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济南长清灵岩寺佛学碑刻“义理”思想初探

2019-12-25梁琛高英华

西部学刊 2019年15期
关键词:义理

梁琛 高英华

摘要:济南长清灵岩寺碑刻诗文蕴含着丰富的佛学“义理”思想:晋代高僧竺僧朗作为灵岩寺开创者,用“微尘”“大方”表达其富有特色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法定禅师作为灵岩寺开山之祖,其思想孕育着“建大功德”“无量福田”“佛法坚固”之佛学文化,是“福生”功德观和“虚无”价值观的重要体现;仁钦和尚阐释了自己对佛教义理的感悟,认为“善利”“直路”“不谢”“济人”“指人”“施人”是最大的乐事。灵岩寺诸位高僧的佛学“义理”思想,不但丰富了中国佛学文献的相关内容,而且对于深入研究山东佛教以及地域文化具有一定积极意义。

关键词:济南灵岩寺;碑刻诗文;佛学义理

中图分类号:B94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CN61-1487-(2019)15-0057-03

济南长清灵岩寺位于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东南灵岩山之阳、泰山西北麓,是我国著名佛教圣地之一。唐代李吉甫编纂的《十道图》中,把灵岩寺与浙江天台山的国清寺、江苏南京的栖霞寺和湖北江陵的玉泉寺誉为“城内四绝”。宋代卞育《游灵岩记》称“齐有灵岩寺,居天下四绝之一。海岱间山水之秀,无出其右者”。①灵岩寺自晋代始即有佛事活动,苻秦永兴中(公元357年)始建佛寺。北魏太武帝太平真君七年(公元446年)遭灭法之劫,诏诛天下沙门,寺院全部被毁。北魏孝明帝正光年间(公元520-525年),重修寺院,灵岩寺佛教从此兴盛至唐宋明清各个朝代,形成规模宏大的古代建筑群。灵岩寺享誉海内外的千佛殿内有四十尊宋代塑罗汉,被称为“海内第一名塑”。清代《灵岩寺·殿阁》记载:

“考诸碑记,在昔希有如来居此证道,岩栖霞止,未有室庐。石赵时,神僧佛图澄亦曾来此一游,未尝久留。苻秦永兴中,竺僧朗卜居于此,始建精舍数十区。元魏太武用崔浩言,诛天下沙门,毁佛寺时,前之精舍,鞠为茂草矣。至孝名帝正光初,法定禅师始建寺,为开山第一祖。原建之寺,在今寺东北甘露泉正西。唐贞观初,三藏和尚陈玄奘,曾在此译经,故惠崇长老改迁今寺。宋景祜中,琼环长老,更扩广之,殿阁廊庑愈宏壮矣。”②

长清灵岩寺曾有高僧晋竺僧朗、北魏法定禅师、唐贞观初玄奘(三藏和尚)、贞观中惠崇、景祜中重净、大观初仁钦、皇统中宝公,元初福公,明永乐年间普照、至珍及万历初真可等僧人住持居住。灵岩寺留有多篇历代高僧的碑记、游记、诗文等,蕴含着丰富的佛学“义理”思想,不但丰富了中国佛学文献的相关内容,而且为深入研究长清灵岩寺佛学发展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原始资料。

一、晋竺僧朗的“微尘”“大方”世界观和人生观

清代马大相编纂的《灵岩寺志·序》载:“泰岱之麓绵亘数百里,奥室精蓝所在都有。其西北隅烟云迤逦,结成钳字者为灵岩,相传竺法师郎公卓锡处。”③竺僧朗曾在灵岩寺讲经,《神僧传》载:“朗公和尚说法泰山北岩,下听者千人,石为之点头。众以告,公曰:‘此山灵也,为我解化,他时涅槃,当埋于此。卒于山,年八十有五。传衣钵者记取,数百年后,能使一切学人,来观仰焉!此灵岩所本来也。”[1]35僧超榕《陪喻道台憩甘泉亭分韵》曰:“朗公说法地,冠盖屡经过。簇马入林闹,灵禽向客歌。残碑依殿古,怪石旁僧多。不朽骚人事,甘泉赋薛萝。”灵岩寺有《重修千佛殿记并词》曰“灵岩禅寺者,峰连岱岳,谷号金舆。朗和尚开山于初,则七帝承风而遥礼。定禅师弘法于后,则四众德而皈依。”[2]176关于晋代竺僧朗“修书”“?遗”“说法”之内容,罕见于《高僧传》及各种佛学文献之中,《重修千佛殿记并词》记载一段文字可以窥见竺僧朗佛学义理的基本“说法”:

夫金轮御世,道化敷于四洲;玉历授时,仁风被于九月。然有功限于齐量,势穷于舆图。未尽人天,宁遍沙界。惟夫佛者四生,慈父三界。明师于微尘中,含授大方世界。非少非多,以刹刹那倾过。百千万劫无久无速,来而非来;降王宫而离兜率,去而非去;坐双树而入涅槃,修而无修;历三祇而成万行,证而无证;空十地而具三身,半偈片言照昏途之朗矩。千函万轴,越苦海之迅航;此其等世界于鸿毛,视功德于滴水不溶。拟议岂可思量,乃其时节因缘各成初愿。于是随机应世,劫分后先,说法度生,土有净秽,惟华藏世界娑婆。层在十三劫,贤慈尊释迦;名当第四,过去庄严,未来星宿,俱有千佛,圆果十方;历穷三世,数等恒沙。性海无邊,心光遍摄。尘沙刹镜,不隔毫端;十世古今,未移当念,是故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况供千尊,已该无量;一闻名号,早脱轮回;但睹光明,即登极乐。信解者自证无生;迷惑者竟沉有漏。此诸方耆宿,借严饰以启真缘;历代王臣,假檀施以明信力。燃慧灯以继日月之光,浚灵源以滋江海之润者也。[3]

《重修千佛殿记并词》不仅用“四洲”“三界”表达宇宙万物世界,而且还通过“微尘”“大方”等词语,反映竺僧朗等灵岩寺高僧蕴含特色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微尘”是世界上最小的分子,几乎到了被人们忽略不计的地步,灵岩寺的高僧们甘把自己当成万物世界中的最小分子,“明师”甘愿掩埋于“微尘”世界之中,虽属世上最微小颗粒,但却能容纳和包涵“大方”世界之中。无论事物多少、时间长短、经历什么苦难和挫折,来去生死、得失功德、机遇因缘、荣誉净秽、贤慈尊卑等都会“性海无边”“心光遍摄”,不被各种名利劫难所迷惑,“十世古今”无论是“无量轮回”,还是“光明极乐”都会将世界上的一切看成微乎其微,“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以远大的志向和宽阔的胸怀融入于“大方”世界之中,从而使“佛者四生,慈父三界”更有价值和意义,才能实现“燃慧灯以继日月之光,浚灵源以滋江海之润”。

二、法定禅师“福生”“虚空”的功德观和价值观

有关法定禅师佛学思想,罕见于其他佛学文献之中,灵岩寺《齐州景德灵岩寺记》《游灵岩寺记》《灵岩寺田园记碑》《灵岩开山祖师像图记》《灵岩寺记》《灵岩寺重修五花殿记》等碑刻记载内容,蕴含有法定禅师佛学“义理”思想。如宋张公亮《齐州景德灵岩寺记》记载:“按《图经》,本希有佛出现之地。后魏正光元年,法定师始置寺,有青蛇白兔、双鹤二虎之异。”[1]45宋卞育《游灵岩记》载:“智者劳心,愚者劳形,劳心者殆,劳形者疲,曾不知云霞栖心息形,自在地也。仆方衮衮于簿书间,不能同芘蒭④ 众诵贝叶文,优游周旋于此,良可愧怍。”[1]47金明昌六年(1195年)《灵岩寺田园记碑》记载:“济南灵岩寺自法定禅师肇建道场,于今几千载矣,峰峦奇秀,祠宇雄丽,号天下四绝之一。比邱恒二百余众,虽四方布施者源源而来,然其衣食之用,出于寺之田园者盖三之二。”[4]105

金陈寿恺《灵岩开山祖像图记》载:

梵僧曰“法定禅师于后魏正光元年始建道场,興梵宫,居天下四绝,境中称最,而世鲜知其由!”我祖师其始西来,欲兴道场于兹也。前有二虎负经,青蛇引路,扪萝策杖,穷绝璧而不可登。乃徘徊于南山之巅,面石之久。感日射巅峰成穴,透红光于数里,师乃躅光而下,美其山林秀蔚,可居于众。……遂兴寺宇,逮今八百余岁。凡祈求应感而福生民,莫可胜记。然为我祖师发扬,显圣迹之状,蔑闻其人,良可太息。乃命工敬画其像,而刊诸石。庶广其传,普劝遐迩,永同供养。[1]47

灵岩寺碑刻蕴含着法定禅师的功德观和价值观,从《灵岩开山祖像图记》中“遂兴寺宇,逮今八百余岁。凡祈求应感而福生民,莫可胜记。然为我祖师发扬,显圣迹之状”可以看出,法定禅师作为灵岩寺开山之祖,其建寺传教的主要目的是造福民众、福生无量,其佛学思想中孕育着佛学文化“建大功德”“无量福田”之精神,是法定禅师“福生”功德观的重要体现。“由定至于今,七百年中更衰,则历朝刊纪,断泐磨灭荡然无余”,世间一切凡夫俗事唯有“佛法坚固如虚空等”,惟是著述铭勒等乃“叙师之所欲言者”,体现了法定禅师“虚无”价值观。灵岩寺乃为“非福力浅薄者所能栖止也”,灵岩寺经过多年兴衰发展,“佛氏中门旧所不废”仍能“显圣迹之状”是法定禅师思想在灵岩寺弘扬传承之结果。

三、仁钦和尚“五苦”“度世”的苦乐观和功利观

北宋景德(1004-1007年)中,灵岩寺敕赐更名为“景德灵岩禅寺”。北宋熙宁三年(1070年),灵岩寺敕赐更名为“十方灵岩禅寺”,并颁《刺牒碑》。北宋大观、政和(1107-1118年)间,寺院住持仁钦和尚(赐号静照大师)营建崇兴桥,修建御书阁,装銮功德顶证盟龛造像,创建献殿、孔雀明王殿和绝景亭。灵岩寺《灵岩寺崇兴桥碑》《五苦送碑》《住灵岩净照和尚戒小师》《灵岩二十景》等碑刻,不但记录了其修桥建阁的历史,而且系统阐释了仁钦和尚“五苦”“度世”的苦乐观和功利观。由齐州灵岩寺禅寺净照大师、住持传法释仁钦立石,大观二年(1108)《灵岩寺崇兴桥碑》⑤曰:

灵岩胜境,仙圣所居,金石可见。自后魏正光中,法定师复兴是寺,迄今已刘百年。至吾宋熙宁三年始正名为十方,以容召天下大名德、大长老为住持主,而中间去来化灭,寺主数易,权摄非人,缁旅既来,多失所望,四方瞻礼,因已衰减,下逮于山租、田课、僧用、僧供、寺屋略皆荒落称是。今上嗣位,齐州众生求海内高德,得建州净照大师仁钦以闻之朝,即有诏以仁钦为灵岩寺住持主。钦公至寺之一年寺境清,二年学人来,三年佛法明、四年天下四方知灵岩有人,而岁时香火供事遂再盛。钦公曰“灵门宗旨,虽以寂灭为究,而象数住世,亦必依庄严为助。”于是起献殿以处供士,建后阁以护禅席,……于是钦公曰:国家设道场,广利益,一以僧阐善因,二以资佑国福。今钦崇祖宗,以本仁孝,吾知国恩者也。愿吾桥成,以崇兴为名。……童不岁劳,客不时病,行不履阽,道不涉迁。以善利济人,以直路指人,以不谢之功施人,以不朽之事遗人。钦公于胜境结胜缘,如此哉。又曰钦公指迷说幻,将大悟人于正路,以为大导师,况此一路径事乎;救患拔殃,广渡人于苦海,以为大法桥。况此一溪涧事乎。⑤

崇兴桥即以大观改元十月起役,役至次年九月桥遂成。通过修桥仁钦阐释了自己对佛教义理的感悟,认为“善利”“直路”“不谢”“济人”“指人”“施人”是最大的乐事,仁钦和尚不仅仅在于修桥度人一溪涧,而在于为人“指迷说幻”“将大悟于正路”,以及“救患拔殃”“广渡人于苦海”等成为其人生最大的快乐。

四、结语

济南长清灵岩寺碑刻诗文蕴含有丰富的佛学思想内容,不但是中国传统佛学文化的重要内容,而且还是山东特定时期佛学文化与地域文化相互融合与发展的典型代表。灵岩寺诸位高僧的佛学“义理”思想,不但丰富了中国佛学文献的相关内容,而且对于深入研究山东佛教以及地域文化具有一定积极意义。

注 释:

①明代学士王世贞称“灵岩是泰山背最幽胜处,游泰山不游灵岩寺不成游也。”清代爱新觉罗·弘历在灵岩寺建有行宫,巡视江南时曾8次住跸灵岩。

②殿阁主要包括千佛殿、五花殿、献殿、金刚殿、天王殿、珈蓝殿、般舟殿、弥勒殿、韦驮殿、龙王庙、御书阁、藏经殿、转轮藏、孔雀殿、白衣殿、维摩庵、接引佛殿、思议佛殿、药师王佛殿、五祖母殿、十王殿、将军堂、监斋殿、常住大禅堂、卧佛堂、松凤阁、后土殿、祖师殿、达摩殿、出山像观音殿、观音殿、证盟功德龛。

③(清)康熙丙子年(公元1696年)《灵岩志·序》。

④苾蒭,也作“比丘”,是梵语(bhikkhu)的译音。汉语意译“乞士”,以上从诸佛乞法,下就俗人乞食得名,为佛教出家“五众”之一。指已受具足戒的男性。

⑤此碑文位于“灵岩道场”题辞碑之阴,刻于宋大观二年(1108年)。铭文28行,满行50字,凡1160字,字径2.6厘米,行书。额篆“崇兴桥记”横列四字。

参考文献:

[1](清)马大相编纂.孔繁信校点.灵岩寺志[M].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1994.

[2](清)马大相编纂.孔繁信校点.灵岩寺志·艺文志二[M].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1994.

[3](明)傅光宅.重修千佛殿记并词[M]//(清)马大相编纂.孔繁信校点.灵岩寺志·卷之三.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1994.

[4]王荣玉,卞允斗,王长锐,王晶灵岩寺[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

猜你喜欢

义理
道兼体用的整全之道:吕祖谦义理之学新论
日本文化中的“义理”与“人情”内涵演变
老子“大音希声”的深层义理
公共理性与整全义理
中庸法律思想的义理建构——以宋明之际儒学礼法观为考察视角
《菊与刀》中的“义理·人情”
王船山《周易内传发例》义理演析
贾樟柯电影的义理、伦理和地理
日本民族双重性格中的“义理”与“人情”
论日本人的义理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