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
2019-12-25何东格
何东格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做好新时代文化工作,要做到“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本文一方面阐述,“本来”与“外来”的实质内涵,即“本来”是指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外来”是指一切西方优秀文化;另一方面阐述两者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不忘本来,吸收外来,才能面向未来。
【关键词】文化 民族复兴 新时代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48-0016-02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新时代做好文化工作,需要进一步做好理论研究,任重而道远。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上的讲话》高屋建瓴,统筹全局,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针对“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研究的文献不少,本文主要阐明三个问题“本来”、“外来”的内涵,其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与“面向未来”的承接关系。
一、不忘本来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文化繁荣兴盛。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国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血脉。习近平总书记在出访俄罗斯时打过一个形象的比喻:“文化就像一条绵延不断的河流,源头来自远古,又由许多支流、干流汇合而成。”河流没有源头不成其为河流,支流不发达容易断流干涸,不穿越峡谷险滩难展大河雄姿。繁荣发展文化,也需要牢牢把握文化的內在特征,尊重规律,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开放中创新、在引领中前行。
何谓“不忘本来”?“本”在《说文解字》中:“木下曰本。从木,一在其下。【注】徐鍇曰:‘一,記其處也。本末朱皆同義。”不忘本来,就是不忘出处,不忘源头,中华文化的“本来”就是优秀的传统文化,尊重、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就是做到了不忘本来。“本来”从内涵来说分为中华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而传统文化又分为古代传统文化和革命传统文化。我们要明晰“精华”和“糟粕”,对于“精华”要继承吸收,对于“糟粕”要坚决摒弃。
任何一个国家、一个地方、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传统、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血脉、剥夺生命,就会丧失文化安身立命的根基。中华文明作为世界四大文明中唯一一个不曾中断的文明,具有兼收并蓄,海纳百川的品格,强大的包容性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要始终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深入挖掘传统文化内涵,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在接续传承中发扬光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其非常丰富的内涵,是中国社会得以延续发展的重要基因。对于其中“精华”部分 ,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有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注重修身养性的“育人文化”;有遵循客观规律办事,防止偏激的“中庸文化”;有主张博大的襟怀、协和的关系, 求同存异的“和合文化”;有主张以民为本 ,重视教化、重视人才以及明德新民的“人本文化”,处处都闪耀着历史的辉煌和现实的光芒。传统文化中也有“糟粕”。我国存在民族文化的某种失根现象,一方面,一些宝贵的文化传统 ,如作为进德修业之本、立人之道、立政之基的诚信传统常常被忽视、甚至被败坏;另一方面 ,几千年所积淀的消极文化因素,如官本位、等级特权观念、对权力的过分崇尚和追求、经验主义和无所不在的人情文化 ,对作为现代化特征的理性精神文化形成了巨大的阻滞作用 ,加上资本主义唯利是图的推动,使得腐败成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 ,严重影响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和民心民智的凝聚 ,削弱了国家民族的软实力, 制约了现代化的进程,所以我们必须对优秀的传统文化以温情与敬意加以传承 ,又要对其消极因素进行批判与规避 。
同时 ,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革命传统文化也需要传承。从井冈山、延安到新中国形成的革命传统,如长征精神、延安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北京奥运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同样是宝贵的财富, 我们均应加以传承。
“不忘本来”,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多元文化长久共存共生共进优势出发,探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和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革命传统文化。资政育人,审慎地从古今中外文化发展的整体文化视野和中国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历史脉络中找到优秀文化的蕴意,建设现代化大厦的源头活水。“不忘本来”,需要我们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觉醒中的文化觉醒、民族复兴中的文化复兴、民族自觉中的文化自觉、民族自强中的文化自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吸收外来
何为外来?就是指世界上一切外来的优秀文化。自古以来,国家和国家、文明和文明的交流交锋交融就从未中断,利玛窦是中国最早的天主教开拓者之一,他带来的西学开始了晚明士大夫学习西学的风气。近代以来,鸦片战争之后,面对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内忧外患,中国人民风雨飘零,在内外因的共同影响下,晚清的大批知识分子急于寻求一套新的价值与观念体系,推动社会的变革与秩序的重建,从而帮助中国走出落后挨打的历史困境。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已经出现了一种新的历史意识,那就是吸纳了西方启蒙史观与朴素社会主义文化因子的未来主义历史信念:即历史不是循环的而是进步的。在此之后,以严复的《天演论》为代表的进化论思想在社会上广为传播,这就使得未来主义的历史信念逐步走向了世俗化。随着大批英美自由主义思想论著的引入,以功利主义为基础的自由主义价值观开始形成。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极大地推进了西方各类思潮涌入中国,《新青年》所倡导的“民主”与“自由”的新文化思潮,则进一步激发了个人主义思想的觉醒。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理论话语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并最终成为了最具影响力的社会思潮。作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它在此后的中国革命与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引领作用,并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伟大的胜利。从那个时候起,如何正确地对待外来文化就成了一个重要且必须面对的问题。思想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灯塔,习近平总书记讲话指出,理论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对于一切有益的知识体系和研究方法,我们都要研究借鉴,不能采取不加分析、一概排斥的态度。
对于外来的文化:一要有宽广的视野,博大的襟怀,会通的范式,而这正是中华文明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二要对其精华和糟粕进行清醒的判断和选择,吸纳其有益的部分;三要使之本土化,从中国实际出发,在与本来的文化传统融合中实现创新,以建立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的文化体系。“吸收外来”,要求我们不仅要继承中华传统文化,还要学习和借鉴所有外来的优秀文明文化,经验证明,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为我们党所掌握,并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取得成功,关键在于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作为指导思想,发挥马克思主义学科阵地,加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深入研究和阐释,加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增强辩证思维、战略思维、全局思维、创新思维,更好的服务国家现代化建设。为此,必须保持高度的文化自信,尊重自身的优秀文化传统和经过实践证明的理念和思想,这应当是国家实现向创新型转型和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标志。这就是我们对于外来文化的态度,既要通,还要精,更要使其“本土化”。
三、“不忘本来”和“吸收外来”的关系
“不忘本来”和“吸收外来”在本质上是相向的、统一的,决不能将之分裂开来、对立起来。这里的关键是要做到恰当、合理、适当。为此,要把好两个关口:一是国外的一切文化成果,我们都要以一种高度的审视视角,严格的选择标准,予以汲取或者摒弃,既不报成见,也不抱偏见。另一方面,必须分清楚“主体”和“客体”,不可使“洋资源”喧宾夺主,造成主体弱化。这就要求我们在吸收撷取域外文化时,一定要鉴别、择取,去芜、取精,同化、吸收,而绝不能是不分青红皂白,兼收并蓄,囫囵吞枣,积食成痞。
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为我们党所掌握,并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获得成功,关键更在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我们要努力做到的是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性,使两者互为作用,交相辉映,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四、面向未来
不忘本来和吸收外来是辩证统一体,在思想上认识到这一点,在实践中践行这一点,面向未来,就有了坚实、深远、丰厚的文化根基。“面向未来”,提炼中国经验,用中国文化思想体现学术的中国、思想的中国,引领民族文化复兴的伟大实践,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中国力量。
十九大报告对未来中国30年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全方位的规划,而在文化层面就是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要求我们必须把文化发展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密切结合起来。面向未来,就是要清醒认识世情、国情、党情,根据时代发展变化的要求,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发现新矛盾,解决新问题。特别是,要深入研究文化发展中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为党和国家的决策服务,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服务,再造中国新文明。“面向未来”,在“不忘本来,吸收外来”的比较、对照、批判、吸收、升华的基础上,把中国实践总结好,为解决世界性问题提供思路和办法,体现原创和时代性。
总结
不忘本来,就是不忘国情民情社情,不忘改革实践,不忘历史传统和现实任务,不忘国计民生与使命担当;吸收外来,就是吸收国外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坚持一切从中国的实际着眼,从改革的要点着力,从发展的需要出发;面向未来,就是在不忘本来和吸收外来的基础上,沿着既定的道路、朝着既定的方向、向着既定的目标全力以赴,奋勇前进,用不断深化的改革实践和无比丰硕的发展成果强有力地检验和确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深邃内蕴与恢宏意涵。
参考文献:
[1]秦亚青.研究设计与学术创新[J].世界經济与政治,2008,(8).
[2]胡显章.不忘本来 吸收外来 创造未来 自觉持续推进大学文化建设[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03):45-47.
[3]陈来.道德建设要“不忘本来”[J].现代教学,2014(20):1.
[4]曹效生.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论述[J].理论导报,2014(05):6-7.
[5]李英桃.不忘本来 面向未来:建构中国特色女性主义国际关系理论[J].妇女研究论丛,2016(04):22-23.
[6]艾斐.不忘本来 吸收外来 面向未来[J].先锋队,2016(19):8-9.
[7]陈湘桂.不忘本来 吸收外来 面向未来[J].当代广西,2017(01):33.
[8]徐宁.驱蔽与反思:建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两创”思维[J].贵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7(03):50-53.
[9]付文佳,刘伟.“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历史逻辑[J].党政干部学刊,2017(10):11-13.
[10]鲜开林.《礼记》人权文化基因的辩证思考[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1):77-84+2.
[11]江承华.不忘本来 吸收外来 面向未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J].理论学习,2017(08):4-5.
[12]朱永刚.习近平意识形态思想建构探析[J].武陵学刊,2017(01):45-50.
[13]刘星. 清末民初东传科学影响下康有为今文经学的嬗变[D].山东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