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体育理念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刍议
2019-12-25付明
□ 付明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体育教研部 黑龙江 大庆 163319)
以往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目标在于提升学生体育技能,侧重学生运动成绩的提高与身体素质的发展,不论教学结构、教学方法还是教学评价均主要关注对学生体育技能的培养上。该教学理念主要是根据我国特殊国情形成的,在这种模式下很多体育人才也开始涌现。但是随着近年来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体育课程的弊端与不足开始暴露出来,如果一味的注重提升学生的体育技能,忽略对学生体育兴趣与热情的培养,学生很难形成终身体育的思维,这对学生以后的发展极为不利。因此笔者认为,应该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融入终身体育理念,对现有体育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与创新。
1、终身体育理念概述
1.1、终身体育理念的内涵
所谓终身体育,其含义需从两两方面分析:其一,从生命之初直至生命结束均参与体育锻炼,终身体育的目的性较明确,体育是人一生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其二,以终身体育思想为指导,一个人在他不同时期、不同生活环境下,均参与体育活动的过程。所以,在终身体育理念下的高校体育教育,需要对学生的体育兴趣进行培养,使其逐步掌握相关体育锻炼的方法与技能,同时还要形成体育锻炼的习惯,自觉投入体育运动之中,积极接受体育教育,从而有效提升国民身体素质,促进其生活质量提升。
1.2、终身体育理念的特点
终身体育的特点可以从几个不同角度分析:第一,终身性。与传统体育理念不同,终身体育理念关注的重点人投入体育运动锻炼中的自觉性与终身性,其在时间上的宽广度比较看重,同时也体现在时间上的终身性上,终身体育理念需要以高校体育教育为基础,逐步引导学生树立起终身体育的意识,终身接受体育教育,在潜移默化之中形成良好的锻炼习惯;第二,多元性。终身体育理念不限制锻炼的内容,因此从内容上看,体育锻炼具有多元性特点,可根据自身爱好的不同,自主选择锻炼的内容与方法,可以看出这种理念考虑到了不同人的差异,为人们提供了非常广阔的选择空间;第三,全民性。终身体育锻炼主张全民均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因此体现出全面性特点,改理念不仅面对体育爱好者与运动员,同时更面对全民,面向全社会,这对我国大众体育运动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当前高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教材与现实情况存在差距
虽然世界上我国是一个体育强国,但是从高校体育教学的情况来看,我国目前所使用的体育教学模式仍然非常落后,教材与现实情况差距较大就是一个典型表现。目前尚未形成针对大学生的教材,缺少运动技术教学、剧烈运动中如何保护身体等相关内容,加上当前使用的体育教材缺乏深化的基础体育内容,从整体上来看,当前的授课教材基本上和中学体育教材一致,并未在其基础上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理论铺垫。此外,从授课时间安排上来看,专项技能的训练时间过短,这对学生们运动技能的提高非常不利,同时对其提高参与体育训练中积极性也形成了严重的抑制作用。
2.2、教学目标定位不清晰
从当下高校对体育教学的定位来看,其教学目标仍然比较模糊,并未形成培养学生形成终身体育理念的意识,他们仅仅当体育课程为一门普通课程,多数学生课外不能坚持体育锻炼,不能形成参与体育锻炼的自觉性,除体育课意外,其他时间段很少有时间会进行体育锻炼,尤其是参加工作以后,因为工作等因素的影响,体育锻炼的意识更是很难形成,也很难抽出时间参与体育锻炼。这些因素的存在都极大的影响了终身体育理念的形成,使得终身体育理念的落实面临重重阻碍。这对终身体育理念的落实非常不利,同时还会对学生的身体健康带来不良影响。
2.3、基础设施投入不够
当前我国高校开始在体育运动设施上加大了投入,但是专业训练场地、专业器械等方面还是比较欠缺,体育基础设施的增长更不上学生数量的增长,因此体育教学过程中经常出现多名学生共用一块场地的现象。多数学生并未认识到参与体育课程的重要意义,因此经常出现体育课上逃课、敷衍等情况,同时参与课后锻炼的机会少之又少,高校体育教学与社会发展之间存在的差距逐渐拉大。
3、终身体育理念在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3.1、可以满足教育改革的需求
当下终身体育理念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流行的教育思潮,直接反映了人们对学习的需求,并且通过教育实践发挥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实际上,终身体育理念是终身教育的一部分,并且深受终身体育的影响,尤其是近年来我国开始在学校中推行教学改革,这种背景下终身体育理念更是迎合了终身教育改革的浪潮。终身体育理念的形成对于加强社会、家庭之间的联系非常有利,可以有效满足教育发展的实际需求。
3.2、可以满足社会现代化发展的需求
近年来社会发展速度越来越快,知识更新、换代的速度也越来越快。体育类院校面向全社会招生,其教学目标在于为社会培养高级的体育人才,所以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为了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符合社会需求的体育人才,体育院校也必须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在教学目标、教学手段及方法上进行大力改革,从多方面满足学校的教学需求,满足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具体来说,这种改革需要紧紧围绕以后的就业进行改革,这样才能不断推动体育的多功能发展,从而有效提升体育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3.3、可以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
现阶段高校体育教学的内容多较为陈旧,教学方法与手段也比较单一,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种情况下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综合考虑学生的需求,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并注意调动起学习体育知识的积极性。终身体育理念的产生正迎合了这一需求,在体育课程教学中树立终身体育理念,体育教学会更富有时代气息,充分满足了学生们基于自身实际情况提出的需求。
4、终身体育理念指导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策略
从上文的论述中可以看出,当前的体育教学模式已经很难满足教育教学改革、社会现代化与学生的发展,这种情况下终身体育理念的重要性开始凸显出来,为了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笔者认为有必要积极探索对高校体育教学进行改革的策略与方法。
4.1、重新定位体育教学目标
终身体育理念提出以后,已经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奠定了基础,虽然实施时间比较长,但却收效甚微。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是因为体育教学目标比较模糊,这种情况下必须在新的背景下明确体育课程教学的目标,这样才能为体育教学提供一个发展的方向。体育锻炼一直都是我国在发展的伟大事业,对于学生终身体育理念的形成来说,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所以对终身体育理念的落实起到了重要作用。此外,在高校各门课程的教学之中,体育课程教学是减轻学生学习压力的重要手段,所以在终身体育理念指导之下,体育课程教学应该以提升身体素质、形成终身体育理念作为其新的教学目标。
4.2、调动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
当前时代下社会实践非常丰富,人们的运动兴趣很容易被激发,然后主动的投入到体育运动之中。大学生的运动兴趣是多样化的,一些学生因为对某方面运动感兴趣,就会自觉的参与到这类运动之中,可是也有一些学生不会如此。高校体育教学中,应为学生渗透终身体育的理念,关注培养学生对运动的兴趣和热情,引导其参与到体育锻炼之中,逐步激发出他们对体育锻炼的习惯。例如,耐力跑是对学生耐力与毅力的考验,会激发很多学生参与其中,但是其学习过程无比枯燥,一些参与进来的学生可能会因为这种枯燥而逃离,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巧妙的运用一些教学方法转移他们的注意力,从多方面挖掘出学生的潜力来,可以也能用讲解、游戏以及比赛等多种方式,也可以多种方式结合起来,为学生运动才能的发挥提供一个平台。这对提升学生体质、激发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非常有利,有利于更加顺利的实现教学目标。
4.3、创建校园体育文化气氛
高校体育文化氛围是否浓厚会影响学生终身体育理念的形成,因此我们需要在校园内营造出一个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来,为满足终身体育理念需求奠定基础。校园体育文化包含体育知识文化、运动文化等方面内容,这些内容对于培养学生们的竞争精神、团结协作精神与爱国主义精神等都存在非常重要的影响,同时也有利于学生终身体育理念的形成,甚至对学生以后的就业与生活都非常有利。所以,可以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在校园中组织学生们参加多样化的体育活动,引导学生参与到篮球小组、羽毛球社团、排球小组等课外体育团体之中,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兴趣爱好的不同,去参与到不同体育运动之中,这对达到强身健体的目标非常有利。学生将自己的课余时间用到体育锻炼上,不仅可以了解更多体育理论知识,同时还能提升自身的运动能力,在校园中形成一个人人参与的氛围。
4.4、加强体育基础设施建设
为了更好的保证体育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学校应加大建设现代化体育场馆的力度,并注意积极更新体育器材,只有体育基础设施完善以后,体育课堂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才能更加顺利的进行,为学生创建一个和谐的体育运动氛围。环境直接关系到人各方面的发展,有了良好的体育锻炼环境之后,学生们自然而然的会对体育锻炼产生热情,并自觉投入到体育锻炼之中,在无形之中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这对终身体育理念的形成非常有利。
5、结语
综上,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当前世界范围内都在流行终身体育理念,各大高校也开始讲起作为体育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这种背景下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也应紧跟其潮流,明确终身体育理念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并将其与体育整体教学规划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们积极参与到体育锻炼之中,逐渐引导其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总之,终身体育理念的形成不仅有利于学生的身心素质发展,同时还可推动我国体育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