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奏好整本书阅读“三部曲”

2019-12-25范华仙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2019年12期
关键词:三部曲水浒传整本书

范华仙

一、阅读策略指导课内导读课

根据国家课程设置,语文课每周要完成既定任务,留给教师课内指导学生阅读整本书的时间是有限的。实际操作中,整本书的阅读大部分是学生在课外独立进行,这便要求学生有“独立阅读能力”,即“自能读书能力”。对于小学生读《水浒传》原著来说,独立阅读是有一定难度的。统编教材五年级名著单元安排了《水浒传》的阅读,这样编排的目的,是让学生在最好的年龄接触最经典的作品,并喜爱上经典。

心理学研究发现,学业任务完不成的原因通常有两种:一是缺乏动力,二是任务难度过大。“习得性无助”“拖延症”等现象在整本书阅读中屡见不鲜就源于此。课内前阅读,主要任务就是把书推到学生面前,调用阅读策略,解决阅读动力问题,降低阅读难度,实现“课内学法,课外运用”。目前,国际化的阅读策略主要有:预测、质疑、图像化思考、判断、推论、类比、联结、批判性、提高速度、自我监控。统编教材从三年级开始,每个年级都安排了独立阅读策略单元,教师应该用这一阅读策略来指导自己的教学。

1. 提出问题,激发阅读兴趣。提问指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从不同角度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不同的观点和批判性的思考。《水浒传》最吸引学生的是什么?毫无疑问,是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教学时,可先引导学生阅读季羡林先生回忆自己少年时偷看闲书,背诵“一百单八将”座次的趣事,儿童诗《街头》中,小作者沉迷于“‘黑旋风大战‘浪里白条”。然后,通过电视剧片段及相关资料,了解《水浒传》的文学地位和重要影响,可以引导学生回忆上述片段中关于《水浒传》的部分,针对内容提问:“一百单八将”是谁?他们有什么故事?他们的座次是怎么排定的?“黑旋风”为什么要大战“浪里白条”?如何大战的?大战的结果怎样……学生循着明确的问题去阅读《水浒传》,阅读就成了寻宝之旅,阅读兴趣油然而生。

2. 运用预测,形成阅读期待。古德曼认为,阅读是建构意义,而在建构意义的过程中,猜测、预测、推论是不可或缺的心理行为。预测,指读者根据一定的线索去猜测内容。预测的思维过程就是把已有的知识经验与阅读活动结合起来猜测阅读的材料,在不断假设、验证中证实或推翻之前猜测的内容。《水浒传》导读课上,以课文《景阳冈》为引,武松又饥又渴之时,看到“三碗不过冈”的酒旗,预测他会怎样做?店家劝他不要上冈,他会听从吗?武松不听劝,上了景阳冈会遇见老虎吗?……这样读到一个阶段,停下来思考故事接下来的发展走向,边读边猜,边猜边找答案,循环往复,让阅读充满快乐和期待,充满挑战,学生在学习中对整个故事的起承转合有了完整印象,对武松形象有了最初的认识,初步领略到《水浒传》的魅力。这样“得法于课内,运用于课外”,学生在自读其他部分时也这样运用预测策略,注意力会一直为生动的故事情节所吸引,持续的读书热情和有效的阅读策略,将保障学生顺利读完整本书。

3. 快速阅读,持续阅读热情。在实践中,常常有学生一开始被老师的导读课吸引,有了读书的欲望,可一翻开书,读了没几页,便搁置不读,且越是篇幅长、难度大的书越容易出现半途而废的现象。作为古典文学代表作之一的《水浒传》绝对是鸿篇巨制,读来耗时长,且社会背景复杂,文白夹杂略显晦涩,学生阅读难以持续的概率更是大大提高。因此,整本书阅读首要的目标,就是帮助学生顺利读完整本書。导读课上,教师就要给予学生信心,告诉学生:能把这本书读完,你就成功了一大半。可以通过“四读一览”,即概读、跳读、寻读、连读、浏览,实现快速阅读。如在《景阳冈》中,就可以抓大放小,抓住重点 “武松打虎”进行跳跃式读。除与统编教材同步的策略外,其他策略也可渗透其中,如联系《李逵打虎》,比较“打”的不同;联系《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领会“打”的精彩;联系《醉打蒋门神》等其他以武松为主角的章节,感受、评价武松形象;绘制思维导图、武松人物素描;《武松打虎》小剧场趣配音等。基于有效策略指导的课内前阅读课,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把书推到他们面前,进入他们心中,产生阅读的欲望,让他们有意愿、有热情地去读整本书;更为重要的是给学生阅读的“金钥匙”——阅读策略,学生带着这把“金钥匙”,在阅读中推进,最终实现高效阅读。

二、有趣任务调控课外中期阅读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引导和维持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创建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使学生拥有学习的主动权。学生的学习不单是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更应该是学生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通过新经验和原有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充实和丰富自身的知识、能力。

“半途效应”揭示小学生年龄小,自制力较弱,自我监控能力有限。在较长时间的课外整本书阅读过程中,教师若当“甩手掌柜”,学生持续阅读就可能夭折。此时,将“阅读整本书”这个大目标化为小阶梯——“用任务来调控学生的课外阅读”就变得极为重要。

在《水浒传》阅读中期,我把目光聚焦课堂之外,以国际阅读素养的两种情境、四种能力为依据,通过设计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任务,调控学生的课外阅读,让他们在没有家长和老师的监督下,仍有主动阅读的兴趣,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做到高质量阅读,最终形成基本的阅读能力。

1. 制作“好汉卡”,引导提取信息。提取信息的能力主要是指学生在阅读文本后,能从中提取某些信息的能力,包括能提取直接陈述的信息、隐含的信息,能从多个段落章节中提取信息,能提取多个信息并进行简单概括、比较分析等,这是小学高年级学生必须具备的能力。

《水浒传》“一百单八将”一直为人们津津乐道,有些学生尤其是男生会像季羡林先生那样热衷于背“座次”。在阅读全书过程中,可引导他们制作“好汉卡” (见下页),让学生一边阅读,一边直接从书本中提取最简单的信息填写在卡片上,这样一个小任务是阅读视觉化过程,也是梳理全书的过程。

2. 绰号大解析,解释整合观点。形成解释的能力主要是指学生在阅读文本后,能利用文本中的多个信息并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对相关问题做出合理化解释的能力,包括对文中关键词语、句子、段落的解释,对文中的人物形象、思想情感以及对文本表达形式的解释等。水浒“一百单八将”个个有自己的绰号,关胜为什么叫“大刀”?鲁智深为什么叫“花和尚”?李逵为什么称“黑旋风?”他们的绰号能互换吗?这些绰号取得好吗?如果不合适,你会重新给取个什么绰号呢……绰号大解析任务完成,需要建立在提取信息的基础上比较、联结等协同作用,有助于解释整合观点这样较高层次的阅读能力的形成。

3. 好汉故事会,整体感知形象。整体感知的能力对学生要求更高,主要是指学生在阅读后能对文本内容、人物情感等有一个比较全面、客观的感知能力,包括对整个文本的主要内容或一个、几个段落的主要内容,对主要人物或几个人物的感知,了解文本的表达顺序及方法,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等。

水浒“一百單八将”的座次排行是综合多方面考虑的。大刀关胜在梁山泊英雄中排第五,马军五虎将排第一位,竟然比上山更早、武艺高超的林冲还要靠前,其祖先关羽的影响力是重要原因。这样的社会性问题,小学生却未必理解,他们心中必会有自己崇拜的英雄好汉。设置“绘制肖像展” “好汉故事会” “重拟英雄好汉排行榜”等活动,让学生聊聊自己心目中的英雄好汉,可以整体感知英雄形象。

4. 小小辩论赛,促进反思评价。反思评价是阅读能力的最高层级,要求超越文本本身进行阅读求知、思考、论辩,有助于发展学生思维的创造性、批判性等素养。批评家金圣叹先生曾言:“少不读《水浒》。”确实,《水浒传》好汉中三教九流均有,他们大口喝酒,大口吃肉,打家劫舍,替天行道,不少人做事仅凭一腔热血,为着兄弟义气不计后果,书中充斥血腥打斗场面。十一二岁的少年,正在逐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他们血气方刚,或许会盲目模仿好汉的所作所为,做出冲动的事情来,那样将严重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做出违法乱纪的事。辩论赛辩题“少可读《水浒》”“少不读《水浒》”,将学生从人物崇拜故事中拉回现实,清醒、理智地去看待《水浒传》中的英雄好汉,去反思他们的行为,明辨是非,思考和我们生活的联系,在辨析中学会评判,学会在阅读中做一个理性的有正确价值观、人生观的读者。

三、相应活动进行课内交流提升

有布置,有检查,整本书阅读活动任务才有实效。学生在课外独立或合作完成中期任务后,课内开展相应活动:知识竞赛,引导关注细节;剧本表演,重组内化语言;比较人物,多元评价,锻炼思维……在一个个的活动中,检查学生阅读效果,在交流中提升,在提升中逐步形成阅读素养。

“课内策略指导+课外任务调控+课内交流提升”的整本书阅读三部曲,从知识积累、能力提升、策略建构、精神成长四个角度出发,以课程化的形态,以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促进核心素养为目标,引导学生反复阅读,不断发现,让阅读逐步深入,逐步指向学生的阅读素养及核心素养,引领学生以成熟阅读者的姿态走向未来的生活。

(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猜你喜欢

三部曲水浒传整本书
《论语》整本书阅读
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
低年级整本书阅读的推进与测评
“粗放式”整本书阅读实施概要
读《水浒传》,看北宋社会风俗
真正的好汉——读《水浒传》有感
低年级写话“三部曲”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三部曲
设计·教学·反思——唱好主问题教学“三部曲”
试论《水浒传》的道教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