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发展目标统领学校课程建设
2019-12-24魏国民
魏国民
学生发展目标的产生有两个重要的基石,一是校长对教育的理解,二是校长对人的理解。
对教育的理解,横向上,我们可以通过中外对于教育的不同定义、民间的或者学术的不同的教育观和学生观,以及国家的教育法律、政策和教育方针等内容的比较研究来获得;纵向上,可以通过对不同历史时期教育沿革的系统梳理来获得。这样的纵横分析,可以帮助校长加深对教育的理解,让校长在办学时能够有一个正确的方向和清晰的定位。
对人的理解,我们可以通过对人格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等研究成果的系统学习,获得关于人是什么、学生是什么、发展什么、如何获得相应的发展等具体教育问题的认知。学生发展目标规定着教育的内容和方向,统领着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尤其是课程建设。
1.学生发展目标的产生及内涵
密云区第三小学学生发展目标为:健体、尚学、乐群、爱国。在学校学生发展目标产生的过程中,我们做了以下工作。
宏观上,梳理学校发展的历史沿革,对以前的学生发展目标做当下视角的分析,以保证学生发展目标对学校文化和传统的传承与发展;对学校当前的状况做SWOT分析,对学校的发展进行清晰定位;关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教育、对未来发展的趋势分析,解读世界顶尖大学对于人才的定义以及招生时对于新生内在素质的要求,保证学生发展目标内涵要求的前瞻性。
微观上,我们做了四个维度的需求调研,分别是学生发展需求、教师发展需求、学生家长对学生发展的要求和社区对学生发展的要求。通过对当下与教育关系最密切的人的需求分析,满足学生发展目标对学生成长的现实渴望。
我们借由“健康自我”理论,结合前面的学习和调研,实现对学生发展目标的理性思考,经历了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反复研讨,生发出学校学生发展目标的四个领域,分别是身体、情绪、社会、智慧,以及三个方面的内涵,分别是需要、机制、自信。
2.学生发展目标对课程改革内容和方向的规定与引领
学校的课程改革确立了两个原则,一个是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一个是校本课程的体系化建设。遵循这两个原则,建构“爱·美”课程体系,包括发现类、体验类、探究类、技能类,涵盖身心与健康、人文与艺术、科技与启思、合作与探究等领域。
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以课程整合为中心,沿着学科之间的课程整合和学科内的知识整合两个方向展开。
学科间的课程整合,我们先后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我们称作翻书式的整合。例如,学习有关月亮的知识,我们会考虑音乐学科有哪些关于月亮的内容,月亮上有哪些数学知识、语文知识等,然后把这些知识汇集到一起,分学科教给学生。这样,看似不同学科的知识集中到了一起,但是,知识之间仍然是孤立的,不同学科知识之间并没有融合。第二个阶段,是“概念知识”层面下的学科整合。这里的概念知识,指的是不同学科知识的融合点。例如,“植物的种子”和小学语文课“和时间赛跑”,这两个内容表面上看起来不相关,怎么整合到一起呢?深入思考就会发现,如果我们站在“生命周期”这个概念的角度看,从發芽到凋谢也是一个生命的历程。我们站在“生命周期”的概念上看各学科的知识,视角是从上向下的,看的是一个概念下众多的现象。
学科内的知识整合,我们坚持主题导向,以主题为统领,获得相同主题下对于实现主题的内容的丰富性和方法的多样性的比较理解。以小学语文“师爱”主题教学为例,表达“师爱”可以有很多的内容选择和方法手段,在比较中,让学生反复揣摩和理解文章的意思、意图、内容、方法,让学生习得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知识。
校本课程以对人的理解为依据而产生。在校本课程的内容规划上,我们遵循三个原则:以校本课程作为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补充”来“定位”;内容选择以“人的基本内涵”为校本课程建设“定向”;以“体验、觉察、唤醒、发现、改变”为目标,为校本课程的实施“定调”。例如,在“乐群”这一学生发展目标的引领下,我们开发实施了学生的情绪管理技能课。课程遵照结构学习法四元素的结构来编排,内容取材于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真实场景。
3.学生发展目标决定了课堂教学改革的内容和课堂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改革应该以是否有利于达成学生发展目标的内涵要求为依据。
从知识、方法技能、情绪和意志品质三维目标看,过去我们最重视知识教学,在知识目标的达成上,如果按着布鲁姆目标分类分析,也只是实现了基本应用水平下的低阶目标,分析水平以上的高阶目标很少实现。对于方法技能类的目标,我们通常只是重视解题的方法和技能培养,其他的社会技能不太关注。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维度上,基本处于自然状态,全凭教师个人素养和学生的敏感度。教师流露出多少,学生感受到多少,大多时候基本处于一种无意识状态。
基于此,我们确定了以主动、互动、生动为核心词的课堂教学改革,改革内容聚焦知识分析、课堂新常规建构和基于认知科学成果及教学层次理论而展开的“三段论式”课堂教学过程建模。
以四年级主题研究课学习为例。在整个过程中,学生们上网查资料,了解招牌的历史和文化;走上街头,观察招牌的样子等。最后,汇报研究成果,写招牌、画招牌、做招牌、演招牌、唱招牌。这时,教师就思考,这就是我们要做的研究学习吗?这和学生的生活、学生的生命有什么关系呢?促进学生全人发展了吗?随后,教师又布置了一个思考题,让学生用在研究中获得的有关招牌的知识,分析密云区的招牌管理政策,给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这样的改进就是基于教师对知识的理解。教育的目的不只是帮助学生适应社会,更应该促使学生改造社会,使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编辑 于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