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培养普遍高校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问题与对策

2019-12-24邹红谢忠萍厦门大学体育教学部福建厦门36005厦门理工学院体育部福建厦门3604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9年23期
关键词:体育项目师资素质教育

□ 邹红谢忠萍(.厦门大学体育教学部 福建 厦门 36005;.厦门理工学院体育部 福建 厦门 3604)

1、前言

素质教育是当今世界科技得以持续发展的推动力,而高校是培养创新技术科技人才的摇篮以及主要场所。高校所培养的大学生是科技未来发展的主力军,应将“素质教育”的大力发展提到重要的位置。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长河中经过岁月的冲刷依然存在的体育运动项目,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被引入大学课程,已经成为高校体育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生素质教育培养中可担负重要责任。但我国社会正经历着巨大转型,发生着巨大的变迁,使得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高校素质教育中出现一些问题,正视这些问题,找出解决措施,正是本文所关注的。

2、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普通高校素质教育中重要性

2.1、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伦理教育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道德观念,以发展“德”育

作为中国民族文化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其文化内涵中渗透着中国传统的伦理规范和伦理道德,在整个中国武术的文化体系中,就包含着惩恶扬善、除强扶弱、尊师重教、孝梯为先、救厄济困等道德标准,即我们常说的“武德”。此外还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所倡导的团结、合作、公平、规划等的行为价值,都能促使大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价值和行为规范,发展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德”育。

2.2、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习得特性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发展“智”育

心理学中的“习得性”是指人或生物在后天生活中由学习得来的心理特性,亦称“获得性”,它与“本能”相对。在这里,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中的习得特性是指在学习与掌握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的过程中,需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重复某一行为,并加以强化才能成功掌握。大学生在学习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过程中,学习能力得到提高,发展了“智”育。

2.3、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健身价值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发展“体”育

大学生虽然有强制的体育课程,但普遍情况是一周一次,且并没有覆盖于整个学生生涯,再加上学业的压力,以及电子娱乐产品的普及,也普遍出现“肌肉饥饿”现象。健康的身体是一切素质的载体,应该作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培养目标。以健身腰鼓为例,在整个动作过程中,需要运用踢、打、跺的动作来表现,还有其它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包含着高、中、低运动强度相结合的动作,具有很大的锻炼价值,可以发展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体”育。

2.4、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艺术价值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审美水平,以发展“美”育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很多的运动项目都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和美感。例如健身腰鼓在击打过程中,男生会表现出帅气、潇洒的艺术特点,女生会表现出柔美、灵巧艺术特点;舞龙中,龙本身的装潢就特别讲究,具有很高的工艺价值,舞动时,时而飞腾跳跃、时而入海破浪;太极拳含蓄内敛、连绵不断、急缓相间、行云流水的风格给人一种柔和、轻灵的艺术感觉。长期浸染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艺术价值,可以发展素质教育中的“美”育,使大学生的审美水平得到提高。

3、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高校素质教育中现状

普通高校都在不同程度上开展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主要表现形式有:成立专门类教学单位、成立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社团组织、以表演形式出现在晚会上等。但从整体情况来看很多高校尚未达到预期的效果,表现在:

3.1、缺乏重要性的认知

在普遍高校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重要性的调查中,只有21.34%的高校体育管理人员认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大学生的素质教育中“很重要”;在对普遍高校大学生的调查中,认为在素质教育中,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很重要”的比例为32.78%;在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教师中,认为此类运动项目在大学生的素质教育中“很重要”的比例也不超过50%。说明,在高校中,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重要性缺乏理性认知。

3.2、专业师资力量难以达到发展要求

专业师资力量对课程开发、人才培养规格和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目前普通高校中开展较普遍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主要分为三类,一类是传统武术类,例如长拳、长棍等;一类是传统体育养生类,例静功、动功、保健功等导引类;还有一类是民族民间体育专业类,例舞龙、舞狮等。但在我国普遍高校中,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专业老师大多数是传统武术类专业,其它两类(传统体育养生类和民族民间体育专业类)的专业老师却比较缺乏,绝大多数是从传统武术类转项或兼项的,这样的专业师资力量配备难以达到整个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

3.3、项目的更新难以适应新时代大学生的“新奇”要求

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一个多民族国家,有着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风格迥异的民族传统体育内容,据1990年出版的《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志》数据显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有977项,这些项目都被大量的保存下来。这些种类繁多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却只有非常少的一部分被引入高校体育课堂,且很多地方千篇一律,缺乏地方特色。据有关调查显示,在武术方面,一般只开设长拳、太极拳和刀术、剑术数种,一些长期流传于民间的,诸如中国式摔跤、龙舟竞渡、射箭、木球、导引、跳竹竿等优秀传统体育项目在高校体育课堂中仍十分罕见。随着新时代的来临,大学生的需求更是趋于多样化的发展趋势,不断的追求“新奇”,而我们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更新确难以跟上这个要求,这势必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素质教育的发展步伐。

4、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高校素质教育中的对策

4.1、从思想上提高认识,重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要在学校形成好的发展态势,必须要从思想上提高认识,观念上进行转变,不管是从领导层面,还是从老师层面,或是学生层面都要认识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意识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有了领导的重视,就有了良好的开端,能有一个统筹的规划,从而从组织上、从制度上以及资源上都会得到相应程度的保障。在这样的情形下,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发展就会有一个更为踏实的平台,能获得更好的发展空间。普遍高校中,大学生是受教育的主体,也是最终的直接受益人。在新时代的今天,其实很多的家长已意识到民族传统体育的重要性,有些大学生从小就可能接受到民族传统的熏陶,因此,要发挥部分学生的带头作用,带动其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形成良好的氛围。

4.2、从实施上提供保障,加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师资力量建设

在知识经济时代,物质资源正让位于智力资源,人力资源成为社会生产各领域竞争的焦点。对普遍高校来说,师资力量是人力资源的最主要形式,因此,要发挥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应加强师资力量建设。首先,要引进专业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教师,在项目上不能只单纯注重传统武术类,还应注重项目多样化的配备;在引进人才的渠道上,除专业院校培养的师资力量外,还可以将目光投向民间。其次,要积极开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教师的对外交流和培训,建立起长期、有效的师资培训体制。除组织教师外出访问、参观、培训外,还应邀请有关专家来开展讲座;除进行现场学习外,还应扩大学习的形式,利用多媒体、互联网的教学形式,形成多渠道、多层次的师资培训方式。最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师资力量的建设中,除重视运动项目专业技能外,还应注重体育科学理论知识、民族传统文化知识的培养,形成既懂技术又懂理论的高层次师资力量。

4.3、从源头上提供活力,挖掘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教育资源

如前所述,我国有56个民族,含有形式丰富、风格迥异的民族体育资源,但被引入课堂的只有极少的一部分,且地方特色性不足。因此,我们应注重对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进行挖掘,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基础上,形成适合在高校课堂教授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此外,各地区还应发挥出自己独特的地方优势,因地制宜的挖掘本地区、本民族的传统体育资源,形成有地方特色校本课程。在挖掘的过程中,应对所挖掘的内容进行深入研究,选择适合大学生身体和心理特点的内容;在挖掘深度上,除重视动作技能外,还应重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深入挖掘。只有这样,我们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才能真正有活力,才能不断的有新内容,以满足素质教育下大学生的发展需求。

4.4、从制度上提供保证,完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教育课程体系

建立合理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教育课程体系是提高课堂效果的重要基础,也是提高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促进大学生素质教育中作用的重要力量。首先,完善课程内容体系。应做到表演性项目和实用性项目在课程内容体系内都应有合适比重,除满足学生美的享受外,还注重学会后的应用,例健身、防卫、实战等;应做到知识性课程和技能性在课程内容体系内都应被包含,除让学生掌握运动技能外,还应了解科学理论知识以及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其次,形成现代教研体系。完美的教学与科研是相互促进的、相互完善的,应注重教师的科研要围绕教学工作进行,并重视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的学习与应用,形成现代化的教研体系。最后,完善课程评价体系。在评价过程中,应制定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合适的考核方法、考核形式、考核内容以及评价标准;在评价对象方面,不仅包含对学生的评价还应包含对教师的评价;在评价形式方面,不仅包含教学的过程性评价还应包含结果性评价,逐步建立合适的课程评价体系。

5、结论

普通高校实施素质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需要,是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由于其特殊性,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有重要作用。但从整体情况来看,我国普通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方面却出现缺乏重要性的认知、师资数量和质量难以达到发展要求、项目的更新难以适应新时代大学生的“新奇”要求。为应对上述问题,应做好以下措施:(1)从思想上提高认识,重视民族传统体育特色项目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2)从实施上提供保障,加强民族传统体育特色项目师资力量建设;(3)从源头上提供活力,挖掘民族传统体育特色项目教育资源;(4)从制度上提供保证,完善民族传统体育特色项目教育课程体系。

猜你喜欢

体育项目师资素质教育
重庆市乡村体育师资配置现状及培养路径研究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乡村小规模学校师资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大学素质教育的实施策略
高职新兴体育项目教学对大众健身的影响分析
成语魔方
从机械训练到有机训练
——一个体育项目实训的研究
思想政治课与素质教育
幼教师资培训班在京开班
体育项目的生态因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