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时代高校图书馆应对大学生阅读危机的思考
2019-12-26庞楠杜永乐杨绍清赵莹郭巍廖志江
庞楠,杜永乐,杨绍清,赵莹,郭巍,廖志江
(华北理工大学,河北唐山 063000)
大学生是祖国建设的新一代力量,是社会的希望和国家的支柱。大学生群体素质水平将直接影响未来整个国民素质的水平。当今社会已进入微时代,所谓微时代就是以互联网为载体,以微博、微信等社交软件为主要工具的通信时代。手机和电脑等电子设备已深入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慢慢替代书本成为大学生必不可少的工具,而那些可以使人陶冶情操、净化心灵,使人沉静,使人深思的书籍正在慢慢地退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舞台。具体表现为传统的纸质文献借阅量大幅度下降,这就是当下在大学生群体中存在比较严重的阅读危机现象。阅读危机现象的发生将深刻影响大学生的思考理解能力,长此以往将会影响整个社会的发展。图书馆作为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环境资源、馆藏资源、人力资源等方面具有其他部门不可比拟的优势,同样图书馆在化解大学生阅读危机方面具有不可推卸的作用。
1 大学生的阅读危机的现状
1.1 图书借阅率呈显著下降
根据有关资料显示,从 2010年起很多省份的高校图书馆资料查阅率、日均接待绿、人均图书借阅次数、人均图书借阅本数等显性数据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同时据湖南省的调查数字显示,该省普通高校读者借书总量降幅已达到 39.9%;生均借书量降幅超过 46%。
1.2 功利化阅读盛行
所谓的功利化阅读,就是可以为自身带来实际的利益的阅读。目前如:考研、就业、考证等类型的书籍往往是学生阅读需求的主要对象,而在学生群体中以“拓宽视野,提高人文素质,完善知识结构等”为目的的传统阅读所占比例却在逐渐减少。
1.3 碎片化浅阅读盛行
碎片化阅读指的是终端接收器的不完整阅读,例如手机短信,电子邮件,电子书。碎片化阅读的优势在于阅读手段多种多样、阅读对象“无处不在”、阅读时空“无时不有”,但是在进行碎片化阅读时,阅读对象的选择性、随意性、跳跃性等问题也普遍出现。碎片化的信息不仅降低了读者对严谨思维的认识,并且倾向于思考“惰性”,而且在普遍存在的知识环境中,衍生了知识信息的高度泛化和极度扩展与大学生快速准确地获取知识相冲突。这使得大学生在碎片化阅读过程中出现了“焦虑不安”,浮躁的不良现象。
1.4 大学生以读书为目的走入图书馆的比例呈急剧下降趋势
很大一部分学生进入图书馆的动机不纯粹,他们来到图书馆不是为了阅读,而是为了利用图书馆安静、舒适的环境,上自习、写作业,尤其是在期末考试周,图书馆几乎座无虚席。在学习过程中由于很多学生自制力较差,玩电脑、看手机的现象也时常存在。
1.5 大学生利用闲暇时间进行传统阅读比例呈下降趋势
在微时代,大学生的每日上网已成为生活习惯。据不完全统计,大学生每天上网时间为 3.65h,其中在 1~3h 的为 65%;3~5h 为 30%;5h 以上为 5%。大学生上网做的第一件事情,是打开聊天交友工具的为 81%;玩游戏、看电影或听歌为 12%;浏览新闻或者购物的为 7%。由此可见大学生利用闲暇时间开展传统阅读的比例很小。
2 大学生阅读危机的成因
2.1 个人因素
造成大学生阅读危机的内部因素主要是个人因素,而形成大学生阅读危机的个人因素可以概括为良好的阅读习惯普遍缺失。按照目前的教育模式,每个人在升入大学之前必经小学、初中、高中三个阶段,而在每个阶段学生的学习负担都比较沉重,造成了他们没有过多的时间去阅读、去思考。当学生进入大学后,他们进入了另一个学习模式,相对宽松的学习环境,加上大学丰富多彩的活动,使他们很多人不知道如何去把控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这也客观造成了他们不想去读书、不愿去读书,更谈不上读书计划的制订和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
2.2 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是造成大学生阅读危机的外部因素之一。“环境造就成功,成功源于坚持。”“一个人走得很快、但一群人走得更远。”这些都说明良好的读书氛围很重要,然而目前大学比较缺乏的就是读书氛围的营造。在大学里,很多学生忙于参加大学活动、沉溺网络世界,学生与学生之间缺乏学习交流,因此阅读和学习的氛围不强,阅读兴趣不高。
2.3 图书馆资源文化建设因素
2.3.1 图书馆缺乏对利用自身优势资源的利用和与其他单位的合作机制
首先,图书馆工作人员缺少团队合作意识,相互合作的观念不强烈,各干各的,馆员之间缺少相互学习和交流,没有将图书馆的人力资源发挥到最大功效。此外,图书馆与学校其他机构组织缺少合作机制,没有发挥、学生处、教务处等相关职能部门的作用,没有联合这些部门集众之智、联合作战,形成全面有效的组织机构。目前只是图书馆孤军奋战,出现了力有不逮,无以为继的状况。
2.3.2 缺乏激励措施,无法激发学生兴趣
高校图书馆在应对阅读危机有心无力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没有根据学生的特点创造相应的激励条件,没有充分激发学生兴趣。另外由于管理者的陈旧的管制型的管理思路,缺乏服务创新精神,无法使管理方式切中大学生的内在动力,激发大学生的阅读兴趣。
2.3.3 图书馆在培训学生使用文献检索系统的方法上存在缺失
有部分学生不会使用图书馆的文献检索系统,他们不知道如何使用计算机查阅所需的图书,怎么利用学校的电子图书馆,怎么查阅文献。他们去图书馆的目的很盲目,这样既效率低,又浪费资源、还降低了学生的阅读意愿。
2.3.4 馆员解释过于专业,与学生沟通不畅
馆员的语言技巧成为与学生沟通的障碍之一。他们在进行宣传教育时语言过于专业,没有将专业语言转化为通俗易懂的生活用语,不能简洁快速地帮学生解决问题,给学生一种距离感,甚至畏惧感,这也是造成学生不愿去图书馆的因素之一。
2.3.5 图书馆现有阅读推广服务存在缺陷
目前图书馆开展的阅读推广服务往往是已文献资源推送为主,且推送的内容往往比较枯燥难懂,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另外,目前很多高校的图书馆的服务对象只限于本校的学生,不对校外的大学生进行开放,传播方式不广泛。加上学校图书馆的资源很多都是需要校内访问,使得图书馆的很多信息无法深入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当中。
2.3.6 图书馆开展阅读活动的影响力有限
据有关研究表明,学生关注学校图书馆的信息活动和利用图书馆的资源人数在逐渐减少,一些经常访问学校主页的学生也不会经常访问图书馆主页。这样,图书馆开展阅读推广活动时,图书馆网站、馆内展板、电子显示器的宣传手段就不会被大多数学生所知晓,形成了“关起门来搞宣传”的被动局面,其活动的影响力也变得非常有限。
2.3.7 阅读活动开展效果缺少评价机制
评价机制是高校图书馆开展阅读活动的重要环节,是制定措施的主要依据。目前由于图书馆单兵作战,在人力、物力、财力上都有些不足,导致每次举办的活动内容较少,形式也相对刻板。举办最多的活动是阅读推广,内容就是介绍图书。在推荐方式上就是以呆板、枯燥,罗列数百种图书的形式推荐书目,书评也不新颖,使学生们无从下手。同时,阅读推广活动非学校和图书馆的重点工作,工作人员不重视,更缺少相应的评价机制,使得每年的活动类型都差不多,导致活动效果并不尽如人意。
3 图书馆应对大学生阅读危机的具体措施
3.1 建立以图书馆主,其他各部门为辅的协同机制
大学生阅读危机的干预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艰巨的任务,需要全校各部门的通力合作才能使干预活动具有足够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学校应建立以图书馆为核心其他部门为辅助的大学生阅读运行机构,具体包括领导机构和执行机构。领导机构组成包括分管校领导、图书馆、教务处、学生处、二级学院部门领导等。领导机构的主要功能是研究和制定干预学生阅读危机的具体措施。执行机构是将领导机构制定的措施落实到位,并总结执行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再将这些问题给领导机构进行反馈。领导机构在得到反馈后,根据反馈意见总结经验、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交给执行机构进行实施,长此以往,形成良性的循环,可逐步缓解大学生阅读危机现状。
3.2 图书馆开展学习交流活动提升馆员的素质
高素质的馆员队伍在化解大学生阅读危机进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当学生遇到问题时无论接触图书馆哪个部门的馆员、问什么样的问题,馆员都能较好的解答,这样既有利于取得学生的信任,拉近与学生的关系,提高图书馆的“知名度”,也有利于图书馆做各种宣传工作。图书馆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提升馆员素质。第一,图书馆各部门要定期组织工作汇报交流工作动态、学生读者情况,使大家对馆内的工作状况有全面的掌握;同时各部门馆员要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实现资源共享和技术共享。第二,图书馆要创造条件,通过学习、进修、举办讲座等形式,逐步提高馆员的综合素质。
3.3 重视学生阅读需要、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传统阅读是以兴趣阅读为基础所进行的活动,所以图书馆要开展针对大学生阅读兴趣进行调查活动,在调查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专业、年龄、学历、性格、发展方向进行统计分析,为学生在阅读方面的个性化、专业化等方面提供精确服务。在人才培养上,教务处要积极配合图书馆开展工作,设立与经典阅读相关的必修课程,推进学生阅读活动的开展,各学科任课教师也可根据学科的特点推荐书籍,并将推荐书籍的读后感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从而引导学生多读书。另外学校可通过举办读书比赛、经典阅读、诗歌朗诵等形式开展阅读活动,并对获胜者给予丰厚的物质奖励,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3.4 多措并举,提高学生的检索能力
图书馆可以通过定期开展讲座、走进课堂、深入院系、走进宿舍等多种形式,为学生讲解检索知识,使他们熟悉图书馆各种检索平台的使用,提高他们的文献检索能力。检索能力的提高有助于他们提升纸质文献的查找效率,同时也可以增加学生对电子文献的使用率,进而增加学生在网络上的阅读时间。另外图书馆还可以通过检索比赛的形式来刺激学生检索能力的提高。
3.5 推进高校特色数字化建设进程,增加专业特色的数据库储备
21世纪的有两个发展方向:一是网络化,二是数字化。只有网络化与数字化良性互动,才能实现信息传递的高速快捷和资源的广泛共享,才能提高图书馆的信息质量和服务质量,才能为学校的教学、科研提供翔实、权威、方便利用的信息资源。为此高校要根据自身的特色推进特色数据库的建设进程,为学校的特色专业提供强有力的文献资源储备,这样高校在能够激发学生专业阅读的同时也可以为学校的特色专业建设添砖加瓦。
3.6 深化图书馆文化的引导作用,加强文化宣传,与时俱进
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影响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在资源上图书馆要充分利用丰富的馆藏资源,有针对性的、有目的性与学生开展互动。在氛围上专业馆员可以传授阅读方法;通过博客、QQ、微信等交流平台,定期发布吸引读者讨论的主题加深学生对所读内容的理解,组织学生制订个性阅读计划,帮助学生形成要读书的环境氛围。在服务上图书馆应将传统纸质图书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大力发展“线上+线下”的智慧型阅读推广服务,不断满足大学生多元化需求。在进程上,要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当与时俱进,结合社会在不同发展阶段所出现的热点问题和焦点问题,向学生提供导读目录,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了解书本的基本概况,使其有针对性地进行选择和阅读,达到优化传统阅读效果的目的。
3.7 建立效果评价的反馈机制
效果评价和反馈机制是调动馆员开展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及激发他们创造性的有效途径。图书馆可以通过馆员之星评选活动,由读者评选出素质高、服务好的馆员,通过给予一定的奖励措施的途径,调动馆员开展工作的积极性。同时,图书馆对每次举办完的活动要进行总结,对于活动中表现突出的馆员进行表彰。此外每次活动过后要收集学生对此活动的评价并鼓励学生积极提出建议,从而使图书馆以后的工作可以做得更好。
4 结语
综上所述,大学生阅读危机的出现,主要原因是科技信息的高速发展,获取渠道增加,且方便快捷。相比之下,从纸质图书获取信息的途径存在滞后性,对学生的吸引力下降。图书馆是推进大学生阅读的重要活动阵地和使者,在大学生阅读危机的背景下,必须将推进大学生阅读作为一项长期任务,在阅读服务方面需要开展系统的优化与完善,引导大学生“多读书、读好书、会读书”,提高大学生的阅读兴趣,进一步引导大学生自觉开展传统纸质阅读。另一方面,高校图书馆的管理和发展中还面临着很多危机和挑战,这需要图书馆工作人员在日常的工作中不断地探索和思考,全身心地投入到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中,为化解大学生阅读危机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