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三化学复习中不要错把手段当目的

2019-12-24郑琳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9年20期
关键词:目的手段深度学习

郑琳

【内容摘要】高三化学复习,重要的是带领学生从化学视角挖掘对世界的认识角度、认识思路,最终形成推理路径。为达到上述目的,老师们要着力去甄别什么是教学目的,而什么又是教学手段,然后着眼于目的,带领学生进行深度学习。

【关键词】目的 手段 深度学习

目前,核心素养的提出,要求我们进行更多关于教学的思考。例如高三化学复习,绝不仅仅是从形式上会做了多少高考题,而是在前两年已经学习了化学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思考我们到底要带领学生怎样挖掘对世界的认识角度、认识思路,最终形成推理路径。在一线教学和听课议课的过程中,我发现为达到上述目的,老师们要着力去甄别什么是教学目的,而什么又是教学手段,二者切不可混淆。下面仅举两例予以说明。

其一书写方程式是手段,理解化学符号所代表粒子的转化才是目的。方程式体现的不只是反应物与生成物是什么,更重要的是中间的转化关系,化学的 “化”字是两个人像太极阴阳鱼一样的转化图形,本身就代表着变化、转化的意思,而转化的依据就是新课标当中强调的物质的价类二维观,在复习中要不断的贯彻价类二维观这一化学认识物质世界的核心观念。这带给我们的其实是化学人认识物质的角度。

其二看教材是手段,发掘教材中的知识点所蕴含的学科思维才是目的。高考出题要高于教材,但是源于教材。带学生练题是手段,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生成推理路径才是目的。

这是我最近在一所学校听高三试卷评课时的一道题,我以此题为例阐述上述观点。

例:CuCl2(易潮解)、CuCl是重要化工原料。

Ⅰ.用铜粉和Cl2制CuCl2,装置如图。

(1)石棉绒作用   ;B装置中试剂   。E和F装置及试剂可用   替换(填装置及所装试剂)。

(2)若实验测得质量分数为90.0%,则可能含有杂质   (写一种)。

Ⅱ.另取纯净CuCl2固体用于制CuCl。

(3)若按上述操作用10. 0 mol·L-1的HCl代替0.2 mol·L-1 HCl,通人SO2后,200.00 mL黄绿色溶液颜色褪去,但无白色沉淀。对此现象:

甲假设:c(H+)过大。

为验证此假设,可取75.00 g CuCl2固体与100 mL 0.2 mol·L-1 HCl及   mL 9.8 mol·L-1 H2SO4配制成200.00 mL溶液再按上述操作进行实验,有白色沉淀。

乙查阅资料:体系中存在平衡2Cl- (aq)+CuCl(s)=CuCl (aq)。则出现此现象另一可能原因是   。

课上老师讲解(1)时,学生不太认可石棉绒作为载体能够增大铜粉与Cl2接触面积这一作用,而是对初中学过的用KMnO4制O2中棉花团防止堵塞导管的作用念念不忘,这一方面说明学生对KMnO4制O2这个实验的特殊性认识不够,另一方面也说明学生对高中教材上出现的必修一第三章铁粉和水蒸气反应实验中棉花做载体和必修二第三章石蜡油分解实验中石棉做载体的化学实验设计方法不够熟悉,老师在讲到此处要返归教材,带领学生感受教材中隐含的实验设计方法。

第(2)问分析杂质,其实是考查我们对化学反应的认识观念,我们学习过的Cu和Cl2反应生成CuCl2,该反应只是Cu和Cl2所发生反应中主要的一个,真正的化学反应机理是非常复杂的,CuCl也符合Cu与Cl组成物质的化合价规则,就很有可能是Cu和Cl2反应的产物之一。要带给学生总反应、主反应、副反应这样的观念,甚至新教材当中还会增加基元反应的观念。

讲解(3)时也遇到了困难,我查阅了该班级试卷分析数据,这个小题的得分率为0.53,而整张卷子的得分率为0.69,说明应该提升学生突破这种题型的能力,此题涉及到的设计实验时控制变量的思想在教材中多有提及,例如选修四第二章测定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只不过此题稍微复杂一些。另外,学生陷于无法理解的困难的主要原因是逻辑混乱,老师要带领学生想象宏观层面上的每一步操作以及现象,对应上微观粒子在分子离子层面的變化,将语言叙述画图展示,构建图景能更清晰的帮助学生厘清逻辑。

此题还可以怎样处理以便于更好的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呢?针对第Ⅰ部分的处理我再提供一种思路。只给出题干和装置图然后学生从如下角度思考实验目的的达成。

讨论:1.实验目的?2.原理方程式?3.如何操作得到产品?4.该实验中的干扰物质是?如何控制?

讨论过后,再给出问题,会发现所有问题都藏在我们的讨论中,自然都有了答案。老师还可以进一步要求学生在按上述要求讨论后,作为命题人出题,会发现学生们的出题角度和高考命题人的出题角度非常接近。

将此题变成是一种任务式学习,这样做的好处是避免问题干扰学生设计整个实验的完整思维,有较长时间思考较为完整的问题更有利于引发深度思考,发生深度学习。做题是手段,而形成认识角度、认识思路和推理路径才是目的,只有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才能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才有助于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高考成绩将是这种学科素养的附产品。

(作者单位: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教师进修学校)

猜你喜欢

目的手段深度学习
浅析高中生社会实践的目的与方法
MOOC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深度学习场域建构
大数据技术在反恐怖主义中的应用展望
廉洁校园文化建设在预防职务犯罪中的作用研究
谈高校美术教学中创造力的培养
深度学习算法应用于岩石图像处理的可行性研究
创新执法手段,提升执法能力
限行不是手段 立法才是根本
逻辑接续及其表达手段
临机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