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造自由呼吸的教育

2019-12-24芮小雨

江苏教育 2019年22期
关键词:以人为本校园文化

芮小雨

【关键词】教育理解;校园文化;以人为本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9)82-0070-01

长期以来,由于从事中小学校长、教师的培训工作,让笔者对中小学教育格外关注。近期,笔者认真阅读了《谁来办好每一所学校》一书,领略到了九位优秀校长的教育管理智慧,在阅读中进一步完善、丰富了自己对教育的理解。

一、形成共识,以文化凝聚人

每一所学校都应该寻找自己发展的路径,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每一所学校都要有自己的办学思想、办学目标和办学理念,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学校文化。例如:镇江崇实女子中学,在师生中形成大讨论,把“把崇实女中建成镇江市乃至江苏省最美的学校、素质教育示范校、对外开放的窗口校”作为办学目标,确立先进务实的办学理念,以“独立、关爱、知性、优雅”为培养目标,培养阳光女孩,成就优雅女性。

优秀的校园文化对每一个师生来说都是春风化雨的感召,润物无声的浸润,耳濡目染的熏陶。我们有责任创造优秀的校园文化,创建雅致的校园环境。每一个师生都是学校的主人,我们也应该让每一位师生主动参与校园文化建设,體现师生的主人翁意识。让每一个师生徜徉在自己参与建设的校园环境中,师生共同创设一种校园文化氛围,置身在一种雅致美好、团结活泼、彼此尊重的情境之中。

二、创造氛围,以学习促提升

改变一所学校首先要从改变教师的生活方式开始,也就是要使教师回到一个读书人和教育研究者的立场。当人走进书的时候,头脑中原有的认知地图就会被激活,被重新整合,既有的经验会有感悟和提升,形成教育的理解力和判断力。

学校要致力于形成一个共同学习的场域,让学生和教师在这样的场域中形成学习的习惯,让学习成为师生的自觉追求,营造学习氛围,造就书香校园。我们可在学校设立许多休闲阅读区,例如在教学楼过道拐角处、宿舍公共区等地方设立学习角、阅读区,营造学习的氛围,造就书香校园。

三、倡导尊重,以和谐促发展

一些年轻教师刚走上工作岗位,是充满热情的,希望干出一番事业,但由于缺少学校管理者给予的人文关怀和生命关注,缺少专业引领和生涯规划,渐渐失去了工作的热情,产生了职业倦怠。学生在小学的课堂上争先恐后地举手发言,对教师充满了崇敬和尊重,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不断减弱,师生之间的距离也逐渐拉大。因此,学校必须尊重教师和学生,师生相互尊重,才能创建和谐校园,真正促进学校和师生的同步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师训处)

猜你喜欢

以人为本校园文化
智慧校园在中职学校校园文化中的建设与应用
持续深化校园文化建设 助力基础教育阶段人才培养
新生态学校的校园文化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精细化浅析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
对宪法沿革的几点思考
以人为本理念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
我区高校8项校园文化建设成果获国家级奖励
浅析绩效管理对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