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成帝绥和元年设立三公官原因探析
2019-12-26赵阳
赵 阳
汉成帝绥和元年(公元前8年),廷尉何武认为朝堂“政事烦多”,而宰相材不及古,导致久废不治,上书谏言请建三公官,以改善吏治,成帝遂改制三公制。此事在《汉书·朱博传》中有详细记载:
初,汉兴袭秦官,置丞相、御史大夫、太尉。至武帝罢太尉,始置大司马以冠将军之号,非有印绶官属也。及成帝时,何武为九卿,建言:“古者民朴事约,国之辅佐必得贤圣,然犹则天三光,备三公官,各有分职。今末俗之弊,政事烦多,宰相之材不能及古,而丞相独兼三公之事,所以久废而不治也。宜建三公官,定卿大夫之任,分职授政,以考功效。”其后上以问师安昌侯张禹,禹以为然。时曲阳侯王根为大司马骠骑将军,而何武为御史大夫。于是上赐曲阳侯根大司马印绶,置官属,罢骠骑将军官,以御史大夫何武为大司空,封列侯,皆增奉如丞相,以备三公官焉。[1]
“三公”之说最早始于西周。《尚书·周官》记载:“立太师、太傅、太保,兹惟三公,论道经邦,燮理阴阳。”[2]《公羊传》记载:“天子三公者何!天子之相也,天子之相,则何以三自陕而东者,周公主之,自陕而西者,召公主之,相处于内。”[3]又《汉书·百官公卿表》云:“夏殷亡闻焉,周官则备矣。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是为六卿,各有徒属职分,用于百事。太师、太傅、太保,是为三公。盖参天子,坐而议政,无不总统,故不以一职为官名。”[4]据上所述,可知“三公”乃儒家学术体系中辅佐国君的最高军政官员。
秦汉时期中央的三位高官——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则被后代学者泛称为“三公”,但实际上,在秦代与西汉初期,“三公”也只是一个笼统的称号,并没有明文规定什么职位是三公之职。
直到绥和元年成帝设立三公官,开汉代三公制度之先河。汉成帝为什么要改变已稳定实行的政治体制,而另行一种先秦儒学家者所设想的行政体制呢?除了何武在上疏中提到的原因,笔者认为还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借儒家学说标榜自身统治顺和天道
自从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之后,儒学成为官方认可的唯一政治思想,其阴阳灾异和天人感应思想还被贯彻到实际政治制度和政治行为中。在董仲舒“天人合一”的哲学体系中,三公理论又具有了神秘主义色彩,成为“天”在政制中的反映。《史记·天官书》中宫天极星下云:“其一明者,太一常居也;旁三星三公。”[5]这就是说,用三公辅佐皇帝是顺合天道的。
在汉成帝统治末年,上层统治阶层日益腐败,土地被大贵族、大官僚侵占的情况日益严重,沦为奴婢者日渐增多,社会矛盾不断激化,农民起义不断爆发,社会动荡不安,统治危机已经显现。面对这种形势,汉成帝一方面颁布诏令承认自己“奉宗庙二十五年,德不能绥理宇内,百姓怨望者众”[6],一方面效仿先秦贤君“欲修辟雍,通三公官”[7],这就说明汉成帝设立三公官,有企图利用经董仲舒加以改造的“天人合一”儒家学说,宣扬自己以儒治世,标榜自己的统治顺和天道,以缓解危机、稳定政局的目的。
二、保证新任太子能顺利继承大统
绥和元年四月,汉成帝正式实施设立三公官的政策。这一政策本是何武任职九卿时提出的建议,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记载:“初,何武之为廷尉也。”[8]《汉书·百官公卿表》记载:“元延三年,沛郡太守何武为廷尉,二年迁。”[9]由此可知,从何武提出这一建言到成帝接受并实施,之间差了有一段时间,为何这段时间成帝从未提及设立三公官之事,而在绥和元年四月决定设立三公官呢?
早在“置三公”的前一年,即元延四年(公元前9年)成帝已经决定要以定陶王刘欣为嗣,继承大统。到绥和元年春正月,成帝召见大臣,正式在禁中决议中山王与定陶王谁更适合继承大统的问题,丞相翟方、大司马票骑将军王根、右将军廉褒、后将军硃博等人都认同定陶王宜为嗣。唯独时任御史大夫孔光推荐中山王为嗣。结果成帝“不从光议”,到二月成帝就正式下诏立定陶王欣为皇太子,而孔光因“议不合(中)意”左迁廷尉,原廷尉何武升为御史大夫[10]。可见,成帝对立定陶王为嗣的决定是十分坚决的,以至于不能有一点质疑与反对,孔光的贬黜就是一种明显的警告。
而此次设立三公官的结果就是御史大夫成为大司空,增加俸禄与丞相齐平,何武也被封为列侯,使其爵位与翟方进、王根等同。原大司马骠骑将军王根虽被授予大司马印,置官署,却被罢去了骠骑将军之职。可以看出,成帝以一种明升暗降的手法,收回了外戚王氏一直把持的军权,意在将其排斥在中央政治权力之外,以为日后将要继承王位的定陶王刘欣铺平道路。
汉成帝没有子嗣,新册立的太子与王氏外戚并没有血缘上的联系,加之前代定陶王即太子生父曾与王氏外戚有过过节,新册立的太子一旦即位很容易与王氏产生利害冲突[注]事实也确实如此,哀帝即位后马上就开始打压王氏,绥和元年秋“曲阳侯王根、成都侯王况皆有罪,根就国,况免为庶人,归故郡”,直至王莽下台,王氏完全被排挤出朝堂政治。,王氏外戚有可能效仿昭宣时期霍光擅行废立,秉持国政。在这场政治斗争中,无论是哪一方落败,都是汉成帝极不愿意看到的,因此成帝要借设立三公官的机会解除王氏外戚的兵权,保证新任太子能顺利继承大统。
三、保全王氏外戚
汉成帝为什么要用上述方式将王氏排除中央权力中心,而不采取更极端的手段打压王氏外戚呢?这就涉及汉成帝要设立三公的又一个原因——汉成帝希望能保全王氏外戚。
人们一般愿将成帝时外戚王氏与昭宣时期的霍氏相比拟,指责王氏骄横跋扈,把持朝政,以至于西汉后期出现了王莽篡汉的情况。但实际上,在汉成帝时期,外戚王氏虽然权势熏天,但却从未出现过如同昭宣时期霍氏打压控制皇权的情况。
在汉元帝时期,外戚王氏无论在政治还是军事上也都没有重大的功绩,汉成帝即位时,王氏也未以皇帝年幼为借口妄图摄政专权,所以,王氏外戚也没有足够的权威震慑朝堂群臣,以至于朝中对王氏的弹劾一直不曾间断。朝臣们对王氏的评议之词,无论是好是坏,都能上书至成帝面前,甚至如果在某一时期外戚王氏权势过盛其手下幕僚亦会表现出担忧,就如杜钦曾告诫外戚王凤:“愿将军由周公之谦惧,损穰侯之威,放武安之欲,毋使范睢之崐徒得间其说!”[11]无论是朝中大臣对王氏的贬议,还是王氏手下幕僚对其规劝,都表现出王氏在朝堂之上并不能够做到权倾朝野,阻塞皇帝视听的程度。
而且,在面对官员弹劾时,王凤多次忧惧“上书乞骸骨,辞职”;成帝发现成都侯王商、曲阳侯王根等人逾越礼制后,要效仿文帝时株将军的之事;次当辅政的红阳侯王立,因有罪过“上乃废立”[12]。从这些事情上可以看出,成帝对王氏并不像宣帝是对霍氏执政时那样忧惧,而是时刻保持着皇权的权威。
成帝既不忧惧于王氏,亦不宠信王氏,王氏能够专权跋扈,根源是成帝的母亲元后王政君是王氏的政治靠山。王氏弟子能够封侯、辅政的直接原因就是王政君进入后宫,先为皇后,后为太后。王氏凭借王政君皇后、太后之尊,得以封侯,进而辅政。可以说,没有王政君,就没有当时的外戚王氏。
元后虽不参与朝堂政治,但对自家兄弟十分关心,这一点成帝也是无可奈何。成帝也自知“王氏五侯争以奢侈相尚”,但只能策书言:“外家何甘乐祸败,而欲自黥劓,相戮辱于太后前,伤慈母之心,以危乱国。”[13]也正是由于元后的存在,使得王氏与成帝都认识到他们之间的血缘亲疏关系,因此王氏在执政过程中没有像霍氏专政时期那样刻意控制皇权,更没有想要通过谋立新君以延续专权,成帝自己也清楚王氏虽平日骄纵跋扈,但并非胆大包天,加上他们之间的亲属关系,也不能过分打压王氏。但成帝很清楚,这种君臣相互默契的局面只能在成帝自己与外戚王氏之间保持。而为了保护新任太子,也为保全自己母亲的血缘亲疏,汉成帝借此机会解除王氏的兵权,使其位列三公,只享受高官厚禄,就如刘向上言那样:“援近宗室,亲而纳信,黜远外戚,毋授以政,皆罢令就弟,以则效先帝之所行,厚安外戚,全其宗族,诚东宫之意,外家之福也。王氏永存,保其爵禄,刘氏长安,不失社稷,所以褒睦外内之姓,子子孙孙无疆之计也”[14]此法既能保全王氏,又能保证皇位的有序传承。也许,汉成帝设立三公官的真正用意就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