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中国古代儒家教化目的及其实现方式

2016-12-08雷亚婷

青年时代 2016年27期

雷亚婷

摘 要:教化,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地的主观引导,是教化主体对客体思想行为的示范和引导,以期达成教化主体所期望的效果。教化目的是整个教化实施过程的出发点和归宿。本文从个体、群体、集体三个维度出发,对中国古代儒家以期达成“成仁成圣”、“化民成俗”、“和谐秩序”的教化目的进行分析,并从个人、家庭、社会、政治方面探究实现其教化目的的方式。

关键词:儒家教化;目的;实现方式

儒家教化在中国古代教化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儒家教化的目的不仅仅是要完成个体道德修养,而且还扩充到社会民风的和谐和国家的稳定统治。儒家所要达成的教化目的是系统一体化的整体,相对应地实现其目的的教化方式也要从个人、家庭、社会、国家四个方面入手,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统一。时至今日,儒家教化的目的设置和实现方式依然有着不可替代的研究价值。

一、儒家教化目的的维度分析

中国古代儒家教化的目的不是单一的指向性的任务目标。它是一个综合的、全面的为实现儒家思想文化传播的体系。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维度来分析:

(一)从个体维度出发:“成仁成圣”

“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从孔子时期开始“仁”就在儒家的道德修养体系中占据基础性地位。在孔子看来个人道德行为的实施最终都是要回归到“仁”之核心上。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这里的“五者”指的是评价个人的道德品质之标准“恭、宽、信、敏、惠”。所以说“仁”是个人道德之修养的基础性标准。那么,个体“仁”之行为表现就体现在孔子所说的“仁者,爱人”之上。有学者说:“爱人,是儒家之仁的最基本规定和最底线要求”也是对个体教化的必然要求。孟子继承孔子“仁”之思想,认为:“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并将“仁”、“义”、“礼”、“智”联系起来扩充为以“仁”为核心的道德体系,为儒家的个体教化实践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圣人”是儒家道德人格修养的最高境界。孔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斯可以。”就连孔子都说他所在的时期没有见过“圣人”。所以在别人奉他为“圣人”时,他说:“若圣与仁,则吾岂敢?”可见,作为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圣人”也是孔子一生不断追求的人格目标。孟子赞誉孔子为“圣人”,他说:“学不厌,智也;教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子即圣人也”。所以说孟子也把“圣人”树立为自己人格目标。而“圣人”在大多数儒家学者心目中是一个遥远的理想目标。在儒家眼里什么人就是真正地“圣人”?其实儒家之“圣人”并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而是所有伦理道德观念的集合。孟子曾说“圣人者,人伦之至也”,古代的“人伦”是出于封建社会所要遵循的基本社会交往关系的要求,是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总结。所以儒家对于个人的“成圣”之路,皆是对个人的道德规范要求。而正是这些平常人无法达到的道德要求,促使儒家对个体的教化不断体系化和规范化。

(二)从群体维度出发:“化民成俗”

儒家认为处于阶级统治之下的社会大众是被教化的群体。群体性的教化不同于个体,儒家把民众群体分三教九流不等,且群体所表现出来的个性也不同。所以儒家以“人性论”为理论依据,引导人们要“除恶扬善”。儒家欲使民众向“善”,不得不借助于两种手段:一是刑罚手段;一是教化手段。但是,儒家作为古代主流的意识形态,对社会成员所施加的系统灌输和影响,其过程必然以思想笼络为主。而且从根治效果来看,儒家更信奉“教化”。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勉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所以对于民众要用“礼”来约束。儒家崇尚“礼”,认为“礼”能够约束民众,“化性起伪”,从而起到“移风易俗”的作用。而风俗也有好坏之分,对待美俗要诱导、继承;对待陋俗、恶俗要治理、惩处。可见,“广教化,美风俗”是儒家施之于社会民众的一种群体性行为思想的统一。所以说“化民成俗”就是儒家对群体性教化的显著目标。

(三)从集体维度出发:“秩序和谐”

集体,是一个有序化且具备共同认知的群体。有序是指必须遵从一定的秩序,也就是这个集体所达成的一个共同的认知。而在古代儒家教化者的眼里,封建社会所遵从的秩序就是“人伦”之秩序,即儒家所提倡的“明人伦”。董仲舒在总结前代圣贤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三纲五常”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伦理制度。这种思想长期占据主导地位,一直延续到封建社会的结束。他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规范到一定的伦理制度之中,如若违反,则会受到来自家庭、社会和国家的谴责甚至是刑罚。从其根本性质上来看,只是为了“巩固贵贱有等,长幼有序的差序格局,从而使社会成员接受尊卑的事实,各处其位,各安其分,各司其职,各尽其伦,服从统治者的要求”。所以,中国古代儒家对于整个集体的教化是为了达到以维护封建统治秩序为前提的和谐稳定的社会状态的思想制度的控制。

二、儒家教化目的的实现方式

从宏观方面来看,儒家教化目的的实现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自我修养方式

儒家培养自我修养方式主要是为了个体道德教化目的实现。儒家认为个体道德修养的实现,主要在于个体主体性道德意识的自觉内化且能够自发实践对于自身的道德要求。在这方面,儒家着重培养人的自我修养方式。孔子说:“吾日三省吾身”,“内省”是儒家最具特色的修养方法。它要求个体在修身过程中不断反省自己的言行举止,并检查自己是否有不当之处,以便能够改正。在这样的过程中实现自身道德行为的不断完善。正如孔子所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但是个体在自省的过程中,能否真正做到自律是儒家学者一直思考的问题。所以在个体的道德修养方式中,“慎独”是儒家对修身所保持的一种清醒且具有警戒性的态度。自我修养本来就是要求个体自身的自我监控,儒家认为“慎独”能让人们在无人的状态下也依然保持高洁的人格品质。这两种修养方式是儒家培养“圣人”之道的最有效的方式。

(二)家庭教化方式

家庭是个人长期生活的场所,儒家认为家庭之教化是奠定整个教化目的实现的基础。首先,家庭是个体在道德修养中起基础性作用的场所。儒家特别重视对幼儿的启蒙教化的养成教育。《易经》云:“蒙以养正,圣功也”,个人行为道德的养成要从小抓起,而家庭在此方面起到重要作用。许多名人志士都受儒家教化思想的影响设立家训家规以教化子孙。例如:《朱子家训》、《曾国藩家训》、《陆游家训》等等。其次,中国古代社会是宗法制社会。儒家依“礼”之思想观念使得家庭成员之间也有尊卑等级,基于此形成的家庭教化就会是维系社会平衡,维护封建伦理制度的重要方式。

再次儒家想来注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形式,认为人首先能“齐家”才可以“治国、平天下”。在儒家经典《大学》中论述道:“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侍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由此看来,儒家把家庭教化视为实现人生目标、社会和谐、国家之理想的基本方式 。

(三)社会教化方式

中国古代的社会教化通常由学校教化和民间教化组成。首先,学校是推行精英型群体教化的重要场所。学校通过把道德教化思想融入到知识内容中,是学生群体在汲取知识的同时不断“内省”达到道德人格完善的境界。儒家所要培养的是“君子、贤人、圣人”之理想人格。儒家教化者认为理想人格之实现是在学校的引导下学生完成道德修养的过程,期间必须要借助一定的“感化”手段。在先秦时期,儒家感化教育最显著的方式就是“乐教”。“寓教于乐”陶冶性情,使人们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对儒家教化内容的认同。除了对精英式的人格教化之外,儒家认为学校还必须承担面向民间“教化乡里”的任务。例如社学,社学是社会教化最为广泛化的载体,它作为基层性的教化形式面向的是普通民众。明代儒家学者吕坤在《社学要略》中明确指出:“乡间社学,以广教化,子弟读书,务在明理”。古代学校的教化方式其最终目的依然是巩固封建统治的思想根基。

然而,对于群体性的教化并不完全依靠学校的教化,在民间也有一些通俗易懂且制约性强的民间教化方式。儒家认为平民性群体的教化要依据风俗习惯和乡约来培养民德民风。中国古代的各种乡规民约,如《吕氏乡约》、《南赣乡约》、《治方之约》等都基本上都以儒家礼教为指导思想,以导人向善,淳美风俗为目标,在教化内容上始终宣扬的是儒家的伦理纲常。如此种种都有利于提升平民群体的道德素质,协调人际关系,培养良好的社会风气。

(四)政治教化方式

政治教化指封建统治阶级以一定的形式手段直接接入到教化过程中,以达到教化民众的目的。孔子认为治国的过程就是统治者个人道德的感化过程,是一个“由己及人”的道德放大的过程。所以儒家认为“王”在建立教化过程中的作用重大。董仲舒认为“性者,天质之朴也;善者,王之化也。无其质,则王教不能化;无其王教,则质朴不能善。”证明了“王”是教化的主体。这种帝王身先示范的教化思想一致延续到明清时期就成为以帝王之口吻宣讲的圣谕。其内容主要是教育人民重人伦、劝农桑、尚礼仪等,几乎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明清统治者为了使圣谕广泛传播,规定官员和地方士绅要定期宣讲,以助于“王训”能够更好地教化人心。

在普及官方教化思想的同时,为促进民众更加信服其思想教化而采取一定的激励手段,制定激励制度。旌表制度就是最显著的例子。古代封建统治者一般采取封官赐爵、实物嘉奖、立碑赐匾的形式对忠臣、孝子、节妇等进行奖励。这种由统治者直接奖励的形式在古代人眼里属于一种最高性质的奖励,其在精神上的鼓励是无法衡量的。当然这些旌表的对象都是符合儒家主流思想的人。尤其在忠、孝、节方面表现突出。这种精神性的荣誉奖励对教化民众起到非常巨大的作用。

通过以上研究发现,儒家教化之目的体系和教化之实现方式置于今日也依旧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尤其对于当今时代与古代教化非常相似的思想政治教育来说,仍有许多地方值得学习。例如,促进当前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目的设置的体系化,不仅仅是在学校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还应该与社会、家庭构建综合式一体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儒家教化之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其文化传播的过程就是教化进行的过程。我们只有不断深入研究儒家教化思想的丰富内涵,并且将它融入当今的时代主题,才能达成儒家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文化和谐发展的“双赢”局面。

参考文献

[1]戚万学,杜时忠.《现代德育论》[M].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一版.

[2]张惠芬.《中国古代教化史》[M].山西教育出版社,2009.

[3]张苗苗.传统教化思想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创新,2013年(4).

[4]张华.论道德的教化[J].求索,2006(7).

[5]王永祥.中国古代教化方式研究[D].兰州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