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文本解读向教学转化的“摆渡者”
2019-12-25常娟
文本解读能力的高低是衡量一名语文教师基本能力的一个标尺,但是,语文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再强,如果不能在课堂上让学生理解、体会和感悟,也是纸上谈兵,对教学工作也就没有什么意义而言。王君老师一直强调:“文本细读,是属于教师本位的。而课堂教学,则是立足于学生本位的。把文本解读的成果转化为教学行为,还需要很多的努力。”教师要架起文本解读和课堂教学的桥梁,把自身解读文本的成果转为学生可以感知的内容,过程是艰难的。我认为做到这点需要教师在课堂上通过有效的活动和教学环节引导学生参与其中,引导学生品读文本、讨论交流文本,借助诵读、共享、积累、仿写等方式,让学生成为作品的欣赏者和鉴赏者。引导学生学会借助教师的眼睛,去发现作品的优点所在,促使学生能够洞悉文本深处传递出的信息,体会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明晰文本所要表达的主旨,掌握作者所运用的写作手法,获得必要的阅读和写作技能。
一、贴近学生最近发展区,实现语文教学的华丽转身
文本解读的教学设计要最大限度地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教学过程也要最大限度地立足于学生的学情,为学生提供带有一定难度的教学内容,挖掘学生的潜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能够“跳一跳摘到桃子”,最终超越自身的“最近发展区”。教师的文本解读就是要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发学生的关注,设置出具有一定挑战性的教学问题和教学环节。在一次初中语文教学研讨会上,我和三位教师开展了同课异构活动,共同执教了《植树的牧羊人》,我经历了三次备课修改完善的过程:
第一次:计划借助“题目解读法”把文本的标题进行拆分,围绕“植树”和“牧羊人”两大部分进行设计。但是考虑到《圣经》里面的“牧羊人”代指基督教耶稣的救赎,主人公坚持三十年种树,开始的时候觉得自己的这个设计是创新,是找到了另一种文本解读的途径,但是结合学生的学情,考虑到我们中国的孩子在理解西方宗教思想的时候有很大的困难,这样无形中就增加了教学的难度,所以最终放弃。
第二次:借助第一自然段的第一句话来解读教材,紧紧围绕“想要真正地了解一个人,要长期观察他所做的事”来组织教学,以“牧羊人是一个人”来提取全文的信息,采用学生默读的方式分步推进:第一环节,从实践角度了解一个人;第二环节从评价方式来了解一个人;第三环节从人物描写教学去了解一人个人。但是在做了充分备课后发现,整个文本篇幅较长,学生阅读的时间不够好充足,教学目标不好完成,对学生的分析不够到位,一定会影响教学环节的推进,所以,也选择了放弃。
第三次,我又对文本进行了仔细的解读,紧扣“奇迹”二字展开教学,让荒原变为绿洲是一种奇迹的体现,采用板块式教学:奇迹的创造、奇迹般的精神、奇迹的手法、奇迹的延续;目标指向:内容梳理、人物解读、写法迁移、资源拓展。整节课环环相扣,注重了语文的言语运用、学生思维方法的培养和学习方法的训练,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得到了有效提升。可以说,这是一个比较成功的教学案例,教师在文本解读和教学行为之间给学生架起了一座桥梁,实现了语文课堂教学的华丽转身。
二、利用教材中的插图,促进学生对文本的消化理解
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要充分利用教材上的资源,借助课本上画面解读文本。首先可以利用课文中的插图,在教学中把读图和学生分析文本结合起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插图产生直观感受、感性认识,充分发挥形象思维的作用,丰富文本解读向教学过程转化的途径。然后在回归文本,进行图文互补,启动学生的理性思维,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消化。
在解读《列夫·托尔斯泰》这一文本的时候,我首先觀察了课本封面插图中的这位俄罗斯大文豪的画像,浓密的胡子像茂密的森林,为了凸显他炯炯有神的眼睛,画像还特意把眼睛的光芒加大了亮度,带给读者无限的遐想。在文本中,作者对于眼睛的描写有好几个段落,运用了很多的比喻和夸张的手法。语文教师要善于捕捉有关的资源,引领学生全面深入眼读文本,把学生对插图的观察和对文本的阅读紧密结合起来,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的这节课主要围绕“眼睛”展开,通过引导学生诵读文本中的第6、7、8自然段,提取文中关于眼神的比喻句,并学会仿写。
在解读《福楼拜家的星期天》这个文本的挥手,教师完全可以借助文本中的插图,组织学生在课堂上展开辩论,然后猜读文中的主要人物。首先要求学生根据文本中的四个人物图像或者人物的动作,仔细观察插图,在文中找出左拉、屠格涅夫、都德等作家。学生在观察插图的时候,会对每个人物的特征反复琢磨,在文本中找寻到描写这些人物的语句。通过读图、读文、辩论、再观察插图、再查找,最后达成共识,对抓住人物特征描写人物的写法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第二个途径是把文本中的文字转化为画面。课文中的插图在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比例毕竟是比较低的。例如文本《春酒》,在文本中画面是无处不在的:母亲酿酒的画面、小琦君偷喝八宝酒的画面、乡亲们喝会酒的画面、成年君琦在美国炮制春酒的画面,所有的画面,都指向春酒,所有的思念都指向母亲,都指向对故乡的思念。我用三组画面串联起零散的文字,在这些画面中间画出一个心形,在心形里面写上思念。这篇文本的解读方式看似很散,实则设计巧妙,准确地把握了散文教学的核心。我曾经观摩过张美宁老师执教的《台阶》一课,张老师采用的是图片抓拍的方式。借助“从哪一幅图中,我看到了父亲 形象”这句话来指导学生细读文本,引导学生给父亲前面加上对应的修饰词,并要求学生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语句,这篇文本在文体上看,属于小说,画面感时时处处都能体现。台阶作为小说的象征物,在文中反复出现。作者围绕台阶来修饰台阶,在文本中有很多的文字进行了细腻的描述,例如写父亲坐在台阶上沉思,父亲看着别人家的台阶发愣,父亲在台阶上摔倒,父亲把积攒下来的钱修复自家的台阶。张老师借助图片赏析、品味文本为抓手,引导学生仔细阅读文本,避免了教师简单地分析带来的乏味。由此可见,教师通过插图架起了文本解读和课堂教学的桥梁。
三、借助课堂教学活动,增加学生对文本的探究兴趣
作为语文教师,在细读文本的时候,要善于借助课堂教学活动呈现出文本解读的内容,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开展恰当的训练,利用新颖独特的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有利于学生分享语文学习的经验,达到活动充分、积累丰富的教学目的。同时,还把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的苦难中解救出来,减少了教师苦口婆心的分析讲解,增加了学生对文本的探究兴趣,有效提升了课堂教学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例如《济南的冬天》是朱自清的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作为语文教师,可以设计各种课堂活动。
创意设计一:语文教师在备课研读完文本以后,可以用导游的身份给学生介绍济南冬天这一季节的特点。可以采取这样的方法:抢答入镜、导游解读和探究生成三个环节。以文中“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这句话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解读文本。第一个教学环节先出示学生事先写好的导游词,组织学生探究济南冬天的特点,并要求学生在文中找到依据。第二个环节,就是要求学生畅谈畅游济南的感受,梳理作者的写作手法。第三个环节就是学写结合训练,引导学生仿写例句。
创意设计二:寻找济南最美的景色,开展摄影展评活动。
1.在学生对文本默读之后,采用批注的形式,引导学生选出自己最喜欢的景点,然后有感情地去诵读。
2.教师示范:最喜欢的画面是_____,景色美在_____。(在文本中找出具体的段落,概括总结这段话。)
3.学生分组交流,展示成果。
4.教师总结,升华情感。
创意设计三:在课堂上模仿中央電视台的《朗读者》节目,组织学生开展《朗读者》活动。(主要是为了加强对学生的诵读训练。课后的积累和拓展就有具体的提示),采用变体诵读的方式,设计学生的诵读活动,加深学生对文本的认识和理解。(把散文的句子转化为诗歌的形式,就是变体诵读。)教学流程具体分为三步:教师出示范语言;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及时指导;交流展示,师生共同评价。
从这个教学设计来看,教师在充分解读文本的基础上,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大胆设计了一系列的创意活动,借助创意活动,架起了文本解读和课堂教学的桥梁,实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文本解读主要是以教师对文本的鉴赏和理解为主;而课堂教学则主要是以学生对文本的鉴赏、理解为主。作为一线语文教师,要敢于转变自己的传统教学观念和自身的教学立场,把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发现和感悟通过合适的方式呈现发给学生,和学生在课堂上实现和谐共振,共同掌握文本的核心价值,达到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最终目的。
常娟,江苏省南京江宁开发区学校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