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社会文化发展的幸福观构建
2019-12-25王沛
王沛
摘要:基于新时代全球化趋势的人民幸福观构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组成部分。幸福观构建中的文化发展理论,涉及个体主义—集体主义模型,在对其进行研究的时候,需进一步采取主客研究策略,澄清两者之间的关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视角,重新定位。从社会文化发展的角度,以集体、个体为研究对象,对新时代社会主义幸福观的构建进行深入阐述。
关键词:社会文化 幸福观构建 核心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B8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21—0246—02
习近平总书记从五个维度对社会主义幸福观的终极要义进行了阐述,即:实现“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人民幸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五位一体”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解决现存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义矛盾。这五个维度方案,均与社会文化的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换言之,幸福观的构建,离不开社会文化的发展,这也是本文讨论的核心。
一、社会文化发展视角下的幸福观内涵
哲学、社会学与经济学对“发展”这一概念的阐述各不相同,其内涵也存在巨大差异。本文所阐述的内容为社会文化发展,故而,采用非定量人文因素的定义,即:“伴随社会和历史变迁,以生产力为内在驱动所产生的进步现象总和。”在此基础上,结合迪尔凯姆社会团体理论、帕森斯结构功能主义、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等,对社会文化发展定义,可概括为:“以基层群众为主体,以社会实践为内在动因,创造的各种具有区域、民族、群体特色的社会文化的变迁过程,其目的是满足群众的自我实现需求,具有结构性特点。”
在上述定义下,社会文化发展视角下的幸福观,其内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具有物质和精神双重属性
社会文化发展,其背后的根本动力是社会形态的确立与生产力的发展,伴随着“人的依赖关系”向“物的依赖关系”转变过程,伴随着社会结构的转型。①故而,社会文化发展中的幸福观构建,无法脱离社会文化的物质属性,也具有物质性的特点。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社会主义幸福观的本质是人民幸福,人民幸福的关键是物质生活的极大满足”,也就是说,基于任何条件的幸福观构建,都离不开物质这一前提,以社会文化为视角的幸福观构建,依然如此。而从另一方面讲,就幸福观本身而言,其实精神需求层次的内容,基于社会文化发展的幸福观,便是通过参与社会文化活动和社会文化的建设所获取的心理上的自我实现。
2.具有个性和集体性的共同特点
社会文化发展中所形成的幸福观,是各个阶级共同努力所构建的以文化为核心的集体幸福观,具有集体性的特点。但是,由于每个人的生活目的、物质条件等方面有所不同,社会文化发展视角下的幸福观对于每个人来说,不是统一的,而是个性与共性的有机结合,也就是说,其具有个性化的特点。
3.具有实践性
社会文化发展不是凭空进行的,而是在实践中由人民群众共同努力的结果,以社会文化的发展为契机,其产生的幸福观,同样具有实践性。马克思将幸福观与“真”“善”辩证统一起来,并确立了这两者的主导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将幸福观与中国社会文化发展的时代特征结合,在实践中进行了丰富,确立了以人民为对象,以造福人民为目的、以文化生活的丰富为手段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为条件的幸福观,同样说明了其具有实践性这一深刻内涵。
二、基于社会文化发展的幸福观构建策略
本文从物质—精神属性、个性—集体性、实践性三个方面对社会文化发展下的幸福观内涵进行了阐述,在此基础上,可以从这三个方面着手,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幸福观构建策略的探究。
1.尊重人民群众的物质选择,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学者Ryan,Sheldon,Kasser 和 Deci构建了幸福感的自我决定模型,该模型从三个层次阐述了幸福产生的要素,即:自主需要、能力需要与关系需要。这三个层次要素,分别對应着不同认识阶段、不同历史文化、不同社会文化发展,所涉及的实现途径和表达方式也各有不同。但是,核心是人民的内源性追求。笔者对此模型进行深入研究,发现社会群体的幸福观构建,同样需要满足这三个层次的内容,但是,有所不同的是在社会文化发展的情况下,三类需要只能通过集体表达。换言之,人民幸福观即社会幸福观。因而,笔者认为,基于社会文化发展的幸福观构建,首先要做的便是通过各种手段,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通过生产力的发展,使得社会经济获得稳定,从而为人民化的社会文化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比如:人民生活的富足,使得人民的主要需求从物质转向精神层面。在“十三五”期间,社会文娱活动日渐兴盛,从歌剧、话剧、相声、小品逐渐日常化,到具有时尚特色的娱乐软件用户突破10亿人次,这背后,均与物质密切相关。在社会文化的转型和发展中,构建的幸福观具有时代性,同时也与社会生产力息息相关。
社会文化发展具有前进性和曲折性,其最终目的是满足人民的精神需求,构建和谐社会,这两者对人民幸福观的构建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因此,幸福观的构建,还必须以人民的精神需求满足为重点。第一,大力发展民俗性文化,将民俗文化的发展与信息技术、大数据、虚拟现实等时代生产力代表联系起来。结合传统,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以信息化手段,推动民间文化的传播、发展,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的心理需求,促进幸福观的构建。第二,大力提倡对传统文化内容的改良,鼓励人民参与其中,找到符合自己心理预期的内容,交流合作,从而实现集体幸福。第三,按照需求层次理论,分层设置社会文化活动内容。不同的社会阶层对幸福的理解有所不同,因此在社会文化发展的过程中,要充分结合各个层次幸福需求,设置不同的文化内容。实行城乡划分、学历划分、职业划分等。
2.尊重人民群众的共性需求,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个性实践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内在心理行为有其独特的文化根源,心理和文化存在“共生关系”。社会文化发展是影响幸福观的重要因素,也是幸福观构建的关键。但是,由于幸福观构建的主体是人民群众,因此有着其共性和个性。在幸福观的构建中也要注意这一点。
首先,要尊重人民群众对文化的共性需求,对一些影响力较大的文化,不宜采用“一刀切”的方式强制发展或者改变,而是由人民共同选择,促进此类文化的多元化发展。比如人民喜闻乐见的戏曲文化、歌曲文化等,都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要充分挖掘这类文化的内涵,融合时代内容进行推广。其次,要尊重人民对文化的个性需求。由于我国的城乡居民认知存在差异,因此要以多元文化的视角进行幸福观的构建,让每个人都能在文化学习中汲取营养,都能获得幸福感。
3.鼓励“真”“善”文化構建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与“真”“善”文化密不可分,因此在社会文化发展规划中,也要融入“真”“善”文化。结合“真”“善”文化实践性的特点,可以通过政府财政资金投入、专项基金设置、鼓励群众自发性文化活动、社会性文化组织等,为人民创建更多的文化学习机会。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让人民在参与中成长,在参与中获得幸福感,在参与中得到情感的满足。
三、结语
本文从物质、精神、个性、共性、“真善”的角度,结合马克思主义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社会文化发展中的幸福观构建策略进行了研究,能够为新时代人民幸福生活的创建提供可行理论。
注释:
①见马克思《1857—1855年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
参考文献:
[1]丁春华.文化价值对文化幸福的影响——以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为例[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7(2):218-221.
[2]秦培涛,赵闪,吴猛.“幸福梦”的文化引领:幸福观教育[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4,16(1):73-77.
[3]袁祖社.生态文化视野中生态理性与生态信仰的统一——现代人的“生态幸福观”何以可能[J].思想战线,2012,38(2):45-49.
[4]蒋颖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幸福观[J].传承,2012(17):48-49.
[5]巢传宣.从水文化的起源探寻我国集体主义幸福观的生成[J].农业考古,2010(3):207-209.
责任编辑:赵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