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派”作文的精神样态
2019-12-24张春华
【摘 要】“苏派”作文是一种怎样的样态?作为一个动态的概念,高考作文是透视“苏派”作文风格的一个捷径。高考作文命题和评价历程传递着确定的写作观和作文教学观。在追求创新、诗意、思辨的路上,始终观照人文、生活和人的精神成长。强语文之根,铸精神之魂;返语文之本,归生活之真。
【关键词】江苏高考;作文命题;作文评价;“苏派”作文;精神长相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9)83-0030-04
【作者简介】张春华,江苏省无锡市教师发展学院(江苏无锡,214027)副院长,正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
“苏派”教学是江苏省教育事业改革发展进程中的自然积淀,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了清简而丰富、灵动而扎实的重要特点和基本风格。[1]笔者认为,“苏派”作文是在江苏教育背景下赋予的具有地域特色的作文形态,是“苏派”教学改革百花园中的一朵璀璨的花。
“苏派”作文的精神长相,只能描摹,很难概括。江苏高考作文自2004年开始经历了16年的独立命题历程,不仅成为江苏历届高三学子语文学习的风向标,也是备受社会关注的热点现象。江苏高考作文,带有浓厚的江苏味道,被刻上了深深的江苏印记。研究江苏高考作文16年的独立命题,可以约略知道“苏派”作文的基本脉络。
首先,笔者将江苏2004年以来的作文独立命题以关键词形式概括如下:
可见,江苏高考作文命题并不是沿着一个既定的思路固定不变的,但它们在变化中始终不脱离“苏派”的本色——这种本色是多元的而不是单一的,是丰厚的而不是单薄的,有鲜明的语文特色、江苏特点。
一、追求:强语文之根,铸精神之魂
1.人文与创新兼容并蓄。
江苏高考作文命题始终秉承人文精神,这与江苏的人文底蕴一脉相承。江苏高考作文始终把“人”作为写作的核心元素,例如2004年首次命题的“水的灵动,山的沉稳”,看似写山水,其实是写人;2006年的“人与路”,就是把人置于生活的坐标中加以审视;2012年的“忧与爱”,透出深深的人的情感关怀;2014年的“青春不朽”,2015年的“智慧”,启发青年学生思考人的独特价值。这些都是历久弥新的话题,既具有人文经典性,也不乏创新精神。
江苏高考作文又体现创新精神,例如2008年的“好奇心”,2009年的“品味时尚”,本身就是“时尚”的产物,给人阳光之色彩,青春之朝气,令人眼前一亮。稳中求变,平中寓奇,始终体现着创新精神,给江苏高考带来鲜活的生命力。这种创新并不以标新立异为目标,而是根植于“苏派”教育文化的土壤中,是强根铸魂的创新。
2.思辨与诗意相得益彰。
思辨是江苏高考作文一贯倡导的语文素养,蕴含在丰厚的人文与社会母题之中。审视题目即可以发现它们鲜明的思辨气质。例如“水的灵动,山的沉稳”,就是诗意与思辨相得益彰的好题目;“凤头、猪肚、豹尾”,以譬喻引导学生探究生活、学习、事业、人生等多个方面的关系;“拒绝平庸”,用鲜明的态度引导学生探寻平庸、平凡、平常等的内涵;“忧与爱”,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理性精神,学会权衡责任与情感的关系。2019年的“百味调和”,本身也是对生活哲理的思辨。
江苏高考作文又是充满诗意的。从命题表述中即可窥见一斑。尤其像考题“水的灵动,山的沉稳”:“水有水的性格——灵动,山有山的性情——沉稳。水的灵动给人以聪慧,山的沉稳给人以敦厚。然而,灵动的海水却常年保持着一色的蔚蓝,沉稳的大山却在四季中变化出不同的色彩。”“怀想天空”也有诗意的诠释:“人人頭顶一方天,每个人的生活都与天空相连。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片天空。明净的天空,辽阔的天空,深邃的天空,引人遐思,令人神往。”2012年则选取了孟郊、艾青和罗曼·罗兰的诗句诗意地表达了“忧与爱”的主题。江苏高考作文无论是命题的核心内容,还是命题语言的表述,都是充满诗意的。
3.语文与生活息息相关。
江苏高考作文始终与生活若即若离,这其间大概就是理想与现实的距离。“水的灵动,山的沉稳”的诗意表述,也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到最合适的注脚。“绿色生活”本身就是从社会普遍关注绿色环保的时代背景下提取的生活理念。从当年的“绿色生活”的命题导向,到今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理念,体现了语文对生活的高度关注与契合。
美国教育家华特·科勒涅斯认为,“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江苏的高考作文命题越来越注重从生活中取材,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寻求立意,运用生活语言。2016年的“话长话短,个性创新”,引导学生从社会生活中立论;2017年的“车”、2018年的“语言”更是对社会生活的鲜明映射;2019年的“百味调和”也有基于社会生活的百味之感……通过作文命题的“指挥棒”引导学生关注生活,走进生活,从生活中引发思考明理悟道。
4.大气与务实“骈辚同驱”。
江苏教育有海纳百川的气度,有兼收并蓄的胸怀,又具有务实的作风。江苏高考作文引领学生开拓视野,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例如“怀想天空”,“天空”的时空是广阔无垠的,“天空”的内涵是开放的,“怀”立足自我的省察,“怀”与“想”结合,又具有了提炼和升华生活价值的愿景;“车”和“语言”的命题,都有利于填补作文宿构的漏洞,同时又给考生极大的开放空间,以“车”为媒,从“车”出发,表现主题的开放性和多元性。既可以于大处立意,又可以从小处着眼。
江苏高考16年的作文命题,基本没有偏题、怪题,崇尚诗意、灵动和大气的语境,又给学生清晰的助写提示。江苏高考命题历来不在审题上为难学生,既给普通考生清晰的写作“由头”,又给优秀学生突破常规立意的“酵母”;既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探索性,又对每一位考生负责,让考生有话可说,有话能说,把话说好。不因追求创新而忽略了务实,也不因追求务实而让作文成陈题、俗题,体现了对几十万考生负责任的务实态度。
从话题作文到命题作文,再到材料作文和新材料作文,“变”的是命题的形式、材料和理念的创新,“不变”的是江苏高考作文命题16年坚守的文化底色,可以视作“苏派”作文的一个缩影。
二、启示:返语文之本,归生活之真
命题是语文教学的“指挥棒”,阅卷评价标准则是写作的“风向标”。师生正是在“指挥棒”和“风向标”的指引下,不断修正作文教学观,从肤浅到深刻,从浮夸到朴素,既崇尚阅读,更注重回归生活。
前些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中强调“发展等级”的要求,这是作文的正确导向,但是“有文采”被过度“发展”,一系列文采飞扬、堆砌辞藻的所谓的“满分作文”的推出,使高考作文一度出现了很强的浮华风。主要表现为:专注于向古人讨生活,在故纸堆里讨事例;忽略了最真切的现实生活,一味向中外名家要名言。其实辞藻华丽并没有错,华而不实则是作文的大忌。所幸的是,我们的写作教学对这些“伪诗意”“伪文化”的文章及时地进行了干预和引导。
1.从言必称古人转向讲述当下的故事。
毛泽东同志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批评信而好古、钻到故纸堆里出不来的现象,这在高考作文中仍然存在,那就是言必称古人。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高考优秀作文被古人的素材“占领”,苏轼、屈原、李白、李清照、司马迁、庄子等历史人物都成为高考作文的热门素材,形成了“古人(如苏轼)+事例概括或名言引用+评价性结论(点题)”的简单语言模型,将古人事例放在作文主题下机械“嫁接”。
可喜的是,越来越多的师生开始将当下的社会生活写进作文,向现实生活要鲜活的写作语言。例如,2017年有一篇高考作文《“掉转车”与“挤破头”》,从教材《廉颇蔺相如列传》“引车避匿”取材,转而说到当下的生活,取材和立意都十分精巧:
2015年5月16日广西柳州市两辆大巴车因抢道引发斗殴,两名大巴司机化身斗士,竟扭打至路边绿化带,最终两败俱伤,不就是典型的例子吗?人生正如行车,多有和别人“撞车”的时候,如果即将“撞车”,一个人正确的处理方式应该是什么呢?是像蔺相如那样“引车避匿”,还是正面迎上呢,抑或还有别的选择?
现实生活中有太多具有丰富意蕴的事例值得评说,与其找古人要素材,向名人要语言,牵强附会,强拉硬扯,不如关注眼前事、省察身边事。生活中每天都有许多新鲜事发生,时事、时评等都为写作提供了思考的“酵母”。学生容易理解记叙文要写现实生活,也会主动讲述现实生活故事,但是在议论文写作中相对缺少观照当下现实生活的意识。教师在进行写作教学时,应该要注意这些问题,教学生从原汁原味的现实生活中获取写作素材,引导学生用善于发现的眼睛和真诚的笔触,写出鲜活灵动的作文。
2.从言必称名言转向说自己的话。
除了语言干瘪之外,学生作文还出现了追求浮华的不良写作之风。语言浮华风刚从历史人物的素材中走出来,又被名人名言所取代。有的作文满眼都是名人名言。之前是言必稱古人,现在是言必称名人。如有学生写《水的灵动,山的沉稳》的作文,一篇文章引了李清照的“到黄昏点点滴滴”,引了李白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引了苏东坡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些“水”的意蕴,放在一篇文章中却难以表达一个确定的主题,名言泛滥也成为作文偏题之因。教师在进行写作教学时,要让学生明确名言荟萃不是作文,更不是作文应有的理念,要让学生知道名言警句只是说理论证的一种方式,关键要看名言警句是否正合题意;写作文关键在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写出自己的心声。
3.从向阅读要写作素材转向向生活要写作智慧。
学生对写作素材应有正确的认识。素材并不只是名人事例和名言警句,还有语言范式、文章结构、思想内涵等多种“营养”。高考作文评价不断传递出这样的信号:选材必须贴近自我,贴近生活,关注社会。生活是写作的重要源泉,要抒写真实的生活,表达真实的情感和思想。2007年的高考作文《怀想天空》,在满眼华丽辞藻和名言泛滥的作文中,有一篇关于割麦子的生活作文引发关注,让人倍感生活气息。这篇作文不事张扬,不搞“满天星”的铺陈铺排,不搞华彩炫目的“集锦”,不玩深沉,只是朴实地记叙了父亲割麦、自己割麦的情景。南京师范大学何永康教授在评价作文时,希望教师能包容并鼓励这份“来自现实生活的质朴”。这也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写作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抒写生活,用朴实的文风,抒发朴素的感情。
“文如其人”,写作的最高境界不是“作文”,而是“为人”。江苏高考作文返语文之本、归生活之真的探索历程,正是“苏派”作文始终坚守的强语文之根、铸精神之魂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成尚荣.苏派的教学风格[J].江苏教育:小学教学,2010(7-8):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