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糖尿病肾病MHD应用综合护理效果及对动静脉内瘘影响评价

2019-12-25陈雅希黄柳莺陈梅珍

糖尿病新世界 2019年21期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综合护理干预内瘘

陈雅希 黄柳莺 陈梅珍

[摘要] 目的 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在糖尿病肾病维持血液透析(MHD)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对动静脉内瘘的影响。方法 选取糖尿病肾病MHD患者80例,均为2016年4月—2018年4月期间该院收治。就采用常规干预(对照组,n=40)与综合护理干预(观察组,n=40)的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内瘘使用情况展开比较。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血糖水平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内瘘成熟时间(4.7±1.3)周相比对照组(5.9±1.8)周明显较短,患者血流量(234.8±12.7)mL/min相比对照组(224.6±9.2)mL/min明显较多(P<0.05);对照组、观察组内瘘1年通畅率分别为75.0%、9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动静脉内瘘有效保障糖尿病肾病MHD效果的关键,积极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护理效果显著。

[关键词] 综合护理干预;糖尿病肾病;MHD;内瘘;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9)11(a)-0141-02

糖尿病肾病患者病变后极易发生肾功能衰竭,晚期患者需接受MHD治疗。而动静脉瘘是维持血液透析的常见血管通路。动静脉瘘通畅是确保患者血液透析治疗的关键[1]。多数糖尿病患者常有外周动脉硬化、静脉回流障碍等症状,导致动静脉瘘难度增大,成功率大大降低。该研究充分结合了糖尿病的特点[2]。长期高血糖、血脂代谢异常、炎症和血管舒张功能障碍是导致动静脉瘘功能障碍的主要危险因素。研究表明,临床护理不当往往导致动静脉瘘并发症[3]。如何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延长内瘘的使用寿命,如何做好动静脉瘘维护尤为关键。为此,该文探讨了综合护理干预在糖尿病肾病MHD应用效果及其对动静脉瘘的影响。现分析2016年4月—2018年4月间该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MHD患者80例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糖尿病肾病MHD患者80例,均为该院收治。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40)与观察组(n=40)。所有患者符合糖尿病肾病診断标准。血液透析3次/周,4 h/次,并签署同意书。观察组:男女比率为21:19;年龄 32~75岁,平均(48.5±7.1)岁;病程3个月~10年;对照组:男女比率为22:18,年龄 34~76岁,平均(50.1±7.3)岁;病程 3个月~11年;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对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根据患者的基本疾病和血液透析需要,实施饮食干预、药物指导、血液透析和血管通路维护。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1.2.1 心理指导  血液透析一般情况下耗时较长,糖尿病肾病患者在透析时极易出现焦虑、紧张等负性心理情绪,丧失治疗疾病的信心,护理人员通过给予患者分享既往成功救治病例或临床经验,进行糖尿病肾病MHD相关健康知识宣教,并针对其制定个性化健康计划,增强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了解,同时指导患者选取恰当的运动方式,引导患者养成健康行为习惯,有利于转移患者注意力,促使心理疏导更具针对性和个性化。

1.2.2 重视糖尿病专病护理  增强患者自我管理血糖的意识,要求患者定期监测血糖指标变化情况并进行详细记录,遵医嘱给予正确治疗,严格控制血糖等指标,积极做好感染预防措施,将糖尿病并发症对内瘘的影响降至最低化,同时注意观察其他并发症情况。责任护士需对患者及家属做好糖尿病相关知识的健康宣教,对患者健康饮食进行正确指导。

1.2.3 动静脉内瘘护理及锻炼指导  糖尿病肾病患者行动静脉内瘘手术治疗后,护理人员需密切观察内瘘有无出现渗血、局部水肿等不良情况。为减少感染,需确保患者局部皮肤保持干燥状态;为避免和预防患者由于血液循环障碍导致内瘘阻塞情况的发生,注意防止压迫术臂,并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内瘘相关知识的健康宣教,指导患者正确执行健瘘操,对患者内瘘功能进行定期评估,为患者可以提前正常透析做好充足的准备。内瘘术后2周即可拆线。透析后穿刺部位切忌不要沾水。指导患者及家属学会正确观察和维护动静脉内瘘,一旦发现内瘘血管杂音消失及触摸内瘘血管震颤消失需立即就医。注意穿宽松舒适的衣服,加强保暖,睡姿正确,以免对局部造成压迫,撞击。根据患者个体情况选择适度全身运动或有氧运动。操作时,护理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无菌技术操作标准,动脉端于瘘口5 cm 以上选择穿刺点,动静脉穿刺点相距8~10 cm,并做到有序、定点,不做区域化穿刺法,尽量避免在同一条血管上进行短距离的双点穿刺关注再循环问题。促使患者意识到保护新成熟内瘘的重要性,首次穿刺安排临床护理经验3年以上且穿刺技术较好的护士进行操作,可提升一次穿刺成功率[4]。

1.2.4 中医护理  ①饮食调护:采用药膳展开补虚扶正护理,即针对肝肾阴虚型,取百合15 g、枸杞15 g炒菜,2~3次/周;针对肾阳虚型:可取肉桂10 g,山药20 g炒菜等。②失眠干预:取耳穴压豆技术应用,每周开展3次,对肾、神门、心等几个穴位进行选取,每次按压3~5 min,3~5次/d。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糖水平变化指标;包括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 h血糖;空腹血糖;②对比两组内瘘成熟时间、血流量;③对比两组并发症率。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前后血糖水平变化情况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血糖水平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内瘘成熟时间、血流量比较

观察组内瘘使用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内瘘1年通畅率分别为75.0%(30/40)、95.0%(38/40),以上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血栓形成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5%;对照组血栓形成3例,狭窄2例,感染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5.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糖尿病肾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肾功能衰竭疾病,临床上主要采用血液透析维持治疗,患者在血液透析治疗时需要充足的血液,治疗时常采用动静脉内瘘的血管来为透析治疗提供充足血量。因此保持血管通路功能是确保患者透析成功的关键。动静脉内瘘极易并发血栓、感染。因此加强动静脉内瘘的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或避免血栓、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延长内瘘的使用时间。有效地维护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动静脉内瘘,对维持性血液透析具有重要意义[5]。而长期的血液透析极易引发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出现紧张、焦虑等严重负性心理情绪,并且大多数患者对血液透析缺乏有效认识,导致治疗期间配合度较差,疗效不佳。临床上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健康宣教等综合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自体动静脉内瘘失功是由于内瘘血栓形成和内瘘狭窄等危险因素造成的,糖尿病肾病患者往往会并发持续性糖代谢紊乱及周围血管病变等病症,极易引起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膜增厚以及管腔变小,从而形成血栓;因糖尿病本身的特殊性,此类患者发生感染、心脑血管事件的几率较大[6]。研究显示[7],糖尿病肾病患者控制血糖、防治并发症、营养支持是改善生活质量的关键,并发现共轭亚油酸对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及血脂改善具有重要作用,控制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糖尿病肾病MHD患者在使用动静脉内瘘进行透析时,如不能及时采取正确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则極易出现血液反流的现象。

[参考文献]

[1]  赵亚琴.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实施以亚麻酸膳食为主的综合护理对动静脉内瘘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8,32(13):35.

[2]  吴丽民.健康教育联合常规护理在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糖尿病肾病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效果观察[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7,36(21):32.

[3]  张云霞,张一,韩晓.护理干预在预防动静脉内瘘狭窄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12):64.

[4]  彭小梅,刘园园,吴潮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失功的危险因素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7,20(1):14.

[5]  许海燕.综合护理措施对动-静脉内瘘患者护理效果及预后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7,36(12):12.

[6]  魏煜锦.综合护理干预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J].医学信息,2017,30(7):138-139.

[7]  王彩虹,宋洁妮,赵玉.优质护理对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闭塞的预防作用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14):210-211.

(收稿日期:2019-08-06)

猜你喜欢

糖尿病肾病综合护理干预内瘘
自体动静脉内瘘护理8要点
高频超声监测自体动脉静脉内瘘术后并发症的价值
贝那普利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
产后乳腺炎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探析
黄葵胶囊联合缬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
终末期肾脏疾病患者的病因分析
两种治疗方法对动静脉内瘘穿刺镇痛效果比较
动静脉内瘘应用单纯纱布折叠指压法压迫止血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