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三年制与五年制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
2019-12-26张广敬
张广敬
(江苏省徐州经贸高等职业学校商贸系,江苏徐州 221004)
1 三年制与五年制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共性特征
1.1 人才培养的目标一致
通过对江苏省十多所具有物流管理专业的高职院校进行调查得知,他们在物流管理人才培养上的目标基本是一致的,都以“满足市场需要”为导向,意在培养“具有高尚道德情操,在物流管理方面具有专业的物流管理、规划、设计等较强实务能力,能在物流管理领域从事全过程管理,具备采购、仓储、配送、物流规划、供应链、信息等管理实用技能,勇于开拓、创新的应用型高技能人才”,力求每个高职毕业生都具备社会需要的物流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与技能,适应社会物流管理或电子商务人才方面的需求,并在学生达到毕业标准的基础上发放统一的毕业证书。比如在“你认为你在读学校的培养方向及定位能否满足物流或电子商务人才需求?”这一调查项目上,三年制高职学生94.59%都认为“能”,五年制的高职学生89.25%都认为“能”,就说明大部分学生都认为自己高职学校对物流管理专业的培养方向与定位是认可的,认为可以满足社会与市场的需要,满足自己成才与就业的需求。
1.2 全方位、多层次的物流管理教学
在调查中发现,不论是三年制的高职,还是五年制的高职,院校在对待物流管理专业上的教学都采取了全方位、多层次的现代化教学,着力培养学生“能具备物理管理方面的知识与技能”。高职院校都依据社会、市场需要,设置了物流管理的课程,并明确了教学目标,完善了教学计划,在教学内容、考核方式、教学方式上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以确保物流管理教育的顺利和高效进行。为了提高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市场化和人才就业的社会化,三年制和五年制的高职教育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方式,都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强化学生岗位实践的功能,实行顶岗实训项目教学法,积极与当地企业联合,积极提供学生到企业实习的机会,培养学生的物流管理实践技能。
1.3 对学生的学业评价倾向综合性
在调查中发现,江苏省高职院校都把培养高技能的物流管理专业技能人才当作是学校在物流管理专业方面的核心任务,为了保障和督促这一培养“核心任务”的实现,三年制和五年制的高职院校都依据国家教育部对高职教育的规划与要求建立了与职业教育配套的科学的学生专业教育评价体系,实行“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学业评价体系,并倾向于综合性更为明显的终结性评价,力求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能在科学的评价体系中掌握适应市场需求的物流管理专业知识与技能,成为企业需要的专业人才,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奠定坚实的基础。
2 三年制与五年制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上的不同之处
2.1 基于共同育人目标的课程设置存在差异
由于五年制的学生起点是初中,三年制的学生起点是高中,因此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上就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设置了符合学生知识与技能的课程安排,让物流管理专业方面的教育更适合学生的学习需要,能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的物流管理专业的知识与技能。
从图1的两幅“关于学生对自己学校在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课程设置方面的满意程度”的调查中可以看到,不论是学生对“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的合理性”,还是对“学校在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方面的课程合理安排”上,或是对“学校课程设置是否能前后衔接,具有一定的逻辑性”,或是“课程设置能否体现社会发展的前沿性,体现社会对环保人才的需求”,或“对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数量的设计”上,五年制与三年制的高职学生都有80%的人同意自己所接受的物流管理专业课程学习是科学的、合理的,符合自己生涯发展需求的,能满足自己在物流管理专业方面的学习需求的。试想而知,如果高职学校不能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针对性的人才培养的课程安排,怎能得到众多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同意”,对学校的课程设置投“赞成票”?
2.2 基于年限区别的课程教学侧重存在差异
高职学校的育人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专业人才,因此在教育教学的理念和方法上更加侧重于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的教育方式,不像高中阶段的教育,是培养进一步升学的大学生,侧重于理论方面的学习。正因为如此,高职院校在人才培育方面注重学生的实习、实训,注重校企联合办学,强调学生到社会企业的实习,这就成为五年制和三年制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共同优势,但二者业存在理论与实践上的一定差异。
2.3 基于年限不同的育人师资队伍存在差异
良好的教师队伍是素质教育、职业教育成功的保障,是人才培养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调查中我们发现,由于年限的不同,学校在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师资队伍的建设上依然存在细微的差异。由于五年制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在校时间较长,教师的队伍相对稳定,因此教师在专业的教育教学中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运用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来辅助课堂教学,注重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和国际视野。而三年制的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由于在校时间相对较短,在专业知识和技能、实习等就业需要等“压力”下教师更相对注重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专业的实践机会,更加注重直接教授与实习实训验证的教育方式,因此在运用现代化媒体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的情趣性、强调学生的自主性等方面与五年制的教育教学有一定的差异。
在“教师对多媒体使用情况”的调查数据统计中可以看出五年制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师对多媒体的使用程度要高于三年制的高职教师,只有2.49%的学生认为自己的教师不使用多媒体教学,从而说明五年制的高职学校在“现代化技术培养”上比三年制的更为重视,更加注重课堂教学的信息化。
图2 学生对教学过程中最突出矛盾和问题的看法调查
从图2的“五年制与三年制学生对教学过程中最突出矛盾和问题的看法”调查数据分析中可以看出,两种不同年限的学生都认为自己学校在专业教育方面的教师对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不够重视,专业教师的数量明显不够,难以满足学生专业学习和成长的需要,这与社会发展速度过快,高职学校的教师难以实现快速转型发展与提升有直接的关系,相对于物流行业而言,教师更多的而是理论,欠缺一定的物流管理上的实践经验,因此江苏省所有的高职院校都缺乏物流管理专业方面的“双师型教师”,成为物流管理专业的发展“短板”。由于五年制学生在校的学习时间较长,有足够的时间来学习“新生”的物流管理专业方面的理论知识,来实践物流管理方面的专业技能,因此在“教师的宽广国际视野、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基础”等方面,五年制的人才培养比三年制的人才培养模式有明显的优势,其教育方式更亲近学生的需求,更能体现高职教育的“以人为本”,更留住学生的心,能培养更多更好的物流管理方面的专业人才。
2.4 学生的就业情况存在一定差异
在学生就业情况调查中,五年制学生认为就业情况“非常好”的比例高于三年制的学生,而认为“很差”的人数有低于三年制的比例,可见五年制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较为受学生认可与欢迎,在社会上的声誉较好。
2.5 对学生的评价体系略有差异
在调查中发现,五年制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由于教育教学的时间较为长,高职院校采取了学校评价和学生评价相结合、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考试性评价相结合的多元化评价体系,从学生在校专业学习的各个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评价,能引导学生科学地发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从而在学习过程中更好地对自己的专业学习进行调整,以求更好的发展,为职业生涯奠定坚实的知识与技能基础。相比之下,三年制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评价体系相对简单,更倾向于考试为主的终结性评价,辅助于形成性评价,通过简单直接的评价手段督促学生完成物流管理专业的学习与实训,力求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相应的专业学习课程,达到就业的目的。
统计数据表明,五年制的学生对学校的教学评价与管理系统、课程考核方式、学校的考试安排等方面的同意度比三年制的学生评价“同意度”较高,超过了80%,而三年制的同意度没有达到80%,并且学生不同意的比例远远大于五年制的人才培养模式,可见在人才培养评价体系方面,五年制高职院校相对较为完善与科学,三年制的高职学校需要进一步调整与改进。
总之,高职院校的物流管理专业上,不论是五年制的,还是三年制的,各有优劣,都着眼于培养合格的企业需要人才。我们在选择职业人才培养上,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科学进行选择,从微观、宏观等多方面考虑人才培养的计划与方案,以拓展自身专业发展与就业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