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打造气质丰满、承载学科素养的公开课
2019-12-25李春花
李春花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政治教师经常要开设各级各类公开课,加强横向交流与合作,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提高教学效益,全面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同时,践行着在中学生心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传播美好的社会理想和正能量,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学生发展,那么如何打造一堂气质丰满、承载厚重学科素养的公开课是值得我们探讨的。
关键词:政治学科素养 公开课
2017年4月18-21日,海南省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评比活动在三亚市实验中学举行。此次活动旨在推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进一步探讨、交流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经验,培养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优秀教师,提高我省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水平。本人全程听课,就如何打造气质丰满、承载厚重学科素养的公开课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注重课件微观、宏观结构的创设
(一)缜密谋划,精巧设计课件的结构
开设公开课,要有必备的材料,更要缜密谋划每个细节,精巧设计全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所谓“预则立,不预则废。”思路设计是依据学情、师情、本情以及其他课程资源,对整个课堂教学进行谋篇布局和科学策划,思路设计立意高、有品位,课堂教学才能给学生以精神享受与思维启迪,引领学生积极向上追求卓越。仅把课堂教学定位在知识的学习与技能的传播方面,课堂教学就会缺少方向性的引领和思想性的渗透,知识性与趣味性就会因缺少灵魂与核心而在低层次徘徊,既无法实现高端大气的档次,也无法拥有低调奢华的内涵。
2017年海南省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评比活动课中,来自三亚市实验中学的钟小丹老师在《政府的责任:对人民负责》中,通过“走进政府”“了解政府”“相信政府”三个层次的设计,这个案例既接地气,又一站一站地推进,娓娓道来,进而揭开了政府的神秘面纱,“理”与“例”融合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让学生们了解政府的责任,感受三亚政府在精准扶贫工作方面给群众带来的福祉,奏响了三亚全面小康的“协奏曲”,该事例承载着美好的理想和传递了正能量,让学生认同科学发展观是党和国家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
来自嘉积中学的刘晶老师在《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主题》一课中,通过播放视频《“数”说叙利亚战争之殇》导入,再从“和平篇”“发展篇”两大篇章有层次、有逻辑地展开课堂,案例既彰显了历史的厚重感和现状的紧迫感,我们的心灵也随着刘晶老师跌宕起伏、如泣如诉的教学内容中而起而落,感悟很深。既让学生了解战争是残酷的,也让学生明白今天我国的和平生活是来之不易的,因此,要树立自强不息、不断进取的人生态度,有高尚的目标、信念和追求,对祖国和人民要有深厚感情和高度责任感,这就是我们政治素养的目标所在。
这两位老师能深入研读教材,在反复打磨之后,以有效的教学设计、娴熟的教学技艺给我们呈现了两节精彩的课堂,既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落实了学科素养的渗透,又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这样的设计,学生获得的肯定不仅仅是知识,还有对强国富民的真切渴望。
(二)化繁为简,攻克难点
公开课无论如何精彩,最终目标仍然是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因此,要打破常规,集中精力抓问题的节点,攻克教学难点。例如:海南省文昌中學吴毓慈老师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赛课中,处理“如何作出正确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这个难点时,以热播剧《人民的名义》为情境,设计有效问题,开展探讨,以月牙湖的开发为导线,用对称的图表分析李达康在两个不同时期的不同态度,让人眼前一亮。
师:如图,对待GDP,为何李达康两个不同时期会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这说明了什么?
学生通过看图探究得出: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特征一:社会历史性,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会因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而不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特征二:主体差异性,会因社会地位、因人而异、立场不同而做出不同的判断,要有一个根本的衡量尺度。
师:把握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和主体差异性有什么意义呢?
学生回答:从图中的“批与不批”“建与不建”“造福人民与贻害无穷”的对比可以看出,要正确评价历史和现实中的各种价值观念,防止简单化和片面化倾向;要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进行正确的价值选择,就必须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教师用鲜活素材创设诱人深思的问题情境,巧妙地设疑布障,以引起学生认识上的矛盾,焕发课堂灵动的智慧。让学生去思考、去探究,以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突出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提升学生对国家反腐政策的理解与支持,既体现政治认同的素养,又对构建和谐社会有着积极的意义。
二、情境教学以情为纽带、以思为核心,探索性挖掘学科的核心价值
公开课要以现实问题为载体,设置一些新情景、新材料,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立意问题,教学情境的设计要注意几方面:教学情境的内容设计要以社会实际相联系,能融入学生的生活,引起共鸣;情境创设要贴近学生的心理,把学生心理的困惑和理想引入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探索、寻找答案;情境创设要以情动人,坚持正面教育,以理服人,使学生在感悟情境时,不自觉接受情境教材所传递的信息,传递正能量。
2017年海南省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评比活动课中,有用话剧《野百合也有春天》开展课堂;用歌声拉近学生的距离;用“手机进校园”的事例贴近学生;用多彩的图片资料展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通过“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为案例开展教学,设问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运用华为手机从P8到P10的进步,讲解辩证否定观;用本校学生、本班学生的照片,贴近学生,通过“菜谱、做菜、找食材”的思路设计课堂教学等等,这些案例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社会、贴近学生的特点,体现了课堂对学生认知基础的关注,在这个基础上形成真的问题,有利于学生围绕问题开展探究、展示素养,体现了课堂对学生的尊重和关爱。
可以看出我们参赛的老师能紧扣时代脉搏,注重政治敏锐性问题,关心国内外大事,注意收集新闻媒体信息,有意识的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在教学过程中紧扣学科素养的主题,加强选材和立意的研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性,增强学生认识世界探索世界的兴趣。
三、以有限的课堂时空引领和发展学生的无限实践,是素养教育的实践探索
面对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理性的思考比感性的认识更可贵。高中政治课教学不应该停留在对教材一些知识点的了解和理解上,应着重于与时俱进的社会大生活的实践和运用,以有限的课堂时空引领和发展学生的无限实践。儋州市第一中学芦以秋老师在上《文化创新的途径》这节赛课时,以杭州G20峰会大型文艺晚会——《最忆是杭州》中选段《美丽的爱情故事》为情境,《美丽的爱情故事》取材于中国古代四大民间爱情故事之一《梁山伯与祝英台》,通过戏、曲、舞、歌、画等多种艺术形态共同讲述和表达中国人民千百年来对美丽爱情和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故事借助灯光水影,亦幻亦真,精彩纷呈,让学生体验“赏析、感悟、体验、熏陶”的同时,老师就抖出问题:《美丽的爱情故事》美在哪?创作过程中是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
在这种洋溢着温馨之美的教学氛围中,师生关系更加融洽,学生想说、敢说,更加乐意接受教师的教诲,更容易与教师产生心灵与思想的共鸣,让我们感受到了课堂盈满着生命的激情與灵动,增强了学生对中国博大精深文化发展前途的信心,自觉树立文化自信,核心素养得到了文化的承载。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公开课,必须体现出国家对学生的关注、搀扶和引领,让学生体会到来自国家、社会的尊重和关爱,有利于学生展示自身的素养;同时,公开课的教育是温暖的,温润的,深入到学生内心深处,内化为学生的素养,必将是有效的、持久的。
2017年海南省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评比活动公开课主题鲜明,扎实有效,使教者有所得、听者有所悟、学者有所学。我们的政治课堂,应该顺应时代的变化和课改的召唤,锐意创新公开课教学的新模式,追求课堂的生命活力,追求诗意的教学境界,追求高贵而丰满的学科气质,追求立德树人的人生趣味。
参考文献
[1]潘海东,陈学忠.生活化:教材回归的桥梁[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4(5).
[2]刘典.在海南省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评比活动课中的点评,2017-4-21.
[3]吕飞钢,骆柏林.生活化:情境教学要做好“感”字文章[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