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少年偶像教育的解读及思考

2019-12-25李雨晴

西部学刊 2019年15期
关键词:榜样教育青少年

李雨晴

摘要:简述了当前青少年偶像崇拜的多样化、善变性、表象化特征,分析了青少年偶像教育面临的不可控及偶像市场浮躁等问题,就加强青少年偶像教育引导提出了构建积极健康的社会环境、营造宽松开放的生活环境的建议。

关键词:青少年;偶像教育;榜样教育

中图分类号:C913.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CN61-1487-(2019)15-0095-03

偶像崇拜通常指个体对其信仰着的物或人不加怀疑盲目追逐的极端现象。在现代社会,青少年的偶像崇拜一直是一个热门的话题,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偶像崇拜的影响已经辐射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其对青少年带来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负面的影响。

一、新时期青少年偶像崇拜的主要特性

(一)多样性

在上世纪50-60年代,作为传统思想教育的“榜样教育”曾发挥着极大的作用,英雄主义文化的大氛围培育了大众对英雄主义的崇拜。在那个年代,青少年的偶像是王进喜、雷锋、刘胡兰、保尔、焦裕禄等英雄人物,那时候的中国正处于百废待兴的时期,每个人的心中都怀有强烈的爱国情怀。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大量西方文化涌入我国,冲击了国内的文化市场。尤其在21世纪,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传播媒介也是越来越丰富,传统的自上而下的榜样教育模式完全被打破。学生可以从各个平台获取偶像信息,对于偶像的选择也是各有不同,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大众对偶像的选择也在变化,青少年的追捧对象也呈现多样性的特点。

(二)善变性

偶像崇拜的善变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现阶段偶像市场变化过快,偶像爆红速度和方式也是层出不穷,青少年的偶像更换速度也在加快,青少年对偶像的崇拜呈现出善变的特性,具体表现为对偶像的更换速度快,并且呈多向性发展。二是娱乐圈鱼龙混杂,偶像爆红的速度快,淘汰的速度也一样快。在这个全民偶像时代,经常有突然走红的现象,而青少年对偶像的选择也多是根据群体的取向来确定,根据偶像主流趋势的快速更换,青少年的选择也呈现一种善变性

(三)表象化

青少年对偶像的选择很少会根据社会主流价值观的选择走,他们对偶像的喜爱多是浮于表面,而不注重内涵。青少年对偶像的选择往往都是看感觉,始于颜值也终于颜值,并没有去深入发掘该偶像究竟能够带给他们什么正能量。

二、当前青少年偶像教育面临的问题

(一)偶像教育的不可控

在上世纪50-60年代,青少年认识了解偶像只能来自于课本、广播、新闻这些媒介,在这个基础下教师对于学生的引导有一个范本,我们所有积极倡导的,需要大家去学习的东西都处于教师的可控范围内。但是自改革开放以后,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再加上传播媒介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青少年的追捧对象多以娱明星居多,而对传统道德偶像则报以冷漠的态度。在这样的氛围下,教师对学生进行偶像教育就有非常大的难度。

第一,青少年对偶像的选择具有盲目性。在这个小鲜肉横行的时期,青少年对偶像的选择往往是注重表面,而不是探究偶像具有的内在价值。第二,娱乐圈鱼龙混杂,在这个全民偶像时代经常有当红明星被爆出不良事件,这样的事件一旦爆出并坐实对处于青春动荡时期的青少年的心理极容易产生阴影,也很容易影响青少年的价值观建立。第三,榜样一般是由社会主流文化树立,而偶像的选择则是来自与学生自身,现阶段偶像市场变化过快,偶像爆红速度和方式也是层出不穷,青少年的偶像更换速度也在加快,教育者无法快速配合主流媒体,导致偶像教育完全超脱了当年的榜样教育变成了不可控制的因素,逐渐成为教师无法把控的教育。

(二)偶像市场不完善

青少年处于成长成才的重要时期,在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存在青春期、叛逆期,是其社会人格走向成熟的重要阶段。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的青少年具有很大的可塑性。他们能够快速接受新鲜事物但对新鲜事物的辨别能力并不完善,因此处于这个阶段的青少年很容易受到情感冲动的误导。

现阶段偶像市场也同样正处于不完备的阶段,从近些年来说的偶像练习生团体成为现在青少年学生热捧的对象。练习生,是从韩国引进的一种造星模式,几乎每个公司都有大批的新秀储备,公司根据规划会定期进行选秀,当自身充电完成遇到机会便可风光出道成为艺人。对国内来说,“练习生文化”还是一个比较空缺的市场,国内就业竞争压力大,而明星是一个在外人眼里光鲜亮丽的工作,所以有明星梦想的人很多,尤其在练习生这个平台出现后,一些初高中学生开始选择这条道路,想要一战成名。

目前國内当红的“偶像养成类”综艺十分火热,再加上艺人年龄呈低龄化发展,这使得正处在青春期阶段的青少年竞相模仿。在追捧自己喜爱的偶像同时,去模仿偶像走过的路途,有很多青少年在本该接受义务教育的阶段辍学去进行练习生的训练,正处于青少年阶段的学生并不能完全理解目前的偶像市场的杂乱现状,他们经验不足、做事冲动,又常常被情绪误导,很容易造成偏激思维,他们只能看到明星的光鲜一面,并不能理解做艺人也是需要学习的,除了基础的才艺之外,人品、三观也是重中之重,一个偶像不仅仅是靠着皮囊能唱会跳,是需要起到给社会传递正能量的作用,而这些是需要经过正确引导和时间的沉淀后才能够积攒起来的。

现如今娱乐圈艺人不敬业、专业技能差等问题较多,大众传媒炒作手段恶劣,再加上娱乐圈中公众人物本身也存在着诸多恶性行为,一些艺人走红后爆出吸毒、家暴等恶性事件,仅2018年一年从李小璐出轨到范冰冰偷税,再到翟天临的学术造假事件等等,一个个当红明星的人设崩塌事件更是对青少年正确的价值观建立造成了阻碍。在现阶段我国社会环境中的明星被给予了过高的希翼,这种被赞美搭建起来的高塔一旦崩塌对成人来说尚且是一种负担,而不用说处于青春期阶段的青少年群体。目前来说,娱乐圈中的明星大多数是暂时无法承担公众道德的是非,不具有榜样的力量。这样一个还不完善的练习生文化和混乱不堪的娱乐圈真的能成为青少年的偶像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三、加强青少年偶像教育引导的建议

(一)构建积极健康的社会环境

1.提高偶像自身素质

在中国这样一个法制社会,每一个公民作为社会中的一分子,就必须遵守社会的行为准则。而偶像作为家喻户晓的公众人物,更是要用比他人更加严格的道德操守来要求自己。偶像作为公众人物具有示范性,需要担当更多的道德责任,权力和责任是相等的,偶像拥有常人不具备的优势条件,那么就应该比一般人承担更高的道德要求,首先自身就要有强烈的法律意识和基本的道德操守,树立正面的榜样人物形象,将弘扬中华名族传统美德作为自己的使命,积极承担相应的责任与义务。作为公众人物,牢记自己的使命,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杜绝网络媒体炒作,做一个真实的自己。作为偶像不能只专注从艺,学艺先做人,提高自身的素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也尤为重要,能夠用理智战胜欲望,以实际行动使自己成为真正合格的、值得青少年学习的榜样偶像。相关管理部门也应当出台相应的政策将对公众人物社会责任管理落到实处。目前我们对于偶像所具有的社会责任的执行仅仅停留在对其道德谴责的层面上,这样的行为并不能规范其行为。在语言无法对其产生约束的情况下,必要的法制手段应该出台。

2.加强媒体环境管控

随着国家实力越来越雄厚,经济发展迅速,我们的文娱生活水平也逐步提高。所以,现在这个阶段的人们对于生活是有着更加丰富的需要,不再是对文化和娱乐的基本的简单需求了。人民对于文化娱乐方面有了更多且更高的要求,而网络作为大众传媒的一种表现形式,是社会信息传递的主要渠道,也是这个时代大众信息获取的主要形式。青少年在现阶段对于网络信息的鉴别能力还未完善,他们无法自己判断媒体所塑造在眼前的偶像的是非对错,面对网络舆论盲目跟随,冲动消费,不正确的进行情感宣泄,这都将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影响。所以面对这个快速变革的世界,我们对于媒体环境的管控也应该有更高的要求。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相关智能部门应更加有力有效地做好传导和文化娱乐工作,更加自觉地承担起作为大众传媒的责任,而大众传媒也应该减少以炒作、抄袭等恶劣方式求出路的现状,应该在党的正确领导下,争取落实公众媒介物的责任意识,主动与公众人物共同承担起正确导向作用,为青少年营造积极健康的社会环境。

(二)营造宽松开放的生活环境

1.对家长和教师方面的要求

父母是与子女接触时间最长的人,父母的言行举止对子女的影响尤为深远,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在家庭中起着重要的榜样作用,有多数孩童在最初的偶像原型选择中都是以自己的父母作为模板,所以作为父母以身作则十分重要。父母在家庭中创造一个自由开放的良好生活环境,注意对青少年的偶像教育也是至关重要,青少年在这个阶段往往会伴随叛逆逆反心理,家长一味对偶像的阻挠反而会引发孩子的反感,作为父母应当多一些时间来主动去了解和关注大众偶像,缩小与孩子之间的距离,去发现青少年眼中偶像的发光点并尝试去理解,青少年对偶像的选择很大一部分来自于某些方面的情感缺失,父母应该循着这个点去弥补与孩子之间的隔阂和情感上的缺失,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让青少年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青少年成长阶段中,教师同样是很重要的角色,据调查分析大部分教师对学生的偶像崇拜现象并不关心,并在一定程度上同家长一起对青少年“追星之路”进行干涉。作为教育者,教师在“泛偶像时代”应当打破自己的枷锁,消除对大众偶像的芥蒂,以学生的视角去了解接触偶像,从偶像身上提取可以学习的优点,教会学生正确认识和辨别偶像,引导青少年找寻到适合自己的偶像,青少年在这个阶段对偶像的喜爱是浮于表面的,教师要做的不应该是干涉和抵制,而是正确引导青少年去了解偶像光鲜生活的上的另一面,以现在比较火的练习生为例,除了帅气的外表,练习生在训练生涯中的认真、坚持的意志品质,面对舞台困难时努力克服的勇气,面对不理解和嘲讽时的坚持等。引导学生褪去偶像的光环看到偶像身上所散发的个人魅力,指导其发现并学习优良的品质和勤奋的努力才是面对偶像时代作为教师应该去做的。早期的榜样教育对现阶段的青少年来说已经起不了太大的教育效果,不如将旧榜样与新偶像做结合,寻找他们身上的共同点,让偶像教育朝着更为完善的方向发展。

2.青少年提高自己的辨识能力

除了外界因素外,青少年自身也应该有所提高。偶像最初是“青少年自我崇拜、自我认同的一种独特的行为方式,并通过这种方式反映自身对时代精神、对主流道德观念的认识、理解甚至是价值诉求”。青少年的偶像选择很大一部分基于自我认知。正确认识自己,“泛偶像”时代要想正确辨别优质偶像,还是需要其提高自身的辨别能力。青少年正处于社会化的重要时期,偶像的选择决定了青少年社会化转变的方向,提高自我认知能力,使自身对偶像的崇拜从表面转为内在,发掘偶像的优秀意志和精神。认真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能从偶像身上的学到的很多,一个演员要对自己的舞台和工作负责,而作为粉丝也应当学会“在其位谋其政”,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应当认识到自己所肩负的重任。新时代的发展离不开新一代的责任与担当,我们能为国家做的就是提升自我辨识能力,对偶像不是一味盲目崇拜,而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让偶像力量成为成长道路上的指明灯。

四、结语

用偶像教育的方式进行榜样教育是目前国内比较提倡的榜样教育改革方式。我们提出的偶像教育,就是在社会的引导和干预下,通过对自我认同的人格形象地感知和理解,使人们受到启迪和鼓舞并进而自觉效仿的教育活动。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对青少年进行相应的偶像教育的研究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柏宏媛,李博涵.偶像教育与青少年价值观的塑造[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3(4).

[2]喻浩.中学生偶像崇拜的现状及教育引导研究[D].西南大学,2009.

[3]李勃,丁萍.新媒体时代青年“泛偶像化”解读[J].中国青年研究,2013(9).

[4]雷开春,孙洪彬.关于青少年榜样教育与偶像崇拜的心理调查及思考[J].青年研究,2000(5).

[5]蓝强.从偶像变迁看青少年成长[J].思想理论教育,2010(16).

[6]吴榕升,张晟铭,沈佳鑫,黄晓冬,郑伊雯.青少年榜样与偶像教育的融合探究[J].海峡科学,2017(10).

[7]薛晓阳.偶像教育:教育理论的新概念[J].教育评论,1997(1).

[8]丁恺.关于青少年偶像崇拜及榜样偶像教育的调查与思考[J].无锡教育学院学报,2005(Z1).

[9]郭青,李奋生.“泛偶像”时代青少年榜样教育的困境与出路[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7(1).

猜你喜欢

榜样教育青少年
青少年发明家
试论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的榜样教育
试论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的榜样教育
探析酒店专业学生就业中的榜样教育
榜样教育:小学生教育的应有之义
基于社会学习理论构建大学生榜样教育体系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
关爱青少年的“三个一”
暖其行 正其行 22 名“五老”与30 名失足青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