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密度对糯玉米浙糯玉14植株性状、功能叶SPAD值及果穗的影响

2019-12-24谭禾平赵福成包斐韩海亮王桂跃

浙江农业科学 2019年12期
关键词:单穗穗位糯玉米

谭禾平,赵福成,包斐,韩海亮,王桂跃

(东阳玉米研究所,浙江 东阳 322100)

糯玉米的主要用途是采收鲜果穗蒸煮食用或收获鲜食果穗进行速冻和真空加工[1-2]。其生产效益不仅要追求产量的提升,还应结合果穗商品性等其他性状综合考量。我们以糯玉米新品种浙糯玉14为试验对象,进行5种密度的栽培试验,并通过回归分析该品种在不同密度下吐丝期植株性状、功能叶 SPAD 值对乳熟期重要产量因子单果穗重及重要果穗商品性状秃尖长的作用关系,提出适宜的种植密度和管理方式,为鲜食糯玉米生产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试验在东阳玉米研究所东阳市城东试验基地进行,供试品种为糯玉米品种浙糯玉 14。

1.2 处理设计

试验共设5个密度处理,667 m2种植株数分别为:处理1,3 000株;处理2,3 500株;处理3,4 000株;处理4,4 500株;处理5,5 000株。小区行长8 m,行距0.65 m,6行区,随机区组排列,重复3次。重复间设1 m走道,四周设保护行。各处理小区肥水管理相同。

1.3 调查项目与数据分析

玉米吐丝期田间选取有代表性10株玉米测量株高、穗位、茎粗与穗上叶,并采用叶绿素计(Chlorophyll Meter SPAD-502)测定穗部功能三叶的SPAD值取平均值。玉米乳熟期小区中间4行实收计产,选取有代表性的果穗20穗测量单穗重和秃尖长。

使用DPS数据处理系统对数据进行分析,使用邓肯氏新复极差法进行方差分析,图表采用Microsoft Excel软件制作。用植株性状、功能叶SPAD数据对单穗重和秃尖分别作逐步回归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植株性状

如表1所示,不同密度处理浙糯玉14的株高和穗上叶数没有显著性差异,说明密度对株高和穗上叶数没有显著影响。不同密度处理穗位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较低密度处理穗位相对要低。密度对茎粗有显著影响,随密度增加茎粗变小。此外密度对果穗功能叶SPAD值有显著影响,随着密度增加,SPAD 值呈显著下降趋势。

2.2 产量及秃尖长

如表2所示,不同密度处理浙糯玉14鲜穗产量有显著性差异,4 000株处理(处理3)显著高于3 000株(处理1)。5种密度处理以4 000株产量最高,667 m2达到1 023 kg,其次是3 500株处理,为960 kg,最低的是3 000株处理,密度超过4 000株,产量反而下降,说明糯玉米浙糯玉14鲜穗产量并不随密度的增加而不断增加,最高密度在4 000株左右,密度过高过低均不利于产量的增加。种植密度对单穗重、秃尖长有显著影响,随着密度增加,单穗重呈下降趋势,秃尖呈现增长趋势。

表1 不同密度浙糯玉14吐丝期的植株性状及功能叶SPAD值

注:同列数据后无相同小写字母表示组间差异显著(P<0.05)。表2同。

表2 不同密度浙糯玉14乳熟期的鲜果穗产量及果穗性状

2.3 植株性状及功能叶SPAD值对穗重和秃尖的影响

以吐丝期株高(X1)、穗位(X2)、茎粗(X3)、穗上叶数(X4)及穗部功能三叶的SPAD值平均值(X5)为自变量,以玉米乳熟期单果穗重(Y1)和秃尖长(Y2)为因变量,通过双重筛选逐步回归分析建立回归方程。由表3可知,影响单穗重的相关因子主要包括穗位、茎粗和穗部功能叶SPAD值,影响秃尖长的相关因子主要包括株高、茎粗、SPAD值。

表3 浙糯玉14植株性状及功能叶 SPAD 值对穗重及秃尖的回归分析

由表4可知,经通径分析,对单穗重直接作用大小为功能叶SPAD值>茎粗>穗位,相关因子对单穗重均呈正向作用;由间接通径系数可知,在间接正向作用中,穗粗通过功能叶SPAD值对穗重的增重作用最大,其次是SPAD值通过穗粗的作用。因此,生产上提高单穗重的重要措施是提高功能叶SPAD值、植株茎粗和穗位高。

表4 浙糯玉14单穗重相关因子的通径分析

由表5可知,对秃尖直接作用大小为功能叶SPAD值>株高>茎粗,相关因子对秃尖长均呈负向作用;由间接通径系数可知,在间接正向作用中,株高通过功能叶SPAD值对秃尖加长的作用最大,在间接负向作用中,茎粗通过功能叶SPAD值的作用最大。生产上减少秃尖长的重要措施是提高功能叶SPAD值、株高和植株茎粗。

表5 浙糯玉14秃尖长相关因子的通径分析

3 小结与讨论

不同研究发现,不同的玉米品种均存在一个高产的适宜密度区域,找到品种对应的高产的适宜密度区域对于玉米生产具有很好的指示作用[3-5]。本试验发现浙糯玉14的高产密度区域在每667 m24 000株左右,密度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高产。尽管稀植情况下单穗重更大,但果穗数太少仍使总体产量上不去;过度密植的情况下,单穗重过小,也不利于整体产量的增加。此外密度过高会导致秃尖等不利因素加重,进一步影响糯玉米果穗商品品质。以本试验的结果综合考量,浙糯玉14的生产适宜种植密度为每667 m23 500~4 000株。

多项研究证明,玉米叶片SPAD值反映了玉米植株的肥力水平[6-8]。本试验认为,密度增大使得玉米植株之间肥水竞争加大,是导致SPAD值降低的主要原因之一,SPAD的降低也使得玉米单穗重减小,秃尖长增加。不同密度对同一品种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叶片SPAD值和茎粗,并进一步影响果穗重量和商品性。因此,在高密植下应加大肥水管理,使玉米获得充分的氮素,从而提高玉米果穗重和商品性。总之提高玉米叶片SPAD值和茎粗是鲜食糯玉米生产的重要环节。

猜你喜欢

单穗穗位糯玉米
玉米出籽率相关性状的QTL初定位分析
甜蜜糯玉米的发现及应用
有机物料还田对夏玉米穗位叶光合性能及氮代谢的影响
微胚乳玉米主要品质性状和产量性状的相关及通径分析
14 个玉米品系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播种密度与播种方式对小麦不同穗位结实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糯玉米优质高效栽培技术及加工利用
利用大刍草渗入系群体定位玉米株高和穗位高QTL
玉米自交系京92改良后代单穗粒重的杂种优势研究
北方糯玉米高产高效栽培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