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述复调理论在国内小说中的体现

2019-12-24姜姗

北方文学 2019年35期
关键词:复调巴赫金理论

姜姗

摘要:前苏联文艺理论家巴赫金在《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这部作品中认为,陀思妥耶夫斯基在他的长篇小说中采用了一种复调思维。书中处理作者与作品主人公的关系时采取了一种对话立场,从而打破了西方传统小说独白统一的模式,开创了新的艺术模式。20世纪80年代中期,巴赫金的复调小说理论正式进入中国理论界的视野,并引起了中国文艺理论家的关注,掀起了一股持续至今的“巴赫金热”。经过十余年的理论消化与吸收,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运用巴赫金复调小说理论进行作品分析的论文大量涌现。文学对巴赫金复调理论的引入不仅在中国的古代小说和现当代小说这两方面中,更是在国外文学作品上也有所体现。

关键词:巴赫金;复调;理论;国外文学

一、复调理论的内涵和特点

“复调”一词本源于古希腊语,其原义是“多种声音”的意思,是18世纪之前欧洲的一种音乐术语,“复调音乐”指的是具有两段或者两段以上的多声部音乐,并且所有的声部都是按照自己的声部进行,它们之间既独立存在又息息相关。独立是因为各自的声部都有自己的音调,而相关则是因为这些声部之间若想组成音乐则是相互依托、缺一不可的。在这一基础上,借助其他的因素将这些声部结合起来便形成了具有艺术效果的多层次整体。巴赫金借此在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研究过程中提出了复调小说理论,并发表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问题》这部作品,该著作于1963年改名为《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

巴赫金在这部作品中提出的复调小说理论指出的是主人公意识的独立性,主人公之间,主人公与作者之间平等的对话关系。他在作品的论述中明确提出以下观点:复调小说的主人公具有独立的意识和自我存在的价值,他们不只是作者描写的客体或对象,也不只是作者思想观念的直接表现者。在他看来,主人公都是些意识相对独立的“思想家”,绝不再是那种完全被作者掌控的用来表达作者思想的主人公。在他的理论中,主人公较之以往有了更大的自由性,同时关注着对世界及他本人的看法还有他人的看法。并且复调小说中整部作品的情节和人物形象等其他方面的设定也不是书中一种中心意识或思想而展开,小说中的“他人”与“我”都能够分别在自己不同并且独立的区域中体验人生,形成各自的世界观。整部小说由互不相容的各种独立意识、各具完整价值的多重声音组成。并且每个主人公在自我意识的形成过程中离不开与“他人”的接触,这种接触主要指对话。因为“我”不能在自己的位置上认清自我,只有借助“他人”的认知才能够更加准确地实现自我价值。同样的在《巴赫金全集》一书中也同样阐明了复调小说的涵义,“有着众多各自独立而不相融合的声音和意识,由具有充分价值的不同声音组成真正的复调”。

复调小说的特点在于理论的核心是平等和对话,和传统的“独白小说”相比,复调小说的特点就表現在平等主体的对话性上。首先,复调小说的主人公在作品中具有自己的主体性、独立性和自由性。作者与主人公二者之间是一种平等的、自由的对话关系,都是对话的主体。而在独白型作品中,存在的是作者单一的声音,作者操控一切,决定一切,主宰每一个人物的命运。而复调作品中,主人公与作者之间是各自存在的主体,主人公不再受到作者的约束,他们同作者一样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作者被赋予了两个角色,既是“对话”的组织者,又同主人公一样是“对话”的参加者。主人公的角色独立可以通过与别人的对话和行为来完成设定,并且能够通过一系列的语言和行为对作者的思想做出回应。巴赫金提出的对话理论,处处体现出对人的价值的尊重,对平等和自由的向往,它表现出强烈的反对专制集权下的单一话语的倾向。其次,主人公之间的平等主要强调作品中每一个角色都是相互独立且不可分割的。作品中的每一个主人公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并具有独立的思想意识。他们息息相关,却又缺一不可。最后,复调小说由互不相容的各种独立意识、各具完整价值的多重声音组成。性质同复调音乐一样,由多种声音构成一个完整的整体。但各个部分又有自身的独立性。总的来说,就是巴赫金强调主人公独立的自我意识以及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人物之间、作者与人物之间的平等对话。

二、复调理论在中国古典小说中的体现——以《红楼梦》为例

和传统的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小说理论相比,巴赫金所提出的“主体性”、“全面对话”等理论具有极大的新意,它进入中国文学界的视野之后,很快引起国内文学理论工作者的强烈兴趣。90年代开始,直接运用巴赫金复调理论进行小说分析的论文大量涌现。包括部分外国文学作品、中国现当代小说。不过近些年来,一些研究者开始尝试着用巴赫金的复调理论研究中国传统古典小说,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传统的古典小说作品如《红楼梦》、《三国演义》等经典作品。就《红楼梦》这部小说而言,它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复调小说,但却无疑具有一定的复调性。

我们来谈一下《红楼梦》,我个人认为无论是宝黛钗的爱情纠葛,还是各人物的悲剧命运都带有复调性。从感情方面来说,宝玉的情感无疑是矛盾的、分裂的,而并非专一的指向某位女性角色。因此,以复调的角度来看,可以说宝玉的情感是复调情感。他钟情于黛玉,又在宝钗那里留情。贾宝玉对她们各自的情感是独自存在着的,但又相互矛盾,这种矛盾分裂呈现出多声部,是多种思想、多种意识的对立,又不相融合。薛宝钗和林黛玉都是深情、专情于贾宝玉的女子。黛玉专情于恋爱,以宝玉这个‘人为对象。只有她能够走进宝玉的内心,真正的懂得宝玉,两人能够在共同的话题上达到契合的状态。而且两人都带有一定的叛逆色彩,这代表在精神上贾宝玉和林黛玉是一个世界的人。宝钗专情于封建伦理中的闺阁理念,以‘贤妻良母为目标。她希望贾宝玉为官从政,期望自己嫁进贾府以后与宝玉过着传统上的名门生活。她的家庭等各方面因素确实可以帮助宝玉,但她无法与宝玉达到心灵上的契合,她不知道宝玉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宝玉对二人都有着不可分割的又完全不同的感情上的羁绊,三者的感情都是属于组成红楼感情结构的要素,既不相融有缺一不可。所以说宝玉对二人的情感是复调情感。从人物形象分析上来讲,林黛玉由于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性格上敏感多疑,很多时候为人处世会得罪他人,给自己和周围人都带来了许多烦恼。对待地位低的人她经常说出带有讽刺性的话语,时时针对别人,难免有无理取闹之嫌。至于宝钗,她是一个典型的谨守封建妇道的女子,从小在封建文化的熏陶下,认为自己就应该成为传统意义上的家庭主妇。但宝钗确实在人际关系中的方面,过于八面玲珑。客观来讲,黛玉从情出发,对爱情有着深深的执念,对宝玉的深情令人动容。但她的敏感、任性以及深深的孤独与焦虑无论放在什么样的环境中都难以适应。而宝钗的温厚、周到、克制、豁达无疑应该得到欣赏与肯定;她注重人际关系的圆满,重视道德理性,表现出典型的理性人格特质。我们不能说二人的性格谁更好或谁更差,只是她们各有其存在的理由和意义,二人都是平等的、对立着的、各自存在着的客体。

三、复调理论在中国现当代小说中的体现——以《伤逝》为例

巴赫金认为有着众多的各自独立而不相融合的声音和意识,由具有充分价值的不同声音组成真正的复调。这的确是陀思妥耶夫斯基长篇小说的基本特点。说到复调性与我国现当代小说的联系,我首先能想到的是鲁迅的作品。鲁迅的部分作品带有明显的复调特征,这也体现了鲁迅作品的复杂性及其艺术思维的深刻本质。按照巴赫金的研究,复调性小说对不同声音的处理不同于独白性小说,把那些不同甚至彼此冲突的声音统一在唯一的作者的声音之下,而是始终赋予它们以独立而不相融合的地位,从而得到复调齐鸣的效果。《伤逝》这部小说中有多种独立的、平等的、都有价值的声音。这些具有充分价值的不同声音既各自独立而又彼此对话与参照,在鲁迅的小说中组成了一个多声部的话语世界。

首先是文本结构的复调性。《伤逝》的副标题“涓生的手记”,它的存在不仅提示了《伤逝》是一部手记体小说,也意味着作者或读者可以通过小说的副标题洞察作者的叙述策略进而把作者的立场与涓生的叙述区分开来,不会认为作者的思想就认为是男主人公涓生的思想,从而以一个客观的角度审视涓生。并且手记中叙述的过去的涓生和把手记呈示给读者的现在的涓生之间构成潜在的对话关系,这两种声音的自述不仅构成相互间的对话关系,小说的双重第一人称叙述者还包含着两种对立的态度与意识的潜在碰撞与交流,实际上也体现着作者不同的心理。除此之外,从人物内心活动的层面来讲,最初,涓生和子君相爱,二人都带有一定的追求自由的现代意识,子君为了能和涓生一起生活,便放弃了家庭,选择与涓生白手起家的生活。但随着生活的拮据,二人的爱情渐渐减少激情,涓生也承受着养家糊口的巨大压力。终于有一天,涓生放弃了子君,子君迫于生活的无奈回到了原来的家中。在涓生放弃子君后,他的内心无疑是愧疚的,且陷入了深深的自责和忏悔中。我们可以在文体中察觉到两种极为矛盾的声音。一种是在二人的感情方面,涓生反复强调自己的罪过和悔恨,觉得自己这样做终是负了子君。但另一方面作为独白者的涓生又希望读者站在客观和现实的角度看待二人感情的破裂,他极力地证明自己放弃子君是出于现实的无奈,他内心并不想这样做,似乎想极力的洗白自己的内心。小说的结尾作者没有给出明确的结局,谁也不知道具有矛盾心理的涓生最终会如何生活下去。也正是这种不可言的结尾体现了文本的复调性,又因为作者心理的矛盾与分裂更凸显了小说的复调效应。

小说《伤逝》所展现的男女主人公形成的复调世界和在涓生自己的心灵探索中拉开的复调世界,结合鲁迅的其他小说思考,我们可以看到以鲁迅为代表的复调小说及理论是中国文学现代化的显著表现之一。在中国现当代的特殊环境下,复调小说所取得的文学实绩,彰显了它作为一种小说形式的意义。

四、结语

综上,在文学作品的复调叙事中,创作者与作品中的人物之间,人物与人物之间都是独立的,他们平等的发出自己的声音,表现自己的意识,最终增强了作品表现的内涵层次和艺术张力。我个人认为,无论是国内作品还是国外作品,复调文学所呈现的多方面的声音以及主人公与作者是平等的位置,都是创作者思想情感的复杂的、难以统一的表现,有些文学家更是借此提醒世人尊重众人的想法,从多角度考慮问题。

参考文献:

[1]宋春香.巴赫金思想与中国当代文论[M].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

[2]巴赫金.巴赫金全集(第五卷)[M].白春仁,顾亚铃,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3]夏忠宪.巴赫金狂欢化诗学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4]巴赫金:《巴赫金全集》,一至六卷[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5]晓河.巴赫金研究在中国[J].文艺理论与批评,1998(6).

[6]蓬生.巴赫金复调小说理论[J].文艺报,1987(6).

[7]段建军.巴赫金复调理论的人学内涵[J].学术月刊,2009(08).

[8]张素玫.对话与狂欢:巴赫金与中国当代文学批评[J].当代文坛,2005(5).

猜你喜欢

复调巴赫金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对话与距离:《踩影游戏》的巴赫金视角解读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巴赫金“表述”研究的再阐释
宗教音乐人
浅析巴赫金的转折人生
巴赫金与圣经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