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大学艺术活动的创新思考

2019-12-26杨继红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11期
关键词:声乐书法摄影

杨继红

(黑龙江省艺术研究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10)

在艺术教育不断发展的背景之下,活到老学到老的价值理念使老年大学的艺术教育异常火热,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开展老年大学艺术活动过程是老年大学艺术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

1 开展文艺创作,提高老年人文艺水平并激发审美能力

世界卫生组织和国家卫生部规定60岁以上为老年人,也就是说,目前我国老年人群体多出生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他们的成年期为六七十年代。老年人如今回忆起自己的青年时代,不禁感伤叹息,没有趁着年轻的时候充分学习文化知识,受教育水平有限,所以,几十年来的生活也干瘪、枯燥,少有美感。他们在求知欲比较强烈的时期,接受和学习的都是《保卫延安》《红日》《林海雪原》《红旗谱》《青春之歌》《上海的早晨》《创业史》《红岩》《暴风骤雨》等小说,熟悉的也都是几个通识的样板戏,长期耳濡目染,他们已经习惯了这种风格的文学作品,或者说,在老年人眼里,文学作品就应该是这样的,他们在多年之后创作文学作品依然很难摆脱“十七年文学”写法的影响。

因为有了这样的一种历史影响,导致老年人在如今的文学创作中容易出现两种倾向:一是青年时期受的影响持续着,创作出来的文学作品延续 “十七年文学”的风格;另一种是深感当年写作主体被湮没的窒息状态,因此要在今天竭力反抗,挣脱出来,打破固定的思维逻辑,宣泄压抑多年的情感。

面对散文、小说、诗歌和戏剧这四种文学体裁,老年人可以挑选一种自己喜欢的,或适合自己的,也可以全都尝试学习。如散文这种文学体裁是不讲究韵律的,包括杂文、随笔、游记等。它是最自由的文体,不讲究音韵,不讲究排比,没有任何的束缚及限制,在结构、格律、剪裁、对话等安排布局上,都很自由。散文可以单纯描写一个或几个片段,也可以记录瞬间的感受,所以,散文成为老年人最容易掌握和实践的文学体裁。

老年人的电脑知识还没有完全普及,所以很多老年人在离退休之后,都还是用比较原始的手写方式进行文学创作,这样的文学创作是很耗费体力的。所以,当老年人在努力写作了一天或者一段时间之后,看着铺满字迹的稿纸洋洋洒洒地躺在书桌上的时候,虽然辛苦,但心里的满足感是不言而喻的。当模仿和练习都进行到一定程度时,老年人的文学创作就会逐渐地成熟。一些老年人会把自己的心血投稿到报纸或者杂志,当见刊的时候,他们的成功心理体验更是难得的长寿良药。尤其是有的老人有比较宽裕的经济条件,最终有机会将自己创作的文学作品结集出版,老年人会最终肯定自己拥有一个精彩的晚年。

经过多年的沉淀,好多当年不能释怀的往事都会在老年人的笔下静静地流淌出来,这是对自己的减压,对老年人的身体和心理都是最好的治疗。老年人通过文学创作表达宽容和豁达,过滤掉过去的不愉快,只留下快乐与自己相伴,进而获得平和心态、获得幸福感。

2 用音乐咏唱生活

文化艺术有着极强的共通性,其中修身养性和启迪智慧是最令人重视的功能,性情和智慧足以左右一个人的一生。德国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认为: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一一可见音乐艺术魅力的无与伦比。对于年轻人,音乐着重于激发奋斗的意志力和对生活的无尽幻想;而对于老年人来说,工作方面已经退居二线,很少再有机会做出智慧创举、挥斥方遒,他们真正需要的是沉静下来回味自己大半生的价值和意义,需要享受生活中的幸福和快乐。所以,音乐在老年人的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音乐是人类的灵魂,是人生不可缺少的抒情环节,老年人尤其需要。音乐的律动带动着生命的律动,陶冶老年人的性情,让老年人寻找到真正解放的自己。

老年人的音乐活动丰富多彩。对于老年人来说,声乐是零基础、零设备就可以适度地学习的项目。不分性别、无论之前从事什么职业,老人们在游戏、散步或做家务时都可以唱歌。老年人学习声乐不能过分苛求专业性,因为老年人由于免疫力的下降,更易受细菌和病毒的感染,造成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呼吸系统疾病,再加上有的老年人还有吸烟的习惯,肺功能已大不如年轻人,这就导致了声音条件不好,有嘶哑的状况。由于这些客观条件的限制,所以老年人学习声乐不能与年轻人采用相同的标尺衡量。

老年人学习声乐看上去貌似门槛很低,但是需要老年人主观上努力才行。每个人的感悟能力不同,音乐素质也有很大差别,有的人听觉很敏锐,节奏感也很鲜明,乐感也很好;但有的人则稍差,这就需要学习音乐的素质条件有明显不足的老年人加倍努力。老年人学习声乐,多数情况下是在社区或者老年活动中心,以群体为单位的互动学习,很少有机会有专业的教师来为老年人专门教授音乐专业知识和演唱方法,所以需要老年人利用各种渠道了解声乐知识和技能,因为老年人学习声乐更多的是为了自娱自乐、陶冶情操,所以视唱练耳、乐理知识、键盘乐器基础等音乐基本技能就没有必要做专门介绍了。呼吸方法、发声方法以及对节奏和旋律的掌握将成为老年人学习声乐的重要部分。

3 绘画是丰富晚年生活的理想形式

首先,老年人要端正学习绘画的态度。学画是老年人丰富晚年生活的理想形式,它不仅有着高雅的文化内涵,而且更适合老年人自身的特点。但是绘画有基础理论,有技法要求,如仅仅把学画单纯当作打发时间的休闲娱乐,或者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那是永远达不到学习目的的。所以学画、作画时要全神贯注,充满激情,甚至要进入忘我、忘时的境界,这才能真正达到精神兴奋、血气通顺、其乐无穷,实现“在学习中玩,在玩中健康”的二结合的要求。

其次,老年人学画要少而精。画种有多样,老年人往往都想去尝试一下,结果可能适得其反,不仅学习效果差,还不利于身心健康。老年人毕竟精力有限,视力又随年岁增长不断下降,贪多是行不通的。笔者认为,老年人学画,心理动态甚至比学画本身更重要。在初始阶段,老年人如果能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创作出令自己得意的画作,就能够树立老人们的自信心,也能激励他们进行更加深入的学习。所以,老年人学画首先要选择耗时相对较短、成绩明显的画种,这才符合老年人的身体特点和“老小孩儿”的心理要求。

再次,要经常去写生。一是能接触自然、呼吸新鲜空气,近距离观察实物、开阔视野,如花卉、建筑等。二是注意练习线条等笔法的运用,做到落笔准确、运笔自如流畅。三是积累丰富的创作素材,为创作构思提供基础。

最后,要勇于创作。当老年人掌握了绘画技法,具备了创作条件,就应当勇于尝试。当然在进行步骤上,应由浅入深,稳扎稳打,逐步前进。

4 书法的博大精深和养生妙处

书法,包括汉字书法、蒙古文书法、阿拉伯文书法等。书法是指按照文字特点及其含义,以其书体笔法、结构和章法写字,使之成为富有美感的艺术作品。汉字书法是汉族独创的表现艺术,被誉为:无言的诗,无行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与文字、舞蹈、绘画、音乐并行,具有极高的艺术审美价值。中国文字的章法布局是通过点、画、线条的强弱、浓淡、粗细的丰富变化,书写的内容和思想感情的起伏变化,以及字形字距和行间的分布来实现的。它变化微妙,形态不一,意趣迥异。有的似玉龙琢雕,有的似奇峰突起,有的俊秀俏丽,有的气势豪放,这些都使书写文字带上了强烈的艺术色彩。书法是民族艺术的一朵奇葩,从书法中可以领略到精神风度、心灵意境、生活情趣、审美追求、时代气息。这样一种具有极高艺术价值的、激人励精的文化项目,学习起来何尝不是一种享受呢!

书法对人的心理和生理方面都有一定的调节和锻炼作用,久而久之可使人灵心焕发。古往今来说书法能使人健康长寿,并非虚传。除此之外,书法还可以陶冶情操。书法是一门学问,一种艺术。书法家吴善茂先生说得好:“书法是写字,但写字不都是书法。”必须勤奋不息,孜孜不倦,必须深入生活,扩大视野,必须加强修养,拓宽意境,必须丰富学识,博古通今,必须练习欣赏,鉴往创新。不能因循守旧,不敢创新,也不能不懂坚持,半途而废,否则,老年朋友们会白白浪费掉自己宝贵的夕阳时光,没有任何收获。书法分为两个阶段:书法创作和装裱艺术。

5 老年人摄影的诸多益处

摄影是指使用某种专门设备进行影像记录的过程。摄影能够提高老年人的生活品质和价值。对老年人来说,外出拍照比单纯为了活动身体而出行要有内容、有兴趣,拍照回来就像打猎满载而归一样,总是感觉不虚此行,晚年生活有了目标和动力。除此之外,老年人为自己的家人和朋友拍出令人满意的照片,也会很有成就感,重现自身的价值。

摄影活动能够提高审美观。外出摄影要寻找拍摄目标,自然就会引导人主动去发现美、表现美,以此激发生活情趣,能够提高老年人的审美趣味和自信精神。

摄影还能够提高老年人与人交流的积极性。摄影交流开辟友谊新天地,老年人通过摄影可以结交更多的新朋友。因为有着共同的爱好和话题,大家可以一起外拍,相互观摩,切磋探讨,取长补短。另外,老年人旅行拍摄户外景色还可以集体锻炼身体。

不仅如此,摄影还能提高老年朋友们学习的积极性。老年人以前看到花草树木都是浮云点点。现在,拍照后就想知道自己拍的这花这鸟叫什么名,有什么特性,等等,很多时候还纠正了以前的误解,日积月累便长学问。

最后,老年人通过摄影还提高了关注社会的积极性。老年人为了摄影常要选题,社会人文自然也是题内首选。无论是节日欢庆,还是重大事件,老年摄影爱好者们肯定不会置身事外,用相机参与正是发挥优势的好时机。

6 结语

随着艺术教育的普及,在努力建设文化大国的背景之下,将活到老学到老的价值理念渗透到每一方面的教育中去。在老年大学中积极推行艺术教育,让老年人成为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播者,探索老年大学艺术教育的新模式,有效推动老年大学的发展,为文化强国的建设增添一分力量。

猜你喜欢

声乐书法摄影
书法
书法欣赏
书法
书法欣赏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WZW—bewell摄影月赛
如何提高高中声乐教学效果
最美的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