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网络暴力现象探究
2019-12-25杨怡
杨怡
(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江苏徐州 221000)
1 网络暴力的概念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8年6月发布的第42次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当前我国网民规模达8.02亿,其中,手机网民已达7.88亿,可见随着互联网与科技的飞速发展,网络在人们生活中所占比例越来越重。但从2006年的“铜须门”事件,再到“死亡博客”事件、“德阳安医生自杀”事件、“江歌案”“重庆万州公交车坠江”事件等一批极具代表性的网络事件的持续发酵,使得社会各界对于网络暴力这一问题愈加重视,越来越多的学者将研究重心转至对于网络暴力的研究上。
网络暴力即网络技术风险与网下社会风险经由网络行为主体的交互行动而发生交叠,继而可能致使当事人的名誉权、隐私权等人格权益受损的一系列网络失范行为。它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网络语言暴力、网络信息暴力(图片、视频、音频、直播等)、网络暴力游戏等。无论是在现实生活中还是网络世界中,只要网民利用网络对他人、事或物造成不良影响都可以归属于网络暴力。
2 网络暴力的成因
网络暴力作为现实世界中暴力在网络世界的延伸,它的成因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社会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2.1 网络环境的匿名性
由于网络的开放、自由与快捷,人们可以随意地浏览和下载他们所想看的东西,采取换名或是取昵称的方式匿名地对各种事、物或人尽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或看法。然而,由于其匿名性,使得许多网民忽视了其真实存在性,在网络所提供的虚拟世界中畅所欲言,随心所欲地对自己的情绪进行宣泄,无底线地对自己的好奇心进行满足,甚至一些网民只为宣泄自己内心的不良情绪肆意地对陌生人进行人身攻击,或是在未经本人同意的情况下散布他人隐私,却忽视了现实中该遵守和奉行的道德和法律。
2.2 网民的道德缺失
德国社会学家诺伊曼所提出的“沉默的螺旋”理论认为:“想要适应如今这种十分复杂的社会环境对人们来说十分不易,矛盾会接踵而来,想独自做出明确的回答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往往会出现注意别人的意见和行动的情况。”当某一事件产生,人们会默认随大流这种行为,依附于多数人的意见或看法,即所谓的从众心理,有时即使与自己内心的看法完全不同,也会为了避免额外压力而选择改变看法或沉默。这种心理降低了网民明辨是非的能力,丧失了独立思考的头脑,因此网民常常被媒体或个人所发布的信息的表面现象所欺骗,肆无忌惮地对自己的不良情绪进行宣泄,无底线地对自己的好奇心进行满足,做出错误的判断。
此外,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8年最新的报告显示,30岁以下的年轻人在网民中占有较大比例,占总数的49.7%。此外,该报告还显示,在中国网民的职业结构中,学生占了24.8%,无业或下岗人员占了6.5%。从以上数据可知,中国网民整体趋于年轻化,学生和无业或下岗人员占据了较大比例。在网民整体年轻化的大环境下,加之年轻网民的心智还未发育成熟,价值观、道德观易受影响,非常容易受到表面信息或群众信息的迷惑,冲动下丧失正确的思考方式,被卷入到网络暴民的大军中。
从古至今,道德思想对于中国人的观念影响巨大。即使有时网民的出发点是出于道德和正义的,但伴随着事态升级,就会转向人肉搜索、曝光隐私等,采取以暴制暴这种极端途径对他们认为的不公事件进行处理。这种泛道德主义的思想,越过了法律,把道德作为行为处事的准则,对于网络暴力是最强的助力。
2.3 网络媒体的责任缺失
社会心理学家卢因认为:在信息传播网络中布满了把关人。在互联网中,各种网络媒体充当着“把关人”的角色,在很大程度上他们掌控着网络舆论的风向,承担着向网民正确、及时、有效信息的重担。然而,现在许多媒体并未承担起他该有的责任。反之,他们经常借如虚假新闻、跟风炒作、侵权剽窃等吸引网民的眼球,一味地追求点击率和关注,而至自己的道德操守和职业精神于不顾。此外,网络媒体运营已出现商业化运作模式,催生了一批新型群体——网络推手,他们为网络舆论推波助澜,根据网民的兴趣和爱好制造网络热点,而“水军”就是他们的执行者,作为“水军”的网民依照网络推手的指令,发布一些颠倒黑白、污言秽语等内容以获取廉价利益,而作为网络推手可从从网络暴力中获取网络暴利。长此以往,网络媒体的这种行为最终会伤害到网民的共同利益,使网络世界变得乌烟瘴气,进而导致网民对网络媒体失去信任。
2.4 网络舆论监管及法制不健全
相对于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我国网络的法制建设却滞后很多,网络监管存在着许多漏洞。由于互联网相关法律并不健全,未能对网民形成足够的约束力和震慑力,加之网络的匿名性和网民的道德失范,瓦解了网民在现实世界中所具备的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敢于放纵言行,传播谣言、人肉搜索、道德绑架等一系列网络暴行由此产生。而作为对于网络暴力最具震慑力的网络监管及法制,却不健全,使得网络缺乏了有力的监督与管理,很容易形成极具伤害性的网络暴力。
3 网络暴力的影响
网络暴力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旦发生,会给当事人和社会造成严重的影响,具体如下。
3.1 侵犯当事人的权益与健康
网络暴力发生在自由与匿名的网络世界中,网民们有的是打着维护正义的旗帜,有的是空口造谣与诽谤,有的是发泄不满,又或是出于别的什么,而无论是出于哪种原因,网络暴力的直接导向是对当事人的伤害。网络暴力会对当事人造成一系列不良结果,除了合法权益受到侵犯外,还会对当事人的身心健康造成损害,包括焦虑、抑郁、失眠,甚至自杀等,严重影响当事人的正常生活。此外,这种伤害还可能蔓延至当事人现实生活的家人、朋友、同事等身上,对他们进行人肉搜索、隐私曝光。这会对人们的生活造成不利的影响,且这种影响的后果是不可估计的。
3.2 扰乱网络环境
在众多的网民中,有着不同的利益群体。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期,会发生许多新旧的摩擦与矛盾,有些网民由于自己在现实生活中问题未得到有效解决,加之又处于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一方,平时的话语权较少,内心极度压抑着愤懑与不满的情绪,他们借助网络的匿名性与自由性发布一些惹人争议、负能量的内容。有研究发现,网民在面对一些特殊事件时,容易情绪化,在情绪中容易被暗示,会增加网络暴力的感染力,使得更多网民加入网络暴力的队伍中。而那些不顺从主流观点的网民将被群体围攻,甚至人肉,若长此以往,理性的声音将被淹灭在愤怒的言论中,网络世界所提供的社交平台也将变成一个专制、暴虐、无理性的平台,从而使得网络环境乌烟瘴气、生态恶化。
3.3 阻碍社会的安定和谐
我国正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网络暴力虽然产生于虚拟的网络世界中,但它作为现实世界中暴力的延伸,最后仍可能回到现实世界中。在网络世界中,暴力的出发点起初都是站在道德和正义上的,但多数网民占据道德制高点,用侮辱性的语言对当事人进行攻击,甚至扩大影响范围,使用人肉搜索曝光当事人及其家人、朋友、工作单位等隐私,这极大地践踏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网络暴民打着正义至上的旗帜,其行为却十分的激进,占据道德制高点做出一系列道德绑架、人肉搜索等行径,歪曲了社会正义,会给现实世界造成一定恐慌,不利于社会的安定和谐。
4 网络暴力的防范机制研究
对于已发生的、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网络暴力事件,事后去分析与总结,对于之后所发生的类似的网络暴力事件的借鉴性并不强,因为人的个体差异性、社会环境、诱因等各不相同。只有弄清楚网络暴力的产生、发展、发酵的机制,才能从源头上解决上述的问题。因而,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未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
4.1 对网络暴力旁观者的心理进行系统研究
以往的研究侧重从网络的匿名性和网民的从众心理进行解释,但这还远远不够。在网络事件的发生阶段,中国的网民喜欢把自己置于旁观者的身份看热闹,即使事情与自己并未有关系也十分关心,这种心理促使他们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有时候不作为是对网络暴力受害者最大的伤害。所以,未来可以对这一旁观者群体在网络虚拟世界的心理特点和行为规律进行研究。
4.2 对网络暴力的发酵机制进行研究
在网络暴力事件发生、发展之初我们很难料想它会在后续引发那么强烈的社会影响与严重后果,只有搞清楚网络暴力的发酵机制,我们才能真正认识与预防网络暴力。我们可以结合社会学、传播学、犯罪学等多学科的相关知识,对网络暴力发酵机制、表现形式、相关规律有进一步的研究与探索。
4.3 提高我国网民自身的心理承受力
网络暴力的直接作用的是个人或一群体,网络暴力的实施者想要让当事人感到痛苦与折磨,从而得到他们心理上的满足。在受到网络暴力的攻击时,作为当事人应尽量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不要被水军、网络推手的内容影响正常的生活状态,同时收集文字、图片、音频等证据,向有关部门寻求法律帮助。目前出台的互联网法规针对虚假新闻、谣言、侵权剽窃等都要对应的条款,责任到人。网络暴力的实施者得不到期望的乐趣,也就失去了施暴的动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网络暴力事件的发生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