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主探学,阅读教学的范式探索

2019-12-25陈朝玉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2019年12期
关键词:草原文本课文

陈朝玉

一、自主探学教学范式的特征简述

自主探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唤醒儿童成为主动的学习者、探究者、参与者,使儿童以探索者的姿态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在自主学习、自我探究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发展思维。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把握语文课程的本质和儿童乐于探索的特点,引导他们自己发现问题,自主学习,主动探究,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探究文本的知识内涵和表达秘妙,让学习真正发生,让探学贯串始终。

二、自主探学教学范式的实施方略

(一) 课程层面:突出语言运用

著名特级教师潘文彬指出:“语文是唯一以言语形式作为主要教学内容的特殊课程。”“每篇课文都有其独特性,其在用词造句、语言风格上各具特色,都是独特的‘这一个。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去关注文本的遣词造句、语言风格,在理解语义、揣摩语用的过程中,能够从语言表达的秘妙形式中领悟到语言的思想感情和精神情味,探寻和发现语言的特点和规律。”

(二) 教学层面:关注语文要素

一个文本,学生最应该学的,教师最应该教的,就是它的教学价值,即语文要素。准确把握语文要素,语文教师责无旁贷。如何发现和提炼出语文要素,准确选择适宜的内容来教来学?第一,是依据统编教材的单元主题来定。统编教材每个单元除了有明确的人文主题,还有明确的语文要素,这是我们教学的出发点和依据。第二,要根据文本体式来确定教学内容。即这种体式的文章该如何阅读、关键在哪里、怎么去把握,体式不同,教学重点也不一样。第三,是根据学情来确定教学内容。即学生自己能看懂哪些部分,看不懂哪些部分,自己能体悟到的是什么,不能体悟到的是什么,这些教师要心中有数。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说:“越是重要的教学价值,越隐藏在课文(文本)的深处,也就越难发现。我们还是采用笨办法,那就是自己朗读、独立思辨,在朗读中发现感到陌生的语言材料,有‘陌生感的地方往往隐藏着富有教学价值的教学内容。”

(三)学法层面:自主合作探究

1. 落实自主预习。自主探学是建立在学生课前自主预习的基础上的。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语文学习中,课前预习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和习惯,预先了解课文的内容、结构和写法。从文本阅读的经验来看,大概80%的内容学生能够自己读懂,只有大约20%的内容是难点。如果学生课前就已经清楚自己什么是懂的,什么是不懂的,那么对于课堂学习来说,就会有更明确的目标和针对性,学生会自主地靠近“最近发展区”。对于教师来说,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成为可能,也便于采用适宜的方法促进学生理解难点,提高学习的效率。

2. 开展合作学习。古人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虽然自主探学的显性特征是学生个体积极主动地学习、质疑、探究,但仍然不能忽视小组合作学习这种重要的学习方式。由于学生年龄尚小,知识面较窄,阅读理解能力不强,特别是整体把握语言形式和领悟有较深内涵语句的能力不够,因此,学习伙伴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讨论交流是不可或缺的。

3. 主动质疑探究。《语文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提出:“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因此,阅读教学应引发学生对文本语言的深度阅读,鼓励个性化阅读,鼓励对文本产生质疑。所以,唤醒学生的问题意识,用学生的“问”驱动他们的“学”,这是学习发生的前提。学生的提问可能琐碎、浅显,甚至不得要领,教师需要在倾听的基础上,结合文本教学的核心目标对问题进行梳理、概括与提炼,形成紧扣核心目标的能够贯穿教学始终的核心问题。这个核心问题具有思维的含量和思考的空间,是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这类问题不仅应该指向文本思想内容,也应该指向文本表达方式。

三、自主探学教学范式的板块设计

(一) 课前初探,整体感知

学生课前的初探性自主學习非常重要,这是学习的开端,是学生走向“最近发展区”的自我觉醒和自主实践。在这个学习阶段,从认读生字词、识记生字、读通读熟课文到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作者、提出疑问,环环相扣。其中,整体感知是重中之重。这是一项重要的阅读能力,而形成这种能力的重要方法就是阅读实践。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 疏字面。这一步以正确、流利地通读课文为主要学习任务和目标,学生自学生字新词,做到读正确、认清形、能书写、知大意。例如,学生自主预习《草原》这一课时,要正确认读“渲染、勾勒、迂回、襟飘带舞、鄂温克、羞涩”等词,会写“毯、裳、蹄、腐、羞、涩、微”等生字,要探究识记的方法,联系上下文,借助工具书理解“渲染、勾勒、翠色欲流、迂回、襟飘带舞、羞涩”等词语。

2. 抓信息。边读边想,圈画批注,借助文字探寻课文所描写的具体事物、事实、现象,捕捉有效信息,把文字和具体事物联系起来,知晓课文主要内容和写作顺序,披文入境。通读课文能够感知《草原》一课先写了草原迷人的景色,接下来写草原人民欢迎汉族客人的热闹场面,再写我们和蒙古族同胞一起敬酒、唱歌、跳舞等欢快场面,体现了蒙汉情深。学生学习用小标题的方式简洁概括各自然段的大意。

3. 入画面。J. M.索里说:“儿童如不具备联系物体或者物体图像与符号的经验,则可能不会敏于学习阅读。”影响儿童阅读理解的重要因素在于表象的生成和发展程度。教师要指导学生在自主预习《草原》的过程中,学会把文字还原成鲜活的画面,也就是一边读,一边想,在头脑中“过电影”。这样,在学生的大脑中形成了草原恬静、美丽的迷人画面;出现了蒙古族同胞欢迎汉族客人的欢快画面和蒙古包内外人们一起敬酒、唱歌、跳舞的画面,学生在“过电影”的过程中,感受到草原的美和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好客。

(二) 课中深究,聚焦内核

自主探学要聚焦内核,发展学生的言语智能。我们应该以此为目标,设计自主探究学习活动板块,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透过文字体会作者思想感情,揣摩表达顺序,领悟表达方法,让语文学习成为实践、探索、建构的过程,促进语感形成和能力发展。

1. 品味语言。《草原》第1自然段的写法很有特色,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琢磨语言,弄清哪些语句是直接写草原景色的,哪些语句写的是作者的感受。在此基础上,感知作者写草原景色的美,是用“直接描写+表达感受”的方式来表达的。

2. 体察情感。把课文生动的语言和作者的真情实感联系起来,使自己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发生共鸣,从而明白作者到底为什么而写。触发学生情感共鸣的方法,对于《草原》一课来说,就是披文入境,以读悟情。无论是写草原的迷人景色,还是写蒙汉情深的热闹场面,都需要入情入境地朗读,想象画面促读。学生口发其声,眼观画面,心悟其情,在朗读中和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

3. 感悟文理。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回到全文,回顾课文精彩场面,“反刍”课文精彩之笔,欣赏和评价课文表达效果,明白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从而领悟并学习作者布局谋篇、遣词造句的技巧。要引导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疑问,發展独创性思维能力。如对第1自然段优美的文字,就可以提出问题进行探究:作者用“直接描写+表达感受”的方式来写草原的迷人景色,读读想想,这样写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学生围绕这个问题进行讨论、探究、比较,在探学过程中领悟到:这种写法比单纯的景色描写更能表现出作者看到草原愉快的心情,由作者的感受来衬托草原的美,也更能让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三) 课外转化,阅读实践

学生言语智能的发展必然要经历课内学习到课外读写的实践过程。主题阅读、整本书阅读、海量阅读能够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习阅读、学会阅读。这种阅读不仅仅是信息的获取,还在由量变转向质变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语感和思维能力。而仿写训练、主题探究、故事交流、报刊编制、舞台剧本等形式多样的探学实践对学生的钻研精神、互动组织、人际交往、言语智能的发展更是大有裨益。

1. 强基础。教师要帮助学生把所学到的具有生成价值的语文元素连成线、铺成面,编织到他们已有的“网”上去。课堂学习中,学生要学会用各种方法进行总结和梳理,将语文知识和能力在多样具体的情境中连接起来,完成立体的建构。

2. 搭支架。学生可以用谈读后感或写简短读书笔记等方式,回顾学习过程,梳理学习方法,总结学习得失和感受,不光要知道自己学到了什么,知道自己是怎样学到的,还要反思学习过程的不足,从而搭建语文学习的支架。

3. 促转化。教师设计多样化的综合性练习作业,或是开展课外阅读等实践性活动,让学生熟记、巩固已掌握的带有规律性的知识和技能,使之转化为自己的能力,且逐步熟能生巧;借助迁移规律,让学生在多样化情境中举一反三,发展学习成果,将掌握的知识、技能付诸实践。学习《草原》一课,怎样让“直接描写+表达感受”这一写作知识真正进入学生的知识系统?光记概念是不行的,必须进行写作实践。习作课教师应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运用这一写法进行写景实践活动。在写作实践中,学生将景色描写和自己真切的感受结合起来,更能表现事物的特点,体会也更深刻。

自主探学阅读教学范式,在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基础上,体现“让学”理念,关注语文要素,聚焦语言内核,让学生的语文实践有明确目标,个性探究有清晰方向,学生学得主动,教学成效更显著。

(作者单位:南京市六合区程桥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草原文本课文
讲解《草原图》
《当周大草原》
一生的草原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背课文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可可托海的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