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模式研究

2019-12-25曾文斯郑昊

现代交际 2019年22期
关键词:培养模式创新创业信息化

曾文斯 郑昊

摘要:2014年9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同年11月,在首屆世界互联网大会上指出,互联网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工具。大学生以其理论知识充分、适应环境能力强、思维拓展性强、创造能力强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最有发展潜力的部分。所以,要充分应用信息化手段培养英语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高其创业竞争力,培养他们成为主动创业、坚持创业、创业成功的人才。文章分析当前信息化背景下创新创业的发展现状、取得的进展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信息化背景下英语专业学生创新创业培养模式的策略。

关键词:信息化 创新创业 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22—0031—02

高校扩招以来,大学毕业生逐年增加,2019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更是达到834万,就业形势非常严峻。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让大学自主创业成为缓解就业压力的可行方法。大学生正值理论知识充备、创造性强,但实践能力缺乏的阶段;因此,加强大学阶段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创业能力势在必行。可让大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创新创业,能够把自己的专业、兴趣与创业紧密融合,做自己感兴趣、最专业和自己认为最有价值的事情,在进入更加复杂的社会舞台前打下良好的基础、提高自身的意识和塑造坚韧的毅力。

一、信息化背景下英语专业学生创新创业的发展现状

1.取得的进展

自国家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以来,越来越多的高校设立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政府推出大学生自主创业市场主题类型和创业优惠政策,学校开展专门培训教育、成立双创培训及孵化中心、创业导师跟随指导,以及举办的各类创新创业大赛等,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模式已经有了较为完整的体系,为英语专业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奠定了基础。2019年7月31日上午,教育部印发了《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管理办法》,明确指出,参与“国创计划”的项目团队大学生可获学分认定。麦克斯研究院对2015—2017届大学毕业生创业情况的分析发现,有2.9%的人选择自主创业,与2016届、2015届(均为3.0%)基本持平。从近三届的趋势可以看出,大学毕业生创业比例呈现平稳态势。

2.存在的问题

第一方面,守业难成为大学生自主创业面临的主要难题。据调查,近九成的大学生考虑过创业,30%的学生有强烈的创业意愿,但最后每年选择创业的比重不足5%,与美国等创新创业大国的30%还有很大的差距。其中一部分是不想耽误学习的时间,准备继续深造考研,而更大一部分是在创新创业途中担忧自身缺乏社会关系、资金短缺、害怕麻烦、工作量大等原因选择半路放弃[1]。第二方面,缺乏有经验的师资力量。导师是创新创业前期教育的关键因素,对于当前情况和下一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分析引领作用。然而,指导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老师基本都是学院专业课教师,并不是专业的创新创业导师,或者教师本身就没有学习过创新创业知识以及缺乏实际的创业经验,这对于学生的能力培养和后期的实践环节有很大的影响。第三方面,创新创业实践环节较为薄弱。现在的创新创业实践环节基本都是举办各类模拟竞赛,很多大学生只是为了获得奖项而交出一份商业计划书,没有抓住比赛的机会,找到创新创业项目所存在的问题,不去分析创新创业项目的可实施性,没有把创新创业计划与社会需求结合,缺乏真正的创业实践机会,最终整个创新创业计划只会草草结尾,很少转化出成果。

二、信息化背景下英语专业学生创新创业培养模式

1.提高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加强师资建设

在进行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高校在注重讲解创新创业理论基础知识、进行实践训练同时,也要加强学生对于创新精神和创业思想意识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创业积极性,增加学生的探索能力[2]。一方面,学校可以建立系统的创新创业思想教育,将具有创新创业意愿的学生转变为具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的人。开设健全、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是高校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培训和实践活动的基础[3]。另一方面,高校要加强创新创业型教师的培养,完善教师理论知识储备,可以为学校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开展学习进修和专业培训,同时引进专业从事创新创业教育的导师,增大学校教育队伍。鉴于学校教师很多没有实际创业经历,可以邀请各行各业不同领域中的成功人士作指导,指导教师可来校开展创业经历讲座或开始网络课程,给同学们讲解创业经验与体验,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找出创新创业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让学生对于自身创新创业能力水平和此后的发展进程有一个真实的评测。

2.利用互联网平台促进创新创业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创造了新的创业模式,而大学生以其接受能力强和发散性思能够将互联网技术充分利用,创造出更多的成果。现在很多大学生的创新创业作品都是关于微信公众号、小程序、建立资源网站等的,有的学生在校期间就通过建立新的外卖配送平台赚到了第一笔钱。大学生可以在创新创业前期建立自己项目的专属微博、抖音、快手账号,利用这些应用平台特别多、流量巨大的特点,在创新创业前期就先收获一些粉丝,积累人气。在创新创业过程中,观察大众对于自己项目的看法和评价,检验创新创业项目的可实施性,找到大众更需求的方向,改进相应问题,在实际应用中完善创新创业项目。

3.建立互联网虚拟创业实践平台

运用虚拟现实技术,构建一个“虚拟社会”,作为实践平台,让英语专业学生的创新创业项目在“虚拟社会”里开启创业实践进程。“虚拟社会”可以高仿现实社会的社会需求和复杂的经济活动[4]。在创新创业实践过程中,学生在“虚拟社会”里注册,起始身份都是社会公民,每个公民都有一定的原始资源,将自己的创新创业项目在“虚拟社会”中进行一种“高仿”创业,利用其中的资源,并通过自己的创新创业项目,来满足“虚拟社会”的社会需求,从而获得收益。在这期间,导师可以同步了解学生的进展状况、遇到的问题并进行指导。最后,导师根据学生在“虚拟社会”里的发展规模和收益情况判断创业实践的优良中差。这种实践平台不但可以容纳所有学生参与实践,而且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各种参与的项目之间也形成了一种竞争,有效地提高了创新创业项目的可实施性和竞争力,为下一步投入实践创业提供可操作可落地的一定技术支持和风险规避。

三、结语

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利用“互联网+”的特点,开发创新创业平台,拓展互联网平台与空间。高校要加强对英语专业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加强师资力量的建设,建立系统的创新创业教育培养模式,提高创新创业教育水平,这将有效地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率。创新是当前社会进步的阶梯,也唯有创新,是一种推动国家前进的永不枯竭的动力。

参考文献:

[1] 黎怡姗,吴大放,刘艳艳.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现状及成因分析[J].高教学刊,2019(9):43-47.

[2] 叶韵诗.我国高校创业教育机制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4.

[3] 费志勇,张洁茹,蒋安琪,等.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J].甘肃科技,2016,32(10):54-55.

[4] 孙景蔚,曹宏迪.论虚拟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训平台建设[J].人力资源管理,2015(9):22-23.

责任编辑:孙瑶

猜你喜欢

培养模式创新创业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高职院校创客人才培养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