业技能当中。

第四,要重视社会实践能力教育。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一方面要通过教学方式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强化学生运用专业知识和方法解决社会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另一方面要通过课程体系的改革、教学内容的更新,提升专业知识和方法的实践指向性。这就要求我们,一是要根据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定位、社会的实际需求,设置具有明确应用指向性的课程体系。二是增加实践教学。以A大学X专业为例,在多年的课程改革中,经过深入调研,发现目前不少乡镇、城市社区、街道等基层对口部门对本专业毕业生有着旺盛的需求量,他们需要一些懂得基层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能够承担相关党务、政务和社会治理工作的人才。在这种背景下,该专业设立了基层选举与基层治理实验室,开展创新模拟实验;同时承接全省的基层选举观察任务,让大学生在不断的社会实践中,体识专业知识的应用性,提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总体上,从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学科自身的内涵与外延来看,服务国家与地方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发展战略,将人才培养目标寓于国家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路径选择。

三、体系、内容与方式: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学科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

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怎样培养人才,即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是实现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学科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石。当前,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学科应当以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为目标,从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优化的视角,改革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强化专业的应用性、实践性。

第一,建立分类、分流的多元人才培养理念,优化课程模块,以适应不同学生的不同专业发展定位。以A大学X专业为类,改革前专业模块简单地区分为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以基础理论型课程为主。改革后,将专业课程划分为专业基础课程模块、学术研究型课程模块、创新探索型课程模块和实践应用型课程模块,以适应不同学生的个性化多元需求;同时根据社会需求,打造适应基层治理需要的专业特色类课程;增加交叉学科课程数量,进一步拓展学生知识面,增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

第二,调整和充实教学内容,提升理论与社会结合的应用度。在教学内容方面,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学科必须要改变单纯的理论教学模式。实际上,理论总是来自于社会现实,也必将回归社会现实。只有让学生从理论中观测社会现实,从社会实践中体识和运用理论,才既会提升教学效果,也会提升理论深度,并能够将理论与社会现实相结合,提升应用度。为此建议:一是在课堂内教学中,应增加案例教学,将社会内嵌入课堂之中;二是创设“第二课堂”,即将有些具有明显社会应用性课程的教学通过社会实践的方式开展。如A大学X专业,一直致力于将有关基层治理、田野调查的课堂教学内嵌入城乡社区中,在城乡社区治理实践中开展教学,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三是社会实践一线经验的引入,可以通过校政合作、校企合作,聘请专业领域的实务工作者进课堂,将鲜活的一线实务内容引介入课堂之中。

第三,创新教学模式。一是创设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根据各门课程的特点,改变单纯的理论教学模式,强调以任务为驱动来组织教学。鼓励学生通过各种形式参与到课程中来,让学生在问题解决中掌握知识,体验解决问题的快乐,使知识学习与问题探索融为一体。不仅改变了被动授受式学习的枯燥乏味,而且有利于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学习与研究性要求,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创新能力。[4]二是要按照不同课程类别,精心设计教学方式,专业基础类课程的教学应突出理论深度与前沿度,专业应用类课程应强调社会应用性。三是改革考核和人才评价方式,如改变传统的识记性命题考试方式,增加平时成绩权重,采用切实有效的、形式多样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日常考核,增加社会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在学生考核评价体系中的比重等。

猜你喜欢

基础学科社会科学应用型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河北农业大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喜报
我刊获评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期刊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应用型高校混合式新型网络课堂教学改革
关于小学科学新课程背景下引领学生合作学习的研究
中职机械制图教学方法探讨
应用型本科院校商科教学改革与实践
社会科学总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