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体育趣味性教育教学策略

2019-12-24沈运道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锦屏中心小学浙江宁波315500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9年3期
关键词:趣味性小学生体育

□ 沈运道(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锦屏中心小学 浙江 宁波 315500)

毛泽东在《体育之研究》中这样写道:“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可见体育运动是人的全面发展的起点,是德智体美劳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1、趣味性教学在小学体育教学的作用

所谓趣味性教学是指以学生的心理需求为出发点,开展的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多样化教学方式。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趣味性教学在小学体育教学的作用日渐明显。

1.1、趣味性教学有利于学生人格的形成

健康的人格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和核心,体育教育是培养健康人格的最有效的方式和途径。健康的人格包括积极的人生观、健康的精神面貌、有自尊心、有自信心和独立性等等。趣味性教学适合学生的天性,能调动学生学习体育的主观能动性,能促进学生坦然面对自己的竞技状态,学会调整自己的心理情绪,学会在失败中吸取教训,培养顽强的拼搏精神,有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和发展。

1.2、趣味性教学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健康意识

“健康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生命因健康而美丽”,真正意义上的健康不仅是身体上的健康,更是心理的健康和持续的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灌输给孩子正确的健康意识,使孩子健康成长,成为了小学体育教育教学的根本目的之一。健康意识的养成不是教师简单的说教就能够实现的,需要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教育中逐渐地体会和理解。趣味性教学是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而设计的教学方式,与孩子的接受能力相适应,有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吸收,从而增强学生的健康意识。

1.3、趣味性教学有利于学生文化课的学习

众所周知,体育运动可以促进身体各方面的发展,使人精力充沛,给文化知识的学习提供必要的保障。趣味性体育教学除了带给学生身体上的良好状态外,还能在以下几方面促进学生文化课的学习。第一,使学生懂得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培养学生的责任心;第二,培养学生积极的心态,积极的心态是成就事业的强大动力源;第三,跌倒中站起,学会总结。这些良好的品质,正是学好文化课的前提和基础。

2、小学趣味性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小学体育教育教学工作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部分,切实可行的趣味性体育教学措施,可以增强学生的体质,保证小学生的正常学习和健康成长。但目前在小学体育趣味性教学的实际操作中却存在着很多问题,概括起来主要包括几个方面:

2.1、小学生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影响趣味性体育教学开展

对小学生的自我安全意识教育力度不够是阻碍小学体育趣味性教学最主要的问题。众所周知,小学生是安全教育中的主体,但在体育教育教学中,学校往往忽视了小学生的主体作用,以至于学生在无教师看管的情况下,容易导致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有的学校担心学生在趣味性体育活动中出现各种安全问题,就采取减少趣味性活动的方式,甚至采用减少体育课数量的方法,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这样做不仅不能完成教育部规定的体育教育教学任务,更失去了体育课本身对学生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2.2、体育课内容形式单一,教学效果不理想

传统的小学体育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比较单一,缺乏丰富性和针对性,不能与时俱进。总体来看,目前小学体育课两极分化现象比较严重,即教师控制整节课的所有活动和教师采取“放任式”的教学方式。教师控制整节课的所有活动就是整节体育课,学生完全没有主动学习或参加体育竞技类活动的时间;“放任式”教学即上课铃一响,学生站好队,老师只说一句:自由活动,学生立刻解散,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实践证明,这两种教学方式都不能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教学效果不理想。

3、趣味性教学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应遵循的原则

趣味性教学不是仅仅在体育教学中满足学生的兴趣,任由学生做自己喜欢做的运动,而应当在教学中遵循一定的原则,保证教学目的实施:

3.1、“以人为本”的科学性原则

“以人为本”就是重视和突出人的主体地位,在世界万事万物中,人始终处于主体和主导的地位,其他的政治、经济、文化活动都受人的支配,都是为了人的生存、发展的需要服务的。强化小学生体育教育中,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就是要重视人的作用。在小学生体育教育中,小学生是教育的主体,起着能动性和创造性的作用。因此强化小学生体育教育教学的趣味性,必须把“以人为本”的科学性原则作为最根本的原则,体育课堂上所有的趣味性活动环节的设计都应遵循这个最基本的原则。“以人为本”的科学性原则要求教师做到以下两点:

第一,了解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是不同的,对所有年龄段的学生采用相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势必导致教学内容不能有效完成,教学目的难以实现。小学生活泼好动、充满好奇心、注意力持续时间短等特点都是影响趣味性教学设计的重要因素,因此,在进行趣味性教学设计时,教师必须首先了解小学生年龄和心理特点,以及各个不同年级的小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发展方面的异同,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使教学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第二,了解小学生的学习规律。学习规律的研究为趣味性教学方法的确定提供必要的参考,是推进整个教学过程的主线。小学生学习规律要结合教育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多个相关学科的理论进行研究,并应该根据每节课的教学效果及时进行调整,不断地实践和总结,保证小学体育趣味性教育教学的顺利开展。

3.2、生命教育理论为基础的安全性原则

生命教育理论是1968年华特是在美国开始倡导和实践的,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生命教育理论不断完善。生命教育是指对社会中的个体生命状态进行的教育,是使个体追求完美生命质量的教育过程。生命教育的发展是教育领域对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一种积极的、主动的适应。

趣味性教学符合孩子的好动的天性,具有开放性,但由于小学生欠缺自我保护意识,安全性在趣味性教学中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趣味性教学设计时,必须要遵循以生命教育理论为基础的安全性的原则。除活动本身和教学设施要具有安全性外,教师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教师的监督管理与学生的自我安全意识结合才会达到预期的理想效果。

3.3、可行性原则

趣味性教学的设计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切实可行:

首先,根据不同学校的设施配备情况选择可开展的趣味性活动。每个学校的教学条件和教学设施不同,能提供的教学器材设备也不尽相同,教师应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有选择地开展趣味性教学,使趣味性教学不流于形式。

其次,教学目标的设置符合小学生的特点。教学目标设置的太低,不能调动孩子参与的积极性;目标太高,教学目的难以实现,影响孩子自信心的培养。因此,应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分别制定适合不同各年级学生的教学目标。

4、小学体育趣味性教学策略

4.1、将安全教育提到教育工作的日程上来

安全是小学体育教学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和保障。学校是安全教育的重要基地,小学生可以从学校获得比较系统的安全教育知识。为了强化小学生的安全意识,学校必须足够重视对小学生的安全教育,将安全教育纳入到教学计划中,同其他科目一样作为学校的日常工作,并将安全教育渗透到各科的教学中。小学生在思维方式上以形象思维为主,根据小学生的这一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应该采取丰富多彩的安全教育形式。如,安全演练、安全管理员实习、紧急事故处理现场教学等活动,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安全隐患,懂得安全的重要性,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同时也要关注别人的安全,做到保护自己、不伤害别人。

4.2、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世界体育的发展和进步,使小学生对体育课的学习需求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他们对不同的体育项目有着不同的兴趣和学习要求,渴望提高自己的体育技能。传统的体育教学方式存在着教学形式单一、教学内容枯燥等问题,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不仅可以为孩子打开世界体育的窗口,激发学生对体育的热爱,而且可以让他们更好地学习体育技能。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教师为了让学生学会某种运动,往往采取不断地讲解,重复同样的动作的教学方法,但效果仍然不理想。

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将优秀运动员的复杂动作进行慢放和定格,还可以反复播放,通过这样的教学情景能够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驱动力。除了多媒体手段的运用,教师还可以运用现代化的体育设施帮助孩子学习和强化正确的技能,寓教于乐,提高教学效率,达到趣味性教学的目的。

4.3、优化教学环境,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

体育教学环境包括体育教学的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两者在体育教学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体育教学物质环境的优化包括体育器材设备、课堂环境、活动空间的大小、空气质量、光线等诸多方面,这些方面会对教师和学生的心理产生直接的影响。各学校应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为学生优化体育教学的环境,如:购置先进的体育器材设备,提高装修条件,保证学生在空气良好、光线充足、活动自如的环境中享受体育学习。体育教学的心理环境包括体育教学中的各种人际关系。如体育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体育教师和其他教师之间的关系等,和谐的人际关系能够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强化体育教学的效果。

4.4、开展多种趣味活动,培养竞争意识和合作能力

体育竞技本身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教师在小学体育课的教学中应多注意创设竞技性的体育活动,并鼓励学生不怕失败,勇于前进。通过团体性竞技项目培养小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比如:两人三足、合作跑、跳大绳、足球比赛等团体性活动。教师在活动过程中要给予正确的引导,强调两人或多人配合的重要性,帮助学生解决活动中遇到的各种困难,让学生人人参与,团结协作,树立集体荣誉感和团队精神。

4.5、建立社会、学校、家庭共同合作的体育教育网络

小学生体育素养的提高,不只是通过学校教育就能实现的,只有社会、学校、家庭共同努力,相互合作,建立三位一体的体育教育网络,才能使小学生的体育教育达到一个良好的效果,从而树立他们重视体育活动的意识,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中,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因此,学校应注重加强与社会和家庭的合作。

首先,学校应加强与社会团体或有关体育组织的交流,使社会团体或有关体育组织为小学生创造更多参与体育活动的机会,如开放体育场馆、开展免费体育训练、组织体育竞技活动等,让小学生走出校园,走进广阔的体育世界中去,了解体育的发展现状,培养适合自己的体育爱好。除此之外,学校也可以将体育教育专家和优秀的体育运动员请进校园,开展教育专题培训或体育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参与意识,鼓励他们提高体育技能。

其次,学校应加强与家庭教育的结合。如建立家长体委会,定期开展亲子体育运动会,布置亲子体育家庭作业等,提高家长对小学生体育教育的参与意识,调动家长参与体育教育教学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具有体育专业的家长的优势,带动学校体育教育的发展。

猜你喜欢

趣味性小学生体育
“揪”出音乐教学的趣味性
增强小学数学教学趣味性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提高化学实验教学趣味性的实践探索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趣味性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我们的“体育梦”
我是小学生
谈体育实践课中知识的扩展
非常小学生