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教育常态下高校体育教学中的“育人”价值探究

2019-12-26张亚南郑州大学体育学院河南郑州450064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9年12期
关键词:体育教师育人比赛

□ 张亚南(郑州大学体育学院 河南 郑州 450064)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同时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教育是国家之大计,“育人”是教育之根本,国家教育方针明确规定,使得“育人”的基本任务贯彻从幼儿到高校的整个教育体系中。相比于中小学的基础教育,高校育人所承担的任务艰巨且复杂,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高校是在进入社会前接受全日制学校教育的最后一站,在高校大学生最终完成最基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建立,如何正确引导并完善其三观皆正,是所有学科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重难点。随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人们逐渐意识到,从事体育运动能够培养学生勇敢、果断、顽强拼搏的优良品质和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应以“人性化”为标准,逐步建立新的体育教育目标。在这种体育教育目标下培养合格健全的人才,为以后在社会当中更好地适应。高校体育不仅能够强身健体、娱乐功能,还要能具有培养道德情操和意志品质;提升身心素质和自强精神;培养创造人格和敬业精神;提高人文素养和交际能力等育人功能。只有把全面发展高素质人才作为根本任务,争取把高校体育活动做实、做新、做精、坐久,进一步推进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才能充分发挥出体育活动对大学生的促进作用。

1、心理健康教育在体育课程中的重要性

面对21世纪的激烈竞争,随着社会的发展,心理素质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对体育运动对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并加深了对体育的认识。新世纪的人才必须具有开拓精神、团队精神、创新意识、竞争意识,必须具备敏捷的思维、果敢的品质和客观地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能力,唯有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而在这场竞争中,体育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需要认识,记忆,思考等认知活动,积极参与。同时,他们也需要有相应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等个性特征才能发挥作用。教师首先要学习和理解学生的意识,观察,记忆,思维等活动,另外还要学习和掌握学习动机的特点,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和一些人格特质,并根据这些特点制定并实施相应的教学计划。体育教学是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担负着向学生传授体育基本知识、技术,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发展,然而人的身体和心理有密切的关系,健康的心理寓于健康的身体,心理不健康则会导致身体异常甚至患病。因此,我们要使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实施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针对问题进行合理的心理治疗,从而保障学生能全面的得到健康发展。

2、教育新常态下高校体育教学“育人”功能分析

2.1、道德情操和意志品质的培养

高校体育不仅能够强身健体、娱乐功能,还要能具有培养道德情操和意志品质;提升身心素质和自强精神;在体育教学中通过教学比赛形式,不仅使学生在比赛过程中表现出积极进取、勇于克服困难和顽强的毅力,在比赛中互相信任,不仅要赛出风格赛出成绩,更要通过他们在比赛中自觉遵守比赛规则、文明比赛展现良好道德品质。培养学生的进取精神,每一个从事运动的人都有想法设法尽快追求目标的心理动机,所以要有求胜心理和克服竞争对手带来的心理压力,这样才能展现出自己最大的能力,在比赛中取得胜利。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体育锻炼也在不断创新,而野外生存越来越受大众的喜爱。在从事野外生存训练中,常常会遇到各种突发状况,例如带领学生从事爬山运动,很多学生都没有毅力爬到顶峰,常常半路返回,这就要求学生能够持之以恒地面对及克服这些问题。体育老师通过回顾长征精神,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坚持不懈、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从而在以后生活当中能够锻炼自身生存能力以及在工作中能够具有顽强的意志力、坚持不懈的精神。所以最重要的是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这才是决定成功的关键,这样大学生才能在这个优胜劣汰的社会中才能勇敢面对未来工作和生活。

2.2、人文素质和交际能力的提高

在当今社会中不只是要求一个人的文化水平,还要求一个人的人文素养,在体育运动中人文素养表现最为明显,例如,网球运动是一项高雅、绅士的运动,它不仅仅能够锻炼身体,更多地是向大众传播网球素养。网球比赛中最常见的比赛规则是“信任制”,不只是让运动员进行技术交流,还能展现一个人的诚信品质。因此,这种比赛形式,比的是技术,赛的是素养。交际能力是人才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通过体育活动加强学生与同学之间交流的能力。而丰富的人际关系能培养学生口语交流、自信心、人脉,还能促进心理及生理健康。同时,人际关系失调阻碍人的发展与进步。随着信息时代到来,网络传播在当代大学生生活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网络对学生的发展有利也有弊,有利的是方便学生对社会动态关注更密切,追随时代的潮流。弊端是使学生养成很多不良的习惯,远离群体,阻碍人际交往。而体育活动有利于改变他们不健康的心理状态以及交流障碍,通过参加体育运动可以改善自卑心理、增进友谊、加强同学之间的交流。且体育运动具有较强的凝聚力以及团队精神,如篮球比赛、足球比赛、排球比赛等,一个团体如果想要获得比赛胜利,必须具有团队协作能力。还例如:体育舞蹈是一种交际舞,不仅培养学生自信心,还能使他们摆脱自卑心理,快速融入集体当中,能够更加自信的和同学交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因此,体育运动能够促进人际交往。

2.3、终身体育和竞争意识的培养

在充满着竞争性的社会中,要求我们必须紧跟社会的脚步,顺应社会的发展。而体育成为现代社会必不可少的纽带,越来越受国家和社会的关注。体育教学的重要教学目标是促进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学校体育是学生接触体育的最佳时期,对其发展有沫远影响。教师将体育知识与技能教给学生,要求学生不仅在体育课上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还能在课余时间进行锻炼,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体育教学同样强调对学生其它能力的培养。包括指挥组织能力、参与组织和编排小型体育比赛的能力、体育比赛中裁判执法能力,正确处理简单运动损伤的能力等等。

3、强化高校体育教学的“育人”路径

3.1、教学引导,学以致用

在体育教学中有意识的增加对学生基本素养的培养和训练。部分体育教育者认为学生素养的培养和体育教师毫无关系。殊不知,在运动场地的各个角落都可以看出学生的基本素养。召开运动会或者比赛的现场随身垃圾的处理,为自己喜欢的运动员或球队加油喝彩的时机,球迷间的友好的交流,精彩瞬间时是否关闭了闪光灯等等。在运动场上无时无刻不体现着一个人的基本素养。而这些基本素养需要我们体育教师在恰当的时刻告知学生,或通过自身的行为影响和教育学生。为了在体育课程中突出“育人”的功能,部分高校体育教师采用实践方法:在评价体系中加入考核学生自述运动项目的起源,发展及历史,在体育教学比赛中重视学生的比赛礼仪和体育精神。将素养教育细化揉碎后融入学生体育课程中。

3.2、德育教育要贯穿始终

各学科都将德育教育作为教学的重要任务,体育教学亦是如此。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德育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体现更为明显,各环节都贯穿着德育教育的内容。体育教学与德育教育的有机结合成了提升体育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因此,作为一位体育教师必须充分了解体育教学中的各环节,同时根据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情绪表现与言行举止,将德育教育内容合理地安排到体育教学的各环节中,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

3.3、教学要回归真我、扎实落地

将竞技类项目简化和改造引入高校体育课程。在学校体育课程中将设置项目提高班,满足部 利于学校开展并具备完善的设施场地的体育项目从小学到大学的确是有较多相同项目。因此,高校体育教育的重点是在学生已具备一定技术的基础上,在体育参与过程中,教师将体育精神植入学生的意识。给学生的提更高需求。学期结束后对提高班和普通班的学生的进行横向和纵向对比。主要考察学生的精、气、神、素养、团队意识等方面。避免空谈,让理论扎实的落地,进一步收集高校体育教师的想法,采用教学效果明显的手段和方法,逐步进行实践。开展座谈会和不同学校体育教师共同探讨如何实现高校体育“育人”功能,将高校体育教师所提出切实可行的实践方法与一线教师进行沟通交流,将一线教师丰富教学经验融入课堂中。将体育课程“育人”的观念深入学生和教师。

4、结论

体育中的健身育人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思维与价值观的养成,在教育新常态下高校体育教育要适应当代学生的需求和发展,要逐渐完善高校体育教育目标,提高大学生的道德情操和意志品质、身心素质和自强精神、人文素质和人际交往以及竞争意识和终身体育等,充分发挥体育教育的优势,为祖国培养优秀人才,为社会的发展提供高素质人才。唯有让体育教学回归到服务于学生成人、成才的轨道上来,才能真正实现体育学科的育人价值,也才能真正保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教育任务的最终完成。

猜你喜欢

体育教师育人比赛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选美比赛
比赛
最疯狂的比赛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他们用“五招”育人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