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计划行为理论视角下大学生“校园贷”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9-12-26黄大庆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12期
关键词:校园贷消费校园

赵 辉 黄大庆

(北京联合大学,北京 100101)

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各种互联网贷款平台逐步把市场延伸到校园,形成校园网络借贷(简称“校园贷”)。“校园贷”主要是指一些网络贷款平台面向在校大学生开展的贷款业务。近年来在高校学生群体中迅速发展,“校园贷”款逐渐成为部分大学生的一种生活方式。然而,这种新兴的消费方式不仅给大学生带来便利的生活,更造成了巨大的困扰。有关“校园贷”的暴力催收、网贷命案、裸条借贷不良事件频发,例如,某高校21岁大学生因“校园贷”跳楼自杀事件,女大学生深陷“校园裸贷”事件。困此,校园货问题严重影响了大学生身心健康、扰乱了校园秩序,给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提出巨大的挑战。由于大学生还处于青春期,自身的辨识能力、自制力、消费价值观还不够成熟,存在风险意识缺乏、非理性消费现象,如何加强教育引导是教育工作者必须反思的问题。

1 调查的基本情况

本研究对于“校园贷”的定义是宽泛的,包括所有P2P贷款平台提供助学贷款、创业资金贷款服务,分期购物平台(如分期乐、趣分期等)、传统电商(如京东白条、淘宝提供的蚂蚁花等)、线下“校园贷”款等等。调查问卷的编制主要以社会心理学中的计划行为理论为指导,从个体认知因素、他人评价感知、行为功效原因(即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三个方面的心理行为特点来探讨。

本研究以三所北京高校的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共发放15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450份,其中男生636份,女生814份。来自农村的513人,城镇的937人。每月的生活费在1000元(含)以内的有383人,在1000元-2000元(含)之间的有826人,在2000元-3000元(含)之间的有197人,在3000元以上的有44人。家庭的月均收入在6000元(含)以内的有568人,在6000元-10000元(含)之间的有458人,在10000元-15000元(含)之间的有245人,在15000元-20000(含)元之间的有128人,在20000元以上的有108人。

2 调查结果

2.1 学生普遍知道“校园贷”,半数人都使用过,选择理由多元

调查显示,86.7% 的大学生知道“校园贷”,有40.6%的大学生使用过“校园贷”。在使用频率上,经常使用者占3.52%,一般使用者占6.24%,偶尔使用占24.96%,从不使用者占65.44%。在使用“校园贷”的类型当中,使用分期购物平台(如;趣分期、分期乐等)占20.8%,P2P贷款平台(如:爱学贷、名校贷等)占6.24%,传统电商(如支付宝蚂蚁花呗等)占68.96%,线下私贷占3.2%,银行机构(如:招商银行的“大学生闪电贷”等)占18.72%。数据说明,大学生们使用“校园贷”的频率还是比较高的。在校大学生选择使用“校园贷”的理由比较多,有34.88%的同学表示是在无法满足吃饭、交通等基本的日常生活基本需要时,有24%的同学表示是在无法满足旅行、游戏充值等娱乐需求时,有15.52%的同学表示是在无法满足人情往来(如:聚餐、生日礼物等)时,有16%的同学表示是在家里突然出现生活变故时,有4.64%的同学表示是在替朋友借钱,有22.88%的同学表示是在其它情况下会选择使用。

2.2 学生认为“校园贷”有弊病危害,需要规范管理以真正服务学生

对于如何看待“校园贷”,有17.44%的同学表示正面作用小,危害极大,应该禁止;有48.48%的同学表示应该规范“校园贷”的管理,完备制度监管,真正服务于学生。数据表明,同学们对于“校园贷”的认识还比较理性客观。“校园贷”本身只是一种金融消费方式,需要加强监管。对于“校园贷”的利与弊的问题,40.6%的同学都认为弊大于利,易使学生养成不好的消费习惯;34.4%的同学表示因为担心偿还问题,会选择不使用;仅有10.4%的同学表示利大于弊。数据说明,“校园贷”这种超前的消费方式对于大学生建立理性地消费观念与习惯是存在干扰作用的。

2.3 学生认可“校园贷”存在风险,但有自信能够应对

对于“校园贷”是否存在风险的问题,89.76%的同学认为“校园贷”有风险,65.6%的同学认为最大的风险点在于担心对方存在信用问题,如:还款时发生经济纠纷;63.2%的同学担心自身的隐私被泄露;48.8%的同学担心还款时间不充足,过于紧张;26.4%的同学担心别人对自己信用存在看法。数据说明,大学生对于“校园贷”产品的信任度还是持保守态度,这可能与社会媒体对于“校园贷”的负面新闻的报道相关。虽然“校园贷”存在风险,然而,97.15%的同学表示这种风险是可以规避的。这说明,大学生对于自身的风险防范意识还比较自信。因此,有13.76%的同学表示可以让家长、老师知道自己在使用“校园贷”,33.12%的同学表示不可以,53.12%的同学表示无所谓。

2.4 学生深知“校园贷”对个人的习惯、形象、隐私的不良影响

在使用“校园贷”后,对自身产生何种消极影响。72.16%的同学表示会过度依赖提前消费形式,养成不良消费习惯;49.6%的同学表示会让自己没有节制地贷款,增大还款压力;28%的同学表示会降低自身在他人眼中的形象,形成消极的看法,例如爱慕虚荣、存在诚信问题等;37.92%的同学表示自己的个人隐私被侵犯。数据表示,大学生能够意识到“校园贷”在消费习惯、自我形象、个人隐私方面所带来的问题。

2.5 学生获取“校园贷”信息渠道多,较少关注负面信息,使用易受人影响

大学生了解“校园贷”的渠道比较多,70.56%的同学是通过网络媒体得知,39.04%是通过校园广告得知,19.68%是通过朋友介绍得知,14.24%是通过其它渠道得知。当身边的人告诉你,“校园贷”很安全、快捷、灵活时,8.16%的同学表示会选择使用,51.52%的同学表示不会选择使用,40.32%的同学表示视情况而定。如果是身边的同学推荐的话,54.24%的同学表示会尝试使用。除了人际的因素外,影响同学们选择“校园贷”的因素依次为,鼓励借贷的活动或政策(45.28%)、媒体广告宣传(22.24%)、明星或名人代言(11.68%)。数据说明,大学生对于“校园贷”的了解途径广泛,对于“校园贷”的选择使用,大学生不会轻易受到周围人的影响,但对于身边亲近的同学的推荐还是会倾向选择使用。

33.92 %的同学对于“校园贷”的负面新闻没有了解。这不仅说明学生本人对于这方面信息关注度低,但说明学院管理部门对于学生的宣传教育有所缺失。在了解到负面新闻的情况下,近4%的同学表示仍会选择使用;29.6%的同学表示在使用上会更加谨慎;31.52%的同学表示无论如何都不会使用“校园贷”。

3 教育对策

计划行为理论是解释和预测个体行为的一种理论,该理论认为行为意向是行为的直接决定性因素。行为意向指影响行为的动机因素,表明人们愿意付出努力去尝试或愿意付出多少努力实施行为。行为意向主要由行为态度、主观规范以及知觉行为控制3个因素所决定。该理论已被证明具有良好的解释力,并被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校园贷”是金融在大学生群体的中运用与发展,作为一款金融产品,本身没有错。对于高校来说,主要职责在于如何防范不良“校园贷”进入校园,如何引导大学生理性看待与选择“校园贷”。“校园贷”问题的解决需要高校与家庭共同合作,共同引导大学生建立理性的消费观念,远离不良“校园贷”,避免恶性事件的发生。因此,对于“校园贷”的教育引导问题,可以从大学生自身的行为态度、主观规范以及知觉行为控制三个方面入手。

3.1 立体全面呈现“校园贷”

行为态度是个体对实施特定行为的积极或消极评价。要想让大学生理性选择使用“校园贷”,必须让他们清晰地认识到“校园贷”的具体风险是什么。

调查显示,89.76%的同学认为“校园贷”有风险,48.48%的同学表示应该规范“校园贷”的管理,40.6%的同学都认为弊大于利。“校园贷”本质只是款新兴的金融产品,由于其具有方便灵活的借款与还款方式,以及实时审批、快速到账的特性,受到大学生的喜欢。然而,学生们只是看到了借贷产品的方便快捷,并没有看到这背后所隐藏的潜在风险。虽然大多数学生都知道“校园贷”有风险,但在具体的法律规范、借贷合同的相关担保问题和贷款利率等问题上的风险认识并不是十分清楚。因此,高校要在法律、政策、条例等规章制度方面对大学生加以教育,增强法律意识、风险防范意识。高校可以就“校园贷”问题举行专场的讲座,将银行、金融监管机构的相关专家请到学校,为学生们讲解各种金融法律知识,让大学生对“校园贷”形成更为理性客观的认识。

调查显示,有33.92%的同学对于“校园贷”的负面新闻没有了解。这就是学生管理部门提出了工作方向,需要在日常的学生管理工作中加强学生对“校园贷”各方面问题宣传。通过短信、微信、网络、橱窗等形式发布各种“校园贷”的不良新闻事件,引起学生的警惕意识。通过组织宣讲会等途径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各类“校园贷”,加强警示教育,客观认识不良“校园贷”的危害性,不断增强大学生的防范意识,提升大学生的辨别能力。

3.2 加强家校合作,强化大学生消费价值观教育

主观规范指个体对于是否实施特定行为的社会压力的感知。大学生选择使用“校园贷”会受到同伴、长辈、广告等方面的影响。

调查显示,在同学推荐的情况下,54.24%的同学表示会尝试使用“校园贷”。在最亲近的身边人的推荐人会选择使用,这其中的一个最重要原因可能就是出于从众心理。当代的大学生,思想比较开放,观念比越超前,容易接受新理念。然而,由于他们的价值观还不成熟稳定、社会经验还不够丰富,在消费观念上,很容易扭曲,为虚荣攀比而消费;在消费行为上,很容易从众,形成不良的过度消费、借贷消费的习惯。因此,要对大学生的消费观念、消费心理、自制力、辨别力等方面的教育。通过教育引导,让大学生能够合理控制自身欲望、自觉抑制不良的消费行为,形成理智的日常消费行为习惯,养成健康的消费心理,做到适度消费、理性消费。

调查显示,33.12%的同学表示不愿意让自己的家长、老师知道自己在使用“校园贷”,愿意的比例仅有13.76%。从这个数据可以看出,家长、老师的对于“校园贷”的态度会影响到大学生对于“校园贷”的态度。因此,要在家庭与学校之间进行通力合作。虽然学校是培养大学生价值观的主要战场,对大学生健康的消费心理、消费观念的教育和引导有不可推脱的责任,但是家庭对大学生的成长具有更为直接而深远的影响。因此,需要高校与家庭通力配合,形成家校之间的沟通交流机制,共同引导学生建立健康理性的消费观念,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避免出现不必要的借贷行为。

3.3 加强预警机制建设,强化排查和帮扶

知觉行为控制指个体对实施特定行为难易程度的知觉。大学生所以选择“校园贷”不仅是因为它的使得,更多的原因在于实施这一行为之前遇到了实际困难。调查显示,有校园贷的同学中超过34%表示选择使用“校园贷”是因为无法满足基本的日常生活基本需要。因此,要想对大学生选择使用“校园贷”的行为加以控制,那就需要做到提前预警,针对性的解决其实际困难。

高校要加强日常排查,建立监测预警机制。由学生、宣传、财务、网络、保卫等多部门协同配合,共同完成对于大学生经济问题排查。通过对大学生校园卡的中财务大数据的实时监测分析,及时掌握大学生的经济状况,做出提前预警。及时发现那些在经济存在困难的同学,进行有提前、针对性的帮助,以防止他们通过选择不良“校园贷”。如果同学真的需要使用贷款的方式。为了解决有实际需要的同学,高校可以加强与正规金融机构的合作,一方面向学生推荐正规的金融机构,确保学生利益,避免风险;另一方面,学校与金融机构信息互通,为金融机构开放更适合大学生的借贷产品。总之,高校与金融机构通力合作,互通有无,控制风险,以此保障金融机构和大学生的互利互赢。

猜你喜欢

校园贷消费校园
国内消费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40年消费流变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从众心理对大学生“校园贷”的影响浅析
厘清“校园贷”潜在风险:大学生当心跌入人生陷阱
论我国“校园消费信贷”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大二学生被“校园贷”夺命
新消费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