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供给侧改革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基于分工矛盾视角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

2019-12-26王留鑫姚慧琴何炼成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9期
关键词:社会分工手工业工场

王留鑫,姚慧琴,何炼成

(西北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西安 710127)

一、引言

分工作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推进中的重要纽带,在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高劳动生产率、改善社会生产关系等方面具有很大作用。虽然斯密等古典经济学家早已认识到分工的积极作用,但马克思从商品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多维关系中更全面、高度地概括了分工的作用和意义,指出“分工是政治经济学中一切范畴的范畴”,马克思指出分工虽能提高劳动生产率,但分工也会导致异化问题,前者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后者导致了人的被“奴役”状态;前者增加了商品的供给量,而后者导致劳动者的普遍贫困,消费力不足,由此产生的供给过剩引致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加之资本的趋利性,又很容易造成供给过剩,加剧经济矛盾和社会矛盾,而这一切的根源又是分工矛盾引起的。当前我国提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是应对经济结构中的分工矛盾而提出的,而马克思分工理论作为理解和分析社会经济问题的重要切入点,尤其是运用马克思的分工理论从分工矛盾视角来研究我国目前的供给侧改革很有启发性。为此,本文试从马克思的分工理论入手,研究分析我国供给侧改革的路径和方向。

二、文献综述

既有文献已从多个视角分析了马克思的分工理论。王虎学通过对《资本论》以及其他马克思经典著作的分析,认为马克思虽然没有专论分工,但在商品、货币等的诸多范畴中指出,马克思已将分工推到“政治经济学一切范畴的范畴”的高度,而且进行了社会分工和工场手工业内部分工两类划分。[1]马克思在斯密分工理论的基础上,区分了社会分工和工场手工业分工,改变了斯密等认为的社会分工和工场手工业分工的区别仅是对观察者的主观存在的认识,进而指出两者存在着质的区分。首先,社会分工是以不同部门的产品买卖为中介,而工场手工业分工是以不同劳动力卖给同一个资本家来使用为中介;其次,生产资料的所有者也不同。工场手工业分工的生产资料集中在一个资本家手中,而社会分工则以生产资料分散在许多互不依赖的商品生产者中间为前提;再者,在生产资料的分配上,工场手工业分工依靠一定的比例数和铁的规律,而社会分工上则是偶然性和任意性发挥着杂乱无章的作用。[2]412在两种分工上,马克思虽然都予以重视,但更肯定社会分工的作用,认为“整个社会内的分工,不论是否以商品交换为中介,是各种经济的社会形态所共有的,而工场手工业却完全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独特创造”[2]416。赵家祥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指出自发分工向自觉分工的演进路径,并细分了自发分工的三种演进形态,即自然经济分工、简单商品经济分工、资本主义分工。[3]

从马克思分工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钱书法等运用马克思的劳动分工理论分析了我国企业陷入产品内分工陷阱的原因。[4]洪银兴等在对钱书法《分工演进、组织创新与经济进步》一书的评介中,指出分工演进对产业组织创新和经济进步的促进作用,这也将对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5]钱书法等从社会分工制度动态演进视角,以纵横两个维度揭示分工与技术进步、生产力发展、商品经济和迂回生产的内在机制,并以马克思的社会分工制度理论分析产品的国际分工格局的结构性矛盾。[6-7]李惠娟认为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可以显著提高劳动生产率,但也会拉大熟练劳动力和非熟练劳动力的工资差距。[8]

而关于供给侧改革的研究,自党中央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后,就已成为学术界和各部门研究和推进全面改革的核心命题。魏鹏基于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认为单靠要素投入难以实现经济的中长期增长,而必须依托供给侧改革从制度创新、供给主体创新和市场创新来实现供给侧改革。[9]杨春学等认为供给侧改革作为面对经济新常态的必然选择,实现总需求管理向总供给管理政策的转变,以市场为导向,注重制度设计,控制金融风险,应使企业获得盈利能力,稳定预期,扩大有效新供给,推动产权制度改革。[10]张如意等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分工理论来解释供给侧改革,认为供给侧改革的实质是改善和调节分工,实现分工体系的转变。[11]袁正认为供给侧改革是对经济增长理论的古典复兴,改变过去的需求侧管理和投资驱动增长模式,发挥市场的作用,推动创新和分工发展。[12]

从既有的文献来看,运用分工理论来研究经济问题,大多是从国际产业链分工视角研究国际分工对各国及全球经济产生的影响,而很少运用到某一国家内部的经济问题研究上,如国内当前的供给侧问题。而从对供给侧改革的热点问题研究中,又发现鲜有从分工视角来研究供给侧改革问题。单独对分工或供给侧改革的研究都有之,但把两者结合起来进行思考研究的还很少,尤其是在当前的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从马克思分工理论视角研究供给侧改革更是少之又少,对于分工如何促进供给侧改革,两者间的相互作用机理还有待深入研究。而且当前对于供给侧改革的研究大多从西方经济学中的话语、思维体系进行思考,而很少运用马克思的分工理论进行供给侧的研究。综上所述,本文运用马克思分工理论把分工与供给侧改革两者相结合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应用性。

三、分工矛盾与供给侧结构性矛盾的耦合性

分工矛盾的存在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同系统机制的相互作用下而产生并客观存在着的,本文认为分工矛盾主要受协调机制、供需机制、劳动力结构和需求侧管理等方面影响,而这些方面也正是供给侧结构性矛盾所在。

(一)协调机制矛盾

分工有利于实现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高社会生产效率,增加社会产品的供给量,而社会分工的无政府状态和工场手工业分工对剩余价值的追逐,会造成产品的供给过多、产能过剩,从而导致供需的结构性矛盾。工场手工业对于内部生产有绝对的权威,而社会分工则使独立的商品生产者相互对立,他们不承认任何别的权威,只承认竞争的权威[2]412,这使得各个企业一方面承认工场手工业分工对于企业提高生产力,加强工人对资本的绝对服从有着极大的作用,但又同时反对针对社会生产过程的任何有意识的社会监督和调节。[2]413社会分工的协调靠市场,而工场手工业分工的协调靠企业,唯独缺少政府的调节,而市场调节具有滞后性,企业调节又太片面,所掌握的市场信息不全面,这都会对供给侧产生影响。

社会分工和工场手工业分工在生产资料的所有权以及对生产资料的调配上都存在着本质区别,这也是分工造成供给侧结构性矛盾的原因之一。工场手工业分工的生产资料所有权归资本家所有,而社会分工的生产资料所有权则归分散的互不依赖的商品生产者所有,工场手工业把生产资料按照一定的比例或规律分配给一定数量的工人从事一定的职能,而社会分工则把生产资料分配给不同社会劳动部门,没有一定的调节机制发挥作用。工场手工业分工依靠预先的、有计划的规则起作用,而社会分工则靠内在的、无声的自然必然性起作用,工场手工业的生产依靠事先的信息制定,而社会分工则依靠事后的规制起作用,调节较慢。

工场手工业的分工不仅使社会总体工人的不同质的器官简单化和多样化,而且也为这些器官的数量大小,即为从事每种专门职能的工人小组的相对人数或相对量,创立了数学上固定的比例。工场手工业的分工在发展社会劳动过程的质的组成的同时,也发展了它的量的规则和比例性。[2]401由此分工的发展完全依靠市场规律的调节,而这种调节方式则有一定的破坏性。

(二)供需矛盾

从社会分工和工场手工业分工的协调机制上看,社会分工容易陷入无政府状态,各个生产主体都以自己的生产体系为主进行生产,而罔顾社会整体的生产情况,为了追逐利润,全靠市场竞争和价格机制来协调,当某一行业最为有利可图、某一职业最为紧俏,各生产主体容易一哄而上,最后造成生产过剩,供给过多,从而导致供需矛盾。如受市场调节的滞后性、盲目性影响,形成农业生产中的“蛛网周期理论”,即当某一农产品价格较高时,很多农民都改种这一农产品,造成产量过多,价格下跌,反而改种前的另一农产品价格上涨。在工业方面,如前些年的光伏产业,也是依靠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国家产业扶持,企业为套取补贴和占领市场,政府为了税收,都有盲目扩张铺摊子的冲动,结果很多企业都进入光伏产业,最后却以产能过剩而走向衰落。分工引起的供需矛盾,都是没有按照市场一定的比例和数量投入资源、生产产品,在社会分工中应以系统论的思维来把握市场、了解市场,分析行业动态、市场行情,生产主体应依据在分工中的系统运行状态,进行相应的生产调节和发展方向的校正。

而且,一旦由分工引起供需矛盾,很可能会以一次危机来肃清市场而结束,因为以分工为基础的协作或工场手工业,最初是自发地形成的。一旦它得到一定的巩固和扩展,它就成为资本主义生存方式的有意识的、有计划的和系统的形式。[2]421各分工个体难以自我调节以“减速降温”,而只能靠一次毁灭性的破坏给偏离轨道或运行失常的经济加上“制动阀”。而且,在资本主义分工体系中,总体工人从而资本在社会生产力上的富有,是以工人在个人生产力上的贫乏为条件的。[2]418分工一方面造成供给过剩,另一方面又导致普通大众没有能力消费,进而加剧供需矛盾。

(三)劳动力结构矛盾

分工有助于节省必要劳动时间,减轻学习培训费用,增加发明创造,伴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发展,分工越发精细,行业、职业也越来越多,与行业、职业的分工精细化相伴随的是,越来越多的人一生专事一业,这虽然有助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但也容易进入分工固化甚至异化的歧途,反而不利于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甚至反过来制约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如我国当前的劳动力结构性矛盾,一方面是长期发展出来的劳动力密集型行业维持的低技能劳动力队伍,而另一方面是国家产业政策及企业竞争力发展所形成的高端技术人才的需求。改革开放后,立足于国际分工格局,以及我国的资源禀赋,发展劳动密集型行业,这使得我国一直是人力资源大国,而不是人力资源强国,这与我国传统的分工结构有很大关系。分工引起的劳动力结构性矛盾,使得我国依然以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为主,产业转型升级所需的人才储备和人力资本仍显薄弱,使得我国处于国际产业链分工的低端,产业附加值低,低端产品供给过剩,而高精尖产品仍是我们的软肋。一方面,我国近几年的高校毕业生人数屡创新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很大,另一方面是职业技校的招生难,高校注重对学生的理论培育,而所学专业却与生产实践脱节,这种劳动力结构性的矛盾,也是由于长期以来的分工误区所造成的,传统的分工理念是“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而没有在整个社会形成“尊重劳动”正确的分工观念。

(四)政策僵化的矛盾

长期以来,我国在经济治理中的需求侧管理思维大行其道,在资源红利、人口红利很充足,市场依然为卖方市场,需求的潜力很大时,刺激需求很受用,但面临经济危机,全球及国内经济都承受着下行压力,仍然按原有的路径去解决问题,仍然从投资、出口的需求端发力,这使得我国部分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一直未能解决,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也受其掣肘,没有动力去淘汰落后产能、创新生产工艺。一直以来,这种需求侧的思维模式,对分工深化也起到了一种负面的作用。各分工主体没有能动性和积极性去挖掘潜在的经济增长点,发展、深化分工以真正适应市场的需要,久而久之,分工模式也会落后,一旦市场转向,原有的分工体制难以满足市场的需要。在全球以及我国都面临经济增速放缓的问题,投资、出口对经济拉动作用的疲态愈发显现时,市场的供需矛盾也显现出来,原来适应需求侧的分工体制现在也必须转向,以适应供给侧的分工发展。原来的追求数量向现在的以质量品质为抓手转型,原来的粗放增长向现在的内涵发展转变。所以,分工的发展也受经济治理的供给调节或需求调节模式的选择所影响,因为供给侧或需求侧的管理模式必然会对经济体中各行业的生产经营模式、技术进步和创新产生一定的导向作用,当供给侧或需求侧的潜能未完全发挥时,两者都会对分工的发展产生正向作用,而当两者都已饱和时,仍延续原有的分工体制已不能适应经济的发展。

四、模型分析

上文的理论分析揭示了分工矛盾的外在原因,现在借鉴马克思的两部类分析方法,建立数学模型,分析分工导致的社会生产比例失衡怎么引起产能过剩或产能不足的供给侧问题,进而探讨分工与供给侧间的体制机制,从马克思的分工理论深度探讨供给侧改革。

(一)模型与实证

假设经济体中只有两个分工部门I和II,它们所生产的社会产品分为不变成本c、可变成本v、剩余价值m三部分价值构成形式,两个分工部门的社会产出的价值构成分别如下所示:

I. c+v+m,

II.c+v+m。

分工部门I生产的产品满足部门I和部门II不变资本的需要,分工部门II生产的产品满足部门I和部门II可变资本的需要。于是,则有:

I(c+v+m)=Ic+IIc,

化简得:I(v+m)=IIc;

II(c+v+m)=I(v+m)+II(v+m),

化简得:IIc=I(v+m)。

从上述等式中,得到分工部门II生产的不变资本与分工部门I生产的可变资本及其剩余价值之和相等。

在上述等式的基础上,假设剩余价值中用于积累的部分为m-m/x,其中m/x表示用于消费掉的部分,另外,用于积累的部分m-m/x又可分为追加的不变资本(用c表示)和追加的可变资本(用v表示),根据生产资料分配比例的不同,分工所引起的供给会出现供需平衡、供需不平衡两种情况。

1.扩展模型

分工供需平衡情况下,分工部门I生产的产品正好满足部门I和部门II的需要,即:

对上式进行简化,得到:

对上式进行简化,得到:

这与上式II[c+(m-m/x)]>I(v+m/x)进行对比,II[c+(m-m/x)]大于I(v+m/x)的部分,就是Ic+IIc之和。

2.实证分析

假设分工产业部门I的产出价值构成组合式为:

3000=1000c+1500v+500m;

产业部门II的产出价值构成组合式为:

6000=2000c+2500v+1500m。

情况1:假设两个产业部门的资本有机构成不变,剩余价值率不变。当产业部门I的不变资本增加500时,则根据资本有机构成和剩余价值率不变,可变资本v增加750,剩余价值m增加250,于是,产业部门I的产出价值构成公式为:

4500=1500c+2250v+750m;

相应的,产业部门II的产出价值构成组合则为:

9000=3000c+3750v+2250m。

此时,产业部门I的I(v+m)为3000,等于产业部门II的C,两个产业部门供需平衡。

情况2:假设产业部门I的资本有机构成变小,而产业部门II的资本有机构成不变,剩余价值率都保持不变。产业部门I的产出价值构成为:

11000/3=1000c+2000v+2000/3m,

而产业部门II的产出价值构成仍为:

6000=2000c+2500v+1500m,

此时,产业部门I的I(v+m)为8000/3,大于产业部门II的c,此时就存在供给过剩。

情况3:假设产业部门II的资本有机构成变小,而产业部门I的资本有机构成不变,剩余价值率都保持不变。产业部门II的产出价值构成为:

5200=2000c+5000v+3000m,

而产业部门I的产出价值仍为:

3000=1000c+1500v+500m,

此时I(v+m)+II(v+m)为10000,而II(c+v+m)却为5200,此时产业部门I也存在供给过剩。

(二)分工发展的影响因素

从上述关于马克思分工理论的模型分析中,分工作为提高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力量,它对于商品的供给具有很大影响,即分工水平、分工模式对市场商品供给具有极大影响,也可以说对供给端有很大的影响,而为了破解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各种困境,进行供给侧改革,就必然应从分工入手,找出影响分工发展的因素,那么进行供给侧改革,也就有了相应的理论依据。

1.资本有机构成

从上述模型的分析中可以看到,因为生产成本或资源禀赋的转换,资本有机构成也会随之发生变动,势必会影响分工主体生产力或生产模式的变化,进而影响各分工主体生产产品的比例或数量,造成供给与需求的不匹配。如我国改革开放后,资源红利较大,生产资料较为便宜,以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大都附加值低,处于产业链的低端,国际市场竞争力较低,这种分工格局很容易受国际市场的波动影响,尤其是金融危机后,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受阻,大多劳动密集型产业产能过剩,急需转型升级。随之人口红利、资源红利的日益式微,生产资料的不变成本和劳动力的可变成本都急剧上涨,各分工主体的资本有机构成也发生了明显变化,如果各分工主体仍按固有程式去生产经营,无疑是走不通的,只有转型升级,适应新的变化。

2.利润率

市场分工主体都是因利益驱动而生,当因分工主体的行业利润率或企业利润率发生变动,基于资本的逐利性,各分工主体都会向利润率较高的行业或发展方向进行努力,扩容产能,从而造成供给与需求的结构性矛盾。如在医药行业,一些廉价但不常用的救命药因无利可图,现在鲜有企业生产。分工受利益导向影响,市场利益导向机制会影响社会分工主体的市场供给,同时个体间的分工又会以交换的形式影响市场需求,当两者的内在比例或数量不匹配时,就会造成供需矛盾,这种供需矛盾反过来又会影响行业和企业的利润率。

3.产业政策

分工的发展也会受产业政策的影响,产业政策的制定,代表政府对某一产业的支持和引导,会向企业发出一定的讯息,企业认为这其中有一定的政策红利,就会有大量的企业进入这个行业,以致趋之若鹜,产能过剩。如2008年的全球经济危机,我国实施的4万亿救市政策,使得产能过剩行业的相关企业依然产能过剩,一定程度上延缓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时间。所以,在分工体系中,不同的行业其资本有机构成不同、利润率不同以及产业政策的差异,使得分工体系中的一个企业或行业按照自己最优的资本构成比例安排生产,而分工的上下游企业或行业的资本有机构成仍保持原来的状态,这时分工的供给侧就出现问题,供给过多,产能过剩。

五、结论及建议

(一)建立政府、企业、市场的良性协调机制

因资本有机构成、行业利润率等的不同,作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分工,其发展模式和发展方向也需要一定的协调。政府与企业可以利用行业协会或工商联等组织形式建立共享信息数据平台,或者其他的互联网信息沟通联络渠道,实时了解行业的生产经营动态,建立政府、企业与市场三者间的良性协调机制,政府的归政府,企业的归企业,市场的归市场。

(二)实现供给端分工的适应性发展

改变原有的需求端的分工发展导向,建立供给导向的分工发展模式,在经济发展水平、消费理念、消费模式、技术创新等的共同带动下,市场商品在供给数量和供给种类上都较以前有了很大提升,已由原来的卖方市场向现在的买方市场转变,消费者有了更多的选择主导权,更偏重于产品的体验和品质。所以,企业在生产上应转变理念,提高技术水平,提升创新能力,转变企业的分工模式,使供给端的分工模式适应需求侧的变动发展,以更切合市场和消费者的需要。

(三)提高社会分工质量

社会分工是整个社会所有行业大类的分工,分工越发达,也说明市场范围越大,市场经济体制越完善,市场交换范围也就越大,交换方式和门类也就越多样化,商品的迂回生产途径也就越长,这一方面创造就业岗位,促进城镇化发展,反过来,城镇化的发展扩大了市场需求,有利于消化企业的供给能力。在马克思的经典论述中,已论证过社会分工是与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密切相关的,而工业化创造的供给可通过城镇化创造的需求进行消化吸收。不同的生产阶段,因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工场手工业分工形式也就不同,所以应依托技术创新,实现工场手工业分工向更高形态发展。工场手工业分工的发展与产业结构、资源禀赋也是密切相关的,作为供给侧改革内容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也就是工场手工业分工的改善和提高,两者也是相辅相成的。

猜你喜欢

社会分工手工业工场
论河南传统陶瓷手工业的当代发展
技能的改进与资源的获取——以土族《格萨尔》中的传统手工业为例
20世纪50年代中共对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对象认识演进探析
手艺网+手艺工场
做企业的“技术合伙人”——访联创工场CEO及创始人刘猷韬
反思“工匠精神”的流行
浅析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
社会分工的历史衍进及相关理论的反思
社会分工理论下人的全面发展
联想打印工场体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