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对中俄民族文化的影响

2019-12-26白庆华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6期
关键词:文化交流中俄一带

白庆华 兰 昊

(1陇东学院外国语学院,甘肃庆阳 745000;2首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北京 100048)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9月出访哈萨克斯坦、东盟国家时相继提出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这是一条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目的在于进一步促进各国之间的密切联系和相互合作。李希光[1]认为一带一路的文化建设是丝绸之路的文化复兴。周春福[2]指出“一带一路”倡议是释放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机遇,加强文化建设是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主要因素。陈平[3]也认为“一带一路”倡议是文化走出去的一种重要途径。李凤亮[4]强调指出“一带一路”是新一轮的开放合作,能够将中国传统文化推出国门,促进多元文化的交融与整合,扩展文化内涵。李孝敏[5]也指出“一带一路”不仅是一条和平之路、商贸之路,更是一条文化之路,“一带一路”是我国文化建设发展的重要契机,也是构建开放新格局、扩展发展空间的最佳时机。“一带一路”加强了沿线国家的友好政治互信,在经济上巩固了多方面的友好合作关系,还促进了文化合作与交流,为不同国家之间的友好关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 “一带一路”的文化内涵

首先,“一带一路”超越了古丝路文化。古丝绸之路分为古代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之路。陆上丝绸之路是在张骞出使西域后开辟的一条主要进行茶叶、丝绸贸易的经济线路。而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两千年前开辟的贸易路线。所以,无论是古代陆上丝绸之路还是海上丝绸之路,都是一条友谊和财富之路,古代丝绸之路主要以经济贸易为主,同时也加强了各个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是在古丝绸之路的基础上提出的,同时也超越了古丝绸之路的内涵。古丝绸之路所承载的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播由于当时的科技、交通等多种因素有所局限,现今科技的发展和中国的崛起使得中华民族文化富有先进的时代气息,更加具有吸引力。“一带一路”是对古丝绸之路的创新,它除了加强与东南亚和南亚各国的联系之外,还巩固了与西亚和中亚之间的联系,这些国家在古丝绸之路的影响是相对较弱的。“一带一路”将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结合起来,兼顾海陆,协调并举,此外还将西北、西南地区纳入开放的前沿,扩展了经济发展的空间。虽然“一带一路”建设以古代丝绸之路的路径为借鉴,“依托现存的亚欧大陆桥,通过中亚、西亚等重要领域,连接欧洲,实现沿线各区域之间的互联互通”[6]。正是因为这种以点带面、从线到片的发展趋势,超越了传统的区域合作方式,大大加强了中国与周边国家的互通,在贸易往来的同时进一步加强了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为世界各国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其次,“一带一路”承载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一带一路”虽然以支持经济发展为重心,但是在文化层面也具有突出的贡献。“一带一路”是将中国与世界密切联系的机遇,是传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时机。“一带一路”是以古丝绸之路为参照提出的。古丝绸之路不仅在贸易方面相互融通,同时还传播了东方文化。所以,古丝绸之路本身具有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新时代“一带一路”同样有着古丝绸之路中的文化底蕴,并在这一基础之上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顺应了文化发展的时代性。现今中国在各个领域的领先,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也在全世界受到瞩目,中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发展日益密切,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也日益频繁,中国文化也在交流的过程中不断得到传播。

最后,“一带一路”促进了多元文化之间的交流。随着全球科技的发展,文化之间的软实力成为各个国家民族之间重要的因素,文化交流也随之日益增加,信息时代的全球形成了多重文化,并且任何文化都能够发现外来文化相互融合的印记,形成了多元化的文化格局。中国屹立于大国之列,上下五千年的东方传统文化也在世界备受瞩目。中国的文化本身在其传统特征的基础之上也富有多元的民族文化,其中既融合本土文化,还有外来文化。因此,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上是能够被接受的,并得到其他民族文化的认同。而“一带一路”加速了对中国民族文化的输出以及对其他民族文化的引进,多元文化是文化存在的一种方式,多元文化之间的相互碰撞与相融便会形成新的特有民族文化,使得文化不断新生并且具有时代进步性,不会埋没于历史的长河中。“一带一路”中涉及到了中亚、西亚、东南亚、欧洲等多个国家,不同国家也具有不同的民族文化,各个国家之间的相互沟通必然促进了文化的相互融合。

2 俄罗斯文化的内涵

俄罗斯文化具有包容性。俄罗斯是一个地域辽阔、横跨欧亚大陆的国家。俄罗斯文化既不属于东方文化,也不属于西方文化,分别融入了多样的东西方民族元素。其客观原因主要是因为俄罗斯的地理位置,以及其邻国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此外,俄罗斯文化包容性的另一重要的因素是俄罗斯民族的性格。俄罗斯民族善于包容,热情奔放的性格为今天具有融合性的俄罗斯文化也提供了一定的条件。

俄罗斯文化具有对立性。俄罗斯文化是一种二元文化对立的现象。俄罗斯地跨亚欧大陆,处于欧洲和亚洲的中心地带,是连接东西方的桥梁。在其发展过程中积极包容外来的民族文化。其中“专制思想和自由思想、斯拉夫派和西欧派、传统与反传统等……”[7],这些都是俄罗斯文化的对立现象。学者们强调俄罗斯文化的双重结构性,并一再强调俄罗斯文化的形成过程一直存在对抗和冲突,分裂与统一的对立态势。

俄罗斯文化具有历史继承性。一切客体都应当顺应时代的潮流,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才能够得以存在,否则就会被时代所淘汰。俄罗斯民族文化亦是如此。它不断汲取其他民族顺应时代的元素来丰富自身并得以长远发展。俄罗斯文化的发展始终朝着进步的方向发展,在本民族文化形成的同时,以继承传统文化为基础并不断汲取新的时代特色,这就形成了既不与传统文化相违背却又饱含现代气息的新兴俄罗斯文化,这也是俄罗斯文化得以世代传承的主要因素。

3 “一带一路”对中俄文化交流的影响

古往今来,中国和俄罗斯人民之间的友谊都非常密切。无论在政治、经济还是文化领域,中俄之间关系的发展一直处于互惠互赢的局面。2013年习近平“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更加促进了中国和俄罗斯之间友好关系的发展,中俄友好关系的发展已经进入了新时代、新局面。这归功于中俄人民之间的携手努力。“一带一路”框架下中俄之间的文化交流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为频繁,它带来的不仅仅是政治经济方面的合作,还有与俄罗斯国家、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而且,经济文化全球化的背景更进一步推动了中俄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发展。中俄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发展,“一带一路”也必然促进了两国友谊的积极发展。一方面是中华传统民族文化的对外传播,另一方面是中国与俄罗斯民族文化精华的相互汲取,使得文化在多元化的基础上进一步融合为特有的整体。“一带一路”倡议为中俄之间文化交流提供了有利的平台。为此,中俄两国举办了许多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来促进两国之间的文化发展。如:两国的“语言年”、“旅游年”、“国家文化年”等活动将两国文化进一步交织融合,并增进了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所以说中俄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是必不可少的。因为文化领域的交流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政治和经济领域的发展,使两国友谊得到进一步升华。

4 结论

中俄两国民族文化的发展一方面离不开两国所处的地理位置,另一方面也离不开两国的文化政策。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涵盖了中俄之间的合作与发展。由于文化软实力是民族强国的体现,所以,文化交流是中俄两国交流的主要方面。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引导下,中国与俄罗斯在科技、人文、教育、艺术等领域都有着史无前例的密切合作。可见,“一带一路”是一条文化融通之路,是提升民族软实力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此外,俄罗斯文化中包容性、时代性、对立性的特点可以看出俄罗斯民族更能够积极汲取并融入对本民族有利的相关因素,丰富本民族的文化内涵。中俄之间文化交流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我国“一带一路”中的文化内涵,加强了两国之间的联系,进一步加深了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

猜你喜欢

文化交流中俄一带
两岸赏石文化交流线上展览
以“春风化雨”的文化交流,加强两国“心通意和”
一带一路风光无限
充满期待的中韩文化交流年
特殊时期中俄文化交流持续在线
薛范:毕生译配只为中俄文化交流
“一带一路”我的梦
ДОВОЛЬНО ЗАПРЯГАТЬ,ПОРА ЕХАТЬ!
“走出去”能否搭上“一带一路”这趟车?
穿越新丝路——渝新欧暨中俄两河流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