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己亥年春节反观中国“年”文化现状及创新发展

2019-12-26

文化学刊 2019年5期
关键词:旅游文化

李 清 吴 迪

己亥新春,电影《流浪地球》火了,歌曲《我和我的祖国》也火了。电影使得己亥年又有了一个新的定义:中国科幻电影元年;《我和我的祖国》唱醒了中华民族的自豪感,也唱出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国物质生活日益丰富,国民的精神追求也日益增长,文化成为节日中的重要角色,尤其是在举国欢度的春节,过文化年、文化过年已蔚然成风。

我们的生活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年”也不例外。远在外地工作的子女回家与父母亲人相聚变成一家老小去旅游,全家人过年期间旅游过年,领略全国各地不同的人文风俗已不足为奇,出境游也已不再是稀罕事;新年买给家人的礼物也从保健品、衣物鞋帽、土特产变为数码产品、智能产品;运送方式也在发生变化,由“大包小包”变为快递服务,人未到,礼先到。压岁钱的给予方式也发生变化,不再往红包里塞钱,而是选择使用手机等移动设备发送红包。春节不再是爆竹声声,而是变化为安静清爽、空气清新的干净年[1]。年文化的这些变化,反映出人们不断提升的生活水平,折射出经济水平的发展进步,呈现出人们对过“文化年”“知识年”的需求不断升温。

2019年春节假期,全国文化和旅游市场总体实现“安全、有序、优质、高效、文明”目标。综合各地文化和旅游部门、通讯运营商、线上旅行服务商的数据,经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综合测算,2019年春节假期,全国旅游接待总人数4.15亿人次,同比增长7.6%;实现旅游收入5 139亿元,同比增长8.2%,文化和旅游市场繁荣有序[2]。

一、从己亥年春节反观“年”文化的现状

(一)“年”文化催生“文化年”

农历猪年到来之际,故宫开启了“贺岁迎祥——紫禁城里过大年”展览,呈现了昔日皇宫过年的形式,向旅客发出了一份年味儿满满的邀请函。作为建院以来提用文物最多、展场面积最大的一次展览,故宫博物院此次共展出文物885件(套),全面复原昔日宫廷过年习俗[3]。

中国国家图书馆也在新春佳节期间举办了“迎春送福-武强”年画专题展和“名家带你写春联”活动,通过年画、楹联把传统新年生动地呈现给观众,充分的互动环节使得人们有参与感,能够更加近距离的闻一闻“年味儿”。

上海的各大实体书店在春节期间策划推出了各具特色的阅读盛宴,多家书店在春节期间都相继推出“文化过年”活动。无论是设计时尚的主题书店,还是古色古香的老书局,阅读使这个春节别具魅力,人们也非常乐于参与到朗读、分享读后感等活动[4]。

据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调查,2019年春节期间参观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和科技馆、历史文化街区的游客比例分别达40.5%、44.2%、40.6%和18.4%,观看各类文化演出的游客达到34.8%[5]。

除了全国各地开展的民俗活动,各种与传统文化相关的电视节目、网络节目比比皆是。连续播放4年的《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喜爱,自2016年第一季开播以来,《中国诗词大会》的全网收视率从第一季的5 000万次上升到第三季的2.57亿次,报名参加的诗词爱好者也从第一季的3万人涨到了第四季的30万人。《中国诗词大会》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赢得了全国人民的喜爱,唤醒了亿万中国人心中的诗意和梦想。

文化综艺类节目《朗读者》在近两年也受到高度关注,制片、编导、主持皆为董卿的特殊性保留了节目本来的味道。如今,路上的、车上的、咖啡厅里的低头族越来越多,而真正阅读、朗读的人少之又少,愈来愈多的人开始认识到文化的繁荣应该是更有层次的却也是最欠缺的,“吃啥补啥”的传统思想促使人们不再只关注明星艺人扎堆的搞笑娱乐,而是把目光转向了能够补给文化涵养的文化类综艺节目。

(二)部分地区风俗文化的传承质量偏低,文化内容少之又少

己亥年春节伊始,各地迎合大众口味开展了各式各样的庙会、赶大集活动,丰富多彩,异彩纷呈。但是,这其中不乏一部分“流于形式”的活动,反映出两个问题:第一,庙会成为了摊贩“低质量、高价格”的销售场所,通过对部分地区的调查发现,大众反映再次升温的庙会和“赶大集”活动内容文化内涵较低,且售卖的产品品质不及日常的水平;第二,庙会与当地文化风俗结合度较低,且多存在重复的内容。

(三)一、二线城市的年轻人迫于催婚压力选择不回家过年

快节奏的工作和生活以及一、二线城市的生活压力致使很多单身年轻人投身于忙碌的工作和个人放松娱乐等方面,老人口中的“人生大事”一推再推,而这种现象与父母、长辈认可的生活方式却是背道而驰的,父母的一次次催婚使得这个人群惧怕回家、惧怕过年,转而选择继续工作或者是境内外旅游。

就像微信公众号一则有关催婚文章后面的回复:对于我们这个人群来讲,过年就像过关。在这种心情的笼罩之下,“年”文化已经被忽略,取而代之的是这个年不如不过。社会在倡导认真学习、努力工作的同时,是否也可以向年轻人传递新的“年”文化,向他们的父母展现新时代的文化进步,一方需要回头看看,另一方需要向前看看,淡化两个人群之间的矛盾,减少“催婚”现象的出现,营造和谐、融洽的年文化。

二、“年”文化创新发展的建议

(一)“年”文化不意味着守旧,也不是简单的习俗传承

腊月二十九,过年的气氛进入最浓烈的时间。笔者仍记得年幼时爷爷一早就去村口“请祖宗”的情景,其实就是拿着两三炷香往村口走了一个来回,回来后即在院子里摆上贡品,又磕头、又念叨。随即,爷爷手里的香就挪到了堂屋的条案上,且要保持一直不灭。爷爷出去的功夫,叔叔们就已经把家里的族谱张挂在堂屋最醒目的位置,过年新做的蒸品、熏肉、饺子一一上桌,摆放整齐,如此,年才算真的准备好了。

如今,老人早已逝去,脑海中的那些过年的习俗再没有人去呈现,但是,那些曾经让我嗤之以鼻的做法却留给笔者最浓烈的“年味儿”。进入新时代,传承传统文化,有效的实现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一直是待解命题。“年”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一种,实现它的有效传承,不仅不能缺位,还要有仪式感。现在的春节活动多流于形式,缺少深厚、庄重的仪式文化,无法给人们带来民族感、血脉感。传统“年”文化唯有以包容的“心态”再次激活人们心中尘封的精神认同、价值认同,才能在新时代得以创新性的发展和传承。

(二)“年”文化应结合本地区民俗特点创新性继承,而不是千篇一律

春节期间选择旅游过年无非是想换一种过年的方式,感受不同的民俗民风。上海人讲究好彩头、财源广,除夕夜烧“头香”、撞“头钟”,初一拂晓吃汤圆,大年初四买活鲤鱼“接财神”;苏州人会把荸荠放在年饭里,吃饭过程谓之“掘元宝”;南通人过年爱在家门口悬挂芝麻秆,取“芝麻开花节节高”之意;淮阴人初六会在田地里燃起火堆,抱着孩子凑近火堆烤火,据说这样可以赶走晦气,一年顺遂;浙江绍兴人新年期间以茶待客,茶中还要放入橄榄和金桔,取常青、发财之意,并配以茶叶蛋[6]。

2019年3月4日,习近平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中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把握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以人民为中心、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7]。不同的风俗反映了不同地区人们生活的内容和对未来生活的期待。随着时代的发展,各地的区别越来越小,城市间越来越相似,文化也有部分的统一化现象。因此,我们在坚定文化自信的同时,也要加强和传承地区文化自信。

(三)“年”文化应体现时代的进步、文化科技的发展

优秀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从来不是对立的关系,一个代表着这个国家已有的文明,另一个代表这个国家即将拥有的新文明,二者应该是相互融合、共同发展的关系。

老一辈的人们之所以总是怀念过往的春节,一是怀旧情节所致,另一方面则是对丰富的“年”文化、充实的精神生活的怀念;年轻人之所以总给“年”赋予不同的内容,是对以往一成不变的习俗的对抗。我们何不把两个人群的需求合二为一?

如今,我们可以用VR技术模拟远古时期恐龙的生活环境,交互技术可以帮助我们与虚拟的人跳舞,卫星可以帮助我们联系全球任何一个地方,“北斗”可以帮助我们观察任何一个角落。科技的发展已远远超出我们的基本需求,但是与“年”文化的融合却略显不足。

使用科技手段全方位展现“年”文化,不但可以创新性发展“年”文化,促进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而且可以综合老中青三代人对“年”文化的期待,使得“年”文化在新时代得以继承和创新发展。

三、结语

不管我们离家多远,临近春节、临近年关,我们总是被一股强大的力量吸引着回家与家人相聚。“年”文化是中国人骨子里共同流淌的血液,无论身处何处,总能在这个特定的时间,把熟悉但不常见并且相隔遥远的一家人联系在一起。

“团聚最喜悦,团圆最幸福,团结最有力”习近平总书记的这句话说出了春节文化的实质。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等最终要体现在每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生活上,无论时代怎么发展,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会改变;无论文化如何进步,我们对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愿望不会改变。

我们应该积极将传统“年”文化与当代的文化、科技相结合,让人们继续享受浓郁、美满、充满吸引力的新年。相信只要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破灭,只要我们承接传统的同时勇于创新、敢于发展,“年味儿”会随着时代的发展愈加浓郁。

猜你喜欢

旅游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我们一起“云旅游”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谁远谁近?
小A去旅游
旅游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