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视角下革命传统类文本人物形象的解构
2019-12-25李赵云
统编版教材作为社会公共知识产品,集中性体现了国家意志层面的要求,革命传统类文本理应成为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纵观很多革命类文本,故事中的人物都带有鲜明的英雄主义光环,或者已经以“伟人”的加身。对于学生而言,要想真正与这些人物展开对话,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就必须要脱离贴标签的老路,而需要让学生潜入文本的语言世界中,聚焦人物言行,感受革命人物的内生品质。
一、紧扣认知空白,从人物身份中感知优秀品质
统编版教材中,很多革命传统类文本中的人物是陌生的,故事是陌生,甚至人物所承载的身份,对于当下的孩子来说,也是陌生的。也正是学生认知上经验的匮乏和欠缺,可以相机成为教师展开教学的抓手和切入点,从而彰显革命传统类文本丰富的人文主题。
以统编版六上小说单元中的《桥》一文为例,课文所着力描写的主人公不是一位普通的老头,这位主人公有着一个独特的身份——党支部书记。也正是这一身份,才使得这篇文章的创作有了价值,有了其可读性,老汉身上所展现出来的沉着冷静、勇于牺牲、无私无畏的精神,才有着更独特的内涵;相同的是,课文中老汉的儿子也是一名共产党员。其实,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他们对于“党”和“党员”或许已经建立了初步的认知,但毕竟是肤浅的,教师可以紧扣这一独特的身份,通过追问引领学生思考:为什么要让课文中架起生命之桥的人,笼罩着党员的身份,作者这样表达有何用意?如果没有一位像课文中这位“党支书”老人,这场灾难的后果可能是怎样的?
如此追问,让学生的关注点从一个普通者向一个共产党人转变和聚焦,让学生对自己认知空缺的内容进行了弥补,通过陌生化的策略,让学生在革命传统人物的浸润下感受其优秀品质。
二、紧扣直观思维,从人物细节中洞察人物精神
小学生正处于形象化、直观化思维的阶段,他们对于革命传统类文本中人物的感知与洞察,总是要借助更加直观化、更加形象化的内容,比如人物具体做了什么、说了什么、想了什么。教师要引领学生借助文本的关键词句,尝试将语言转化为画面,真正洞察人物的内在精神。
以教学《狼牙山五壮士》为例,描写五壮士与敌人战斗时,通过对五位壮士动作与语言的描述,展现了鲜活的画面。因此,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紧扣课文中描写人物语言和动作的关键词语,从而设身处地走进人物内心世界。教师可以相机地搭建平台,让学生把自己当作课文中的人物,描述其内心活动,感受他们在与敌人战斗时义愤填膺、嫉恶如仇的精神内涵。
在必要的情况下,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创设可感而浓郁的故事情境,组织学生紧扣文本中的描写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在积极体验的过程中,将动作思维、直观思维和学生内在的言语思维巧妙地结合起来,从而深切而全面地感受人物品质。
三、紧扣细致情感,从人物内心中揣摩人物情感
马克斯·范梅南说过:“儿童是成人之父,是上帝派往人间的天使。”细腻的情感、敏锐的意识是每个孩子与生俱来的。任何文本都是具有情感的,革命传统类文本同样也不例外。教师要引领学生在故事情境的浸润下,在人物言行的冲击下,能够快速地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教师就需要借助文本语言的媒介,想人物之所想,从而紧扣人物的内心世界体悟其内在的情感。
以教学统编版六上中《灯光》一文为例,郝副班长将书本点燃给大家照亮突破口的部分写得相对简略,但其所蕴藏的内涵和情感却是非常丰富的,教师就可以利用这一价值认知点,引领学生借助故事情境和上下文,关注郝副班长的内在情境,真切的感受文本中的人物在当时特殊的情境之下的想法。在教学操作上,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自己看成是课文中的郝副班长,采用现场采访的方式追问:你当时是怎样想的?为什么要这样做?从而让学生顺势走进人物的内在世界,在语言品味、内化的基础上揣摩人物的内心情感。
在這一案例中,教师就采用了角色体验的方式,为学生走进文本、走进人物创设了高效的认知通道,让学生在认知通话的过程中丰富了自己的认知体验,从而对文本的人物进行了深度洞察,起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总而言之,由于革命类文本无论是人物,还是故事,亦或者是背景,都与当下的孩子有着较远的距离,教师就需要站在儿童的视角来研制教学内容,聚焦文本独特的学习价值,从而在推动学生思维和语言协同发展的过程中,真正受到革命传统的熏陶和浸润。
李赵云,江苏省南通市南通师范学校第三附属小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