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两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对比研究
2019-12-26侯宇飞
侯宇飞 赵 旭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基础课部,陕西西安 712046)
进入21世纪,世界高等教育竞争激烈,各发达国家竞相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在共同的时代背景下,英美两国作为发达国家在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上存在着诸多共同的特点,但与此同时英美两国政治环境不同,经济发展、学术发展水平及其他因素影响的程度不同,造成了英美两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存在差异性。
1 英美两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共性研究
1.1 各界高度重视高等教育国际化
国际化是现代大学的重要特征,这已成为英国和美国政府和教育界的广泛共识。政府成为教育国际化的主导力量。英国政府启动《首相国际教育五年计划》,明确提出使英国继续成为“国际教育市场领袖”;2007年布朗首相把创新、大学与技能部从教育与技能部分离出来,与英国文化委员会等其他政府组织合作,着力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1];在政府的支持下,包括英国文化委员会、英国大学联合会、英国皇家学会在内的许多部门联合行动,扩大英国国际教育市场。
进入二十世纪,美国各界都聚焦高等教育国际化,如联邦政府、州政府、地方政府、宗教组织、基金会、商会组织及个人等。首先是联邦政府的支持。其次,许多社会组织为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提供了资金、政策等方面的支持,如1919年成立的国际教育协会;1921年国际教育协会为赴美留学生争取到了不受移民配额影响的签证政策,推动了美国与欧洲的双向交流;同时,社会出现许多基金会,为美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提供了物质保障,如卡耐基基金会和洛克菲勒基金会;再次是工商企业等私营部门也为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提供了支持。
1.2 设置国际化课程
为了吸引留学生,英国高校不仅开设更多的外语课程或者学习有关其他国家的历史地理知识,还开设具有国际视野的课程体系,如世界经济、国际经济法、国际商务贸易、国际政治、世界文化等。同时开设了注重国际主题的新课程以及地区性的内容。
美国的高等教育课程设置紧随时代脚步,将国际化元素纳入主流课程,开设世界主题的通识课程。20世纪70年代开展的 “国际教育”与“国际教育研究”。与此同时,国际教育、西方文化、第三世界研究等国际内容的课程也应运而生。伴随着全球贸易竞争的日趋激烈,美国高校增设了国际关系、国际贸易、国际经济、法律等课程[2]。
1.3 教学主体的国际间流动
英国高等教育国际交流也表现在学生、教师和科研人员的国际性交流。目前,英国有250万学生,其中40万为海外学生。2002-2003年英国为提高高技术人员在英国工作的数量而实施的高技术移民项目,英国大学20%的教职员工来自海外,2005-2007年27%被聘请的员工来自海外。在2009年,非英国人的教 师占23%,1995年为11%,2006年为 23%,现在高校管理队伍的9%为外国人[3]。
学生和教师是教学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两个主体。美国凭借其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名目繁多的奖学金项目,仅2012—2013学年,即吸引留美学生超过82万人。与此同时,美国正在进一步增加大学生海外学习的机会,有27万本土学生在海外研习或攻读学位课程,期限灵活。教师作为教学的实施者,国内外教师双向循环,大批国外优秀教师从事访学、项目交流、学术研究等活动,作为访问学者、荣誉教授等受聘于美国高校[4]。同时,美国教师也迈出国门参与学术报告、师资培训等项目。
1.4 大力开展境外合作办学
英国政府与高校通过与国外教育机构合作在境外办学,境外办学模式有三种:一是英国高校与境外大学联合培养学生,学生在当地读完大部分课程后再转入英国大学继续深造或在境外实施全课程教学;二是英国某大学和国外政府高校共同新建一所大学,开展教学科研工作;三是通过电子媒体给学生提供认可的课程,学生读完课程并合格,便可获得英国大学颁发的学位证书[5]。
美国大学在海外的分校已在全世界42个国家设有84所分校或具有美国学位授予权的办学项目,并且还处于不断增长的趋势。如麻省理工学院的“开放课程”目前已发展成一个国际联合项目,有12所美国教育机构以及非洲、亚洲、欧洲和南美洲的50多所机构参与。
1.5 设立各种奖学金
英国先行的奖学金在除去政府奖学金外,也设立了学术团体奖学金和高校奖学金,为留学生提供经济支持。此外,英国政府设立的海外学生奖学金,获得此项奖学金的留学生则可以按英国本土学生的学费标准来进行缴费,而海外学生的学费是英国本土学生的4-7倍[6]。
美国利用其名目繁多的奖助学金项目和高质量的高等教育系统,吸引了大规模的外国留学生,使其始终保持着世界上接受外国留学生最多的国家之地位。同时,高校设立各种基金项目对教师的国际交流活动予以资助,这些都使美国高等教育教师的国际流动日渐增多。
2 英美两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差异性研究
因为社会文化、历史背景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英美高校在高等教育国际化方面肯定会存在很多差异,两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差异分别表现如下:
2.1 英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特点:
2.1.1 国家经济需求主导型
20世纪80年代以后,由于英国政府减少对高等教育的投资,高等院校面临着办学经费拮据的困境。为此,英国到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开拓海外学生市场,跨国教育贸易成为英国许多大学增加院校收入的重要渠道。英国政府确定了投入巨额资金、进一步扩大留学生规模、继续提供各种奖学金等支持性政策,来最大限度地为国际教育贸易服务,以达到让英国置身于世界一流教育行列的目的。近年来,英国每年靠教育出口可获利超过100亿英镑,约占GDP总量的1%。高等教育的经济意义,已经明确成为英国国家的发展战略[7]。
2.1.2 参与欧盟教育国际化的进程
英国积极参与欧盟教育国际化的进程,并通过实施欧盟教育国际化战略来推动本国教育国际化。如通过执行旨在建立“欧洲高等教育自由区”的“博洛尼亚进程”,可以促进高等教育课程内容国际化;通过《欧洲地区国家承认高等教育学历与学位公约》一方面可以促进国家内的学分、学历文凭互认,另一方面可以促进教师、学生的跨国流动,从而扩招专家学者和外国留学生。
2.2 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特点:
2.2.1 国家政治安全主导型
美国把国际教育看作是“全球竞争的一个基石”,主要从保卫国家安全、维护本国政治利益,开展教育国际化。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政策尤其突出国家政治安全的利益,体现了非常明显的政治目的[8]。留学生与该国基本的政治外交政策联系在一起,无处不体现了美国国家利益、战略需要与维护世界霸主的地位的需要,直接了影响经济竞争、外交政策、国家安全乃至维系美国全球领导地位的国家发展战略。
2.2.2 完善系统的法案
国际化政策的推行是美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助力器。1946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富布赖特法案”,发起了“富布莱特项目”:该项目利用美国二战中在海外的剩余物资,资助美国学生和学者去国外留学,促进国际教育交流;1966年,美国制定了全球第一部专门的国际教育交流的国家法律——《国际教育法》,虽然该法律最终破产,但是它仍然对美国大学的国际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1991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国家安全教育法案》,该法案明确提出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要服务于美国利益,助推了国际教育的发展;2002年白宫签署《国土安全法》,派遣学生到海外学习语言、历史与文化,以备国家危机之需;2005年的《全球竞争与国家的需要——百万人海外留学》 报告,旨在扩大学生海外留学规模,提升全球竞争力。
2.2.3 文化同化现象
美国招收大量的留学生可以获得不同的利益,有政治方面的、经济方面的、
也有文化方面的。美国的文化传播方式在本质上是同化文化,去美国留学的学生都会不同程度上受到美国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招收留学生是美国传播本国思想意识、科学文化及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综上所述,英美两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既有共同性也有差异性,我国应借鉴两国教育国际化当中值得引用的做法,摒弃对我国教育国际化当中的不利因素,从而使得我国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向更高水平发展,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国际化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