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应有所坚守
2019-12-25贾卉
自第八次课改以来,关于《语文课程标准》的各级各类解读出版物和培训数不胜数,今年统编版教材又全面推开,在这些不断跟进的推动中,老师们重新定位目标,认真研究学生,细致解读教材,课堂正在发生着静悄悄的改变。但是,我们也发现部分老师在把理念化为行动的过程中,为了凸显理念,往往出现形式大于内容的现象,不自觉地就会矫枉过正,甚至搞“二元对立”。我以为这样对待阅读教学是不理性的。作为母语课程,语文富有它自身发展的传统性、规律性,我们必须在尊重语文的基础上才能言及改革。尊重语文,就要坚守它某些灵魂的东西。正是这些营养,让我们的文化自古至今奔流不息。
一、坚守语言的品味,让课堂成为语言的盛宴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课标》)语言文字所包蕴的丰富内涵,需要个体心灵的沉潜,需要静静把玩、体验。反思现实的语文课堂,我们发现这样几种忽视语言文字的倾向。
浮于文本,忙于拓展。对于文本内容还没有好好学习领会,就匆匆结束,开始大量的貌似有关的课外知识拓展。比如,学习《鞋匠的儿子》,忽略这篇演讲稿的精彩,匆匆结束文本,却忙于去拓展林肯当上总统后的丰功伟绩和他最后的遇刺。这样的教学还被美其名曰由课内向课外的拓展,美其名曰是视野的放宽。
疏于品味,忙于图片。文字只有通过自己的品味,自己的想象才能最大化的发挥它的魅力,但是我们却常常在学生刚刚接触文本时,就忙于呈现大量图片。看上去课堂温馨优美,但是学生缺失的恰恰是对语言文字的品味、体验。这些不适时的图片让学生一次次失去了与优秀的语言精神会晤的机会。比如在学习《草原》一文时,老舍文字的清新、独到是需要学生细细品味的,但是,我们却总是在学生还没有体会到文字的魅力时,就匆匆去进行图片欣赏活动,去进行所谓的想象说话活动,将学生对文字品味、体验的空间挤压到没有任何发挥的余地。
淡于内容,忙于表演。好的表演多发生在对文本有深刻领悟的基础之上。但是,在短短四十分钟的课堂内,为了能让表演“挤”进来,牺牲的常常是学生潜心文本的时间。还没有读懂文本,吸收语言,表演就已经锣鼓喧天地开始了。演的人常记不得词,表情失當,动作错误,看的人常哄笑一团,常意见纷纷,也常自得其乐。
流于散点,满堂练说。这样的课堂不断出现说话训练点,表面上看注重了语言的训练,但是细究下来,我们却发现每一处说话要么空间太小,内容明显概化泛滥;要么脱离主旨,为说而说;要么缺乏审美,背离人文。一堂课,你说,我说,没有倾听,绝少分享,重复着大致相同的言语,简单肤浅。
一堂语文课,对文字的坚守应该是其学科特色之一。那么,基于文字,我们到底应该做些什么?什么才是对学生有用的?
1. 静心体味,入情入境。“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究其源,对语言的体味是很个人的感受,所以《课标》才一再重申“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在语文课堂上,我们不需要太多干预,太多介入。拓展、图片、表演都是依附于文本而存在的,它们不能也不应该喧宾夺主。语文课上,我们真正应该做的是在提炼出有价值的问题后,舍得让出时间给学生与文本接触的机会,让学生与语言直接接触,静心阅读、体味,让他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与体验。印象最深的是在学《肥皂泡》一文中第4自然段时,我以“读读文字,想想生活”为抓手,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学习。交流中,有个学生一口气谈了他多达三处的体验,角度不一,精彩纷呈——
生:(若是扇得好,一个大球会分裂成两三个玲珑娇软的小球)我也有过这样的体会,那时特别开心。作者写得这样仔细,当时应该也是特别开心的。
生:(这时大家都悬着心,仰着头,停着呼吸)一连三个动作,让我感到当时大家都很紧张,也许还会想用手去捧着它,不想让它破裂。
生:肥皂泡太美丽了,肥皂泡破裂了,那些眼泪一半是肥皂泡的水,一半是因为自己的泡泡破了有点伤心。
我想,只有时间和实践才能酝酿出如此美丽的语言之旅。
2. 读写结合,悟情悟写。《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只有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才能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语言的实践方式有很多,而读写结合无疑是其中有效的方式之一。潘新和教授认为:“从广义上说,阅读只是一个过程或手段,写作、言语创造、言语生命的自我实现才是语文教育的终极目的。”因此,我在阅读教学中始终注意挖掘合宜的读写结合点,留足“写”的时间,将“写”落实。
在阅读教学中如何挖掘合宜的读写结合点呢?我以为,读写结合最大的优势在于与文本结合的紧密性,在于随课堂情境而生发的兴趣,因此在设计读写结合时要紧紧依附文本,要找准学生的兴趣点,不能流于散淡。比如《普罗米修斯盗火》一课,我在学生的情绪最饱满的时候,抛出了读写结合的话题:孩子们,这样一位为了人类的光明甘受无休无止,无穷无尽惩罚的大神普罗米修斯,人间协会想给他颁奖,你觉得给他一个什么奖?要为他写一段什么样的颁奖词呢?请你来帮助人间协会写一写。这样的读写结合,注重的是文字的本身,留有足够的空间给学生想象发挥。既是对文本的关注,语言的训练,也是对美的一种熏染,一种宣扬。
学生们当堂的练笔很精彩,如——
生:普罗米修斯,你为了人类盗取火种,你为了人类甘受惩罚,你为了人类忍受着没有尽头的痛苦,你的精神感天动地。高高的高加索山,重重的铁链锁得住你的身体,锁不住你的灵魂!你顽强不屈,你造福人类,人类将永远铭记您!(生2、生3……略)
话题合宜,学生不但会饶有兴趣地讲,还会积极主动地讲,这样的状态也能激发孩子本身语言的潜能,使得语言的表达更趋完善。
3. 比较阅读,深度思考。很多文字的体味是在比较中越来越明晰的。比较阅读可以是文本间纵向和横向的内容比较,可以是作家之间风格的比较,可以是相同或不同写法的比较,如此等等。在比较中,文字才能更彰显其匠心独运,才能发现妥帖与精妙。如,我们在学习郑振铎的散文《燕子》的时候,我们将它与科普类文本《燕子》进行比较阅读。在比较中学生明白了散文语言与说明文语言的区别,明白了散文这一文体的随性、自由和凝聚矛盾又和谐地并存。再如,我们学习《普罗米修斯》,将它与《钻木取火》的故事进行比较,在比较阅读中,引发了学生进一步的思考中西神话的不同,激发学生的阅读和思考热情。
二、坚守以读为主,让课堂成为“读”堂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由此可见“读”作为一种语言学习的方式由来已久。无论哪种形式的读都是一种语文学习的实践。读是手段,也是方法。阅读课堂应在“读”中推进,在“读”中丰富积累,增强体验,培养语感。当然,这里的读不单纯指朗读,它还包括默读、诵读。以此观照一线的课堂,我们发现存在着“一少两多”的情况。“一少”自然指的是课堂读得少,“两多”主要是“问题”多,教师讲得多。这“两多”是相辅相成的。在这样的课堂中,教师为了课堂的推进,不停地提问,学生忙于机械地应答。常常是一个问题出来,学生要做的只是配合地将这个问题的答案开个头,于是教师就开始了抽丝剥茧式的分析讲解,看上去似乎层层递进,严谨完美,但是谁是学习的主体呢?“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究其实,它缺失的正是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学生通过朗读所获得的个体体验。在这样的“两多”情况中,我们所追求的不是指向学生的发展,而是教师个人魅力的展示。
其次,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小组合作学习也存在着“一少两多”现象:读书少,讨论多,交流多。小组内通常见孩子们浮光掠影地一读而过,甚至根本不读,就开始了所谓的讨论、交流。浮浮躁躁,叽叽喳喳,最终不知所以然。在随后漫长的交流中,我们听到的多是概念化的理解,很少涉及语言,结合语言来谈。在浮躁的阅读中,学生所能获得的仅仅是一个大概的印象。我们无须责怪孩子,也不要怀疑小组学习的时间不够长。真要改进,就请从读开始,让读贯穿。
坚守“读”书的语文课堂,我以为有以下特质。
1. 读应以课堂基本的方式存在着。读是基础,即所谓不读熟不开讲。一篇课文,一定要想方设法让学生读熟读透后再谈理解体验。在这方面,尊敬的于永正老师一直以来都如此开始他的阅读课堂。看似家常,却每每让我们叹为观止。他的课堂总是想方设法设计出各种形式的“读”,学生被他激发,被他点燃,欲罢不能,不厌其烦,一遍遍积极踊跃地读,这是他课堂永远的最绚丽的风景。比如,在《爬天都峰》一文初读时,于老师巧设“挑战”诱发了学生读的激情,课堂中书声琅琅,学生读得有声有色。从心理学角度看,任何一种学习都不是独立存在的。这样的读势必伴随思维的活动,它直接提升的将是学生的语感,学生对文本更深入的认识。在于老师的课堂,我们总是觉得他引领学生对课文的学习从来都是得心应手,水到渠成,我想这与他对朗读的高度关注是密不可分的。我们在佩服的同时不妨来反思自己:备课中,我们的精力都在挖空心思设计新颖的话题,我们单独关注过读吗?我们在课堂中舍得将时间这样用于读吗?相较之下,我们真的要头涔涔而汗潸潸了。
2. 读应以课堂中体验性活动的方式存在着。在这样的课堂中,“读”始终以一种体验性活动的方式贯穿于课堂中。活动是体验产生的基础和前提,体验只能产生在活动中。活动强调经历与参与。身体去经历,心灵去感悟。而语言的学习其实是一种体验,心灵的体验。达成这样体验的有效手段之一就是读。体验的存在和发生,使读不仅仅是获取信息的过程,更是学生有效获得知识学习的途径,形成学习的能力。叶老指出:“朗读要设身处地,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尽情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要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如此读来,文章才会有滋有味,读才能真正成为学生达成体验的一种有效手段。比如《景阳冈》一文中,武松在酒家喝酒时候的四次“叫道”,一层一层铺陈出武松的酒量过人,胆量过人,体会到什么叫做“艺高人胆大”。同时也能感受武松的鲁莽。而店家前面都在好好说话,可是当武松喝了十八碗酒后提着哨棒就走的时候,店家一连两次“叫道”,既可见店家的善意,同时也可想见大虫的凶猛可怕。可以这么说,这里完全可以将对语言的品味交由学生通过朗读来实现。记得窦桂梅老师在引领学生学习此类经典文本时说:“回到朗读,回到常识。朗读,再现世界的一種方式;朗读,读的是感情,更是感受。”因此,我觉得读在课堂应回到属于它的位置。
坚守读书,在读中体验,在体验中读,语文才有了意义,有了生命。
(贾卉,特级教师,南京市拉萨路小学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