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开设跆拳道课的实践分析
2019-12-24田辉云南工商学院云南昆明651700
□ 田辉(云南工商学院 云南 昆明 651700)
引言
跆拳道最初的起源于朝鲜半岛,和我国的武术相似,而且在朝鲜半岛当中跆拳道占有着重要位置,主要是运用脚踢、踹以及用手击打作为辅助动作的体育项目。当前跆拳道主要包含对抗以及击破等形式组建而成。在高校教育模式逐渐融入跆拳道课程能在加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和能力,在高校教育中具有着可行性特点。
1、跆拳道具有的主要特点
1.1、腿法为主 手脚并用
根据当前我国跆拳道运动的实际情况来看,跆拳道运动是通过脚踢和踹为主要的进攻形式,尤其是在正规的比赛过程当中,腿法是非常重要的。目前我国有关跆拳道腿法的就有9种形式,分别是横踢、前踢、下劈踢、推踢、侧踢、勾踢、双风踢以及后踢和后旋踢。那么对于手法方面就要比腿法较为简单些,而手法的主要作用就是为了能够在对抗的过程当中运用双臂夹住对方从而进行进攻或者是防守,又或者还可以直接运用直拳的形式进行针对对方防具包裹的部分开展攻击。
1.2、以礼开始 以礼结束
跆拳道有一个特别的特点就是具有较好的礼节性。例如:当跆拳道运动员参加训练或者是比赛的时候,都需要在训练和比赛之前进行行礼鞠躬,通过行礼鞠躬的形式向对手或者长辈等进行施礼,有效的为跆拳道运动人员养成谦虚、友好以及恭敬的态度,而且还会针对练习人员的生活方式造成一定影响。同时,还能有助于练习人员养成坚韧不拔的意志,能让练习人员在一次又一次的训练当中磨炼自己,从而提升自身高尚品德。
2、高校开设跆拳道课的必要性
2.1、有效弥补高校教学的不足 锻炼学生身体素质
现如今大部分高校教学都是根据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大纲进行设置体育课程,虽然确保了体育课程教学能正常开展,但是由于传统的教学方式过于单一化,具有着局限性特点,所以不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若是在高校教学中开设跆拳道课程,不仅能有效整改单一化的体育教学模式,还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全方面得到体育锻炼,提升了整体教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身体情况和身体体质进行指导学生选用适合自己的跆拳道技能学习,以此来实现锻炼提升自身体质的主要目的。
2.2、通过开设高校跆拳道课 充分挖掘跆拳道人才
由于高校本身就具有着特色性特点,大多数的学生都是文化课水平不高,所以,在高校教学中开设跆拳道课程还能有效的给学校开创一条培养人才、挖掘人才的途径,给学生提供可以进行发展的道路。而且跆拳道课程还具有自由性特点,是属于学生自主选择参加的形式,将通过跆拳道专业教学的指导,促使有天赋的人才能够快速的在课程中提升自身技能,从而在练习的过程当中,更好的进行发展。
2.3、有助于提升学生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能力
在跆拳道训练的过程当中,是属于人和人之间进行相互交流的过程,所以,在高校中开设跆拳道课程还能在一定层次上有效促进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那么在进行跆拳道训练的时候,需要两个人能够相互配合,互相拿脚靶,从而培养两个人之间的配合度;在进行跆拳道比赛的时候,则是还需要队友和队友之间的鼓励和加油。长时间的处于这样良好的氛围中进行训练,就能有效培养学生之间相互合作意识,提升学生和其他人的交往能力,进而为学生在毕业之后步入到社会工作中人际交往打下良好基础,促使学生能够更好的在社会中发展。
3、高校开设跆拳道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3.1、高校开设跆拳道课程教学效果不佳
由于我国高校课程较多,从而没有办法在教学过程当中开设更多的跆拳道课程,但是跆拳道课程学习又是属于一项循序渐进且慢慢练习的运动,所以在短时间内不能够充分显示出教学效果。而且根据当前我国高校跆拳道教学现状来看,有很多高校学生都反映,跆拳道课程开设较少且开设的跆拳道内容不够全面,促使在高校教学中跆拳道课程教学效果没有得到充分展现,大多数高校学生都只是能够在跆拳道课程中学习一些简单的跆拳道技能,和最初开设跆拳道课程教学意义不符,没能充分满足学生对于跆拳道课程的期望。
3.2、高校跆拳道课程教学内容不合理
当前大多数高校开设的跆拳道课程教学内容都是以腿法、步伐以及攻防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针对实战以及跆拳道理论的教学内容少之又少,而且跆拳道课程大部分都是由教师随意安排,促使学生不能有效掌握跆拳道课堂上所学习到的内容。那么,跆拳道之所以能够成为我国人们都喜爱的体育项目,不仅仅是因为跆拳道具有着高超的技艺,主要还是因为跆拳道蕴含着丰富的文化精神,跆拳道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礼仪廉耻、忍耐克己等精神,所以当教师在跆拳道课程教学的时候,还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跆拳道精神和无形,从而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开展跆拳道课程。
3.3、高校缺乏专业的跆拳道课程教师
教师作为教学跆拳道技能的重要任务,所以教师的教学水平是直接关系到教学水平的高低以及教学效果等。目前有很多高校都在跆拳道课程教学当中缺乏专业的跆拳道教师,所任职的跆拳道教师也只是一些非专业的传统体育项目教师,那么由于非专业的体育项目教师缺乏全面的跆拳道教学经验,在其教学方面也只是运用单一化的教学模式,没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促使教学质量和效果正在不断下降。
3.4、高校缺乏完善的跆拳道教学场所
依照当前我国高校开设跆拳道课程教学现状来看,有很多高校都因为缺乏资金的投入,从而在建设方面缺乏完善、专业的跆拳道教学场所,而且跆拳道专业配套设施方面也不够齐全,导致学生不能在跆拳道教学场所中进行正常训练,严重阻碍了高校跆拳道课程发展。
4、高校开设跆拳道课程教学的优化措施
4.1、充分掌握一手资料 重视因材施教
当高校进行开设跆拳道课程的时候,应当先进行完善高校现有的人才预测系统,能够通过多渠道掌握到一手职业信息资料,针对当前社会发展和需求都能实现动态化掌握。在跆拳道教学的过程当中,还应当把学生作为主体,全方面掌握和了解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行开始针对性教学,同时,在跆拳道教学的时候,还需要充分结合科学的职业观、思想品德教育,高度重视因材施教,只有教师开展有效的针对性教学,才能有效提升整体教学质量和效果。
4.2、运用技术和精神文化相结合的跆拳道教学方法
在重视跆拳道技术的时候,还需要重视跆拳道精神文化的传授,跆拳道教师应当把跆拳道精神文化作为开展教学的基础内容,让学生能够在学习跆拳道技能的同时,还能学习到跆拳道技术、跆拳道礼仪以及道德精神文化等方面内容,有效培养学生具有坚韧不拔的良好品质。所以,高校在进行开设跆拳道课程教学的时候一定要运用技术和精神文化相结合的跆拳道教学方法。
4.3、不断创新和改革现有的跆拳道教学方法
由于高校学生较为广泛,所以不同系别的学生在其体质方面和学习能力都会有所不同,那么为了能够有效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这就需要高校在开设跆拳道课程的时候,能够不断创新和改革现有的跆拳道教学方法。例如:我国高校可以在跆拳道教学过程当中不断完善课外组织建设,如构建跆拳道俱乐部和跆拳道社团等,通过社团和俱乐部的形式进行教学,这样不仅增加了学习跆拳道学生的数量,促使跆拳道知识能够在高校中得到普及,还能有效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把跆拳道不断深化的学习。又或者我国高校还可以适当的组织跆拳道教学的比赛,通过比赛的形式加大学生已经掌握的跆拳道知识和技能,从而激发跆拳道的学习和练习积极性,而且通过跆拳道比赛的形式还能帮助学生了解竞赛规则,有效培养学生组织比赛的能力,确保每一名学生都能保持高涨的学习情绪,方便了不同水平学生学习跆拳道。
4.4、有效提升高校跆拳道教师的专业性
现如今我国高校应当根据学校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从而在外界聘请一些专业的跆拳道教师,确保跆拳道课程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都能得到有效提升。那么在进行选择跆拳道教师的时候,首先,需要重视跆拳道教师的专业能力,考察跆拳道教师是否能够通过专业的跆拳道训练,是否具备较为完善的理论知识、实践知识以及教学知识等;其次,所选择的跆拳道教师需要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只有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才能进行科学、合理的教学,进而实现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
4.5、加大资金投入 完善跆拳道教学场所
我国每一所高校都应当针对专项项目投入大量资金,不断完善跆拳道教学设施和场地,尤其针对学生的防护工作更是需要加大重视,若是高校有条件的话,就可以给在校园中铺设跆拳道的专用垫子,防止学生在训练的过程当中对自己身体造成伤害,最好是能够有专门的头盔,针对学生头部进行保护,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教学氛围,从而有效提升跆拳道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4.6、跆拳道教学内容要和市场需求相结合
根据相关调查表明,高校传统的跆拳道教学课程设计过多的偏向于竞技跆拳道方面内容,但是由于校园环境等多个方面的限制,只有少部分的学生在跆拳道运动项目中选择向国家队等专业运动员发展。那么针对上述这一问题,这就需要高校能够在开设跆拳道课程以及学习进行选择的时候,能够向着市场方向发展,而不是属于单项选择。与此同时,还需要有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自我学习能力,防止由于不适应当前发展从而出现淘汰现象。
5、结语
综上所述,由于跆拳道具有着丰富的文化精神和独特的运动方式,所以在实际生活当中受到了很多学生的喜爱,而且让学生参加到跆拳道课程教学中,还能在增强学生自身体质的基础上,缓解学生压力,从而有效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促使跆拳道项目能够在高校教学中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