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福建省耕地保护经济补偿分区研究基于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视角

2019-12-25阮羿佑宋敏

上海国土资源 2019年4期
关键词:盈亏赤字分区

阮羿佑,宋敏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湖北·武汉 430073)

经济发展的巨大压力导致的土地利用竞争使我国耕地资源数量不断减少,耕地保护工作面临持续压力[1],尽管我国运用“基本农田保护区制度”、“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土地用途管制制度”、“永久性基本农田划定”等手段实施了最严厉的耕地保护制度,但由于欠缺适当的激励机制,耕地保护的实际效果并不尽如人意[2]。因此亟需构建合理的耕地保护经济补偿制度,对耕地资源保护的主体给予有效的激励,提升耕地保护的实际效果。在实践方面,国内部分地区(如四川成都,广东中山、佛山、东莞,江苏苏州,浙江慈溪等)纷纷开展耕地保护经济补偿试点,取得了一定成效[3]。相较而言国外在耕地保护激励方面的实践更为成熟,往往通过设置保护地役权(conservation easement,CE)和可转让的发展权(transferable of development rights,TDR)来实现,其中保护地役权的核心在于从土地产权中剥离出土地发展或建设的权利并有偿转让给政府或非盈利组织,土地所有者可继续保留耕种、遗赠及转让等权利束中的其他权利[4]。而可转移发展权交易的实施需设置发送区、接受区,并明确可出售的TDR、接收区经许可的额外开发密度以及接受区TDR需求等内容[5-6]。在理论研究方面,当前对于耕地保护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耕地保护补偿机制的构建[7-9],耕地保护补偿的分区[10-16],耕地保护补偿标准的测算[17-24]等方面,其中合理划定耕地保护经济补偿分区是制定耕地保护补偿机制的关键。

当前学者对于耕地保护补偿分区的研究主要是从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两个视角展开。基于粮食安全视角,如将湖北省102个县划分为支付区、平衡区和受偿区并结合主体功能区划分进行分析[16];基于生态安全视角,如将喀斯特地貌为主的毕节市划分为生态耕地盈余区、生态耕地赤字区和生态平衡区[25]。但实际上耕地具有粮食生产和生态保障的双重功能,将二者分开进行分析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有研究者在考虑耕地的粮食和生态双重功能的基础上,采用粮食安全法和生态足迹及耕地承载力模型对陕西省的耕地保护补偿分区进行分析[15],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了参考。福建省作为东南地区重要的生态保障区和经济发达区,在粮食供求方面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将其作为研究区具有一定的典型性。鉴于此,本文兼顾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双重视角,对福建省的耕地保护经济补偿区域的划分展开研究,以期在改进耕地保护经济补偿理论的基础上,为政府制定合理的耕地保护补偿政策提供参考。

1 研究方法

1.1 粮食安全法

参考相关研究成果,采用粮食安全法测算区域的粮食耕地盈亏量:

(1)区域粮食耕地需求量

在综合粮食自给率、人均粮食消费量、耕地总面积、粮食单产的基础上,先测算出区域人均粮食耕地的需求量,再根据区域总人口数计算出区域的粮食耕地需求总量。

式(1)中:d1代表区域内人均粮食耕地需求量,α代表区域粮食生产的自给率,c代表人均粮食消费率,S1代表耕地总面积,Y代表粮食总产量;式(2)中:N代表总人口,D1代表粮食耕地总需求量。

(2)区域粮食耕地供给量

一个区域粮食耕地的供给量即为现阶段研究区耕地实际存量S1。人均粮食耕地供给量可由式(3)得到:

(3)测算区域粮食耕地盈亏量

式中l1代表人均区域粮食耕地盈亏量,当l1>0时表示人均区域耕地供大于求,反之则代表供小于求。则区域粮食耕地盈亏总量L1为:

1.2 耕地生态足迹及承载力测算模型

依据Rees等学者[26-27]提出的生态足迹模型以及承载力模型在耕地方面的改进应用,测算一个区域的生态耕地盈亏平衡量的步骤如下:

(1)区域耕地生态足迹

其中:d2表示区域人均生态耕地需求量即人均耕地生态足迹ef;i表示区域消费项目的类型;r为均衡因子,用于标准化处理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潜在生产力,由于本文仅研究耕地的生态足迹,不存在不同类型转化为同一土地的过程,因此r=1;Ai为区域人均第i种消费项目折算的生物生产性面积;Ci为区域人均消费第i种项目的数量;pi为第i种消费项目的世界平均生产力,由于本研究仅涉及省域内的生产力比较,故此处的pi以福建省的平均生产力为标准。式(7)中,区域的生态耕地总需求量D2,即一个区域的耕地生态足迹EF可表示为:

(2)区域耕地承载力

式(8)中:s2表示人均生态耕地供给量,即人均生态耕地承载力ec;a表示人均耕地生物生产性面积;y表示产量因子。式(9)中:S2表示生态耕地总供给量,即该区域的生态耕地承载力(EC)。

(3)区域生态耕地盈亏量

式(10)式(11)中:l2表示一个区域内的人均生态耕地盈余量,l2>0时,表示该区域生态耕地为盈余状态;l2<0时,则表示该区域生态耕地处于亏损状态。L2表示该区域生态耕地盈亏量的总和。

1.3 耕地补偿区域划分

(1)标准化处理

通过粮食安全法和耕地生态足迹及承载力测算模型计算出的结果量纲不同,需要进行归一化处理,具体公式如下:

式(12)中:lij*代表归一化处理后的区域人均耕地盈亏值,μ代表所有研究区域中人均耕地盈亏量的均值;σ代表所有区域中人均耕地盈亏量的标准差;i=1,2分别代表采用粮食安全法和耕地生态足迹及承载力测算模型所得的数值;j=1,2,3,……代表研究区域的个数,本文中共有9个,即福州市、厦门市、莆田市、三明市、泉州市、漳州市、南平市、龙岩市和宁德市。

(2)权重的确定

本研究权重的确定采用专家打分法,求出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的人均耕地盈亏量的权重分别为w1j,w2j。

(3)总分值的求取和补偿分区的划分

本研究将归一化处理后的区域人均粮食耕地盈亏量和人均生态耕地盈亏量进行综合加权计算得出各地市耕地盈亏量的总分值。具体公式如下:

式(13)中:Qj等于0时表示区域耕地供需平衡,则该区域暂时不需接受耕地经济补偿;当Qj大于0时表示该区域耕地盈余,应划为补偿区域;Qj小于0时表示该区域耕地亏损,应划为受偿区域。考虑到实际状况中平衡区不存在Qj等于的理想化状态,这里选取Δ作为平衡区的上下浮动范围(Δ视各区域补偿分值差异大小而定)。

2 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

2.1 研究区域

福建省位于 23°33´~28°20´N,115°50´~120°40´E,东北毗邻浙江省,西南和广东省相邻,西北以武夷山与江西省为界。全省陆域面积12.14万km2,下辖1个副省级城市(厦门市),8个地级市。福建省各市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耕地资源禀赋差异较大,根据2018年的统计数据显示,沿海的厦门市人均GDP全省最高为11.94万元,但耕地面积最少,仅为2.55×104hm2;而北部的南平市人均GDP全省最低仅为6.69万元,但拥有的耕地全省最多,为29.1558×104hm2,巨大的经济发展水平给耕地非农化带来了压力。据福建省统计年鉴统计,截至2017年底全省人均耕地面积仅为0.04hm2,且近年来耕地资源减少幅度较大,从2007年底的210.695×104hm2锐减至2017年底的159.210×104hm2,减少量为51.485×104hm2,粮食安全和生态环境稳定面临严峻挑战。

2.2 数据来源

本研究采用的数据主要来自于2018年福建省9个地市的统计年鉴。其中相关参数的确定如下:(1)粮食安全法测算中,人均粮食消费量(c)的确定参考了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周小平的研究成果[28]以及国内当前基本实现小康生活水平的基础上,取c=400kg/人;区域粮食生产的自给率(α)的确定则根据《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为了达到较高的自给水平,取95%。(2)生态足迹及承载力测算模型中,依据福建省耕地生产的主要生物资源,消费项目类型(i)划分为稻谷、薯类、杂粮、油料、甘蔗、蔬菜这六类;在排除进出口贸易的情况下,每种消费项目的人均消费量(Ci)由该区域该项目的全年总产量和总人口的比值求得;福建省平均生产力Pi由六种消费项目的全省年总产量与全年播种面积的比值求得,计算结果见表2;基于全球耕地平均生产力水平计算出的耕地产量因子(y=1.66)用于研究国家层面之间的耕地质量差异,不能反映较小研究区域耕地的实际生产力,因此本研究以2017年福建省的相关统计数据为基础,测算福建省各市2017年的耕地产量因子(见表1)

表1 2017年福建省各市各类消费项目人均消费量与平衡生产力Table 1 Per-capita consumption and average productivity of different items and yield factor in each city of Fujian

3 结果与分析

3.1 粮食安全视角下福建省耕地盈亏量分析

由公式(1)和(5)可测算出福建省各地市人均粮食耕地盈亏量l1和耕地总盈亏量l1如表2所示。

根据计算结果可知,2017年福建省粮食耕地需求量为417.73×104hm2,而实际的供给量仅为168.47×104hm2,粮食耕地面积的赤字为303.25×104hm2,人均粮食耕地赤字面积为0.0796 hm2,赤字率为180%每个地市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粮食耕地赤字。福建东部沿海地区赤字的面积较大,其中位于的福州市和泉州市的的赤字面积最大,分别为117.77hm2和76.80hm2,占全省赤字面积的38.84%和25.32%;厦门市的人均粮食耕地赤字面积最大,为0.2544hm2,超过全省平均水平0.1748hm2,处于严重赤字状态。福建西部地区赤字面积较小,南平、三明和龙岩市的赤字面积仅为9.62hm2、6.06hm2和1.63hm2。

表2 福建省各地粮食耕地盈亏量Table 2 The surplus/deficit quantity of the cultivated land in view of food security in each city of Fujian in 2017

3.2 生态安全视角下福建省耕地盈亏量分析

由公式(6-11)可计算出福建省各市2017年的人均生态耕地盈亏量l2和总生态耕地盈亏量L2如表3所示。

表3 福建省各市生态耕地盈亏量Table 3 The surplus/deficit quantity of the cultivated land in viewof ecological security in each city of Fujian in 2017

由此可知2017年福建省耕地的生态足迹为149.8891×104hm2,耕地的承载力为119.6502×104hm2,耕地的生态赤字总面积为30.2389×104hm2,人均生态耕地赤字面积为0.0079hm2。全省除了南平市和泉州市有3.1618×104hm2的生态耕地盈余外,其他地市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生态耕地赤字。其中,漳州市和龙岩市的耕地赤字较为严重:漳州市的生态耕地赤字面积为7.7108×104hm2,居全省赤字面积首位,占全省耕地赤字面积的25.50%;龙岩市人均生态耕地赤字最高,为0.0233hm2。漳州市和龙岩市的耕地赤字面积占全省耕地赤字面积的49.80%。

3.3 福建省耕地保护经济补偿分区结果及分析

根据公式(12)和公式(13),并对福建省各个区域的人均耕地盈亏量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同时采用专家打分法,通过问卷的形式收集福建省内土地领域从业人员对福建省各地市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权重的评分,共收集问卷55份,最后确定各个区域人均耕地盈亏量在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保障中的权重大小,最后加总所得的总分值见表4。

由于本文仅研究福建省内各地市的耕地补偿区域划分,所以暂不考虑省际之间耕地经济补偿的横向流动,在基于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的角度下,福建省耕地总体处于赤字状态,耕地赤字总分值为0.2296,在综合考虑福建省的具体情况和征询相关专家的建议后,本研究选取Δ=±0.2296的上下浮动区间作为分区的标准,即当Qj>0.2296时,该区域划分为耕地经济补偿受偿区;当Qj<-0.2296时,该区域划分为耕地经济补偿支付区;当-0.2296<Qj<0.2296时,该区域划为平衡区。据此计算出福建省9个地市的耕地经济补偿分区可分为4个平衡区,2个支付区,3个受偿区,具体见表5。

表4 福建省各市耕地经济保护补偿总分值Table 4 The weight and total score of economic compensation of cultivated land protection in each city of Fujian in 2017

表5 福建省耕地经济补偿分区结果Table 5 The division of economic compensation of cultivated land protection in Fujian

(1)支付区主要包括福建东部沿海的漳州市和厦门市。漳州市和厦门市粮食耕地赤字和生态赤字的产生与其城镇化进程加快和第三产业的比重较大有关。厦门市作为福建省唯一的经济特区和副省级城市,重点发展进出口贸易和旅游业,同时也受制于厦门市域面积较小,为了提高单位面积产出,而将有限的土地用于收益较高的用途,导致大量耕地被占用。漳州市自古就有“鱼米花果之乡”的称号,但近年来,随着厦漳泉同城化的推进,大量公共基础设施开始兴建,耕地面积减少的幅度较大,从2008年到2017年,粮食的播种面积较少了42.36%。

(2)受偿区主要包括福建东部沿海的泉州市和福建北部的三明市和南平市。虽然福建北部山地面积较大,但因为三明市和南平市的城镇化进程较慢,农地非农化面积较少,耕地面积占全省的34.22%,是全省粮食产量最大的两个区域,且三明市和南平市的耕地产量因子较高,生态耕地赤字在全省处于较低水平。泉州市作为全省GDP最高的区域,尽管粮食耕地赤字缺口较大,但是得益于泉州市耕地的产量因子较高且耕地面积较多(全省排第三位),区域生态耕地有2.4651×104hm2的盈余。上述区域耕地应接受耕地经济补偿。

(3)平衡区主要包括福建省东部的福州市、莆田市、宁德市和福建北部的龙岩市。福州市作为福建省省会,GDP仅次于泉州市排在福建省第二位,耕地面积近年来下降幅度较大,耕地赤字较为严重,但福州市耕地的产量因子较高,生态耕地赤字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所以处于平衡状态。龙岩市的粮食耕地赤字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但因为龙岩市水土流失现象严重,耕地产量因子较低,生态耕地赤字拉低了总分值。莆田市和宁德市的耕地质量较好,但生态耕地赤字较高,处于较为不稳定的平衡状态。

4 结论与讨论

耕地保护不仅能够带来经济效益,而且也能为社会的稳定提供生态和社会效益,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机制在耕地的可持续发展中发挥了关键的作用,如何构建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机制影响了耕地的存量。本研究从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双重视角,综合运用粮食安全法和生态足迹及耕地承载力测算模型,对福建省耕地保护补偿分区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的结论如下:(1)运用粮食安全法测算出2017年福建省耕地赤字面积为303.2528×104hm2,人均赤字面积为0.0796hm2,所有地区粮食耕地需求均为赤字;生态足迹及耕地承载力测算模型计算出的福建省生态耕地赤字面积为30.2389×104hm2,人均赤字面积为0.0079 hm2,只有泉州市和南平市生态耕地有少量盈余,由此可见福建省耕地处于严重供不应求的状态,粮食生产远远不能满足需求,耕地存在一定程度的过度利用。(2)在考虑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的前提下,本研究将福建省9个市分为3个耕地保护经济补偿受偿区(泉州市、三明市和南平市),2个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支付区(漳州市和厦门市),4个平衡区(福州市、宁德市、莆田市和龙岩市)。

前人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用单一的粮食安全或生态安全视角研究耕地保护经济补偿区的划分,而较少将两种角度结合进行研究。为了缓解粮食安全、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冲突,本研究兼顾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的要求,对福建省耕地保护经济补偿分区的设置进行了研究,试图为福建省经济健康发展、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起一定推动作用,同时也为其他地区设立耕地保护经济补偿分区提供了较为科学的依据。但本研究仍存在一些改进的空间:(1)本文采用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的双重视角对福建省2017年的耕地保护经济补偿以及空间分布进行了定量分析,并未深入研究造成分区差异的具体原因,且未结合时空变化规律进行时空动态全面分析,未来可在此研究基础上探索运用适当的方法对福建省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时空变化以及驱动力进行深入分析,提出改善福建省耕地质量和生态状况的具体措施和建议。(2)福建省作为粮食生产缺口较大的省份,本文仅研究福建省省域内各个地市的耕地保护经济补偿区的划分,而没有研究省域之间补偿分区的配置,在分区结果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未来可研究省域之间耕地保护经济补偿区域的划分。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XIAO Y, WU X Z, WANG L, et al. Optimal farmland conversion in China under double restraints of economic growth and resource protection[J].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2016,142:524-537.

[2]靳相木,杜茎深. 耕地保护补偿研究:一个结构性的进展评论[J].中国土地科学,2013,27(3):47-54.JIN X M, DU J S. Research progress on compensation for farmland protection: a structural review[J]. China Land Science,2013,27(3):47-54.

[3]卢艳霞,高魏,韩立. 典型地区耕地保护补偿实践述评[J]. 中国土地科学,2011,25(7):9-12.LU Y X, GAO W, HAN L. Review on the practices of the compensation for the arable land protection in the typical region[J].China Land Science, 2011,25(7):9-12.

[4]BRAZA M. Effectiveness of conservation easements in agricultural regions[J]. Conservation Biology, 2017.

[5]THORSNES P, SIMONS G P W. Letting the market preserve land: the case for a market-driven transfer ofdevelopment rights program[J]. Contemporary Economic Policy, 2010,17(2):256-266.

[6]SHAHAB S, CLINCH J P, O'NEILL E. Timing and distributional aspects of transaction costs in transferable development rights programmes[J]. Habitat International, 2018,75:131-138.

[7]高魏,陈基伟,郁钧. 我国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机制实践分析[J]. 上海国土资源,2012,33(1):24-27,50.GAO W, CHEN J W, YU J. Analysis of the financial compensatory mechanism used for farmland preservation in China[J]. Shanghai Land & Resources, 2012,33(1):24-27,50.

[8]朱新华,曲福田. 不同粮食分区间的耕地保护外部性补偿机制研究[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5):148-153.ZHU X H, QU F T. Mechanism research on cultivated land preservation exterior between different sub-grain areas[J].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08(5):148-153.

[9]牛海鹏. 耕地保护经济补偿运行机制及补偿效应分析[J]. 地域研究与开发,2011,30(2):137-142.NIU H P. The economic compensation operation mechanism of cultivated land protection and its effects[J]. Are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2011,30(2):137-142.

[10]孙晶晶,赵凯,曹慧,等. 我国耕地保护经济补偿分区及其补偿额度测算——基于省级耕地—经济协调性视角[J]. 自然资源学报,2018,33(6):1003-1017.SUN J J, ZHAO K, CAO H, et al. Zoning and quantity of economic compensation for arable land protec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ordination between provincial cultivated land and economic[J].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 2018,33(6):1003-1017.

[11]李武艳,徐保根. 耕地保护经济补偿对象的空间选择[J]. 上海国土资源,2015,36(3):17-20.LI W Y, XU B G. Selection of regions to receive economic compensation to promote farmland protection[J].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2015,36(3):17-20.

[12]肖小明,黄朝明. 耕作服务能力视角下屯昌县耕地保护分区[J].上海国土资源,2019,40(1):41-44.XIAO X M, HUANG C M. Farmland protection zoning in Tunchang Coun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illage service capability[J]. Shanghai Land & Resources, 2019,40(1):41-44.

[13]宋成舜,胡碧霞,廖平凡,等. 多元目标导向下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机制及分区——基于外部性理论和武汉城市圈的实证[J]. 江苏农业科学,2017,45(5):340-344.SONG C S, HU B X, LIAO P F, et al. Economic compensation mechanism and zoning of cultivated land protection under multiobjective orientation: an empirical study based on externality theory and Wuhan metropolitan area[J]. 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2017,45(5):340-344.

[14]马立军,郭年冬,马悦. 基于粮食安全与生态安全双重视角的河北省耕地保护经济补偿分区[J]. 江苏农业科学,2016,44(7):554-558.MA L J, GUO N D, MA Y. Economic compensation zone for cultivated land protection in Hebei province based on food security and ecological security[J]. 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2016,44(7):554-558.

[15]靳亚亚,赵凯,肖桂春. 陕西省耕地保护经济补偿分区研究:基于粮食安全与生态安全双重视角[J]. 中国土地科学,2015,29(10):12-19.JIN Y Y, ZHAO K, XIAO G C. The economic compensation zoning of the cultivated land protection in Shaanxi provin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ood and ecological security[J]. China Land Science,2015,29(10):12-19.

[16]曹瑞芬,张安录. 主体功能区划框架下耕地保护经济补偿分区——以湖北省为例[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4):98-104,138.CAO R F, ZHANG A L. Zoning of economic compensation for cultivated land protection under framework of main function zones: a case study in Hubei province[J]. Journal of 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14(4):98-104,138.

[17]杨彬如,李全新. 耕地保护补偿标准研究——以甘肃省为例[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8,39(11):77-83.YANG B R, LI Q X. Research on compensation standard of cultivated land protection: a case study of Gansu province[J].Chinese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Resources and Regional Planning,2018,39(11):77-83.

[18]刘利花,李全新. 基于耕地非市场价值和机会成本的耕地保护补偿标准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 当代经济管理,2018,40(6):37-40.LIU L H, LI Q X. Research on compensation standard of arable land protection based on non-market value of arable land and opportunity cost: a case study of Jiangsu province[J]. Contemporary Economic Management, 2018,40(6):37-40.

[19]郭铭成,欧希祺,黄夏君,等. 基于土地机会成本的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标准及补偿机制的研究——以佛山市高明区为例[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28(18):130-132.GUO M C, OU X Q, HUANG X J, et al. Research on economic compensation standard and compensation mechanism of cultivated land protection based on land opportunity cost: a case study of Gaoming district of Foshan city as an example[J]. Rural Economy and Science-Technology, 2017,28(18):130-132.

[20]刘成铭,陈振. 耕地资源社会价值核算研究[J]. 上海国土资源,2019,40(2):28-31.LIU C M, CHEN Z. Study of the social value of cultivated land resources[J]. Shanghai Land & Resources, 2019,40(2):28-31.

[21]徐保根,韩璐,邵雅萍. 基于集对分析的土地生态补偿标准评估方法研究[J]. 上海国土资源,2018,39(3):64-68,77.XU B G, HAN L, SHAO Y P. Evaluation method of land ecocompensation standard based on set pair analysis[J].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2018,39(3):64-68,77.

[22]宋成舜,匡兵,罗丽,等. 耕地综合价值视角下武汉城市圈耕地保护补偿标准[J]. 水土保持研究,2017,24(2):330-335.SONG C S, KUANG B, LUO L, et al. Compensation standard for cultivated land protec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ivated land comprehensive value in Wuhan metropolitan area[J]. Research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2017,24(2):330-335.

[23]宁玉科,张安明,郭欢欢,等. 基于农地发展权的耕地保护补偿价值标准研究——以重庆市为例[J]. 陕西农业科学,2016,62(10):119-122.NING Y K, ZHANG A M, GUO H H, et al. Research on compensation value standard of cultivated land protection based on agricultural land development right: a case study of Chongqing city[J].Shaanxi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2016,62(10):119-122.

[24]曹瑞芬,张安录. 耕地保护补偿标准及跨区域财政转移机制——基于地方政府经济福利视角的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25(10):132-138.CAO R F, ZHANG A L. Compensation standard of cultivated land protection and mechanism of transregionalfiscal transfer payment: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ocal government economic welfare[J].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15,25(10):132-138.

[25]王雅敬,谢炳庚,李晓青,等. 喀斯特地区生态耕地承载力供需平衡[J]. 生态学报,2017,37(21):7030-7038.WANG Y J, XIE B G, LI X Q, et al. Ecosystem carrying capacity balance of the karst region in China, based on the supply and demand of cultivated land[J]. Acta Ecologica Sinica,2017,37(21):7030-7038.

[26]REES W E. Ecological footprints and appropriated carrying capacity: what urban economics leaves out[J]. Environment and Urbanization, 1992,4(2):121-130.

[27]WACKERNAGEL M, MONFREDA C, ERB K H, et al. Ecological footprint time series of Austria, the Philippines, and South Korea for 1961-1999: comparing the conventional approach to an ‘actual land area’ approach[J]. Land Use Policy, 2004,21(3):260-269.

[28]周小平,宋丽洁,柴铎,等. 区域耕地保护补偿分区实证研究[J]. 经济地理,2010,30(9):1546-1551.ZHOU X P, SONG L J, CHAI D, et al. Empirical research on zoning of externalities compensation for regional cultivated land protection[J]. Economic Geography, 2010,30(9):1546-1551.

猜你喜欢

盈亏赤字分区
贵州省地质灾害易发分区图
上海实施“分区封控”
浪莎 分区而治
巧用Excel盈亏图分析差异一目了然
基于盈亏平衡分析的黄玉川煤矿生产规模决策研究
大空间建筑防火分区设计的探讨
盈亏平衡点分析还有实用价值吗?
——基于中文核心期刊的文献研究
互信赤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