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中医药院校教研室工作职责探讨
2019-12-26戴忠华王春玲罗伟生
戴忠华,王春玲,罗伟生
(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南宁 530200)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2017年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强调,高校肩负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使命,即高校的五大基本职能。其中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最主要职能。高等中医药院校因其学科专业的特殊性,教学具有以下特点:(1)医学教学的目的不仅要培养出具有医学知识和技能的学生,更要塑造能够为人民服务、履行治病救人职责的医学人才;(2)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学生只有通过大量的实践才能得到知识、技能、素质的协调发展;(3)学科内容庞杂,学生就业后面对各类疾病,以及社会上纷繁复杂不同的人,所以医学教学要求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须要有扎实的基本技能、广阔的知识面、渊博的理论知识[1]。
1 教研室的职能
教研室即教学研究室,是高校中最直接的组织和管理教学,包括制订和实施课程的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落实人才培养方案、承担师资队伍建设、实施学科专业和课程建设、编写教材等任务的基层学术单位,是最基层教学管理组织,是高校教师学习和工作的基本场所[2-3]。中医药院校因其教学的特殊性,也要求教研室的工作职责有其鲜明的特点。
2 教研室工作职责的制定原则
2.1 以“学生为中心”,以德为先教书育人
在当今教育国际化背景下,“以学生为中心” 的教育理念在全世界范围影响深远; 以学生为中心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两个最重要的特征是:一是对学生适宜探究的科学问题提出基于实验的验证过程;二是在一个师生互动、学生间互动的环境中,让学生主动进行探究过程。教研室的主要职责是组织教师进行教学研究,紧扣教学事务,应围绕着学生学习的各个环节。医学教育的特殊性对中医药院校教研室专业教师的职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具有热爱医学教育事业的职业态度,完善的医学和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熟练的医学操作技能和教学技能,以及高尚的师德和医德。因此,中医药院校教研室的教师不仅要将丰富的中医药理论知识、扎实的基本技能教给学生,更重要的是承担起育人的重任、塑造其高尚的医德情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而且医术优良的学生,使学生德才兼备,将来能够为人民服务、履行治病救人职责。
2.2 教学为重,研究为辅
教学与科研是相辅相成的,自19世纪初现代大学之母的新式学校洪堡大学的建立,“研究教学合一”成为大学的经典模式。但随着高等教育的社会化发展,教学与科研从“统一”逐步彼此独立甚至对立,教师的工作也出现了分化,逐渐形成了教学型、教学科研型、科研型教师[2],被分化的高校教师在所从事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中存在着或多或少的矛盾,而且科研的关注度超过教学的趋势正在愈演愈烈。尤其是在职称评定制度激励、学校绩效考核的作用下,多数高校以科研课题、发表论文、编写专著、获奖成果等为标准来考核教师绩效。教师在绩效主义的压力下,只能追求科研成果,在课题和论文、成果之间疲于奔命,基本无暇顾及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正是当今高校的这种考核标准使科研比重远远超过了教学,高压下高校教师不得不将主要精力投入到可以名利双收的科研中,而将教学研究、教育教学置于次要地位,真正关心和研究教学工作的教师正在不断减少,这就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偏离了“人才培养”的高校第一职责,直接影响到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
因此,处在教学第一线的教研室教师要打破“重科研,轻教学”的思维模式,要做到以“教学为重、科研为辅,以科研助力教学”。教师的科研与教学可以相辅相成。中医药院校的教研室更是如此,可以让学生就某一知识体系的切入点进行思考和实验研究,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一步一步地深入研究,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才能更加有效的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中医药人才。
3 优化教研室职能的创新措施
3.1 培养具有高度中医文化自信和良好教学基本功的青年教师队伍
高校教师是高等教育活动的承担者,而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直接关系高等教育的传承和创新[4]。2015年,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国发〔2015 〕64 号)文件指出:遵循教师成长发展规律,以中青年教师和创新团队为重点,优化中青年教师成长发展、脱颖而出的制度环境,培育跨学科、跨领域的创新团队,增强人才队伍可持续发展能力。
培养一支懂中医、爱中医,具有高度中医文化自觉自信的教师队伍,对高等中医药人才的培养具有更为特殊的重要意义。高等中医药院校要注重培养青年教师对中医基本理论的自信与自觉。只有建设一支具有坚定中医文化信念的教师队伍,才能更好地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把中医文化的信仰和力量传递下去。
高等中医药院校的青年教师有中医药文化培养的特殊性,也有教学技能培养的普遍性。青年教师刚刚从学生的角度转变为教师,与学生还有更多的共性,更能从学生的角度去分析学生的学习规律、习惯和需求。但青年教师在教学手段、方法等方面还有其局限性,还需要不断的实践经验积累,不断地反馈和学习。因此,教研室要充分发挥教师团队的作用,凝聚所有教师的力量,利用传帮带机制,把老教师的优秀教育教学经验传授予青年教师,加快青年教师的成长。青年教师要充分掌握教学基本功,要从一节完整的课堂开始,备课、口语、板书、教态等都要反复的磨炼。此外,青年教师还可以多参加教学基本功比赛,通过教学基本功比赛的强化培训,总结教学规律、教学方法,展现教学风采,进一步提升教学方法,全面提高教学基本技能。同时青年教师也可通过观摩优秀教师的课程,不断地汲取教育教学的方法和经验,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除了教学基本功的磨炼外,青年教师还要积极学习和使用现代教育教学手段。把传统的理论教学授课模式融合到互联网中,用手机等就可以上课、同步教学内容,可在很大程度上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的效率。
3.2 围绕理论教学开展教学实践工作
医学教育具有特殊性,专业课教师在授课时,如果不能把临床病例融入教学,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教研室的工作职责,必须与临床实践紧密相连。许多中医药院校规定,担任中医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师,必须脱产到临床工作至少1年以上。脱产回来参加教学工作后,许多教师仍然每周有半天到一天到附属医院开展临床工作。多数的中医药院校,把基础课程教师的临床工作纳入绩效,也列入了教研室的工作安排。
中医基础课程教师需临床经验,中药学课程教师亦是需要实践经验。例如,药用植物学课程,如果只是根据教科书讲授、即使有实验室的常规实验,学生依然不能认识药用植物,到室外看到植物还是不懂鉴别、无法鉴定到具体种。教师必须有丰富的野外药物鉴别工作经验,只有进行野外实习、上山下乡,让中药学学生直接感受、观察大量药用植物实物,再加上教研室教师的同步详细介绍,才能使学生从眼观、耳听、鼻闻、口尝等全方位立体化结合,使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的植物形态和分类学理论知识,又能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观察能力,使中药学学生熟悉当地药用植物资源状况。大多数中医院校的野外实习是一项极为艰苦的旅程,有利于培养学生艰苦耐劳、独立自主、勇于实践的作风和增强学生间互助友爱、团结协作的集体精神,同时还能让学生感受到天然植物药材的来之不易,提高环境意识、珍惜有限的资源。学生们熟悉和掌握野外药用植物的识别、采集、记录及标本的制作程序后,通过腊叶标本的制作保存,积累药用植物标本,还能为后续教学、科研提供研究资料。
4 结语
目前,高校教研室普遍有行政事务,如行政教学工作会议、各种检查、评估等,教研室成为教学行政基层单位,偏离了教研室的“教研”工作中心。教研室缺乏教学方法的研究、缺乏教学内容的探讨,教师之间缺乏沟通合作,缺少传帮带和青年教师的培养。因此,高校教研室要正确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将工作的重点置于教学、教学研究,淡化行政职能。中医药院校教研室的工作以“学生为中心”、以德为先教书育人;培养具有高度中医文化自信和良好教学基本功的青年教师队伍;教学为先,研究为辅助力教学;围绕理论教学开展相关领域实践工作,促进教学质量提升,当然这些还需要高校领导的远见卓识和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