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考语文的质性备考研究

2019-12-25许星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9年11期
关键词:质性高中语文小说

文学作品自古以来都是语文学科当中的重要学习媒介,尤其是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之下,文学作品的赏析能力直接体现了学生的整体文学素养。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当前阶段的高中语文教学当中尽管在教材编写、教师教学当中都已经投入了大量的精力,然而由于许多客观原因,学生对于文本的阅读兴趣不够浓厚,整体审美、欣赏水平不足,学生对于语文教材的自主学习能力还远远不够,在高中许多文本,例如小说、诗歌等文学作品的阅读当中,学生并不能够体会到思想碰撞。加之近几年高考中对于小说、诗歌的阅读的考察却仍然占据一席之地,为了能够在考试当中获得更高的分数,传统阅读教学当中过度关注学生的“答题模式”,忽视了学生能力培养和思维方式的建立。基于这一背景,当前素质教育背景下,加强高中语文质性备考,打破传统套用答题模式的教学方式,建立学生多元思维,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是诸多语文教师共同的追求。

一、质性备考呼唤原初阅读

(一)质性备考的含义

“质性备考”是改变一味追求答题模式的套用,以及大数量高强度训练的教学形态,针对学生思维瓶颈提供有效的思维方法,并进行类题训练,提升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和任务分解能力的备考学习样态。在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之下,为了能够在高强度的学习当中让学生尽可能获得高分,传统教学当中总是通过大量的高强度训练的“题海战术”,加强学生对于相似题型的答题模式的训练,让学生能够在尽可能获得高分。这种方式忽视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的提升,过度关注量化学习,忽视了知识的质性内容。

(二)原初阅读的含义及价值

“原初阅读教学”即从学生的原初问题出发,针对学生的思维瓶颈,设置语言认知情境(冲突或背景),引导学生克服功利主义并在阅读体验中获得理解力的提升,进而让学生达成更高层阶的原初阅读体验。

对于学生来说,对于文本的阅读理解能力应该是来自原初阅读体验过程当中对于文本的细细品味理解,而不是在长期的量化训练当中形成的“熟能生巧”。原初阅读对于学生来说,更为关注学生的阅读体验,也就是近年来我们常说的“体验式教学”,让学生在自我感受当中逐渐提升对于文本的理解,从而提升语言理解能力。总而言之,原初阅读教学就是将传统教学当中的量化训练带来的“熟能生巧”转变为引导学生在实际阅读当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教师在学生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甄别引导,进而更好地开发学生学习思维,在读写结合中积淀原初阅读体验。

二、原初阅读教学策略

(一)培养学生理解能力,深度体验文本内涵

体验式教学是当前教学体系当中十分热门的一个词汇,新课标更是提出了体验式教学是现代教学方式当中的重要特征,更是阅读教学当中一种重要方式。原初阅读一定程度上来说就是一种体验式学习模式,让学生在原初阅读过程当中,切身体会到文本当中表达出来的情感、内涵和文字含义。高中语文当中的文本内容相对初中教材来说,理解难度相对较大,其中蕴含的感情色彩也相对更为多元。尤其是诗歌、小说等题材,呈现的是一个复杂而细腻的世界,经过作者的细腻刻画,经由读者深度体验与解读。对于高中语文文本阅读来说,原初阅读教学要关注学生对于文本内涵的深入体会,逐渐引导学生的理解能力。原初阅读体验主要从角色体验和比较阅读两个角度来展开。角色体验角度就是要由教师在教学当中设定相应的情境,让学生能够切身体会到文本当中的某一角色当中,站在角色的角度对文本进行深刻的解读,站在“人物”要素角度,对小说“情节”、“环境”要素都加以了解分析。例如在阅读海明威的《桥边的老人》时,教师在备课时首先就要做好“功课”了解海明威的背景,解读海明威的理论内涵,读出海明威笔下老人为何对于小动物有这样的情感?情感如此强烈为何当初要抛弃?抛弃之后为何每每在桥边徘徊?而在充分了自我解读之后,可以设立特定的情境,让学生进入到老人的角色当中,逐步感受到老人的无所适从,彷徨悲苦,也更真切地体会到了战争的残酷和惨烈。

比较阅读则包括同一篇文章当中不同人物或是场景的比较,也包括不同文章当中的相似角色或是场景的比较,例如在小说阅读《祝福》对于文中关于色彩的阅读讲解当中穿插讲解《药》当中的颜色描写,《祝福》以白色为其主色调,而《药》以“黑”为主要的色彩背景。比起《药》黑色里的压抑和残酷来,《祝福》更多的是社会生活中的污浊和阴冷。比较阅读能够让学生在同类文章或是同类场景当中了解不同故事情节下的不同内涵和意蕴。

(二)突破集体应试模式,关注学生个性解读

传统高中语文课堂当中,为了能够在高考这个“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战斗”当中取得胜利,教学过度关注集体应试模式,希望能够以一种模式化答题的方式,尽可能取得高分。然而这种方式就大大忽略了学生对于文本内容的个性解读,忽视了学生阅读能力和思维方式的培养。为了突破这种量化教学模式,加强质性备考当中的教学转变,必须突破这种集体应试模式,关注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个性化理解,加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关注学生的个性解读。以小说阅读为例,傳统教学当中将小说内容进行框架内的理性分析,使得小说当中的情感无法得到深入解读,同时小说文体当中的多元性也被忽略,学生的情感领悟和审美感受逐渐被剥夺,小说个性化解读缺失,失去了其真正的魅力所在。在高中质性备考模式下,小说阅读当中必须强调个性化发展,强调小说的多元化解读,充分尊重学生的阅读感受,让学生进行自我解读和领悟。当学生投入到小说当中去,才能够与文本本身产生共鸣,从而进行深入的探索,有了一定的自我感悟之后,才能够有可能产生顿悟,才能更为深入地理解作品内涵。基于此,教师在高中小说教学当中不应该过度讲解,而要关注阅读指导,让学生成为小说阅读的主题,引导学生形成自己独立的见解。例如在《沙之书》阅读赏析教学当中,关于“沙之书”的象征意义,不同学生有着截然不同的了解,无穷大的世界、无止境的欲望、无法挽留的时间、变化无常的命运等等,这些不同的解读正是体现了小说阅读的“非标准性”,教师应当鼓励并加以引导,体现小说阅读的个性化,让学生获得自我感悟和审美理解。

(三)关注实际应用能力,加强读写结合训练

高中语文阅读的“读”是对于文字内容的吸收,而学生的“写”则是将吸收到的知识进行释放,读写结合,能够将吸收到的知识更好地转化为自我知识,通过自我文字表达,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尤其是在原初阅读教学过程当中,学生通过原初阅读体会,将最初的感悟通过文字表达出来,才能够将思维能力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在语文阅读当中若是能够引导学生通过联系情感体验和理性思考,将二者结合的内容用自己的文字进行表达,不仅仅能够让学生对于作品情感的理解更为深刻、细腻,还能够让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水平都得到一定提升。高中语文读写结合训练可以通过读书报告会的形式来展开,教师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阅读书目,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阅读并随时记录自己的阅读心得,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发举行定期读书交流会,经过学生的自主交流之后,教师再进一步引导审阅,以班级为单位进行课堂交流。这种模式让学生结合全文提炼情感之后转化为自我情感表达,深入体会文学作品当中人物情感、场景渲染。

三、总结

总而言之,在当前新课程改革全面落实的背景之下,传统高中语文教学当中的量化备考模式已经不再适用。高中语文教学也应当跟随改革的步伐,逐渐地进行转变,关注学生的原初阅读体验。不仅仅关注学生的应试能力,更重要的是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文字理解能力、情感领悟能力以及精神人格完善方面都有巨大的影响,能够培养高中生独立而丰富的个性,建立健全的人格。

参考文献:

[1]陈松.倡导语文教学改革,彰显语文学科自信[N].贵州民族报,2019-07-03(B03).

[2]王涛.一路奔跑,也别忘回归“本真”——高考语文复习关键词之“回归”[J].语文教学之友,2019,38(05):37-39.

[3]刘宏业.高考语文深度复习的实践与思考[J].中学语文教学,2019(05):75-78.

[4]黄明勇,段增勇,丁红杰.尊重个体阅读体验,提升学生语言理解力——《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原初阅读教学”实录及点评[J].教育科学论坛,2019(02):56-63.

[5]金华宇.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高考语文备考策略[J].汉字文化,2018(09):68.

[6]张华.高考语文备考的五个突破性概念[J].语文教学通讯,2017(31):68-72.

[7]陆海荣.浅谈语文阅读教学的原初体验到再创[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十四)[C].:国家教师科研基金管理辦公室,2017:2.

[8]严华.请尊重学生阅读的原初体验[J].学周刊,2017(01):150-151.

[9]张一兵.文本的阅读复权——从福柯文本的词频统计复归其原初思想构境[J].哲学动态,2015(04):33-41.

[10]沈娟.原初体验:语文阅读教学的认知基点[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1(06):39-40.

许星,湖北省咸宁高级中学教师。

猜你喜欢

质性高中语文小说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那些小说教我的事
从量化机制到质性建构——情绪话语分析刍议
AIDS患者内心真实体验的质性研究
维医治疗涩味黏液质性风湿性关节炎85例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中职护生对临床带教教师期望的质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