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辽河流域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群落结构及水质评价

2019-12-25李赫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22期
关键词:水质评价

李赫

摘要    采用BI指数法对辽河全流域24个点位进行水质评价,探讨辽河流域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的群落结构及水质状况。结果表明,区域内共监测到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134种,隶属于3门7纲17目36科93属,其中以水生昆虫为主,其次为环节动物、软体动物和甲壳动物。辽河水质评价结果与理化监测结果基本一致。BI指数在2.57~9.27区间内,水质评价结果为清洁的点位有6个,评价结果为良好的点位有9个,评价结果为轻污染、中污染和重污染的点位均为3个。

关键词    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BI指数法;水质评价;辽河流域

中图分类号    Q958.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9)22-0157-02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Abstract    The community structure and water quality of benthic macroinvertebrates in liaohe river basin were evaluated by BI index metho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 total of 134 species of benthic macroinvertebrates,belonging to 93 genera,36 families,17 orders,7 classes,3 phylums,were monitored in the region,Aquatic insects were the main species,followed by annelids,mollusks and crustaceans.The evaluation results of water quality in liao River Basin were basically consistent with the physical and chemical monitoring results.BI index was in the range of 2.57-9.27,there were 6 clean spots,9 good spots,3 light spots,3 medium spots and 3 heavy spots.

Key words    benthic macroinvertebrates;BI index method;water quality evaluation;Liao River Basin

辽河流域应用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评价水质自1987年开始,届时主要从生物多样性的角度开展水质生物评价[1-2]。2010年开始,辽河流域即在全省监测系统推广使用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BI指数法[3]。姜永伟[4]系统地介绍了BI指数国内外发展历史及其在辽河流域的应用情况;仇伟光等[5]在《辽河流域底栖动物监测图鉴》一书中详细介绍了辽河流域330个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耐污值。经过多年研究及实践,2018年12月25日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会同辽宁省生态环境厅发布了《辽宁省河流水质评价 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BI指数法》(DB21/T 3070—2018),该标准成为国内首个应用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BI指数开展水质生物评价的地方标准。本文在2016年4月辽河流域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调查数据基础上,采用BI指数法对辽河全流域24个点位(图1)进行了水质评价,评价结果与理化监测结果基本一致,同时也反映出生物监测表征的水质综合毒性效应和长期累积效应的特点。

1    监测及评价方法

监测方法按照《辽宁省河流水质评价 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BI指数法》(DB21/T 3070—2018)进行。理化监测结果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6]中表1进行水质类别评价。

2    结果与分析

2.1    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分类

辽河全流域24个点位共监测到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3门7纲17目36科93属134种,其中,水生昆虫117种,占种类数量的87.3%;环节动物12种,占9.0%;软体动物3种,占2.2%;甲壳动物2种,占1.5%。各科级分类系统见表1。

2.2    水质评价

应用BI指数和24项理化项目对辽河全流域24个点位进行了水质评价(表2)。监测结果表明,4月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的BI指数在2.57~9.27区间内,评价结果为清洁的点位是大三家子、滚马岭、老官砬子、清原上、鸽子洞、滴台头;评价结果为良好的点位是二道河、增家寨、孤家子、苏子河上、小寨子、观音閣坝下、孤山子、腰寨子、岔沟,且指数值在4.26~5.27区间内;评价结果为轻污染的点位是海城河、唐马寨、福德店,指数值在6.16~7.00区间内;马虎山、三岔河、下达河的指数值在5.99~7.85区间内,评价结果为中污染;兴安、七台子、黑英台的指数值8.51~9.27,评价结果为重污染。

3    结论与讨论

本次调查共监测到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3门7纲17目36科93属134种,其中,水生昆虫117种,占种类数量的87.3%;环节动物12种,占9.0%;软体动物3种,占2.2%;甲壳动物2种,占1.5%。

BI指数在2.57~9.27区间内,评价结果为清洁的点位为6个,良好的点位为9个,轻污染、中污染和重污染的点位均为3个。

辽河流域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以水生昆虫为主,蜉蝣目(Ephemeroptera)、襀翅目(Plecoptera)和毛翅目(Trichoptera)三大清洁水体指示类群及其他敏感类群广泛分布在河流上游清洁地区。以摇蚊幼虫为代表的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分布在河流中下游中等污染地区。以颤蚓科水丝蚓为代表的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分布在河流中下游污染较为严重的地区。

4    参考文献

[1] 张远,徐成斌,马溪平,等.辽河流域河流底栖动物完整性评价指标与标准[J].环境科学学报,2007,27(6):919-927.

[2] 邢树威,王俊才,丁振军,等.辽宁省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耐污值及水质评价[J].环境保护科学,2013,39(3):29-33.

[3] 赵瑞,高欣,丁森,等.辽河流域大型底栖动物耐污值[J].生态学报,2015,35(14):4797-4809.

[4] 姜永伟.两种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评价水质新方法[J].现代农业科技,2014(12):222-223.

[5] 仇伟光,王俊才,张峥,等.辽河流域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监测图鉴[M].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2014.

[6]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S].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水质评价
宿州市河流水化学特征及水质评价
阿什河哈尔滨段水质评价
濮阳市饮用水源地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研究
不同评价方法对水库水质评价的适应性
济南流域秋季底栖动物多样性研究
济南流域夏季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调查及水质评价
渭河陕西段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水质评价
汉中市兴元湖纤毛虫群落结构与水质评价
黄河兰州市区段浮游动物群落结构调查及水质初步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