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德尔菲法构建高职高专药品生产技术专业课程体系

2019-12-26刘建明徐子金杨宇秀

卫生职业教育 2019年1期
关键词:专业课程咨询药品

刘建明,徐子金,杨宇秀,陈 慧

(江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江西 上饶 334000)

2015年10月,教育部印发了《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2015年)》,将原药物制剂技术、中药制药技术、化学制药技术、生物制药技术、生化制药技术、苗侗药物生产与应用技术6个专业合并为新的药品生产技术专业(以下简称“新专业”)。新专业课程设置既不该直接复制原专业课程设置模式,更不能是对6个专业课程的简单拼凑。而目前,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等部分少数院校对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做了修订,但在课程体系构建和优化方面仍存在不足,大多数院校药品生产技术专业课程设置尚不规范[1-2]。本研究基于德尔菲法,探索高职药品生产技术专业课程设置,旨在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促进药品生产技术教育的发展。

1 对象与方法

1.1 成立研究小组

研究小组成员包括药品生产技术专业教学及教学管理人员、制药企业生产技术管理人员等,具体由药学系主任1人、药品生产技术专业专任教师3人、制药企业生产部经理1人、制药企业车间主任2人构成。研究小组的主要任务是编制“药品生产技术专业核心能力专家咨询表”和“药品生产技术专业课程设置专家咨询表”,确定咨询标准,选择合适的有代表性、权威性的专家参与,并负责对专家咨询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

1.2 设计专家咨询表

本项目专家咨询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核心能力咨询,在确定了药品生产技术专业核心能力的基础上进行第二阶段的课程设置咨询。研究小组成员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参照原有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基于教育教学及生产实践经验并结合相关专家预咨询意见,编制了“药品生产技术专业核心能力专家咨询表”。该咨询表主要由3部分构成:前言、核心能力评分表和专家基本情况,其中核心能力评分表包括与核心能力相对应的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及选修课程。咨询表同样采用Likert 5级计分法[3-4]。

1.3 专家的选择

德尔菲法主要依据专家意见得出研究结果,因此,咨询专家的选择对研究结果的科学性具有很重要的意义。结合我国制药行业发展历史和现状,本项目专家纳入标准如下:药学、药剂学、中药学相关专业,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副高级以上职称,从事药品生产领域工作10年以上,对本项目的开展有较大兴趣,对药品生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有科学独到的见解。本研究共选取30名专家进行咨询。

1.4 专家咨询方法

采取会议方式和电子邮件方式发放咨询表。采用界值法对相应的指标进行筛选,条目重要性平均分值(Mj)、满分率(Kj)为高优指标,变异系数(Vj)为低优指标;高优指标的界值=均数-标准差,得分高于界值的指标入选;低优指标的界值=均数+标准差,得分低于界值的指标入选。若某一项指标的3个数值均不符合界值标准,则删除指标;若其中2个数值不符合标准,则课题小组讨论再做决定;若只有1个数值不符合,则保留该指标;同时结合专家意见,对相关指标进行修改和调整[5]。

2 结果

2.1 专家的积极性和权威系数评估

第一轮和第二轮咨询分别发放调查表30份,有效回收30份,回收率均为100.00%。第一轮共有22位专家提出建设性意见,占73.33%,第二轮共有16位专家提出建设性意见,占53.33%,表明专家对本项目的积极性很高。专家权威系数为0.81~1.00,平均值为0.92,说明本项目选择的咨询专家具有较高的权威性,保证了结果的可靠性。

2.2 专家意见集中程度和协调程度

在核心能力咨询中,各指标重要性评分为3.22~5.00分,满分率为34.4%~100.0%,变异系数为0.00~0.26。课程设置咨询中,各指标重要性评分为4.12~5.00分,满分率为46.2%~100.0%,变异系数为0.00~0.17,说明专家意见集中程度和协调程度均较高。两轮专家意见的Kendall’s W及其显著性检验结果见表1。

表1 两轮专家咨询Kendall’s W及其显著性检验结果

2.3 药品生产技术专业核心能力和课程设置

根据界值法计算两轮咨询的界值,结果见表2。

表2 两轮咨询界值表

2.3.1 药品生产技术专业核心能力 核心能力是人才培养的方向和目标,药品生产技术作为医学、理学、药学、工学相结合的一门学科,其核心能力较一般学科更加多元化。最终本项目确定核心能力分为协调管理能力、分析决策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社会交往能力、职业发展能力五大方面共26个细目。结果表明,排在前6的能力是生产技术分析能力、工艺操作能力、设备操作能力、身体素质、药品法规分析能力及计算机操作能力。

2.3.2 药品生产技术专业课程设置 根据核心能力咨询结果,参考相关院校现有课程和配套教材,最终确定药品生产技术专业课程设置表,包括专业基础课、专业课、选修课三大类别共33门课程,具体结果见表3。

表3 药品生产技术专业课程设置咨询结果

3 讨论

3.1 公共基础课程设置

本专科院校各专业的公共基础课程基本是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要求及省教育厅的政策要求设置,各院校在公共基础课程设置上差异性不大,也没有太大的调整空间,因此本文没有将公共基础课程纳入。

3.2 核心能力体现综合素质

我国制药工业不断发展,制药水平不断提高,对药品生产技术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也不断提升。本项目将核心能力引入课程设置研究,旨在确保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合理性、目的性。核心能力咨询结果表明,药品生产技术专业的核心能力已经由传统单方面强调操作技能转变为对综合能力的要求[6-7],涉及生产的财务、人员管理以及社会交往能力,包括团队合作、礼仪、宣传、公关、谈判、执行等多方面能力,这也体现了社会和行业人才需求的转变。

3.3 课程设置体现专业特色

专业课程设置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综合考虑培养目标、知识结构和体系、总课时、教材、师资等一系列因素,其中培养目标是决定人才培养是否与社会需求相契合的重要因素。本项目根据核心能力指标,在课程设置中合理划分类别:人文社科类课程着眼于培养学生思想道德和意识形态,使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有利于学生的职业发展;专业基础课着重强调基础知识结构,有利于专业课程的学习;在专业课程设置中,强调与药品生产技术密切相关的质量管理、制剂工艺、分析检测、设备运用、法律法规等内容,营销心理学和职业礼仪类课程作为补充,有助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拓展就业渠道[8-9]。

3.4 完善考核制度

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课程考核分考试和考查两种方式,成绩采取百分制,考查在平时的教学中进行,考试由全校统一安排时间进行,凡有国家统一能力等级考试的均参加统考。在实习期间,由实习科室(部门)进行不定期考核,结束时由实习科室(部门)给出实习鉴定,根据学生实习期间表现采用优、良、中、及格、不及格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记入学生学籍档案,成绩不合格者不予以毕业[10]。毕业考试为专业技能考核,考虑到学校和学生实际情况,在学生进实习点前组织考试。毕业考试内容包括药品生产技术专业基础综合知识、专业综合知识,学生获取的专业相关资格证书可代替专业综合知识成绩。修满本专业规定所有课程且成绩全部合格,完成毕业实习、毕业考试,并符合教育部、省教育厅及学校学历管理要求的学生,授予其国家全日制普通专科(高职)药品生产技术专业毕业证书。

猜你喜欢

专业课程咨询药品
是不是药品说明书里列举不良反应少的就是好药、列举不良反应多的就不是好药?
是不是只有假冒伪劣药品才会有不良反应?
汽车类专业课程混合式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药品保存细解读
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以汇编语言与接口技术课程为例
水果药品
服务与咨询
健康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