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共享中心模式下提升会计核算质量的思考
2019-12-24张琳
张琳
摘 要 伴随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许多集团型企业财务管理模式发生了转变,主要以信息技术为依托,从传统财务管理模式转型为财务共享管理模式,建立财务共享中心,实现企业会计核算规范化、标准化。本文主要分析基于财务共享模式,会计核算质量受到的影响及提升质量的措施。
关键词 财务共享 核算质量 人才队伍 信息系统
目前,财务共享中心模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推广及应用,许多集团型企业本着降低成本、提高效率、防范风险的初衷,不断摸索前进,逐步形成了战略财务、业务财务和共享财务“三位一体”的财务管理模式。其中,企业将与经营决策相关性较低、具有较高重复性和规律性的工作分离出来由共享财务进行流程化、标准化处理,比如資金结算、会计核算、报表编制和档案管理等业务,发展较为成熟稳定的也逐渐开始提供专业咨询、管理建议等增值服务。
一、财务共享中心模式的发展优势
财务共享中心模式的建立,一方面整合优化了财务资源,促进财务人员转型,将大部分财务人员从简单、重复的核算业务中解放出来,从事与经营管理决策相关的工作,实现从财务会计到管理会计的转型。另一方面有效运用了信息化手段,以业务驱动财务,规范各类业务处理,通过专业化分工实现业务集中处理,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提升企业整体管控能力。
二、财务共享中心模式对会计核算质量的影响
在成立财务共享中心以前,集团型企业下属各子分公司财务部门独立核算,虽然执行的是国家统一的会计政策和集团公司的管理制度、办法,但在实际业务操作时,每位财务人员对政策和制度的理解不同,最终账务处理也可能不一样,汇总到集团层面就容易导致同一业务出现不同处理方式。而成立财务共享中心以后,搭建了统一的财务信息系统,梳理业务类型,制定统一、规范的费用审核和会计核算标准,由共享财务审核把关,有效避免了同一类业务会计处理不一致的情况,同时将业务核算规则嵌入系统,实现会计凭证自动生成,大大提高了企业会计核算质量,减少审计问题,防范了财务风险。
财务共享中心模式是把“双刃剑”,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其对会计核算质量的影响也是利弊相伴,一些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
(一)职责定位不清晰,影响工作效率
财务报表和报告是企业会计信息的最终呈现,而报表和报告信息来源于账务,账务来源于原始凭证,形成原始凭证的单据审核和账务处理尤为重要。成立财务共享中心并不意味着业务财务不需要对账务信息负责,反而更应该体现出业务财务的主体责任。
现有财务共享中心模式中,对单据审核的权限划分不尽相同。一是全部委托共享财务审核,这种方式可能出现业务财务对账务管理松懈,对是否正确反映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缺乏监督。二是由业务财务对单据进行初步审核,共享财务进行复核及账务处理,这种方式可能出现各岗位审核要点不清晰,导致重复审核,浪费人力资源,影响工作效率。
(二)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核算质量不高
财务共享中心成立初期,大多数企业认为财务共享中心的业务是简单、重复工作,对共享财务人员业务水平的要求不高,也基于控制成本考虑,会选用一些刚毕业的大学生、其他专业转岗人员等财务专业经验不太丰富的人员,薪酬不高,又可以按部就班进行简单的操作处理。
这部分人员长期从事机械化的工作,缺乏全方位多岗位交流锻炼,最终业务素养提升和职业通道发展受到限制。随着企业不断扩张,业务趋向多元化、复杂化,其对新业务无法快速判断和反应,业务水平无法满足公司发展需要。
(三)人员流动性强,风险意识不足
财务人员以女性居多,受生育政策、家庭等因素影响,人员流动较为频繁。同时从事一般核算工作的财务人员薪酬不高,也没有相关激励措施,容易导致人员离职率高。因此在工作衔接过程中可能出现账务处理紊乱的情况。
共享财务人员根据信息化系统流程审核业务单据和附件,侧重于审核原始单据内容是否符合规范、附件是否与公司制度要求一致等。人员每天沉浸在处理单据的单一、枯燥工作中,往往会脱离业务实质,忽略了业务流程中产生的风险,影响企业会计信息质量。
(四)复合型财务人员缺乏,影响高层次发展
财务共享中心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需要向市场化转型。作为单独运营的实体,更需要财务专业与信息化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才能应对激烈的市场化竞争。而现有财务人员业务能力比较单一,大多数人员业务接触范围窄,处理新业务的能力不足,依据核算信息进行大数据分析的能力不足,财务知识融入信息化水平能力不高,难以适应今后财务共享中心发展的需要。
(五)对财务信息系统要求较高
会计信息趋向电子化以后,会计核算质量与财务信息系统息息相关。系统设计不合理、开发不满足企业内部控制要求、系统运维不到位等,都可能导致会计核算出现差错。系统更换涉及期初数据迁移,如果数据统计不全,衔接不正确,也会影响会计核算信息质量。
三、提高会计核算质量的举措
企业建立财务共享中心不仅以节约成本、共享和服务为目的,更应该将重心放在规范标准化、提升管控能力和创造价值上,从而提高会计核算质量。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明晰职责,开展针对性审核
优化流程设计,统一审核标准,区分业务财务和共享财务的岗位职责,合理划分权限,避免岗位职能交叉重复。共享财务应侧重于业务处理,做好企业会计核算;业务财务应侧重于业务监督,在事后核查账务处理是否真实反映企业经济业务事项。
财务共享中心内部应按照业务性质设置业务岗位,专人专事,按照节点管理和控制。建立信用等级制度,对经办人员进行信用等级评分,对信用等级差的人员经办的业务事项,共享财务应重点核查。同时对业务事项进行风险评估,划分风险等级,对高风险、重点经济业务事项、大额资金等业务建立重点审核机制,落实好首办负责制,分级把控,加强审核监督,确保会计核算质量。
(二)注重人才培养,加强业务培训
财务共享中心业务不应该仅仅局限于提供标准化的服务,更应结合会计政策和行业特点、企业经营特点和风险特征提供个性化服务,这都需要企业进一步增加财务人员培训的广度和深度。
一是要定期开展专业知识培训和业务讨论,确保审核标准和核算原则统一。二是让财务人員深入一线,与业务人员交流,了解企业业务流程和特点,真正实现业务知识与财务知识的有机结合。三是培养战略思维,学习经营管理、信息化知识,培养一批专业知识硬、业务面广的复合型人才。
(三)成立专家团队,提升服务质量
财务共享中心建立会计信息质量“回头核”机制,将检查结果与员工绩效考核挂钩,增强财务人员风险意识和提高业务能力。需要成立一支高素质的专家团队,一方面可以定期抽查核算业务,以确保会计核算质量,防范财务风险,确保财务数据正确性;另一方面可以开展政策研究和业务解答,针对财务共享中心业务规模扩展、业务变化、国家会计政策更新等,及时应对,提供符合政策要求的会计处理方式,同时对业务财务提供咨询服务和管理建议。
(四)优化人员结构,建立决策支持型队伍
人才是决定财务共享中心未来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可采用外部招聘和内部选拔相结合的模式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建立从会计、财务管理、审计拓展到计算机、金融、法律等多元化专业相组合的复合型人才储备基地。
财务共享中心内部建立人才队伍阶梯,设置普通业务、关键技术、管理咨询等岗位序列,建立合理岗位晋升机制,畅通内外部交流渠道,打造一支高精尖的团队,提高会计核算质量。
(五)促进系统优化,完善系统功能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标准化、流程化作业离不开信息系统,企业应根据性质建立符合自身业务实际的财务信息化系统,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实现智能化、自动化。财务信息系统不是孤岛,应该与其他业务系统集成、融合,将会计信息转化为企业经营决策的语言。
可以在系统中建立沟通反馈平台,让系统运维人员、财务人员与业务人员实时互动,及时处理遇到的业务问题和系统问题,确保会计核算及时性、准确性。
四、结语
随着企业规模扩大和技术发展,对财务共享中心的要求也势必更高。会计核算作为基础性业务,是企业经营决策的基石。只有提升会计核算质量,加强系统信息共享,实现大数据分析,加强信息共享,才能全面提升企业财务管理水平,推动企业价值实现最大化。
(作者单位为四川大汇大数据服务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 娄之秀.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模式下的风险防范及会计信息质量——以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分公司为例[J].中国总会计师,2018(09).
[2] 周娟,谭勇.探究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的财务变革及会计核算服务质量的提升[J].财会之窗,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