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骨术结合白芍总苷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矢状位平衡与ESR 的影响分析
2019-12-25曹森林范利锋
曹森林,范利锋,王 楠,尚 晖
(1.十堰市太和医院慢性病康复中心2 病区,十堰 442000;2.十堰市太和医院骨外科3 病区,十堰 442000)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主要累及中轴骨骼、周围关节和非骨性结构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也是以骶髂关节炎和脊柱慢性炎症为特征的风湿性疾病[1-2]。强直性脊柱炎的早期多表现为腰痛不适、晨僵,随着病程的进展,可出现胸腰椎活动受限、胸椎后凸增大及腰椎前凸减少,造成严重预后不良[3-4]。特别是强直性脊柱炎可累及骨盆倾斜角,使其较正常人增大,导致骨盆矢状位平衡被打破[5-6]。外科手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目的就是矫正畸形、维持矢状位平衡、减轻疼痛等,经椎弓根椎体间截骨术可重建患者矢状面平衡并改善其平视状态,以椎体后缘为脊柱矢状位旋转轴,闭合后方,从而矫正脊柱后凸畸形,能最大程度降低损伤脊髓的可能,并恢复脊柱矢状位的平衡[7-8]。但是任何手术对于患者均有一定的创伤,为此在术后需要加强药物配合干预[9]。强直性脊柱炎在中医学属“痹证”“腰痛”范畴,风、寒、湿、热为多见。补肾疏肝养血法既补肝肾精血之虚,又治肝郁气滞之标,共奏补肾疏肝养血之功。白芍总苷从中药白芍中提取,是中国新开发的抗炎及免疫调节药物[10]。笔者具体探讨了截骨术结合白芍总苷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矢状位平衡与红细胞沉降率(ESR)的影响,以促进白芍总苷的临床推广应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纳入2012 年8 月—2017 年2 月选择在本院诊治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110 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标准[1,3];患者对治疗及试验方案知情同意;年龄20~80 岁;腰背部疼痛呈持续性加重,短期内胸腰椎后凸畸形迅速进展;未服用环磷酰胺、甲氨喋呤等药物;患者近期无孕育意向,并确认未怀孕;研究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排除标准:有心、肺、肝、肾等主要脏器功能不全;精神障碍不能配合试验者;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患者的原发病尚在活动期,不能用药物控制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5 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放射学分级、病程、体重指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2 治疗方法 两组都给予截骨手术治疗,由同一组高年资关节外科医生主持施行。用经口腔-气管内插管静脉复合麻醉,患者取俯卧位。消毒铺巾,以病椎为中心做后正中切口,逐层切开进入,显露病椎、棘突和椎板、小关节突,剥离截骨椎体至小关节突的外缘及横突。在病椎临近的上下各2 个椎体置入椎弓根螺钉,切除椎板、黄韧带、棘上、棘间,咬骨钳咬除椎弓根,刮除椎体中央的残余部分。除椎体两侧皮质及椎弓根内侧缘骨皮质,将病椎椎体后缘的皮质骨推入椎体。应用长节段固定器材,锁紧椎弓根固定系统,截骨面之间填满骨粒。术后冲洗伤口,逐层缝合关闭切口。
对照组:在术后给予常规治疗,选择抗感染、促进骨质生长、改善循环、加强营养支持、营养神经、止痛等治疗。
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白芍总苷治疗,术后第1 周开始口服白芍总苷(0.3 g/胶囊,宁波立华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生产批号:20120903),每次0.6 g,每周3 次,治疗观察3 个月。
1.3 观察指标 1)疗效标准:临床缓解:关节肿痛、休息痛及腰背痛缓解,放射学表现改善或稳定者;显效:关节肿痛、休息痛及腰背痛减轻>50%,放射学表现无明显变化者;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甚或恶化。总有效率=(临床缓解+显效)/本组例数×100%。2)ESR:在术前与术后3 个月抽取患者的血液样本,由本院生化检验室采用魏氏法进行测定。3)Cobb角度测量:在术前与术后3 个月拍摄脊柱X 线正侧位片,选择同一研究人员应用同一测量方法在图像存储及传输系统进行测定。4)并发症:观察与记录两组术后3 个月发生的并发症情况,包括脑脊液漏、溃疡疾病、肝肾功能异常、切口感染等。5)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SFI):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综合功能状况的改善程度,最高100 分,总得分越高,功能越差。
1.4 统计方法 选择SPSS 20.00 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内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 检验,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或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或校正卡方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Tab.1 Comparison of general data between the patients of two groups
2 结果
2.1 总有效率对比 术后3 个月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100.0%和87.3%,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总有效率对比Tab.2 Comparison of total effective rate between the patients of two groups after surgery 例
2.2 ESR 与Cobb 角变化对比 观察组患者术后3 个月的ESR 与Cobb 角分别为(15.33±8.24)mm/h和(-8.22±2.49)°,对照组分别为(24.42±5.39)mm/h和(-3.49±1.22)°,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都明显低于术前(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ESR 与Cobb 角变化对比(x±s)Tab.3 Comparison of ESR and Cobb angles before and after surgery in patients of both groups(x±s)
2.3 并发症对比 观察组术后3 个月的脑脊液漏、溃疡疾病、肝肾功能异常、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3.6%)明显低于对照组(16.4%,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Tab.4 Comparison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after surgery between the patients of two groups 例
2.4 BASFI 评分对比 术后3 个月两组的BASFI评分都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BASFI 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ASFI 评分对比(x±s)Tab.5 Comparison of BASFI scores between the patients of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x±s) 分
3 讨论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原因未明的慢性进展性炎症疾病,也是致残率很高的慢性全身性炎性疾病[11]。强直性脊柱炎在早期主要表现为滑膜炎及韧带附着点的病变,然后可引起椎体间骨桥形成、椎体周围软组织骨化等。特别是晚期强直性脊柱炎可伴有脊柱小关节和椎间组织的融合硬化,导致矢状位平衡被打破,容易继发功能性假关节形成、胸腰椎后凸畸形加重、神经损害等严重并发症[12-13]。
截骨手术通过切除后方椎板、横突、棘突以及椎弓根,再向前切除椎体松质骨,闭合后部楔形截骨的间隙达到矫正畸形的目的[14];其可以使椎体重要组织在矫形受到的牵张力比较小,避免脊柱的失稳及脊柱的滑脱,也有利于截骨面的愈合,当前在临床上的应用比较多见。但与此同时,手术创伤较大,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术后康复时间较长[15]。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发展,研究者逐渐认识到早期合理地使用西药治疗对缓解强直性脊柱炎症状、控制病情发展和防止关节畸形有重要的作用[16]。本研究显示术后3 个月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100.0%和87.3%,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3 个月两组的BASFI 评分都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的BASFI 评分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白芍总苷的应用能提高患者的总体治疗效果。白芍总苷是从中药白芍干燥根部提取的有效成分,具有镇痛、免疫调节、抗炎等作用;可通过对T 细胞亚群平衡的调节,促进失调细胞恢复正常[17]。
强直性脊柱炎的手术目标是解除脊髓压迫、恢复椎管容积、恢复矢状面平衡与正常的生理曲线等。截骨手术虽然操作简单,对神经组织的干扰小[18],但是不能对冠状面失衡进行纠正。白芍总苷具有抗氧化、镇痛、抗惊厥等药理作用,也有抗炎、免疫调节、护肝和调节睡眠作用[19]。有研究表明白芍总苷可抑制T 淋巴细胞、巨噬细胞与单核细胞功能,从源头上控制病情发展,改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紊乱状态[20]。
强直性脊柱炎采用截骨手术的并发症比较多,主要在于需要多个截骨平面来获得满意的矫形效果,容易导致假关节形成、矫正丢失和内固定的失败[21]。特别是晚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可合并严重僵硬性胸腰椎后凸畸形,发生严重矢状面失衡,术后并发症更多。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术后3 个月的脑脊液漏、溃疡疾病、肝肾功能异常、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3.6%)明显低于对照组(16.4%,P<0.05),主要在于白芍总苷不良反应小,可长期服用,而且具有护肝和抗氧化作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预防和克服手术治疗所导致的并发症。
总之,截骨术结合白芍总苷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应用有利于重建矢状位平衡,促进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ESR,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总体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