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比赛导向型教学法在大学网球选项课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2019-12-24林天皇广州商学院公共体育部广东广州511363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9年7期
关键词:网球导向教学法

□ 林天皇(广州商学院公共体育部 广东 广州 511363)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了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八大基本理念:更加注重以德为先,更加注重全面发展,更加面向人人,更加注重终身学习,更加注重因材施教,更加注重知行合一,更加注重融合发展,更加注重共建共享。更提出了创新人才培养方式,推行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合作式等教学方式。比赛导向型教学法符合教育现代化教学理念,在实际操作与运用过程中显示出独特的优势及积极作用,当然,如果运用不当,也会给我们的教学活动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本文就比赛导向型教学法在大学网球选项课教学中的运用所产生的积极作用及影响等问题阐述观点,以便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为合理运用提供指导性策略。

1、比赛导向型教学法的特点及在大学网球选项课中的积极作用

1.1、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进取精神和练习积极性

“学以致用,授之以渔”是当代体育教育中广大师生的普遍需求。大学网球选项课的学习者比较特殊,他们的网球基础参差不齐,再有现在的大学生身体素质差距较大,要让他们在短时间内喜欢上该项目并自觉努力的积极练习并不容易,大部分学生都是怀着好奇心想感受一番并顺利拿到学分就万岁了,在此情况下,唯有比赛才能激发但的进取精神和练习积极性。因有比赛就会有胜负之分,青少年都有强烈的自尊心和表现欲望,都不想在他人面前落败,即使今天输了也心有不甘,必想来日翻盘,因此,不仅课堂上会努力练习,更可能会在课外加强,完成逆袭。

1.2、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比赛是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发挥比赛者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找出对方的弱点和发挥自身的优势,一举拿下比赛的胜利。但这仅限于比赛,在日常生活与学习工作中,切记不可抓同学的弱点或缺点来取笑或攻击,应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把比赛和生活分开,运用合理光明的方式进行比赛和较量,做到胜不骄败不累等等,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及优良作风起到了积极有效的推动作用。

1.3、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控能力和应变能力

在比赛过程中非常考验学生的综合能力。各种情况错综复杂,毫无规律,根本没有时间过多的思考和等待,这需要学生自信,不断的调控好自己的心理,及时的做出判断和决策。而比赛结果就是检验技术、战略战术是否正确的标准,长此以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控能力和应变能力,在面对困难时能更加从容面对,提高心理素质。

1.4、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团队合作是互赢互利的基础,在组合团队比赛中,要考验每组的团队协作和配合能力,这要求学生懂得沟通,会分析自身及队友的优势并达成共识,发挥自身优势,团队合作,以获取和捍卫团队的胜利和荣誉。可以说,导向型教学法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供了有力的平台。

1.5、有利于强化身体练习对学生和机体作用的实效性

在比赛过程中,不仅要求技术,更要求身体的移动等素质,在求胜欲望的驱使下,队员注意力集中,倾尽所能,全力奔跑,对于身体练习的强化,提高身体综合素质等,无形中形成了质变,机体作用的实效性得到稳步提高。

1.6、有利于主动练习,促进运动技术的提高

运动技术的学习是体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及教学内容。重复的技术练习能增加肌肉记性,在比赛过程中提高稳定性和成功率。当学生努力练习熟练掌握后,在比赛中屡屡运用该技术获胜时,感觉到一切的付出有了回报,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自信心和兴趣,促进了该项技术的提高,并主动练习其他相关技术,全面提高自身的竞技水平,为终身体育打好坚定的基础。

2、比赛导向型教学法在大学网球选项课中运用时需注意的一些事项

2.1、比赛方法的选择和规则的制订

比赛导向型教学法不同于比赛教学法。以往的比赛教学法通常都带有很强的单一技术,例如,在网球课中进行发球比赛,看谁(或组)发的准(或快)。而比赛导向型教学法是综合性的比赛,所遵循的规则是国际网联公布的通用规则,而不是教师自己限定的条件和要求。因此,考验学生的综合能力,一旦磨炼开,有一定的基础就可走出课堂,与众多网球爱好者约战,培养学生对网球运动参与的持久性。

2.2、赛制要求及持续性

人人参与及每次课至少一场比赛是比赛导向型教学法的基本要求。例如笔者的一个网球班有40人,网球场3个,在课堂上进行双打比赛,赛制采用三局两胜循环赛,两个场同时进行,剩下的一个场地作为教师教学、指导场地。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打完一轮比赛用时约为40分钟。这样,每人每周至少参与了两局比赛,除去考试周,学生基本能有15周比赛,如此,每位学生每学期至少参与了30局网球赛事,因每周对手都不一样,因此,实战经验丰富,一年下来,至少有60局的赛事经验,学生对网球的理解更为深刻,网球运动得到更大的普及。

2.3、做好比赛前的准备

因比赛是全面性的实战,在比赛前,教师一定要带学生做好充分的热身活动,避免在比赛过程中造成伤害事故,对全班进行赛前的准备工作普及,引导学生重视赛前准备,培养学生一系列网球比赛过程的准备,慢慢向专业化靠近,提升学生的网球运动生涯。

2.4、掌握好比赛中的德育及思想引导

在比赛过程中教师应持续性关注赛场上学生的表现及心理变化,对于不尊重对手的行为要及时进行批评,对于场上学生参赛的惰性及排斥性要进行引导,保持比赛的专注度、流畅度、重视度。两组水平相差大的比赛,高水平组要做到认真、耐心配合并鼓励对手,不可全力、暴力性击球,低水平组要做到自信、不放弃,全力以赴,本着学习的态度努力提高自身的竞技水平,做到高水平队员要学会做人,低水平队员提高竞技水平。

2.5、合理的分组

每位学生的身体素质,运动技能,性格等都有差异性,因此在进行比赛时应充分考虑并合理分组。既要保持学生的积极性,又要提高网球的综合技能,经过笔者的熟虑及实践,分组采用了自主组队和教师安排相结合,鼓励男女生搭配,每场比赛更换对手,基本做到各组实力相当,各组胜率相对平均,失败感与成就感交叉充斥,达到兴趣与网球技能同步提高。

2.6、导向型比赛法教师并不轻松

导向型比赛并不是单一的比赛,对教师的要求将更为严格及全面。该比赛重点在“导”上,全程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包括技术的运用、心理的变化、文化礼仪等,教师的见识及备课需全面且有爱心,做到对学生能力的全面提高。

2.7、做好比赛的规范性及建立比赛奖惩制度

比赛不能只有运动员而没有裁判和观众,因此,要重视比赛的规范性需配有裁判,另要让比赛有意义,激发场上学生的参与热情,奖惩制度的建立可达成此目标。例如,可把比赛分为常规赛和季后赛,常规赛积分,根据积分排名在季后赛安排合理的对手,最后获的前三名的队伍可在期末技术考试中免考,直接奖励第一名98分,第二名90分,第三名85分这样,当然,也可技术考试,最终计入最高分。而裁判员(通过自主报名并竞选出的指定人员)通过执行水平、理论水平等考核,可给与一至三名并列的奖励。经过奖罚制度的建立,学生会更加重视比赛,更加投入比赛,在技术练习时更加认真,学以致用。

2.8、注重赛后技术指导及心理引导

学生在赛场上的失意及疑惑,教师要鼓励学生主动提出并给与指导。常见的有技术指导及心理引导。如技术动作不稳定的建议多做多球练习,如技术动作错误的,要给与指正并监督练习直到正确,如属心理原因的,要给学生具体分析并引导,要注重后期跟踪。

2.9、剧烈比赛后应组织放松活动

比较剧烈的比赛结束,应安排放松活动,学生跟随教师在音乐或口令的指挥下进行各种轻快、舒畅的舞步动作放松或简单的几节放松动作,都能让学生进入一种轻快祥和的自然境地,使学生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得到充分的放松,从而有效地消除疲劳,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正常的心率,轻松自然地结束本节课的教学工作。

3、结语

比赛导向型教学法不能代替体育教学,但应成为体育教学的主体,顺利的实施能够对授课教师、学生起到一个重新定位的作用,能够让大家重新理解网球课程、对网球课程的教学过程重新定义,让学生由被动接受式的学习变为主动参与,变照本宣科、苦口婆心式的教学为积极主导,变组织管理为有效引导、积极服务,最终推动体育教学水平的更进一步发展。

猜你喜欢

网球导向教学法
“偏向”不是好导向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基于需求导向的航天青年成长建议与实践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高中数学实践教学法的创新策略探讨
犬只导向炮
简论多球练习在普通高校网球训练中的作用
坚持两个导向 顺势而为谋发展
网球运动员肩袖损伤的生物力学分析
“假弱”教学法你用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