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教协同,院校合作”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以麻醉专科护理人才培养为例

2019-12-26彭智甦金松洋李少华

卫生职业教育 2019年1期
关键词:专科麻醉基地

彭智甦,金松洋,李少华

(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清远 511510)

国家卫生部颁布的《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6—2020年)》明确指出:“以需求为导向,探索建立护理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紧密衔接的供需平衡机制,引导地方和学校根据区域健康服务业发展需求,合理规范确定护理人才培养规模和结构,研究制订护教协同推进护理人才培养的政策措施。”“护教协同,院校合作”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即充分调动合作医院的积极性,与护理专业形成优势互补、专业互动的人才培养机制,实现培养目标与临床人才需求一体化、教学场地与临床护理实践工作一体化、教学内容与项目开发一体化的专业对接型人才培养架构[1]。本文对护理专业在护理行业大发展背景下,实行“护教协同,院校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总结和探索,就其人才培养过程中关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体系设置、教学方法改革及“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进行探讨。

1 “护教协同,院校合作”一体化麻醉专科护理人才培养模式概况

在临床麻醉护士岗位核心能力需求调研基础上,依托清远职教联盟合作平台,与清远市医学会麻醉学会及广州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麻醉科共同合作,以培养临床实用型麻醉护理人才为目标,以麻醉护理职业技能培养为根本,以典型工作任务为教学重点,以手术病人的围麻醉期护理内容为教学核心,加强学习能力、社会能力等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培养具有良好护理职业素质、团队协作精神、创新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专科护理人才。

2 “护教协同,院校合作”一体化麻醉专科护理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2.1 构建院校合作人才培养机制(见图1)

通过校院双方共建专业,实行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模式;规范基地管理,建立行之有效的管理机构;健全实践教学管理制度,保障实践教学质量;加强基地校院双方师资建设,提高实践教学指导水平;校院合作开发教材,提升实践教学效果;校院产学研合作,扩展校外实践教学深度;构建基地建设激励机制,促进实践教学基地可持续发展;打造实践教学基地品牌,完善社会服务功能[2]。通过建设将医院护理专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成为学院的专业建设基地、实践教学基地、教师能力培养基地、人才培训基地、教育教学改革基地、产学研合作基地、科研成果推广基地、实践教材编写源泉和服务社会基地“九大基地”的综合体,以更好地发挥基地的作用,创新校院合作培养人才机制[3]。

图1 院校合作人才培养机制

2.2 构建适应岗位需求的课程体系(见图2)

学校与医院专业人员根据岗位对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标准,构建课程体系、开发课程、更新课程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形成麻醉护士“订单培养”模式。以临床护理工作任务为导向,按照工作任务对知识、技能和人文素质的需要,学校和医院的专业人员共同开发课程、更新课程内容,形成与现代护理人才培养相适应的专业课程内容;按照护理工作过程、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和人文关怀能力形成的要求,对课程进行重组,形成能够满足工作岗位需求,适应现代护理理念要求的专业课程模块,并与公共基础课程模块相结合,构建基于工作过程、渗透人文关怀、以护理专业职业需求为基础的课程体系[4]。

2.2.1 理论教学内容 为体现普通护理的通用性及专科护理的特殊性,理论课程设置采用“前期趋同,后期分化”的模式,在前两个学期完成公共基础课程学习,第三个学期完成部分专业基础课程学习之后,第四个学期进行专业方向的学习。

2.2.2 实践教学及临床实习 实践教学及临床实习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是整个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5]。实践教学除了掌握临床护理通用护理技能外,还需要掌握机械通气、气道管理、心电监护、心肺复苏、心脏电复律术、中心静脉压测定、镇静与镇痛、微量泵和输液泵应用等ICU常用监护技术,气管插管、麻醉诱导实施、麻醉机应用、椎管内麻醉、吸入麻醉等常用麻醉技术。根据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要求,临床护理实习不能少于9个月。我校麻醉专科护士的临床实习安排为42周,内、外、妇、儿临床普通护理科室26周,急诊科2周,ICU 2周,麻醉科8周,疼痛科2周,复苏室2周。麻醉专科护理实习内容主要有:麻醉前准备;麻醉中协助及配合麻醉医生的操作和生命体征的监测,恢复室患者的监护,各种仪器如麻醉机、微量泵、监护仪等的使用;协助麻醉医生管理麻醉药品及器械;麻醉器械的消毒和灭菌处理;医疗废物的处置;掌握各项操作如气管插管、动脉采血技术、镇痛泵的配置等。

图2 基于岗位职业核心能力的课程体系

2.3 基于岗位职业能力的任务引领型教学

根据麻醉专科护理所面对工作岗位进行职业能力分析,采用以临床护理工作过程为主线,以项目为载体,以具体护理工作任务为驱动的任务引领型教学模式[6]。

2.4 培养“双师型”教学队伍

根据“无界化理念”,以专业型教研室为平台,跨专业、跨院系、跨单位整合师资资源,建设一支以专业带头人、课程负责人为领衔,以教学骨干为主体,专兼结合、梯次合理、德技双馨的“双师型”教学团队[7]。制订科学规范的专业教师、专业带头人培养计划并严格遵照实施,形成科学、规范的师资培养机制。现代麻醉学科的发展要求麻醉专科护士的理论知识与技术水平趋向于专业化和系统化,单纯依靠学校或者临床教师很难满足实际教学的需要[8]。麻醉专业护士师资队伍建设是麻醉护理教育发展的关键,在确定师资结构和师资队伍建设时,特别要优先选取“双师型”教师,在临床和教学领域中充分发挥其特长与优势,以确保教学质量,满足临床麻醉护理专业人才需求。

3 “护教协同,院校合作”一体化麻醉专科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

3.1 构建“专业主动服务行业”的专业发展动态调整机制

在清远职教联盟领导下,成立护理专业共建共管委员会,完善各项制度,定期开展交流会议,紧盯医疗卫生行业发展特点,动态调整专业发展,发挥其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审议、咨询、指导和桥梁作用,强化教学医院协同育人的作用。

3.2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专业发展内涵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高职护理教育的“工学结合”理念,即院校合作[9]。通过利用医院和学校两种不同的教学环境与教学资源,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无缝对接。高职护理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临床护理工作岗位需求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护教协同,院校合作”形成了“岗位驱动,能力递进”的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

3.3 建立了“人才共育、过程共管、双方受益、互惠多赢”的紧密型院校合作机制

依托校院合作平台,完善学校—医院—行业“三方联动、双元育人”的护理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医院、行业共同设计、制订“三线并进、能力递进”人才培养方案,学生学习在学校和岗位之间,实现职业知识积累、职业能力培养、职业素质养成三线并进,基本护理技能、专科护理技能和综合护理能力递进[10]。在现有基础上,与教学医院共同探索“院中校”,学校、医院在护理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培养优秀护理人才。

猜你喜欢

专科麻醉基地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腰硬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应用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作用
《麻醉安全与质控》编委会
产科麻醉中腰硬联合麻醉的应用探究
地氟烷麻醉期间致Q-T间期延长一例
安徽省医学会专科分会战“疫”在行动
福建抗疫专科护理队出征支援湖北
我的基地我的连
山东省首个专科医联体成立 55家联盟医院正式挂牌
论国内本科和专科的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