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腺忍冬栽培技术①

2019-12-24吴庆华付金娥万凌云潘丽梅韦树根

热带农业科学 2019年8期
关键词:花蕾开花植株

吴庆华 陈 路 付金娥 万凌云 潘丽梅 韦树根

(广西药用植物园 广西南宁530023)

红腺忍冬(Lonicera hypoglaucaMiq.)为忍冬科植物,又名菰腺忍冬、盘腺忍冬、腺背金银花等,以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入药,是中药材山银花的来源植物之一[1-4]。山银花在民间亦称为“金银花”,是我国大宗常用中药材。山银花味甘、性寒,具有清热解毒、凉散风热的功效,是Vc银翘片、银蒲解毒片、银翘伤风胶囊、银屑灵、痔炎消颗粒、清肝利胆口服液(胶囊)等多种中成药的主要原料。近年来,山银花还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保健品、化妆品和兽医用等方面,市场潜力巨大。

红腺忍冬自然分布于广西、广东、云南、贵州、湖南、湖北、浙江、江苏、安徽、江西、福建和台湾等南方省区。在广西,大部分的县市均有分布,马山、忻城等县有大面积栽培,是广西山银花的主流种源[5]。另据报道,贵州、湖南两省亦有栽培[6-7]。为了更好地推广红腺忍冬栽培技术,本课题组根据多年生产经验和前人研究结果,对其植物特征、生长习性、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和采收加工进行了系统论述。

1 植物特征

多年生常绿藤本,小枝、叶柄和总花梗有短柔毛。单叶,对生,全缘,叶片卵形至卵状矩圆形,长3~12.0 cm,宽1.2~7.5 cm,顶端渐尖或尖,基部圆形或近心形,叶面绿色,叶背淡绿色,有短柔毛和较多无柄或具极短柄的桔红色蘑菇形腺,叶柄长达1 cm。双花单生至多朵集生于侧生短枝上,或于小枝顶端集合成总状,总花梗比叶柄短或有时长;苞片钻状,短于或与花萼等长,有毛;小苞片卵圆形,长为萼筒的1/3,有缘毛;萼筒无毛,萼齿长三角形、长为萼筒的1/3~1/2,有缘毛;花冠长3.5~4.5 cm,白色黄色,稀为红色,外面疏生微毛和腺毛,稀光滑;雄蕊5,与花柱均稍伸出花冠,无毛。花期4~5月,少数于8~9月开第2次花。果熟期10~11月,浆果近球形,黑色,直径约0.7 cm[8-9]。

2 生长习性

红腺忍冬植株每年萌发3次新枝。1~4月长成的春枝是主要开花枝,5~7月长成的夏枝,有部分可开花,8~9月长成的秋枝,多不开花。在广西,红腺忍冬花期为3~5月,在温暖的平原或低山区花期在3月底至4月初,在冷凉的高山区花期可推迟到4月底至5月初。

红腺忍冬适应性较强,对气候、土壤条件要求不严,耐寒冷、耐酷热,耐干旱、耐瘠薄,在石多土少、漏水漏肥、夏季高温的石漠化岩溶山区栽种都能正常生长发育[10]。野生红腺忍冬大多生长于丘陵及山地的灌丛或疏林中,海拔200~1 500 m。但以气候温暖,雨水充沛,空气湿度较大,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湿润的土壤处植株生长良好,花丛大,枝叶繁茂,开花多,产量高。

3 栽培技术

3.1 选地整地

向阳的丘陵或山地均可种植,石山地区可利用大石块作为支架进行种植。穴垦。平地或缓坡地按行株距1.5~2 m挖穴;陡坡地沿山坡水平线修筑梯级畦,畦间距离2 m,在畦上按株距1.5~2 m挖穴;石山地区在大石块周围挖穴,一般株距3 m。穴深、宽各0.4~0.5 m,每穴施腐熟有肥10 kg,用表土回穴并与肥料拌匀。

3.2 种苗繁殖

红腺忍冬繁殖可采用种子育苗、扦插育苗或压条育苗。

3.2.1 种子育苗

新区种植为减少运苗困难,宜采用种子繁殖。此法还可以使种质得以复壮,繁殖系数也较高,缺点是费时、费工,开花较晚。10~11月采收黑色浆果或接近成熟的果实,堆积或装入盆内后熟。后熟过程中保持一定湿度,约一周后果皮完全变黑,将果实搓烂,于清水中洗去果肉,漂去果皮,取出种子,稍晾干种子表面水分即可播种。种子留到次年播种时,1份种子加3~4份湿沙拌匀入在木箱内贮藏,并经常保持湿润,沙的湿度以手抓成团指缝无水分渗出为宜。种子不能晒干,否则会丧失发芽能力。由于种子播种后需要1个多月才开始出苗,发芽较慢[11~12],因此宜先在沙床上催芽,出苗具2~3对真叶时,再从砂床上分批取出栽于苗床。床土宜选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最好是新垦地以减少病害。施足基肥,按行距20 cm,株距5~6 cm栽植,淋水。幼苗4~5对真叶时开始勤施追肥,结合除草适当松土。苗高50 cm可出圃定植。

3.2.2 扦插育苗

宜于每年3月份进行扦插。选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当年生半木质化嫩枝或2~3年生硬枝,剪成长20~30 cm带3个节以上的插穗,每个插穗留最上方的节位的2片1/3叶片,其他节位的叶片全部剪掉。嫩枝插穗用NAA 40 mg/L浸泡4 h,硬枝插穗用IAA 300 mg/L浸泡2 h。以红泥土∶细河沙=2∶l作扦插基质。先用竹签在苗床上打洞,再将插穗插入洞内,插穗露出土面约1/3,压实土壤,浇透水[13]。插完后设置荫棚,荫蔽度70%~80%,成活后注意除草、追肥。6~8个月便可出圃定植。值得注意的是,扦插苗的抗旱性优于种子苗[14]。

3.2.3 压条育苗

参照“弯曲压条”[15]的方法进行。在植株旁边挖深约15 cm,宽约10 cm的浅穴,用松软、肥沃的土壤垫底,压盖藤条2~3个节眼,再盖上干草以保湿。2~3个月即可生根。生根后,在生根的节眼后8~10 cm处剪断,让其与母株分离而独立生长成一株新苗。压条6个月可移栽[11]。

近年来,还有人通过嫩茎、腋芽或叶柄诱导获得完整植株,建立了红腺忍冬组培繁育技术体系[16~21]。虽然到目前为止尚没有组培苗批量应用于生产的报道,但是,组培繁殖的成功无疑为红腺忍冬种苗繁殖和良种选育提供了技术贮备。

3.3 定植

晚秋和早春均可定植,但以10~11月较好,当年可以发根,开春后生长较快。选择阴雨天起苗种植,每穴定植1株,将根部自然分散于穴内,覆盖疏松细土,踏实,淋水。在穴面上盖干草或盖一层松土,保持穴中土壤湿润,以利于幼苗成活。

3.4 田间管理

3.4.1 中耕除草

每年中耕除草4次,保持花丛四周无杂草生长,防止杂草与红腺忍冬植株争夺水分、养分。第1次在春季萌芽发出新叶时,第2次在5月,第3次在7~8月,第4次在秋末冬初进行。秋末冬初中耕后应注意培土,以利越冬。中耕时,在植株根际周围宜浅,远处可稍深,避免伤根,影响植株根系的生长。

3.4.2 科学追肥

红腺忍冬植株形成花丛后,每年都需要大量养分,合理追肥成为获得高产的保证。有人采用五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氮、磷、钾、硼、钼肥配施对红腺忍冬成年植株花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5种元素对花产量影响大小依次为:钾肥>磷肥>氮肥>钼肥>硼肥;各种元素必须合理配合施用,才能最大发挥肥效,高产施肥组合方案为:氮肥78.3~86.5 g/株,磷肥63.6~67.7 g/株,钾肥73.1~76.7 g/株,硼肥7.75~8.08 g/株,钼肥 2.67~2.92 g/株[22]。在萌芽期、花芽分化期和初蕾期叶面喷施大量元素水溶性肥能促进红腺忍冬新生枝条生长,使新生枝条多且粗、长,花蕾的产量比对照(喷清水)提高28.43%[23]。开花前叶面喷施一定浓度的壳低聚糖能改善红腺忍冬叶片的光合性状,有利于提高花的产量与品质[24~25]。

3.4.3 整形修剪

红腺忍冬植株长成花丛后,分枝会大量萌生,藤蔓相互交织,其中有一些藤蔓长势弱,不能分化花芽开花,另一些藤蔓生长过密,影响花丛内通风透光,每年花丛中还会长出一些不能开花的徒长藤蔓。因此,要定期进行整形修剪。

⑴石山地区利用大石块作攀援物进行栽培的,应根据攀援物形状对枝条进行牵引,使分布合理。每年秋、冬季将植株中弱、病、枯、老、密和徒长的枝条剪除,以减少养分消耗,有利于花丛内通风透光,促进藤蔓生长,形成长势茂密的花丛。

⑵坡地或平地栽培,由于没有攀援物,需要立杆辅助整形。具体做法:定植后,于植株旁立一高1.3 m左右的木杆或水泥杆等辅助杆,绑扎小苗顺杆往上生长,生长高度平辅助杆后摘去茎尖。每年修枝整形2次,将坠地的枝条剪除,往上或横长的枝条适当剪短,使植株形成直立型花丛[26]。

4 病虫害防治

危害红腺忍冬的病虫害主要有胡萝卜微管蚜、花蓟马、棉露尾甲和白粉病(即三虫一病),各种病虫害的为害症状、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综述如下[27~29]。

4.1 为害症状与发生规律

4.1.1 胡萝卜微管蚜

以成虫和若虫集中在叶片和花蕾上吮吸汁液,使叶片卷曲发黄,花蕾畸形。在广西忻城县,每年发生10~12代,3~5月为害最严重。

4.1.2 花蓟马

以成虫和若虫锉吸花丝、花柱、花蕊和子房内的汁液,导致花提早凋谢。在广西忻城县,每年发生10多代,4月和9月是发生高峰期,温度高、雨量少,发生严重。

4.1.3 棉露尾甲

以成虫和幼虫栖息在花瓣间,取食花粉、花蕊、子房、花瓣,影响开花,受害花瓣提前凋萎。每年4月和9月大量发生。

4.1.4 白粉病

主要危害叶片、嫩梢和花朵,叶片发病初期出现淡黄色斑,病斑正面和背面均可出现白色粉状物。局部发病的叶片,病叶卷曲。天气晴朗,病斑逐渐扩大至全叶发病,后期病叶黄化、脱落。嫩梢染病后表面也覆有白色粉状物,病枝卷曲畸形。花蕾、花柄和花瓣感病后,表面被满白色粉状物,弯曲、畸形。每年2~12月份均有发生,4~6月为发病高峰期。

4.2 防治方法

对于“三虫一病”的防治,花农过去主要采取化学防治,不但防效差,也容易造成农药残留。近年来,广西科技部门立项开展综合防治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与对照区相比,综防区的蚜害叶率、花蓟马、棉露尾甲危害花序率分别减少了78.52%、62.13%和82.60%;综防区白粉病的病情指数减轻了96.58%;综防区胡罗卜微管蚜的主要天敌(瓢虫类、食蚜蝇类、草蛉)种群数量分别增加了50.38%、35.00%和46.04%;综防区花的产量增加了32.66%。

综防措施。(1)农业防治:及时除草、适当修剪、增施磷钾肥、秋冬季清洁田园,减少病虫源。(2)生物防治:除了保护好种植园中原有的天敌昆虫外,可在冬季采集双带盘瓢虫、异色瓢虫、六斑月瓢虫和狭叶菌瓢虫等捕食性瓢虫的成虫置于室内饲养,翌年早春再将其释放到红腺忍冬种植园,以增加天敌昆虫种群数量。(3)物理防治:利用粘虫黄板诱杀胡萝卜微管蚜;用粘虫蓝板诱杀花蓟马;用频振式诱虫灯诱杀棉露尾甲。(4)化学防治:必要时,选用高效低毒的药剂在开花前喷施防治。如:选用0.36%苦参碱水剂1 000倍液、1%印楝素乳油1 000倍液和1%苦皮藤素乳油2 000倍液等植物源杀虫剂防治害虫;选用4%四氟醚唑水乳剂1 500倍液、32%乙嘧酚可湿性粉剂1 200倍液、37%烯肟菌酯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55%丙环唑水乳剂1 200倍液等药剂防治白粉病。

5 采收加工

5.1 采收

红腺忍冬扦插苗或压条苗种植后次年开始开花,实生苗种植后第3年开始开花,4~5年进入盛产期。每年进入开花期后,适时采收就成了增产增收的关键。成熟的花蕾看上去比较饱满,顶部呈乳白色,基部呈青白色,这时为最佳采收期。采收过早,花蕾尚小,产量低;采收过晚,花已开放,开放的花朵虽然漂亮,但作为药材却是下等品,药材中未开放的白色花蕾所占比例越高,其品质就越优,所以应赶在花开放之前采收[30]。事实上,历年版《中国药典》也是要求在“花开放前采收”。

5.2 加工

采收回来的鲜花要及时干燥。传统的干燥方法有:⑴硫熏法:先将鲜花放入硫磺桶(柜)内熏至软透,然后摊薄在太阳下晒干。⑵蒸晒法:先将鲜花用蒸笼或甑子在沸水条件下蒸5~10 min杀青,然后摊薄在太阳下晒干。⑶阴干法:将花蕾放在晒盘内,厚度3~4 cm,置阴凉通风干燥处阴干。

“硫熏法”是广西产区过去最常用的干燥方法,但由于此法加工出来的药材不可避免的会有SO2残留,不符合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要求,现已基本被淘汰。“蒸晒法”由于效率偏低,难以适应规模化生产。“阴干法”不但效率低,加工出来的药材外观色泽也不理想。

热风干燥脱水技术是近年来某些山银花产区研发出来的新加工方法,该技术采用制茶设备加以改进,先对山银花进行快速杀青,然后用热风脱水烘干,杀青温度120~150℃、热风温度80~100℃,杀青处理时间和脱水干燥时间与鲜花干湿、进料厚薄、温度高低等密切相关。脱水法加工红腺忍冬的高效性是无容置疑的,但其产品的内在品质究竟如何?这才是业内最关注的,据此,广西中医学院采用HPLC法对脱水加工获得的药材进行了主要活性成分绿原酸含量测定,并与传统的硫熏法、蒸晒法和阴干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以脱水法的含量最高,依次为脱水(5.93%)>蒸干(5.21%)熏硫(3.69%)>阴干(0.90%),可见,热风干燥脱水技术值得大力推广[31]。

6 展望

红腺忍冬是广西山银花的主流种源,应用历史悠久,疗效确切,作用广泛。除作为药用外,近年来,红腺忍冬还籍花蕾洁白无暇、外观亮丽、气味芬芳、口感绵柔而被大量加工成茶饮,备受消费者推崇。随着社会需求量的不断增加,红腺忍冬的种植前景广阔。现今,前人在红腺忍冬繁殖栽培中的各个环节均有所涉猎,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在红腺忍冬生物学特性方面的研究几乎还是一片空白。众所周知,植物的生物学特性是人工栽培的基础,只有掌握了其生长发育规律及其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才有可能实现高产优质栽培,因此,下一步应加强红腺忍冬分枝习性、开花习性以及生态适应性等方面研究。

猜你喜欢

花蕾开花植株
《一棵开花的树》
雨开花
一双开花的旧靴
我来了
番茄‘7728’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研究
松花菜花药培养再生植株
非洲菊花托的体细胞胚发生及植株再生
Paper blossoms
我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