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宣纸烫画技艺的可持续传承与传播研究
——以晋中宣纸烫画为例

2019-12-26任洋榕

文化学刊 2019年5期
关键词:作画艺人技艺

任洋榕

我国拥有丰富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它们推动着中华文明以及世界文明的进步。在全球化的今天,如何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为我国传统文化技艺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迫在眉睫。

烫画是古中国一种极珍贵的稀有画种,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古代称为“火针刺绣”,可以分为木、绢、宣纸烫画等[1]。这一技艺由于地区的差异,在国内形成了风格迥异的烫画艺术。烫画作品古朴、典雅,将劳动人民勤劳、质朴的品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完美地表达了出来。本文以宣纸烫画技艺为田野调查内容,以山西省晋中市张东海艺术家的烫画创作为切入点进行深入探究。

一、宣纸烫画工艺与张东海艺术家概述

宣纸烫画技艺相传始于汉,是在传统烫画的基础上,“以铁代笔、以火为墨”,通过电烙铁和作画者的温控技巧,利用碳化原理在特制的宣纸上作画的一种传统民间技艺,但烫画艺术对作画者的要求较高,讲究一次成功,作画难度较大。宣纸烫画的作品呈现古褐色,线条流畅、明暗分明,艺术价值很高。

本次调研的主要对象是山西省晋中市的烫画艺术家张东海,其笔名为渡行人,现为曲阜孔子文化学院复圣七十八代嫡孙颜廷淦院长之弟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平时张东海先生喜欢一个人穿行在晋中各地的大院里,想用烫画把晋中的历史、民俗等都记录下来,借此传达晋商故里的无穷魅力。其烫画作品兼有国画的含蓄与西方的写实,作品“浮雕式”的颜色明暗对比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古朴又精美传神。张东海先生曾受国际书画展邀请,其作品展览于世界多个国家。

二、现状调查

为了直观、清晰地了解宣纸烫画技艺传承的现状,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法和田野调查法。以下是我们关于技艺现状的调查结果。

(一)民众态度

(1)民众对于民间传统技艺多是“一知半解”。调查结果显示,民众知晓的民间技艺很多,但过半数的民众都处于“知道”这一层面,与这些技艺相关的具体知识并不清楚。(2)技艺传承参与度的意愿调查结果显示,民众愿意接触、了解学习技艺的意愿度很高,有75%的群众表示有机会的话愿去亲身体验传统技艺,约67%的民众表示有机会的话愿意去学习一门传统技艺。

(二)技艺现状

(1)传承现状严峻。据张东海先生所言,目前全国掌握宣纸烫画技艺的人仅为个位数,且多为中老年人,多数后继无人,这使得这一技艺的传承正走向衰落。(2)培养传承人投入大,耗时长。宣纸烫画这一技艺,对作画者的能力有很高的要求,由于宣纸这一材料的特殊性,艺人需要在长期的实践中把握住烙铁的运行速度,若把握不好温度容易把纸烙穿。(3)宣纸烫画作品主要销往国外市场,国内需求很少。张东海先生每年都会带着自己的作品参加山东省的国际文化展览会,由此销往国外。在国内,他接收的作品订单主要是具有传统文化内涵的定制单,大部分顾客都是看到媒体报道后慕名而来,但人数不多。

三、基于调查结果之上的分析探索

(一)现状分析

(1)虽然民众对传统技艺的了解并不深,但是多数都有愿意接触、深入了解的想法,关于技艺传承有较高的参与热情,可见在民众中推广传统技艺的阻力较小。(2)在技艺的传播过程中,媒体仍是主要渠道,占比67.77%。此外,周围人群传播以及参与相关活动也是技艺传播的重要渠道。因此,在技艺推广中新旧媒体仍是关键一环。(3)烫画的国内需求较少。由于目前烫画作品能表现的内容有限,宣传力度也不够,并且烫画作品定价高,这些都导致顾客流失。

(二)原因探索

经过以上调查实践,我们认为宣纸烫画技艺传承现状严峻主要是由以下几个原因导致的。

1.手工艺人的缺失和技艺本身的限制

宣纸烫画技艺在传承过程中所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手工艺人缺失。现在,掌握此技艺的艺人老龄化严重,年轻人对此感兴趣的很少。另一方面,宣纸烫画技艺难度大,作画时间长且成本高,产出的精品作品很少。

2.社会环境变化

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得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社会风气普遍浮躁,人们急于求成的心理非常普遍,因此耗时耗力的传统技艺易被人们所忽视。在市场方面,人们对于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烫画作品的创新变动很少,创作主题多数仍与传统文化相关,顾客群体较少。

3.民间传播的局限性

宣纸烫画技艺是我国一项具有鲜明地域性的民间传统技艺,地域性也限制着这一技艺的传播。在民间,技艺的传播主要是当地媒体的宣传和群众的口口相传,所能传达的信息有限,这也影响了技艺的传播效果[2]。

四、建立有效传承机制

(一)以人为本

1.保护传承主体——传统艺人

传统艺人的存在是让传统技艺保持持久生命力的关键,是技艺传承的主力军。在创作方面,民间艺术家应基于自身的审美观念和创作方法,坚持创新精神,结合本地的风俗人情等,创作出特色鲜明的作品。在传承方面,传统艺人应抛弃狭隘的传承观,避免“人亡艺绝”,要努力招收徒弟,愿意把自身的“本领”教授给别人[3]。

2.建立传承中坚力量——培养“守”艺人

传统技艺的可持续传承需要达到“传承技艺年轻化”。如今,机器工业大行其道,种种现实原因使得愿意投身传承技艺的人很少。因此,在培养传承人时,应尊重、善待传承人,给予稳定的经济资助,鼓励他们发展、继承传统技艺,培养传统技艺的专门人才。《韩非子·解老》中写道:“工人数变其业则失其功,作者数摇徙则亡其功。”就“守”艺人本身而言,应对技艺秉持专心致志和坚持不懈的态度,能把握住潮流,在创新中带领传统技艺走向新时代。

(二)关注技艺本身

宣纸烫画技艺系统传承的一大难点是理论缺失,理论是实践的基础,缺失系统的理论,就无法培养出合格的继承人。在作画工具方面,也应不断创新工具和材料。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工具的创新会推动技艺的发展。创新工具、材料,可以使烫画作品中的文化内涵、艺术价值等通过“良工”更好地实现。

(三)社会努力

1.学校

“非遗”作为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可作为学校美术的教学资源。宣纸烫画技艺是我国的一项古老技艺,且所需工具易于准备,开展传统技艺进校园的活动实际可行。技艺的传承可以利用当地的高校优势,加强传承人与当地院校、文化机构的合作。将非遗引入学校美术教育,有利于学生感受民俗文化,同时培养了学生欣赏传统技艺的审美能力和保护技艺的传承意识,使得技艺的传承在教育中达到活态传承的层面。

2.政府

政府在传统技艺的传承、传播中起主导作用,当地政府应在政策和宣传两方面为技艺传承、传播塑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建立起政府主导、民众参与的宣传保护机制。在政策上,当地政府应推出发展技艺的扶持政策,加大对宣纸烫画技艺的保护、抢救力度和经费投入,为传统艺人提供社会保障,减少有意向传承技艺的人的顾虑,吸引更多人加入传承。在宣传方面,政府可以通过当地媒体、公共活动等渠道展开技艺的推介活动,唤起民众的保护意识与参与热情,形成推崇传统技艺的社会氛围,以此推动技艺的传承与发展。

3.市场

传统技艺的继承发展应借用市场的力量为自己争取更大的生存空间。在市场需求方面,烫画创作要借鉴、融合一些时下的热门元素,丰富其素材库,使作品满足市场的多样化需求,也可依托所在地区建立地区品牌,但同时要坚持“生产性保护”的理念,在传统的基础上创新。一方面创造出更加符合当今时代流行的作品,另一方面可以制作展现国家文化形象的文化艺术品销往国外。

(四)多向保护与传播

当下,移动终端的普及,为宣纸烫画技艺的保护、传承与传播提供了新思路。利用目前的数字技术,可以建立一套传统技艺的数字化保护体系,用多种媒体手段记录、保存技艺的图文资料。在传播方面,现在的“互联网+”和“大数据”模式也为此提供了许多便利。传统媒体及其他触摸媒体、虚拟现实技术等可以提供技艺的模拟互动体验,充分利用网络传播高度交互性和开放性的特点,有效呈现传统技艺之美,让技艺通过互联网活起来,让传统技艺创造性地融入当代生活以此吸引更多年轻人参与其中,实现跨时空的信息资源交互和宣传。

猜你喜欢

作画艺人技艺
宋人点茶,茶上“作画”
金属抬凿和錾刻技艺绽放苏州
琉璃灯工技艺的魅力与传承
折段麦秆来作画
墨水作画
郑庆章 把“弄虎”技艺传回大陆
老艺人的匠心
王君安:尹派守艺人
淳度:泉州卤煮的“匠”技艺
“守艺人”孙曼亭: 慢漆坊里声声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