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环境下林业工程造林管理策略探析
2019-12-25永兴才仁
永兴才仁
摘 要 林业工程造林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在新时代林业发展战略背景下,表现出鲜明的技术性、策略性等特征,需要进行系统谋划。基于此,在简要阐述当前林业发展政策的基础上,从造林准备、技术运用、管理方式、人员培训等角度,系统地分析新时代环境下林业工程造林的管理策略,从而指导造林工作的开展,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 林业工程;造林管理;工作策略
中图分类号:S725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9.26.035
近年来,我国政府部门遵循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制定出一系列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林业政策,强调坚持以营林为基础、以培育森林资源为重点,注重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进行多层次、多林种、多树种且多形式的造林工作;既要抓好新造林,增加森林面积,又要管好现有林,提高森林质量。因此对林业工程造林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而新时代环境下所催生的诸多新理念、新技术、新手段则为提高造林工作质量提供了有力支撑,值得林业研究人员展开深入研究和分析。
1 立足林业工程技术来设计造林工作方案
造林,在直观层面上表现为简单的植树活动,然而特定区域中的树木、植被、动物在相互作用过程中构成了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而且此生态系统又处于区域自然系统之中,会受到区域气候和气象条件的影响。造林人员只有立足于林业生态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特征,科学合理地选择树种、进行整地、制定造林计划,才能提高造林工作质量,营造和谐的林业生态与自然生态系统,实现树木、植被、动物的健康成长。当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造林人员主要是依据个人的主观经验和对区域林业特征的直观认知,来制定和实施造林工作方案,表现出明显的随意性大、工作效率低等问题,成为新时代环境下林业工程造林管理工作的一个突出短板。近年来,我国林业工程领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借助于先进的工程技术,大大增强了对林业生态系统研究、森林资源培育、林业资源开发利用和林业产品加工处理的能力[1]。从而也为制定和实施造林工作方案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支持。基于此,我国地方政府应加强对林业工程技术的应用活动,系统研究各区域自然生态系统、林业生态系统、土壤与水资源特点、单个树种与植被特征,继而确定造林的树种类型、分布方式、搭配方法以及平整土地的技术和策略等。由此形成更加科学、合理的造林工作方案,统领相关工作的进行[2]。
2 根据标准化技术严格规范管理活动
造林工作涉及造林时间、造林方式、造林维护等诸多方面的内容,每一项内容都直接影响甚至是决定着最终树木、植被的质量情况。然而,造林工作过程中的每一项内容又表现出鲜明的专业性、技术性等特征,必须采用科学的方法确定造林、方式、维护方案才能有效地促进林木的健康成长。当前,我国大部分地区造林工作都是由普通民工根据直观经验而随意进行的,尤其是部分地区存在资金紧张、工作任务重等问题,从而更是采用粗犷性的方式进行造林活动。这无疑弱化了造林工作质量,影响到苗木健康成长及其在防风、固土、保水过程中的作用,成为当前林业工程造林管理亟待解决的又一突出问题[3]。针对这一问题,地方政府应细化造林工作流程和内容,立足于造林工作经验以及科学技术在造林工作中的研究成果,建构起系统化、标准化的造林工作标准。如采用林业工程技术确定种植的树种之后,要明确规定人工造林的密度、补植改造培育设计密度和抚育补植密度情况,详细说明苗木装运方式、防风干措施、土沟深度、摆放角度、培土防风和踏实措施,而且还要详细规定栽植点与大树和天然幼苗、幼树的距离情况,苗木罐的水高等。这一系列标准为造林工作人员提供了清晰的工作方法,不仅能提高造林工作过程的规范性与科学性,还能增强造林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制定清晰的造林工作标准,并严格按照标准实施造林活动成为当前我国地方政府高质量、高效率地进行造林工作的关键所在。
3 采用大数据技术进行苗木跟踪管理活动
大数据技术既是一种海量数据统计、分析与输出技术,同时也是一个信息采集、传输与存储平台,是实现对目标对象精准监测、分析与指导的重要辅助手段,具有良好的普適性特征,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在造林、护理工作中也需要积极引入大数据技术,进一步支撑相关工作的进行,提高工作的科学性与效率。1)在苗木种植之前,需要为每一颗苗木设置一个“二维码”,详细描述苗木的名称、属性、栽植时间、具体位置,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在苗木之中植入一个“定位芯片”,从而利用大数据管理平台移动客户端设备和PTK定位装备来确定每一株苗木的位置和生长情况,及时发现苗木存在的缺水、病害、虫害和营养不良等问题,方便工作人员能够在第一时间采取切实有效的处理方式。2)大数据系统需要广泛搜集特定苗木生长条件、生长特征等方面的数据信息,从而采用大数据计算技术,来精确测算出每一类型苗木最优的生长条件,最佳的病虫害预防方式和最有效的修枝、灌溉、除草措施等。这无疑为工作人员提供了更加系统、科学的工作指导,提高了苗木栽植、养护工作的质量。3)大数据系统还可以采用大数据、云计算、智能感知、智慧控制技术,智能测试苗木的湿度、雨水、流量以及土壤水分情况,根据大数据系统中的数据分析技术来确定苗木干旱状况和需求水量情况,最终再使用智慧控制技术来有效地控制终端洒水设备,为苗木灌溉,甚至还能够科学调整水质酸碱度和营养成分,提高苗木维护质量。
4 遵循技术造林原则开展人员培训活动
传统凭借人员的经验和直观认知来进行造林活动已不再适应新时代对于高质量、高效率、高水平造林工作的要求,技术造林将成为未来造林活动的主要趋势。这既能大大节省劳动力资源,降低造林经费,同时也能够提高造林工作质量和效率,更好、更快地推动造林工作的发展。然而,所有的技术都是由人来研发的,而且也是由人来进行操作活动的,因此拥有高素质且能持续发展的人才是推动技术造林工作发展的关键所在。基于此,地方政府要充分遵循着技术造林的原则进行人员培训活动。1)要明确规定各个人员的工作岗位,可以是制定造林工作方案、进行苗木维护活动,也可以是设计和操作大数据系统等,保证每一个人员都有明确的工作内容和技术学习导向。2)需要对人员进行系统、全面的技术培训活动,使其掌握苗木造林、苗木维护工作中最先进的技术手段,而且能够将该技术应用于具体的造林和维护工作中,发挥其应有的技术价值。3)鼓励工作人员根据工作特征,展开自我学习活动,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并鼓励工作人员将个人日常生活中创新设计的技术提交给工作单位,从而推动技术系统的创新与升级。在此过程中,地方政府也需要采用外出学习、参加培训班、主题讲座和专题论坛的形式,为工作人员提供专业学习的机会,从而进一步提升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
5 结语
当前我国政府十分重视造林工作,对于造林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地方政府需要改变传统的以工作人员主观经验和直观认知为主的造林工作方式,而是要充分重视技术造林的重要性,立足林业工程技术来设计造林工作方案,根据标准化技术进行严格规范管理活动,采用大数据技术进行苗木跟踪管理活动,遵循技术造林原则开展人员培训活动,从而推动造林工作的发展。这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需要地方政府给予足够重视,提前进行技术探索和工作布局。
参考文献:
[1] 李怒云.造林质量管理的参与式研究与创新[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7.
[2] 青海林业局.青海省营造林质量管理技术手册[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9.
[3] 刘甫兴,提高营造林质量的关键技术和管理措施[J].南方农业,2017(8):48-49.
(责任编辑:刘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