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债券违约成因及其风险防范

2019-12-24周维乐

经营者 2019年22期
关键词:信用风险债券市场债券

周维乐

摘 要 近年来,国家推行一系列供给侧改革措施以整合优化产能过剩的企业,市场中的信用风险不断被释放。2014年,我国债券市场刚性兑付被打破,债券违约规模呈上升态势,冲击市场信心,给债券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造成了一定影响。本文对近三年债券违约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债券违约成因,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关键词 债券违约 信用风险

自1997年银行间债券市场成立后,中国债市形成了以银行间市场为主、交易所市场为辅的基本格局,并延续至今。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债券市场存量规模已位居全球第三。债券凭借其自身的优势,逐渐成为了当今社会直接融资的主要渠道。然而,自 2014年首次有公司债券违约后,中国债券市场的违约事件越来越多,出现了数次违约潮,引发了投资者对信用风险的担忧。

一、近三年债券违约情况概述

从债券违约整体情况来看,自2018年开始,债券违约无论是数量还是规模都出现了历史新高,上市公司也没能例外,2019年仍没有明显的好转。Wind数据显示,2016—2018年,债券市场239只债券共出现了305次违约,涉及90家公司。以违约债券只数(239只)进行统计,债券违约数量超过20只的有辽宁省、北京、广东省和上海,银行间债券市场显著高于证券交易所和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民营企业显著高于其他类型企业,非上市公司显著高于上市公司。

二、债券违约成因

(一)信用环境变化,企业现金流萎缩

2015年,我国货币政策较为宽松,受政策的影响不少民营企业在债券市场中发行大量债券,借机利用低利率信用债券或贷款增速扩张业务及经营,而到2018年、2019年债务已经大规模到期,还本付息期集中到来。但2017年以来金融加速去杠杆,企业融资困难逐步增加,前期的大量投入尚未产生收益,市场流动性不足,发债企业现金流短缺,只能选择违约。

(二)行业下行,产能过剩

在宏观经济下行时,钢铁、煤炭、光伏、化工等产能过剩行业景气度走低,并受到国家供给侧结构改革去产能政策等多重因素影响,经营规模大幅缩水,出现亏损,资金链紧张。而部分资金链紧张的企业,随着评级下调,再融资能力受限,投资者往往会选择提前行权,部分发债主体因而触发违约。

(三)盲目扩张,投资失误

不少企业热衷于多元化,然而过度的业务扩张和投资策略的选择失误使企业陷入困境的案例比比皆是。失败的业务转型和大规模的激进投资使企业主营业务盈利能力明显下降,经营亏损,杠杆不断升高,企业只能不断借新还旧,由此进入恶性循环。随着盈利能力的持续下降,对现金流和净资产的持续侵蚀很容易使企业逐步陷入流动性困境,最终引发违约风险。

(四)股权结构不规范,公司治理存在瑕疵

部分民营企业不能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体系,可能给公司战略规划、业务发展、经营效率以及员工凝聚力带来不同程度的冲击。当企业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或高管人员发生或可能发生违法违规行为时,公司经营和治理都将出现不利情况。民营企业在公司治理方面與国有企业相比较为欠缺,容易出现违规担保、资金拆借、关联方交易往来占款等问题,对公司现金流影响较大。

(五)持续高杠杆经营,融资能力有限,流动性不足

违约企业多数出现了依赖债务激进扩张、财务杠杆过高或债务结构不合理、短期化特征较明显等问题。持续高杠杆负债经营导致绝大部分息税前利润都用于偿还借款利息,随着利润减少、债务规模大幅攀升,无论是存量资产的偿债能力还是经营创造的现金流,都难以有效偿还债务,而银行对企业续贷的意愿不强,企业外部融资能力明显受限,大量借款到期未能续借,导致债券市场违约风险增加。

三、应对债务违约的建议

(一)加强债券发行人信用审核,从源头控制债务风险

个别券商在债券承销时审核失职,使部分本身存在信用风险的债券发行人混入其中,增加了债券违约风险。因此,加强对债券发行人的信用审核,审慎承销经营前景不明的企业发行的信用债券,或制定债券发行人的信用及偿债能力审核制度方法,提前识别可能发生违约的企业,从而将其排除在债务融资市场之外,可以有效预防债务融资风险的发生。

(二)开发“数字化”信用管理工具,完善信用风险预警指标体系

借助互联网大数据兴起之势,风险管理体系的改进成为可能。一方面,通过数字化信用风险管理工具的开发,加强对债券市场信用风险的控制;另一方面,应重视行业信用风险给市场带来的震荡,提升行业数据搜集与统计的质量及效率,形成债券市场风险预警风向标。

(三)完善债券违约处置机制,保护债权人利益

妥善处理已发生的违约事件,提高债券违约处置效率,积极防止违约外溢和传染。一方面,发挥中介机构的专业优势,使其积极参与违约债券处置方案的设计和执行,引导不良资产处置机构参与违约债券处置,提高债券处置效率;另一方面,建立和完善违约债券交易市场,提高违约债券的流动性,完善债券违约处置的相关法规制度,加强对不同主体的约束。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消费增速减慢,有效投资增长乏力。实体经济困难较多,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尚未有效缓解”。但是,这些暂时的市场动荡是中国债券市场走向成熟不可避免的痛苦,正视刚性兑付被打破,风险和收益实现平衡,才能真正走向更加市场化的金融市场。

(作者单位为广西投资集团)

参考文献

[1] 方溯源,方雄鹰.我国民营企业债券违约成因及防范——对2018—2019年年初民企债券违约潮的思考[J].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学报,2019(4):40-46.

[2] 张浩.我国信用债市场风险的特征、影响及对策研究[J].南方金融,2018(1):57-67.

猜你喜欢

信用风险债券市场债券
债券市场数据
2020年9月债券型基金绩效表现
2020 年 7 月债券型基金绩效表现
2020年2月债券型基金绩效表现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研究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农户信用风险评级研究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农户信用风险评级研究
2016年11月债券市场人民币业务统计
2016年10月债券市场人民币业务统计
2016年9月投资人持有债券面额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