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学徒制模式下高职教育管理的改革创新

2019-12-26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12期
关键词:校企管理工作院校

鲍 忱

(嘉兴职业技术学院农业与环境学院/建筑学院,浙江嘉兴 314000)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的经营模式以及技术标准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现代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也逐渐提高,然而传统的学徒制以及高职教育方式难以满足企业的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现代学徒制逐渐引起了我国职业教育领域的重视。现代学徒制在英、美等发达国家中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应用,其中最为著名的是澳大利亚的现代学徒制。在澳大利亚,职业学校、企业以及政府之间建立了紧密的联系,在具体的运行中将三者的优势进行了充分地结合,尤其是政府在其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协调作用。在现代学制制模式中,学生的身份由最初的单一性、偏颇性逐渐转化为学生与学徒的双重身份,这对高职院校的教育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现代学徒制的综合概述

现代学徒制是在传统学徒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培养制度,在传统的学徒制中,学徒会通过与企业或者用人单位签订学徒合同的方式建立联系,然后在师傅的带领下边工作边学习,但是这种模式会因为企业经营状况以及技能水平的限制而影响学徒的学习质量的未来发展,于是现代学徒制应运而生。现代学徒制是将传统学徒制与现代职业教育进行了结合,通过借助学校平台实现学习内容、技能训练、工作经验以及职业态度等的培养,使培养出的学生更加符合现代企业的发展趋势和要求[1]。现代学徒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招生与招工、入校与入场、工作与学习的高度融合”,校企双方对学生的培养工作都要负起足够的责任。现代学徒制是促进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新型手段,对解决当前我国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有着重要影响,可以说现代学徒制就是以学生就业为目标、以培养技能水平为手段的教育模式。

2 现代学徒制模式下高职院校教育管理的条件要求

现代学徒制对于职业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高职院校作为具体的实施平台必须在教育管理上更加严格和高效,应该满足以下条件要求:

2.1 对高职院校的要求

职业教育被提出后,高职院校的主体地位不仅得到了提高,而且教育方向也发生了变化,过去的高职院校中教师一般只是负责教授学生知识和技能,而现在教师不仅要负责这些基本责任,而且要向学生传达企业精神和文化,让学生从平常的教育中感受到工作的氛围。尤其是在现代学徒制中,这一方面更加凸显,高职院校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转变:第一,教师的培养和引进应该向“双师型”方向发展,教师不仅要拥有足够的理论知识,而且还应该进入企业进行相应的实践和锻炼;第二,高职院校在教学地点和时间应该向企业靠拢。根据调查发现,学生在由校园环境转化为企业环境时心理层面会面临一定的冲击,需要一段时间的适应期进行调整[2]。如果高职院校在学生入校初期就营造一个企业环境,那将很大程度上减缓学生的心理变化幅度,对学生实际进入工作岗位有很大帮助。

2.2 对合作企业的要求

校企合作一直是职业教育开展的中心内容,但是通过对职业教育成果的分析发现,企业在校企合作中并没有发挥足够的作用,比如企业一般只是根据学校提出的要求来进行浅层次的合作,包括投入资金建设实训基地、安排教师进入企业实习等,而对于教学项目的实际开展过程缺乏足够的重视,这会让校企合作的最终成果受到影响。为了满足现代学徒制的要求,企业应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企业要专项培训一批教师进入高职院校中进行教学,并且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企业素质”等软实力方面的培养;第二,校企双方在建设实训基地时,企业除了在资金方面进行支持外,还应该派出专家进行指导,让实训基地可以逐渐演化为企业生产的一部分,这样不仅进一步保证了企业的利益,而且有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真实培养”。

2.3 对学生身份的要求

高职院校实行现代学徒制后,学生的身份发生变化,不再只是单一的学生身份,而是兼具学生与学徒双重身份[3]。这一改变从表面看来并没有什么重要影响,而实际上却是意义重大。因为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学生的身份是比较特殊的,学生会受到家庭、学校、国家等多方面的照顾,其心理上更加趋向于“消费者”,提供方的利益与自己并没有太大关系,而学徒身份的确立标志着学生要接受企业或用人单位的管理和教育,学生的表现和学习成果会直接与企业进行挂钩,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学生的心理压力。高职院校在实行现代学徒制时应该及时对学生的心理状态进行疏导,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已经进入到了企业环境中,这样有利于学生迅速克服不良心理,尽快步入到正常的轨道中。

3 现代学徒制模式下高职院校教育管理工作的改革创新

根据现代学徒制对高职院校教育管理的条件要求,高职院校应该有针对性的进行改变和提高,并且要结合国外先进经验进行改革创新。

3.1 健全教育管理工作制度,提升管理效率

现代学徒制对高职院校的教育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高职院校要健全和完善教育管理工作的工作制度。教育管理工作制度的建立是确保学生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的前提和保障,比如高职院校要建立专项的辅导员制度,对学生培养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及时疏导;其次,高职院校要与合作企业建立明确的责任追究制度,通过对学生表现进行审查和监督来查找教育环节中出现的问题。在传统的高职教育中经常出现“出了问题无人负责”的情况,而责任追求制度的确立会让这一情况和现状有所缓解;最后,高职院校要及时转变教育管理的思路。因为现代学徒制是一种新型的职业教育方式,这势必会在具体的实行中出现很多不可预料的问题,这时候如果高职院校仍然采用过去的处理方式,那会对现代学徒制的教学成果造成影响。各种工作制度和管理方式的改变目的是为了提升最终的管理效率,进而促进现代学徒制的良好运行。

3.2 积极运用新媒体技术,创建教育管理工作平台

在高职院校的教育管理工作中,往往会因为信息反馈机制以及流通速度的影响而造成管理工作的效率下降,针对这一点我们应该积极运用现代的新媒体技术,通过创建教育管理的工作平台来促进管理工作效率的提高[4]。比如在学生管理这一方面,高职院校可以在辅导员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多种工作交流平台,这样可以为学生提供交流的渠道。最为常用的包括QQ、微信等通讯工具,这些工具不仅利于学生与辅导员之间进行联系,而且还可以让学生之间进行良好地互动与交流。不仅如此,高职院校也可以与企业进行合作建立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融合平台,让学生自我感受两者之间存在的不同与联系,这样不仅能够调整学生的心理动态,而且还能增强学生对企业文化的了解和接受程度。

3.3 加强校企合作深度,促进校企双方共管机制的形成

通过对国外“现代学徒制”的了解可以知道,国外的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已经达到一定的深度,比如英国企业的上层管理者会到高职院校中任职,对高职院校的教育管理工作进行直接管理和负责。我国在现代学徒制的开展中仍旧处于初级阶段,校企合作的深度有待加强,根据我国国情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调整:第一,高职院校应该将学生的评价机制与企业的职业资格标准进行结合,并且根据岗位的不同进行针对性的调整,比如一些高尖技术、关键技术等应该设置更加严格的评价标准,以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的达标;第二,在实训基地的建设方面凸显“真实化”、“生产化”特点。高职院校应该突破传统校区的限制,在实训基地的建设上进行大刀阔斧地改革,当然这一举措需要得到合作企业以及国家政府的大力支持;第三,在教育管理方面形成公管机制。学校的教育管理会受到传统教育管理的影响而让实际的管理效果不能满足企业要求,所以企业应该派出专项管理队伍进入学校,主动参与到教育管理工作中。

3.4 大力引入企业文化,深化学生的职业素养

企业文化是在企业的不断发展中逐渐形成的,它所代表的是企业价值观念、企业精神、企业规范等内容,这些文化内容对学生的职业素养的培养有着重要作用。高职院校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大力引入企业文化,让学生能够充分感受和了解企业,从而引导学生热爱企业、奉献企业精神的培养。不仅如此,企业文化还可以对学生的职业规划进行指导,让学生尽快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5]。当然在大力引入企业文化的同时,也应该注重与校园文化的结合,因为在企业文化中,有些内容是极具“利益化”“功利化”,这些内容会对学生的初期培养造成不良影响。我们需要借助校园文化来实现学生培养过程的循序发展,达到逐渐深化学生职业素养的目的。

结语:由于我国的职业教育受到了教育制度、经济体制等方面的影响,其发展程度较之国外先进水平有着明显的差距,这造成我国高职院校在实施学徒制管理工作中出现一些难题和困惑。我国的教育部门以及政府单位应该为高职院校的教育管理工作提供足够的支持,进一步促进现代学徒制在我国的特色发展。

猜你喜欢

校企管理工作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一个平台 四项合作 多方共赢——“政府搭台、校企唱戏”之校企深度合作的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