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蒙古高校“三少民族”传统体育教育中现存的问题及对策

2019-12-25刘兆刚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9年31期
关键词:体育项目内蒙古民族

摘 要:采用文献资料及现状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内蒙古东部区主要聚居的几个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进行了系统的比较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内蒙古地区“三少民族”传统体育教育未来的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高等学校 “三少民族” 传统体育 传统体育在体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内蒙古自治区的“三少民族”是指鄂伦春族、鄂温克族和达斡尔族,而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又是“三少民族”人口分布相对集中的地理区域。目前,大部分学校在体育教学中已经将民族传统体育列入教学大纲,规定了一定的教学时数,还制定了具体的考核标准。尽管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仍存在诸多的问题。

一、“三少民族”传统体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经济因素

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历史的原因,各民族地区自然条件的差别,各民族社会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经济相对落后是普遍现象。特别是边远牧区的少数民族群众,他们为了生存,不论老少一年四季都在劳作,除了逢年过节,根本没有空余时间开展传统体育活动。民族体育文化的传承与沉重的经济压力矛盾凸显,使传统体育项目闲置并逐渐被遗忘。经济落后严重制约着内蒙古民族传统体育事业的发展。总之,对发展民族传统体育重视程度不够,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明显不足,对该项目推广与提高不够重视,很多学校开展仅仅是应付于教学面上的需要。

(二)政府因素

虽然呼伦贝尔地区是内蒙古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但是政府职能部门还是将更多精力放在现代体育方面,对民族传统体育相对重视不够。在专业人才的培养方面,近年来,各地培养的专业师资队伍大都是接受的现代体育教育,对民族传统体育掌握不够、了解不深,传统体育教育人才缺乏,现有的师资力量薄弱,缺乏掌握专业知识和实踐经验的人才,他们对于传统体育的概念还很模糊,甚至不知道传统体育的特点及价值所在,只知道一味地进行体育教育,而体育教育深层的目标则无从谈起,直接影响传统体育教育的效果。

(三)现代竞技体育运动的冲击

现代快节奏的生活和外来体育的高速传入冲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也改变了新一代年轻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他们推崇现代体育,喜欢奥运会、NBA、世界杯等竞技对抗性强的体育,而很少有人再关注本民族的体育文化。农村牧区体育正在朝着缩小与城市体育差距的方向发展,这预示着民族体育活动最后的“自留地”正逐步被现代体育运动所吞噬。

(四)传统体育项目自身的局限

许多民族体育项目显露出粗糙、简单、不规范、不科学等缺点,在低水平上徘徊,难以普及。一些与现代社会的价值观念和活动条件产生了严重的背离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也不可能在现代社会中开展。如赛马、射箭、摔跤等,老一辈知道怎么做,但新一代学习文化科学知识和现代体育文化,对这些传统体育项目已经很少了解了,即使了解一些,也很多没有条件去从事。因此,如何改造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找出兴衰的原因,使其形成良性循环,为现存的民族传统体育可持续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也应该是当地政府、体育部门的工作重点。

二、发展“三少民族”传统体育教育的对策建议

(一)打造民族传统体育品牌

加强对“三少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宣传工作,加强民族体育项目的开发利用。积极争取自治区、市及各级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和协助,增强开展、挖掘、整理、保护民族体育的内驱力。可以通过收集汇编传统体育项目、制作拍摄有关影视作品、建设民族文化网站等途径,加强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宣传。传播“三少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认识“三少民族”传统体育,并参与其中。

(二)加强对“三少民族”传统体育的整理与价值重构力度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特定社会和自然条件的产物,它必然是精华与糟粕并存,因此需要对呼伦贝尔民族传统体育活动进行科学分类,摒弃与弘扬并举,改革与发展并进。在对传统体育的整理与价值重构时,既要尊重传统,又不盲目崇拜传统;既注重古今融合,又不搞完全同化;既保留传统体育特殊性,又增加新型体育元素,给传统体育注入新鲜血液。

(三)加强管理和人才培养

“三少民族”传统体育是内蒙古人民几千年的智慧和结晶。随着社会的变迁,很多项目正面临失传的危险。因此,一方面要加强有关理论研究,为传统体育发展指引正确道路;另一方面还应该不断培养传统体育表演人才。可以通过在各个级别设立体育管理机构,统一管理,集中研究;在学校开设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建设民族传统体育训练基地,多渠道培养民族体育表演人才。鼓励创办传统体育培训班,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培养一批有一定组织能力和业务水平、热心内蒙古传统体育的骨干队伍。

(四)把传统体育知识同实践活动有效结合。

“三少民族”传统体育有别于其他学科的纯理论知识的特点,所以体育运动实践,在学校中传播传统体育文化不是纯粹的理论知识传授,更重要的是要把传统体育文化理论同运动实践结合起来,让学生们在体育锻炼中体验传统体育文化,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开阔学生的眼界,促进学生完善知识结构,增进学生自学能力,并通过“内化”形成人文素质,才能真正达到传播和弘扬传统体育文化的崇高目标。

参考文献

[1]白晋湘.民族传统体育的现代化与现代化中的民族传统体育[J].体育科学,2004(1).

[2]姚重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

[3]高娃.论蒙古族传统体育的起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

[4]张选惠.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体育发展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31(2).

作者简介

刘兆刚(1971.04—),男,汉族,籍贯:山东齐河,大学本科,高级讲师,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体育教育。

猜你喜欢

体育项目内蒙古民族
我校被评为“河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基地
我们的民族
在内蒙古,奶有一百种吃法
这是美丽的内蒙古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初中体育项目练习中培养学生责任心的策略
可爱的内蒙古
多元民族
爱在内蒙古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